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熱點>話題>

人教版高中第五冊一單元作文:中學生學習策略研究的文獻綜述3000字

話題 閲讀(2.75W)

近代以來科學史上不斷的演繹着分化和綜合。教育必須與社會發展的要求相適應,綜合時代決定了現代教育也必然朝着綜合化發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正是在這個大綜合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

人教版高中第五冊一單元作文:中學生學習策略研究的文獻綜述3000字

2001年6月,我國提出了相應的課程政策,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對部分中國小課程作了重大調整。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髮展的需要,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選擇性”。這次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顯着變化是將一些原來的單科性課程整合為綜合課程。同時開設專門的綜合課程,如國小和初、高中都增加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打破學科界限,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

通過查閲1999、2000、2001年教育類核心期刊、有關教育論着、“綜合實踐活動”網頁,發現,1999年期刊、2000年期刊與綜合實踐活動相關的研究很少,直到2001年才出現一些。在我國僅有少部地區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的研究,而很少有人專門進行過有關“綜合實踐活動”策略、方法和模式的設計開發課題研究。從教育技術的視野研究“綜合實踐活動”並不多見。即使是專門闡述綜合實踐活動的書籍文章或者是研究報告也絕大多數是從教師的角度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基礎以及其課程進行設計、開發、管理和評價方面進行研究。而從學生的角度,對長期處於傳統的分科教學環境下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學習這門課程,以達到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目標卻沒有多少研究。為此,我們覺得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策略的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將結合中學生的個性特徵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以及學習策略的研究兩個方面對本課題進行闡述。

第一部分綜合實踐活動概述

一、綜合實踐活動的發展歷史

綜合實踐活動是綜合性課程的超越和發展。和一般事物發展順序一樣,綜合實踐活動或者説綜合性課程發展到現在經歷了萌芽、興起、發展三個階段。

追溯綜合實踐活動的歷史,可以從古代學校教育課程中尋到它的足跡。我國隋唐時期的《千字文》、宋代的《三字經》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的思想。在西方,以綜合性課程為主的教學狀況一直延續到文藝復興時期。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前半葉,是綜合實踐活動或者説綜合性課程真正興起的時期,逐步形成了自身獨立的思想體系和實踐類型。在這一時期先後出現知識本位、兒童本位和社會本位三種不同的課程範式。主要影響人物有德國的赫爾巴特、齊勒,美國的杜威等等。

20世紀60年代以後,綜合實踐活動或者説綜合性課程進入了蓬勃發展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先後出現了多種綜合性課程的思想,如一體化課程、人本主義課程等等。主要影響人物有傑雷特福謝依等。

二、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論基礎

㈠教育觀:從知識教育到生活教育的轉變

教育究竟是什麼,教育的價值意義究竟何在?“什麼是受過教育的人”?這是多年來教育理論家們爭論不休的理論難題。教育是一種與人的生命存在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實際活動領域,教育的終極目的是為了使人作為個體存在和社會存在以合理的方式展開人生,體現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意義,獲得個人的幸福。因此,教育必須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當前教育的弊端之一就在於教育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可能生活脱離。如果教育沒能作用於學生的生活方式,那麼它就喪失了生活和生長的意義。從人的存在、人的生活角度看,教育是兒童通向可能生活的終結,因而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應成為一種生活的教育。

教育本身應具有生活意義。因為人是教育的對象,也是教育的主體,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本身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種形式,就是實現人的價值生命過程的重要環節。教育通過人類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的傳承,不僅給予人生活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給人生活的智慧。從知識的傳授到智慧的啟迪,這是教育觀的一大改變。

㈡課程觀的轉向

多年來我們教育界一直存在着三種基本的課程觀。第一種課程觀是知識或學術理性課程觀。這種課程觀把課程視為“學科”,或者“知識”,認為課程的價值在於為學生未來生活提供充足的理性準備。這種課程觀在演變過程中有兩種不同的取向,一是生活預備取向,二是理性主義取向。比如誇美紐斯的“泛智主義”的學科課程,布魯那為代表的“認知發展”課程理論等。多少年來,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呈現出比較明顯的知識中心的理性主義傾向。第二種課程觀是經驗或自我實現課程觀。這種課程觀把課程視為經驗,認為課程是促進兒童自我實現的手段,強調活動在課程學習中的重要性。比如盧梭的“自然教育”,裴斯泰洛齊的“教育的自然適應性”,杜威的“從做中學”等無不是這種課程觀。從重視知識和理性發展,到重視兒童的存在、兒童的經驗和活動的價值,以及強調課程作為兒童自我實現的中介和手段,無疑是課程觀的一種進步。第三種課程觀是生活經驗重構或批判課程觀。這種課程觀是建立在現象學、解釋學和批判理論基礎上的。強調學生是課程的主體,注重學生創造課程的能力。

