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熱點>話題>

關於秋天的作文:《黃葉在秋風中飄落》讀後感2000字

話題 閲讀(2.85W)

來回味一下內容:大學入學測驗落榜準備再考一年的盧若琴因父母雙亡來投奔在縣教育局當副局長的盧若華。因為不想不勞而獲而讓哥哥給謀了一份在離縣城10多公里之外的高廟國小當教師,工作之餘準備複習參加來年大學入學測驗。在高廟國小任教的還有唯一的一位敦厚老實的男教師高廣厚,高老師的妻子劉麗英外表美麗、內心卻貪圖享受物質生活,他們有一個四歲的兒子兵兵。因為妹妹在高廟國小的緣故,身為副教育局長的哥哥隔三差五來到高廟國小。其實他來到這裏以看妹妹為幌子,暗中看上了高老師的老婆劉麗英。劉麗英整天覺得高廣厚人很窩囊,為了她心中所謂的鮮光靚麗不惜拋棄兒子和高廣厚離婚。這個老實本分的男人一直以來就受到盧若琴的憐憫,在劉麗英和高廣厚。離婚後,盧若琴毅然地擔負起照顧兵兵的角色。劉麗英和盧若華的新婚生活在一個多月後開始由新婚慢慢冷卻,劉麗英因為一次兒子住院兩天在醫院照顧兒子而影響了新家庭的和諧,卻也在這個過程中看清了外表文質彬彬、温文爾雅的丈夫私底下的醜陋面。他們的婚姻兩個多月徹底結束。重新回到老家的劉麗英面對着鄉鄰的鄙夷和家人的冷落,生活的唯一動力是自己和前夫的兒子兵兵,卻無顏面對往日的男人高廣厚。於是,在兵兵過生日的那天,他去了高廟國小附近見兒子,兒子興奮地叫來了爸爸。物是人非中,昔日的夫婦重又走到了一起。

關於秋天的作文:《黃葉在秋風中飄落》讀後感2000字

小説的梗概就是這樣。我們可以從小説中學到很多,瞭解這個社會的千形百態。例如,温文爾雅的副教育局長其實是個偽君子,台前幕後判若兩人。用社會學上的戲劇觀點來分析,他在舞台上的角色完全以善變的技巧掩飾了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歌德説“你看不出我正在想什麼,如果你知道我現在正在想什麼,你會感到害怕。”在幕後的家庭生活中,他又恢復到本來面目。如果人性用來代表文明而獸性代表野蠻的話,那麼走出家門的局長展現出的是他的人性面,回到家中後又露出自己的獸性面。副局長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但是文化顯然在他身上做的“功”不夠。因此,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因為別人的高學歷,貌似涵養很深的外表而輕信別人,保持一顆洞察秋毫的心靈,相信時間的威力,必會為自己減少許多生活上的煩惱。

如果將注意點轉移到劉麗英身上,我們在感歎和可憐她的同時,也應該反省自己。追求物質的富足沒有錯,然而問題是,我們在追求物質財富的同時能否再進一步考慮一下自己的精神需求呢?當物質財富得到滿足的時候,很可能我們已經在心底裏欠下精神一屁股債了,這時候幸福感會大打折扣,説不定不追求物質財富之前。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生活中我們不能顧此失彼啊,否則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同時,我們認真思考自己的追求是否現實,虛無縹緲、海市蜃樓般的夢想註定永遠只能是夢想,即使我們雙手觸到、雙腳踩到了,終究會摔筋斗的。但是,現實永遠無法規避。劉麗英和盧若華的愛是缺乏支撐的,這個支撐點就是現實,就是他們各自有着自己的家庭,這一點無法逃避、更不能割捨,對於父母來講,孩子是他生命的全部,尤其之於劉麗英而言,她有個兵兵,如果説沒有兵兵,那麼劉麗英和盧若華之間,劉麗英可能會遷就一輩子,直至終老,但是人往往都是現實的,兩人最終沒有經得住現實的考驗,一對臨時鴛鴦就此散夥。

也許就是這種安排,才更進一步的體現作者的高明、主人公高廣厚的偉大。通覽全書,閉上眼睛,我更願意把主人公高廣厚想象成一條粗壯的蚯蚓,在那片廣闊無垠的泥土地裏深沉的蠕動。他默默無聞的植根於那片黃土地上,他兢兢業業的教好學校裏面的娃娃,教學成績在全縣都是很有名的,這難道不是他的偉大之處嗎?而這樣的男人,怎能説他是窩囊、沒本事?

雖然失去了妻子,他咆哮過、傷心過,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放手,從這方面來講,他是大度的、包容的、甚至是無私的,他用自己的痛苦成全了劉麗英所謂的幸福,而這樣的男人,怎能不讓人肅然起敬呢?

盧若琴,無疑是貫穿於整部小説的核心人物,整部小説隨着她的出現而跌宕起伏。從那個年代來講,她是一個典型的知識青年,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着獨到的人生見解。她善良、大方、正義、勇敢、堅強、樂觀。從這一點來講,作者對她的描寫,又迴歸到了作者筆下的女性形象,《平凡世界》裏的田曉霞、《人生》裏面的黃亞萍。但是,從貫穿整篇文字的整體表現來看,盧若琴應該是一個精神境界更為純粹的知識女性。

就這樣造化弄人,故事永遠是事故,一切的一切可以任其想象、隨意發揮!但是,到故事的最後,我卻突然憐憫起若琴來,這個美麗的女子將會走向何處?當然,憑她個人的條件和家庭的背景,她不乏有個好的歸宿,但是,這是作者本身的意願?我們不得而知!

人啊,利慾薰心的時候應該時時警醒自己是不是被糖衣炮彈擊中了,及時扶好漿舵做回自己吧!小説告訴我們:珍惜能夠擁有的幸福,生活並非景物,景物是遠觀永遠比近處好看,然而你真的走近了,就會感歎,唉!也不過如此!風景如此!人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