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情感>記憶>

記憶中的鄉村四月作文

記憶 閲讀(1.58W)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這首《鄉村四月》,是我最喜歡的古詩之一。詩人翁卷以清新明快的筆調,描繪了江南農村初夏時節的旖旎風光。綠原、白川、子規、煙雨、耕作的農民,構成了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

記憶中的鄉村四月作文

我在農村出生、長大。記憶中的鄉村四月,雖不似“煙雨江南”那般充滿詩情畫意,卻也有有樹,有聲有色。清新宜人的自然風光與繁忙緊張的勞動場面兼而有之,每每想起,總令人感到親切、美好。

花開終有時,花落亦無聲。四月的鄉村,果樹們剛剛結束一場花開花落的表演,它們把舞台交給了綠葉和果子。葉子們喜歡在風中舞蹈,果子們則喜歡變魔術——無論是桃兒、梨兒,還是李兒、杏兒,只需幾日,它們就會將自己的顏色和個頭變得與往常不同。

“盡道春光已歸去,清香猶有野薔薇。”小時候,我並不知道這種漂亮的野花叫“野薔薇”。因為枝上有刺,所以我們都叫它刺花。雖然名字並不動人,但是刺花的風姿,其他野花野草實在是無可比擬。那一簇簇粉紅的花朵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嬌豔。不光蜜蜂被她吸引,在她身邊歌唱舞蹈,我也時常停下腳步,久久凝望着這些墜落人間的花仙子……

採桑養蠶之事,只在我很小的時候經歷過,印象早已模糊。倒是那片桑樹地,因為存在了許多年,還種過花生,故印象頗深。有一年大旱,每天早晚我都會跟着外婆去給花生澆水。離桑樹地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河,河邊有一大一小兩塊平整的石頭,那是我童年時代的課桌和椅子。

插秧對於我來説,是最熟悉也是最難忘的農活之一。和頂着烈日收割麥子的艱辛相比,插秧輕鬆多了,也有趣多了。大人扯秧苗的時候,小孩子便推着空木盆在水田裏跑,我經常把自己想象成船伕,正划着槳盪舟湖面。扯起的秧苗被人們捆好,由木盆運到岸邊,裝進竹籃,再挑到另一塊田邊。“嘿——咗——”“嘿——咗——”伴隨着一聲聲號子,一捆捆秧苗像一顆顆綠色的炮彈,紛紛落進田裏。然後,人們一字兒排開,開始插秧。左手抓起一捆秧苗,右手麻利地將幹稻草做的綁繩一抽,再取下一撮秧苗,往稀泥裏一插……同樣的動作只需做上三四遍,一個秧苗方陣便已基本成形。隨着插秧人手起苗落,這方陣便逐漸拉長、再拉長,直至田的盡頭。然後另起一頭,開啟下一個方陣。説來慚愧,我插秧的速度不行,父母分給我的便基本是田的邊邊角角,所以我建造的那些方陣,不但規模不行,其中還有不少“散兵遊勇”,需我的父母踩着空隙走過去把浮起的秧苗一棵棵按進泥裏去才行。

其實最繁忙最緊張的時刻,是插秧前,為插秧做準備工作的那一段時間。先是要搶收麥子、菜籽,然後是放水打田,接下來就是插秧。每一步都得掐着時間進行,容不得一點拖延。收和種離得這麼近,又都需要揮灑汗水方能完成,大人的辛苦,可想而知。當然,能幫上忙的孩子也不能閒着。打田那段時間,水是最寶貴、最緊缺的。為了讓水順利流進自家田裏,我的父親往往會徹夜奔波在支渠、小河與我們家的田之間。我經常被派去守水口。漆黑的夜裏,獨自坐在田埂上,我並不孤獨,因為有夜風、有飛蛾,還有其他一些小蟲子與我作伴。空氣中瀰漫着種種熟悉的味道:野花的味道,青草的味道,麥稈的味道,泥土的味道……更何況,那嘩嘩的水聲,是那麼悦耳!

很多年過去了。老家的田間地頭,野薔薇早已沒了蹤跡。桑樹地立起了一片廠房。清澈的河流已湮沒在公路之下。我的石桌石椅,則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四月,每年都會如期而至。但記憶中的鄉村四月,卻再也回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