以上三種課程觀分別從知識和理性、兒童與經驗、生活和經驗重建等不同角度建立其特定的課程觀念。現在新的課程觀要跳出“知識”、“學科”、“教學科目”等框框的限制,把課程理解為:一種一人類生活經驗和個體生活經驗為內容,通過兒童在生活世界中對這些內容的批判和反思性實踐,溝通兒童現實生活和可能生活的發展性的教育中介,教師和學生是這種發展性教育中介的創生者。

綜合實踐活動就是基於這種反思性、批判性、實踐性的課程觀和發展課程觀來設計課程,是對“課程即學科”、“課程即教材”和“課程即知識”的課程觀的超越。

㈢新發展階段論與基礎教育課程結構的邏輯組織

1。新發展階段論

日本學者安彥忠彥更具個性生理心理髮展的特點,提出了當代兒童個體新的發展階段論並提出根據其規律實施的不同教育課程。

兒童個體發展的早期,大體可分為如小三個基本階段:

l感覺運動時期(0-3歲),教育課程應該以遊戲、生活活動為主。

l外部語言運動時期(4-7歲),教育課程以言語的認知活動為主。

l內部語言運動時期(9-11歲),教育課程主要以邏輯性的認知活動為主。

學生個體發展後期,即進入青春期的11-22歲左右,是面向自我發展的階段,可分為如下兩個基本階段:

l個體自我探索時期(11-15歲),它不僅僅是自己特性、適應性和個性探索的時期,而且也是進入到志向、前途、專業探索的時期。

l自我發展時期(16-20歲),個體以探索經驗為基礎,以不斷髮展和深化自我個性的經驗為目標。

2。基礎教育課程結構的邏輯組織

第一階段,國小1-3年級,以體驗性知識和生活性知識的學習為主。

第二階段,國小4年級-中學3年級,以主要表現為學問性知識學習,並逐漸出現反省性知識和自我知識。學生要通過邏輯性的思考探究活動,來實現法則概念和方法的習得。

第三階段,高中1年級-大學2年級,以自我知識和反省知識為主。在這一階段,學生作為面向內在知我得方面,開始關注自我的人生方向、職業選擇、適應性和能力等方面,關心自己與外在的不同。這一階段中,學校的教育課程應該以培養學生自立、內省能力為中心,教育課程的內容以選擇性為主,共同性知識作為必要的補充。

三、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和課程內容

㈠綜合性學習的定義

關於綜合性學習從它產生開始就有多種定義,發展到今天主要有以下幾個定義。

東北師範大學的熊梅博士,根據在日本的研究成果,對當代綜合性學習的基本內涵作如下的概括:綜合性學習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課程組織形態,它是超越了傳統單一學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組織的原則,將人類社會的綜合性課題和學生關心的問題以單元的形式統整起來,通過學生主體的、創造性的問題解決學習過程,有機的將知識與經驗、理論與實際、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綜合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知情意行和諧統一的發展。它強調從外在的內容性是轉化為內在實際的結果,實現從內容到形式、從手段到結果的統一。

華南師範大學教育技術研究所的徐曉東,給出這樣的定義:所謂綜合性學習是以“學會生存,學會學習”的結合為目標,以學習者的興趣與需要等內部動機為基礎,在課題學習中不受學科分類所束縛,通過調查、實踐、親身體驗、信息技術的應用等過程綜合性的運用各學科的知識和技能,開展問題解決能力的伸展,使學生的學習得到深化、擴展,創造與他人的協作化和共有化,實現學習者的生產學習。

日本“教育工學事典”將綜合性學習定義為:不做學科區分,對於主課題和子課題,學生進行體驗活動,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基礎進行問題解決和創造性的學習。

總結了以上各家的定義,我的認識是:綜合實踐活動是以學生興趣愛好以及學校和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圍繞某一中心主題,有意識的運用兩門或兩門以上學科的知識觀和方法論,通過親身體驗和實踐活動,獲得學習效果的一種學習活動。它強調培養學生主體性地解決問題的資質和能力以及創造性、協作性地處理事物的態度,促進“生存發展能力”的形成。“生存發展能力”是綜合實踐活動發展的核心能力,它有三個要素:豐富、多樣、完整的人格,自學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共同生存發展的能力。

