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熱點>話題>

人教版高中第五冊二單元作文:上善若水900字

話題 閲讀(1.9W)

千多年前,黃河之畔,伯陽與仲尼同行論道。老子指着滾滾江水説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惡,故幾於道。”老子將水推崇為自然中最美好的事物,認為善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水德,水德是最接近於道的。

人教版高中第五冊二單元作文:上善若水900字

倘若撇開百家的學術之爭,用平和的眼光看待這番話,其中耐人尋味的哲學思想和人文道理恐怕也能受用終生。“上善若水”的思想也因此流芳百世,供今人深思。

水,厚德載物,化身形於萬象,融生命於大地,甘心身處萬萬人之下,毫無怨言,情願獨留於最低窪和最潮濕的地方,故被稱為“百穀之王”。

古語有云:“海納百川。”這般寬廣的包容性,試問天地間誰能與之相提並論。同樣,善是寬厚的,不拘於小節,是一種無私的博愛,如若僅僅侷限方圓之內,又何談“上善”。

水,為生命之源,給予羣芳以沁香,給予百草以靈氣,給予人類以智慧,卻向來無取於萬物,更與萬物不爭。但是“不爭”並不等同於“無爭”,有“不爭”就意味着有所“爭”。只不過水所爭取的並不是萬物的崇敬,而是萬物的和諧。行善,亦是如此。善是沒有功利性的,否則無異於偽善。“施恩莫望報”,只要為善行,就無需苛求他人永遠銘刻五內,只求一份心安。

“水往低處流”並不是水自甘墮落,毫無尊嚴。低處雖污濁,卻更能深知萬物之苦;低處雖卑微,卻更能體會自然之理;低處雖曲折,卻更能領悟奉獻之德。如此行善,怎可不謂之“上善”。

水乃世間至柔之物,無形無影,能於縫隙中百轉千回,但天下也少有出其右者。因為弱可勝強,柔能克剛,故有“滴水石穿”之情景。“上善”莫過於此,為善者行善,看似力量單薄,難成大事,實際上,“行善”的目的未必要“成善”,它最大的神奇在於巨大的感染力。倘若萬物萬象皆善,上善可成。

然而,縱然是水也難免會有翻騰千里,咆哮不止之時,甚至能夠席捲大地,吞沒一切。由此看來,一味的行善並不就是上善。善是有原則的,好心辦壞事也不是理由。如果對人性泯滅者行善,無異於為害世人;如果對窮兇極惡者行善,更等同於縱容黑暗。如此善行,不如不為。

並且,水可因時而變,在相應的時間做出最合適的選擇。當一切如常時,則為水;當炎熱炙烤時,可為氣;當酷寒侵襲時,能為冰。做善事也需把握時機,何時可為善,何時為何善,皆在變化之中。

上善若水,又豈止如此;人生智慧,又豈能言盡。故語止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