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節日>元宵節>

消逝的元宵作文800字

元宵節 閲讀(2.07W)

六月初至,便迎來了大學入學測驗、端午兩重奏。兩者相較之下,端午顯得暗淡無光。昨日我點開百度,映入眼簾的便是“6。8世界遺產日”。我心裏不禁有一絲冷言涼涼的悲哀。世界遺產日,本旨在讓人們保護這些珍貴文化,可如今卻已淪落到成為旅遊公司打廣告的噱頭。就説端午,有誰把它和世界遺產日聯繫到一起嗎?幾乎沒有,似乎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可有可無之物。

消逝的元宵作文800字

其實,端午尚好,有假期做鋪墊,總有人為它發聲。可其他節日呢?有許多已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中成為一個歷史符號。元宵,曾經數一數二的大節,已退到農村和人們的日曆上。

我對元宵知之甚少,這大概是因為現在這個節日的氣氛已十分微弱。我僅知的一點,皆出自父母之口。

爸爸對元宵的美好回憶是很多的,他有時會抱怨現在每年春節都不放到元宵就重新開工,不能好好重温兒時元宵的歡樂。在他小時的八十年代,應該是老家元宵最後的輝煌。

改革春風吹滿地,渡過困難的年月後,人們終於又有了慶祝節日的資本,又有了節日餐桌上熱氣騰騰的一塊塊肉。在又一個喜氣洋洋的春節即將過去之際,人們開始了最後的狂歡。

正月十五剛起牀,便可以看見這兒一羣小男孩在挖坑彈玻璃珠,那兒一羣小女孩在踢雞毛毽子,抓緊假期最後的一分一秒來玩耍。大人們也沒閒着,該買啥還是要早點去買,同時還要精打細算一下來年的開支。人們沒有主動去為節日互相祝福,但是若在上遇到了,還是會互相笑笑,説“元宵好!吃了嗎?是要去買些啥?”村委已經開始叫人來幫忙收拾晚上的東西了。

白天漸漸過去,到了傍晚,氣氛便熱鬧起來了。走在路上,到處是做菜時鍋鏟的敲打聲和從簡陋的煙囱裏冒出的炊煙與飯菜香,惹得人不得不停下來摸摸自己的肚子,流出些口水。做好了菜,外面還太冷,只能把客廳的門半開着,以便有人經過時來上一句:“進來吃點不?”家鄉元宵宴的規矩是一碗一碗地上夠十大碗菜,條件好的還要上夠十二碗。主食必是要甜餡的湯圓,沒那麼快上,不過菜倒是一碗一碗端上來了——先是雞或鴨,然後是一道豬肘子,又必定會有紅燒鯉魚(它寓意着鯉魚跳龍門,要高升!)比較有特色的菜有魚絲和山藥燉排骨。家鄉的魚絲是別處沒有的,當年是手打出來的,即使在今天換成機器做,也吸引了不少美食愛好者的目光。家鄉的山藥也非常有名,如今已經暢銷國內外。

小孩子吃得快,不一會就出去等着大人們玩龍燈。外面暗暗的,沒關係,一盞盞燈籠就要掛起來了,龍燈也要舉起來了。龍燈家家户户都會做,小一些的就是一個龍頭後面掛幾根綵帶,大的則是將龍身也做出來,要一個力氣大的人才拿得動。當各家各户的男人們舉着點亮的龍燈在村裏遊玩時,這個山間的小村落就這樣亮起來了。大孩子們時不時接過大人的龍燈揮舞着,嚇得大人驚叫連連;女人和小孩子們則追着龍燈隊伍看熱鬧,時不時點評一下誰家龍燈做得好,一時間人聲鼎沸。

“鐺鐺鐺”祠堂那邊傳來了鐺子聲,告訴大家村委請來的黃梅戲班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大戲就要開演了。大家依依不捨地結束了玩龍燈,紛紛回家搬凳子去看戲。出門前,有電燈的人家也不關電燈,沒電燈的人家則檢查一下煤油燈的燈油夠不夠——因為元宵節整晚都必須讓家裏亮着。

祠堂裏擠滿了人,愛看戲的、不愛看戲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都來了。戲台已經搭好,幾個演員正在做最後的準備,等人基本到齊,就開始唱起來,演起來了。剛開始人們還乖乖坐在那兒聽,可不一會兒就有人離開位置去找人拉家常了。又過一會兒,不愛看戲的人都聊起來了,偶爾停下來看看演到哪兒了。

不知過了多久,就快到凌晨了,戲班子這才開始收尾,人們也互相道別準備回家。於是,狹窄的村路上又一次擠滿了人。人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邊回憶這個春節,一邊開始期待新的一年。

三十多年過去了,社會越來越現代化。可是,不知從何時開始,傳統文化開始隨着傳統節日消逝。另一方面,村子裏的人們也逐漸搬到城裏去,村子開始變得沒有活力。

令人悲哀並且擔憂的,不僅僅是端午、元宵的消逝,更是它們背後,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