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則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實踐活動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

㈡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

尋求教學組織活動的彈性化是綜合性學習的本質特點,它主要涉及到了學習環境(學習空間)、學習時間、學習組織、指導體制等一系列的問題。日本學者兒島邦宏具體概括瞭如下幾方面的特點。

⒈學習環境的擴大化

綜合性學習活動範圍的廣闊性,決定了其學習環境擴大化的特點。它不可能侷限在狹窄、封閉的教室空間範圍內開展活動,而是需要在廣闊的、開放性的空間範圍內進行。

⒉學習時間的柔軟化

根據綜合性學習的特點,需要柔軟而彈性的安排學習時間。應該是有學習內容來決定教學時間,而不是由教學時間決定學習內容。應該由學生們來支配學習時間和學習活動。在安排時間時要考慮學生學習活動的特點,並根據學習內容的要求確定不同單位學習時間的長短。

⒊學習組織的彈性化

學生學習的組織形式要考慮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還要考慮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這兩方面反映了新的“個人和共生”的教育模式,它要求通過個人與共生之間關係的建立,是學生確立具有個性的自我,以及通過個人之間的相互支持、相互學習和相互合作而建立起共生的關係。以這種模式進行學習,主要採取的是“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和“全體學習”的方式。

⒋指導組織的彈性化

綜合性學習體現學生個性、個別發展的要求出發,強調複數以上教師之間的相互協作,從而分擔不同的教學指導任務,為此人們提出了TT(合作教學)的指導體制。這樣,可以滿足學際學習特點需要,實現不同的學習組織形式,適應個別差異,擴大協力指導範圍。

㈢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和目標

開展綜合性學習需具備三個基本理念:第一,綜合教育思想。綜合性學習在活動內容上是綜合的,內容涉及到學生生活領域、自然領域和社會領域。綜合性學習在培養目標上是綜合的。它強調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整體發展。第二、實踐教育思想。綜合性學習是一種實踐的、整體的、開放的教育活動,強調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發展。第三、主體教育思想。綜合性學習強調在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基礎上,着力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合性實踐活動是一個開放的實踐性課程,其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其總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在基礎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總體目標有五個方面: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形成從自己的生活中主動的發現問題並獨立的解決問題的態度和能力;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

它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領域,並滲透信息技術教育。與其它課程相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五大特性。

四、評述

追求課程向兒童的經驗和生活迴歸、倡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當今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共同趨勢之一。在實踐方面世界各國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在理論研究方面,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一般只限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開發和評價方面。對於如何針對不同學齡階段的學生該採取什麼樣的方法、策略去學習這門課程,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生存能力,轉變態度,調控情感卻沒有什麼系統的研究。

綜合實踐活動課對學生來説也是一門全新的課程。要實施綜合活動實踐課程,切實達到培養目標,就要讓學生掌握該門課程的學習策略,改變或者調整一貫的學習方式,積極主動的學習,自覺培養自己的各種能力,能夠不唯書,不唯上,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思考,去判斷。我們的絕大部分學生一直以來都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學習的,是在老師手把手的教中學的。學生應該怎樣學習這一門新課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怎樣才能學生自身態度、情感如何調控如何把握呢?為此,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策略進行研究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部分學習策略概述

一、學習策略的發展歷史

學習策略作為學習的執行監控系統,對學習者的學習速度和學習質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自古以來人們就很重視學習方法的掌握和應用。從現存的一些古代心理學和教育學文獻上,可以看到,歷史上已有相當一部分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夾在他們的着作中談到學習策略並論述過學習策略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例如,我國着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説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法國近代思想家、心理學家、教育家盧所講的“形成一種獨立的學習方法,要比獲得知識更為重要”。但是古人對學習策略的這些認識都是比較樸素的,零碎的,沒有經過系統的研究。

真正開始對學習策略進行系統研究始於20世紀。1956年家布魯納和他的同事作了一個有關人工概念的經典試驗。在這個實驗基礎上,布魯納提出了“認知策略”的概念。由於認知策略和學習策略的關係十分密切,所以人們在系統研究認知策略的同時,對學習策略也開始了系統的研究。20世紀中葉以來,在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中,學習策略的研究始終佔有着重要的地位,併成為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研究發展的一個方向。

二、學習策略的研究現狀

㈠學習觀的變革

我們的絕大部分學生一直以來都是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中學習的,是在老師手把手的教中學的。傳統教學觀中,學生一直是扮演着接收者的角色,是一被動接受的容器。現代的學習觀不僅要與現實生活和可能生活發生聯繫,而且要把學習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學習不再是學知識而是學習方法、策略,學智慧。學生不在是學習的客體,而是學習的主體,每一個學習者都要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

㈡目前的研究成果

⒈學習策略的界定

由於人們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不同,對學習策略的界定也沒有達成統一的認識。概括起來有以下四類:

第一種,把學習策略視作學習方法或者技能,如,梅耶(GE。Mayer)(邵瑞珍、皮連生等,1990)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有目的地影響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動”;瓊斯、艾米爾、凱蒂姆斯(Jones,Amiran,Katims)(史耀芳,1994)認為“學習策略是被用於編碼、分析和提取信息的智力活動或思維步驟”;平特里奇(P。Pintrich)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生獲得信息的技術或方法”;邵瑞珍(1997)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生採用的提高學習效率的活動”。

第二種,把學習策略看作是學習的調節和控制技能,如,奈斯彼特、舒克史密斯(Nisbet,Shucksmish)(史耀芳,1994)認為“學習策略是選擇、整合、應用學習技巧的一套操作過程”;科爾比(Kirby)認為“學習策略是指與認知運算的控制過程有關的過程”;凱爾和比森(Kail,Bisan)(史耀芳,1994)認為“學習策略是一系列學習活動過程,而不是簡單的學習事件”;魏聲漢(1992)認為“學習策略是在元認知的作用下,根據學習情境的各種變量、變量之間的關係及其變化,調控學習活動和學習方法的選擇與使用的學習方式或過程”;胡斌武(1995)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達到一定的學習目的,在元認知的作用下,根據學習情境的特點,調節和控制學習方法選擇與使用乃至調控整個學習活動的內部學習方式或技巧”。

第三種,把學習策略看作是學習規則系統,如杜菲(Duffy)(史耀芳,1994)認為“學習策略是內隱的學習規則”;温斯坦(C。E。Weinstein,1985)認為“學習策略是必需的各種不同能力”。

第四種,把學習策略看作是學習方法和學習的調節與控制的有機統一體,如,但瑟洛(Dansereau)(史耀芳,1994)認為“學習策略是能夠促進信息的獲得、存儲和利用的一套過程和步驟”;胡電芝(1997)認為“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有效利用學習的規則、方法、技巧及其調控”;史耀芳(1991)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的學習目標,有意識的調控學習環節的操作過程,是認知策略在學習活動中的體現形式,他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學習方法或技巧”。

以上四種並不完全相同的觀點是可以統一起來的。從抽象意義上説,學習策略是一種“內隱的學習規則”;從學習的操作意義上説,學習策略是一個“學習方法和學習的調節與控制的有機統一體”;從結構意義上來説,學習策略是由“學習方法”和“學習的調節和控制”等方面因素組成的(超英,1999)。因此,綜合以上觀點,蒯超英給出的學習策略的定義是“指在學習情境中,學習着對學習任務的認識、對學習方法的調用和對學習過程的調控”。也就是説,學習策略對於學習者來説是學習執行的監控系統。

⒉學習策略的成分和層次

由於對學習策略內涵的看法不同,對學習策略的成分和層次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比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幾種:

⑴奈斯彼特、舒克史密斯(Nisbet,Shucksmish)(史耀芳,1994)把學習策略劃分為三個層次:

①一般策略。其特徵與態度和動機因素有關。

②宏觀策略。其特徵有:高度概括化、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隨經驗的積累而改進。

③微觀策略。其特徵是:概括化程度較低、容易為學習者所掌握、同高度有序的技巧構成統一體。它包括六個因素:

1)提問,其功能是確定假設,建立目標和項目參量,尋求反饋以及聯繫人物等;

2)計劃,其功能是決定策略及其實施一覽表,精簡項目或對問題進行分類,以及選擇某些體力或腦力技能來解決問題;

3)調控,其功能是試圖回答或發現最初的問題和意圖;

4)審核,其功能是對活動和結果作出初步的評估;

5)矯正,其功能是再設計或再檢查,包括矯正目標的設置;

6)自檢其功能是對活動和項目作最後的自我評價。

⑵温斯坦(C。E。Weinstein,1985)認為學習策略包括:①認知信息加工策略,如精細加工策略;②積極學習策略,如應試策略;③輔助性策略,如處理焦慮;④元認知策略,如監控新信息的獲得。

⑶但瑟洛(Dansereau,1985)認為學習策略可以劃分為基本策略與輔助策略兩類。前者有兩個子策略構成,即①領會和保持策略。它承擔獲得與存儲信息的任務,包括理解、回想、消化、擴展、複查等5項策略因素。②提取與利用信息策略。它負責提取和使用所存儲的信息,也由理解、回想、詳釋、擴展、複查5項策略因素。後者包括3個子策略,即計劃和時間安排,專心管理(包括情緒調節與情緒維持),監視與調控。

⑷邁克卡等人(Mckeachieetal。,1990)把學習策略分為三大部分,即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認知策略又包括複述策略、精細加工策略、組織策略;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視策略和調節策略;資源管理策略包括時間管理、學習環境管理、努力管理和其他人支持。

學習策略的成分是從學習過程的環節或所涉及的諸方面如方法、步驟、手段和組織中提出的。這些觀點的共同點是都認識到了學習策略既包含有直接影響對學習材料的信息加工的成分,又包含有影響信息加工過程的成分,並有對學習環境、時間及工具等的管理成分。但是,我注意到這些學習策略的成分都是針對陳述性知識,基於以自學為主的,閲讀印刷教材這樣一種學習活動的研究。而學生的學習活動是多種多樣的,有聽講、自學、討論、看錄像、解決問題等;利用媒體獲得的信息種類也不同,有來文字信息,視音頻信息等。因此,適用於各種學習活動以及各類知識的學習策略還有待研究。

⒊學習策略的教學

⑴學習策略教學的內涵

學習策略教學(LearningStrategyInstruction)的概念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才被學者們使用的。它指系統地教授學習策略,使學生最終成為學會學習的人的教學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就開始注意在教學中教給學生易懂的學習策略,並對學習策略有了研究,如SQ3R學習策略等。這就向主要關心教給學生知識、是否記住了知識的傳統教學發起了攻勢,但20世紀四、五十年代的研究並沒有確立學習策略的重要地位,並且大多數學習策略教學也不成系統,僅限於知識的記憶、知識的鞏固等方面。

⑵學習策略教學的內容

學習策略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學習策略的知識與技巧。它是學生在形成概念和知識的過程中如何運用各種認知過程及其不同組合形式來開展學習活動的技術和方法。目前,成功的學習策略有哪些,如何對它們進行分類等尚無統一的劃分。

⑶學習策略教學的方法和途徑

學習策略教學的方法和途徑,大都與學科內容相聯繫,並反映學生的實際需要和能力。教師在教學前就應對學生的初始水平進行評價,並以此來確定不同學習的不同學習策略教學目標。一旦與學生能力相一致的適合某種任務的策略被選擇使用,教師與學生就建立了學習策略教學目標和何時如何運用學習策略的教學體系。

有關學習策略教學的方法,目前尚存較大爭議。元學習方法的建立也可以説就是學習策略的教學方法。其中Biggs等人的表面深層成就法和Jones構架法都是比較有效的方法。表面深層成就法是Biggs等人1990年總結的。它指教師引導學生對不同的材料,採用不同的學習策略的教學形式,包括表面方法、深層方法和成就方法三部分。表面方法是教師引導學生訂立目標,計劃學習事件,並檢查自己的學習結果的方法,教給學生的是導致機械學習的複述策略。深層方法首先引導學生擁有動量有關方面內容的知識並在概念的高水平上進行概括;其次引導學生明白自己應該完成什麼和採取什麼策略去完成,使學生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並在教學過程中獲得一種愉悦享受。成就方法是教師掌握教學中得到獲得高分和贏得獎勵的教學策略,它既有表面方法的複述策略,也有深層方法的語義加工策略,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獲得最有效的學習策略。

Jones等人的構架法要求在沒有教師的幫助下,學生通過活動解決學習問題、完成教學任務和成就教學目標⑧。它包括三個方面,即支持、調整和移去支持。支持是運用各種策略進行教學,提高各種策略的模式和補充例子;調整是調整教學的內容與策略以適應學習者的能力與特點,運用恰當的策略進行學習;移去支持是當學生表現出良好的知識與能力狀態時,教學逐漸移去原有的對學生的支持。為了使教學適合學生特點,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評價,以便使學生的學習策略更有效。

學習策略教學實現的途徑一般有學科滲透式和開設專門的學習策略指導課兩種。前者體現各科教學過程中,使教師學習策略的教學更有針對性,但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需要教師全員參與;後者則是獨立的教學過程,具有完整性,能夠使學生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於策略本身,而不會被大量的學科知識所淹沒。但是,無論是滲透式還是專門課程式,都需要通過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嘗試監控、教師指導等一般途徑來實現。

㈢評述

從以上對文獻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認知心理學對學習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學習策略的含義和構成、學習策略與認知策略的關係、學習策略和元認知的關係,以及學習策略的教學等幾個方面。所研究的學習策略所針對的知識類型是陳述性知識,學習活動是自學活動,信息類型是來自印刷教材的文字信息。在諸如英語、語文等學科中,有系統的學習策略的研究。但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有關學習策略方面的探討,只是基於從信息素養,網絡環境下的學習模式或者學習方法,信息加工模型等方面的研究,還沒有對學習策略進行系統的研究。

第三部分認識與思考

為了適應人類持續發展的需要,綜合實踐活動成為當代世界各國家建構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結構的基本趨勢。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挪威、法國和我國台灣省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都注重開設綜合實踐活動類的課程。國外對於綜合實踐活動的起源、理論基礎、價值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和實施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然而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採用什麼樣的學習策略才能最大限度的從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受益的研究卻是鳳毛麟角。

現在學習策略研究已從探討兒童認知發展的基礎領域研究逐步發展到應用領域的研究。但目前認知心理學對學習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學習策略的含義和構成、學習策略與認知策略的關係、學習策略和元認知的關係,以及學習策略的教學等幾個方面。有關學科學習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於第二語言和閲讀領域,其他學科學習策略研究則比較零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這門“不規範”的課程體系來説,對其學習策略的研究就更是少見了。

我國近一年多才逐漸開始重視綜合實踐活動。在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規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中國小(3~12年級)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這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便正式納入基礎課程體系。目前研究較多的“研究性學習”、“基於問題的學習”等與綜合實踐活動有某些相似之處,但也存在很大區別,它們只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方式之一。在主體性教育哲學觀的指導下,如何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怎樣設計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於這門未發展成熟還有待探索的課程來説,不僅廣大一線教師缺少設計和實施指導綜合實踐活動的技能,而且學生也缺乏此類經驗和策略。

一、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策略研究的原因

基於國內外對綜合實踐活動研究的現狀,我認為,對現代教育環境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策略的研究勢在必行,原因如下:

⒈信息化社會需要具有“生存發展能力”的新型人才。新型人才是創造型人才,非模仿型人才;是智能型人才,非知識型人才;是能動型人才,非機械型人才;是自主型人才,非工具型人才。學生雖然能從其它分科課程中發展自己的“生存發展能力”,但是其它分科課程並沒有明顯的體現這個目標,而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以培養“生存發展能力”為核心的,是緊密結合生活,解決學校學習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差距問題的,這對新型人才的培養有着重大意義。因此,學生必須採用恰當的學習策略學好這門課程,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生成和發展自己的“生存發展能力”,為日後成為新型人才以適應社會需要打下堅實的基礎。

⒉學習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極大推動了對學習策略的系統研究,這不僅為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現在對學習策略的研究所針對的知識類型、學習活動和信息類型都很單一,一般是陳述性知識、自學活動以及來自印刷教材的文字信息。而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多樣性的課程。原有的學習策略研究成果並不能解決這門課的學習問題。因此本課題的研究會豐富和發展學習策略這一領域。

⒊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習策略的研究有利於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是符合主體性教育理論這一時代教育哲學的。要貫徹主體性教育理念,不僅教育工作者需要轉變觀念,學生也要轉變觀念,要從被動的接收者向主動的探索者轉變,要清楚的認識到“教育是為人而存在”不是“人為教育而存在”。本課題研究有利培養學生學習的“主人翁”意識,提高課程改革的成效。

⒋對學生個人發展而言,本課題研究在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自我發展,生成終身學習理念等方面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使學生終身受益無窮。

二、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策略的界定

在參考大量文獻的基礎上,我偏向的學習策略界定是:學習策略是學生採用的提高學習效率的活動(邵瑞珍,1997)。這樣,我把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策略劃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動作技能領域和社會領域中的學習策略。

⒈認知領域: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過程和結果的意識與控制(加涅,1977)。包括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邁克卡等人,1990))。

⒉情感領域:對人(包括自己和他人)、對事、對社會的情感態度。

⒊動作技能領域:生產勞動技能(比如,商業活動、手工勞動、工廠勞動和田間勞作等)以及體育活動等。

⒋社會領域:主要指社會活動和交往。有意識的利用現有條件,創造有利條件進行綜合實踐活動。

三、研究並貫徹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策略的建議

㈠加強理論研究,不僅要善於演繹還要善於歸納。

學習策略的研究與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研究成果息息相關。要注意吸收心理學研究成果,結合學與教的理論進行研究,不僅要善於演繹推理,從理論的高度把握學習策略的實質和要領,還要善於歸納總結,從實踐經驗中提煉精華,使之上升到理論水平。研究對象應有所拓寬,加大情感策略、動作技能策略的研究力度;注意整體性,在研究具體學習策略的同時要考慮學生的情感動機策略和激勵策略的研究;策略研究的側重點要從以知識傳承轉移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等方面轉變,加強協作、交互、獨立探索和自主學習方面的學習策略研究。

㈡轉變教學觀念,勇於探索、創新。

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有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但是,大多數學校和教師都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教師為主、知識本位的觀念根深蒂固,況且大學入學測驗的指揮棒以及標準化考試也束縛了教學工作,一時間也難以發生質的變化。從根上講,“中國的教育觀在本質上是建立在‘惡’的人性假設基礎上的”,因此,教師總是為學生擔心,擔心知識太難學生不易掌握,擔心學生不自覺不守規矩,不管是對學生的能力還是品格總是懷疑多於信任、輕視多於尊重、批評多於表揚、苛求多於寬容、壓制多於鼓勵、約束多於自由。當然西方的教育觀是建立於學生性善的假設基礎上的,但是他們的一所高中的副校長湯普金斯女士則感慨“我們的問題也許是給孩子的自由太多了”。可見,自由過火對孩子也不是件好事。因此,我們的老師要建立其主體性教育思想,尊重孩子,給予孩子平等的話語權,充分相信孩子,適當放手,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正如本文上述的“應該是牧羊人而不是飼養員”,牧羊人的責任就是把學生這羣羊帶到一個水美草肥的地方,讓學生自己覓食,防止惡狼來犯和小羊失足落入懸崖。而不是像飼養員那樣把食物選好送進羊的嘴裏。

其次,教師還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注意充電,增強自我教育的能力,這樣才能跟得上時代步伐,勝任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此外,還要注意克服囿於習慣,不願有所改變的惰性,應該充分了解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瞭解學校以後培養的人才的方向,同時也要放開手腳,敢於嘗試新的方式,來改善現有的方式。

㈢注重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技術的研究

⒈研究綜合實踐活動學習策略教學模式與教學技術的必要性

學習策略的教學,對學生至關重要。我們過去的教學,重視既定知識的傳授,忽視如何教給學生獲取知識,不重視學生的主體性與主動性,形成被動接受式教學。這種教學導致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與辨別能力,也因而失去了繼續學習、自我深造的智慧技能。

綜合實踐活動不同於傳統課程,它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學生長期桎梏於教師指導下的結構學習,整個學習活動以教師的講授為中心,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積極性受到抑制,對腳使得講授形成依賴性,除去課內知識外,學生很少從課外活動中自覺的蒐集相關信息,使用的學習策略也大多為認知策略中的複述策略、記憶策略。學習策略單一,不適合綜合實踐活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

實驗表明,學習策略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一定的提高(張亞玲、郭德俊,2001)。幫助學習落後、缺乏學習動力的學生的最好辦法是幫助他們學習,特別是幫助他們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是的他們學有所得,學有進步,從中受到學習動機的正強化作用(張慶林,1995)。

已有的實驗研究證明,中國小生往往還不能利用自己的經驗來幫助他們選擇有效的策略,他們對教師告訴的學習策略有種依賴性。美國心理學家布朗也發現,“當教兒童某種記憶方法時,他們能很好地運用這些策略,但在後來未要求他們完成類似的任務時,卻不能自動地運用這些策略。”這就更要求我們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進行必要且有效的學習策略的教學。⒉將通用教學模式與專門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

學習策略的教學有通用學習策略教學模式、學科學習策略教學模式以及交叉式學習策略教學模式(劉電芝,1997)。我認為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宜用交叉式學習策略。這種模式是先獨立得對學習策略進行教學,包括學習策略的意義,具體操作程序。簡短的教學之後,將它與具體的學科內容結合起來。根據具體學習請經的差異,要求並提示學生把所學的策略運用於具體的知識學習之中。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由於對學生來説還是一門比較新的課程。它的課程內容決定了學生要掌握多種多樣的學習策略。而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並不是獨立於學科課程之外的,它與其它分科課程在知識結構、學習方式上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況且,學科學習策略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策略本質上是一致的,兩者有異曲同工之處,有助於學生舉一反三。因此,學生對分科課程的學習策略的掌握將有利於他們對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當然,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策略也有其獨特之處,指導教師應該注意在課程指導中滲透相關的學習策略。因為學生怎麼學很大程度上在於教師怎麼教,換句話説,教師怎麼教,學生就怎麼學。這是由於學生往往會跟着教師思路走,教師解決問題的程序、方式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上説,教法是藴涵着學法的,因此,教師要在平常的指導活動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意識地幫助他們掌握一定學習策略。這種潤物細無聲的作法能緊密結合活動內容,但不利於提高學生在複雜情境下策略遷移,對促進元認知策略的掌握收效甚微。因此,我們還要開設專門的學習策略訓練課,這“能引起受試者的充分重視,把注意力集中於思維方法本身”。而且,大量的訓練表明,成人和兒童都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特別是兒童的訓練效果更為顯着。而通用學習策略(注:這類訓練內容不涉及特定知識,不與學科內容緊密結合,如複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策略等)的教學建議採用專門的訓練課的形式。因此,我們應該把學科教學滲透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和專門開設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有機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學校和老師可能會認為專門的策略訓練課可能會佔用正常的教學時間,減慢教學進度,但是,我們必須清楚,凡事必有利有弊,關鍵在於利大還是弊大。通過專門的策略訓練,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發展了其“學力”,這不正是節省了整體的教學時間,“磨刀不誤砍柴工”嗎?況且,有許多學習策略是學生陌生的但又是必須掌握的。比如社會、情感策略等。所以必先對一些基本的學習策略進行教學,才會使學生有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先決技能。但是,綜合實踐活動要培養的不僅僅是知識的掌握,而且是生存能力的培養。有一些元策略不是簡單的專門開設一門學習策略課就能解決的,它必須在實踐當中,在問題解決的過程當中,有學生自己去摸索、去試誤、去總結、去反思、去批判才能逐漸內化,並能自如運用。

2。運用教學設計提高學習策略的教學質量。

教學設計是連接教學理論、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橋樑學科,是一門用來指導實際教學過程的規定性理論。它不僅關心如何教,也關心學生如何學。我們可以利用教學設計這個有力的工具,將內隱的學習策略外顯化、展開化,採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可以是一種教學方法也可是幾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組合,應該是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教學目標出發進行教學,讓學生在運用學習策略中體會到學習策略的真意,激發學生學習“學習策略”的興趣,樂學,樂用,這樣會加大學習策略教學的進度和效率,這就把教師的要求和期望等外部條件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動機,成為有意學習的內驅力。

3學習策略的教學要“因人而異”

我們現在的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一般是集體教學,但是我們在教學中也要有意識的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注意要根據學生不同的年齡特徵和認知水平來進行教學。也就是説,學習策略的教學要傳授與他們思維發展的水平、知識基礎相適應的策略,這樣才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當然,學習策略的教學也要對不同的學生側重點應有不同。比如,對認知水平稍差一點的學生進行策略教學時,要多讓他們練習,並注重策略的使用條件與範圍的教學,以促使他們能根據需要,有效的選擇學習策略,注重培養他們的策略遷移能力。

(四)將學生在信息素養方面的學習策略與綜合實踐活動課、信息技術教育結合起來

如上所述,信息技術環境下,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信息網絡通訊技術把我們帶進了信息的海洋,也帶進了世界文化薈萃的萬花筒,而我們的學生“缺乏對豐富文化資源進行選擇的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如何培養學生的信息搜索、選擇、分析、判斷、交流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道德素質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在信息素養方面的學習策略多數是從學生如何搜索信息,判斷信息真偽方面着手研究的,對於信息道德素質的培養的研究方面略顯薄弱。當然,這方面學習策略的培養旨意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意趣不謀而合,所以,這兩者的“合作”是必然的。可以説,我們在進行信息技術教育時就在滲透這方面的學習策略,而信息素養方面的學習策略的學習也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無形中也就完成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某些教學目標。而綜合實踐活動課貼近社會生活,致力於實踐,着重能力的培養,對學生自主、協作能力以及信息處理與運用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綜合實踐活動是建立在信息平台上的,無處不使用信息技術,該門課程的內在要求和實施方式即是其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方式。因此,這三者的某些教育旨意是不謀而合的,對三者的有機整合有利於推動它們教學目標的達成,對學生的發展更是百利而無一害。

思考: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信息蒐集、處理、判斷、組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