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人物>爸爸>

爸爸不會哭讀後感1000字(精選6篇)作文

爸爸 閲讀(2.51W)

篇一:爸爸不會哭讀後感1000字

爸爸不會哭讀後感1000字(精選6篇)作文

“如果真有輪迴,每一世有每一世的愛,每一生有每一生的家,在這天地之逆旅,每個人不都是漂泊者,來了又走了嗎?”——題記

看着女兒長大的劉墉,也會想到自己幼時與父親的相處。隨着年齡的增長,幼時的回憶反而越來越清晰,劉墉想到父親很寵自己,衣服總是給他買最舒服的,經常帶他去釣魚、聽京劇、看雜耍。面對自己曾經因為任性犯下的錯誤,他也愈加心痛:“爸爸對不起,我錯了!蠟梅確實是蟲字旁,不是月字旁。從京都見到蠟梅的那一天,我就想對您説,拖到現在,是因為我很難面對,六十年前在您病房的那一刻。”

從女兒的出嫁,到父親離別前的種種,到已故的劉貓,到離去的友人,種種回憶與思念,從文中的點點滴滴裏流露出來的真情,讓劉墉的這部作品温暖又動人。一方面,是源自收錄於本書中的《給女兒的十五個叮嚀》;另一方面,則是感歎劉墉踐行“活到老,學到老”,文章書畫兩手抓做的實在太成功。

反觀自己,我可以學的還很多,可以學的年份還很長,我的人生也似乎還有無限可能。

一、天下的爸爸都是一樣的,都希望女兒走向幸福

“我不喜歡繁宂的結婚儀式。當年結婚,一切從簡,我爸爸沒能參加我的結婚儀式,現在想來我當時擅自剝奪了爸爸送我出嫁的機會,給他的人生留下遺憾,挺對不起爸爸的。”這是女兒在書中對於自己的反省

劉墉也在《爸爸不會哭》中,詳細描述了他參加女兒結婚儀式的心情。他沒有哭,一直笑着送女兒出嫁,因為他知道女兒正在走向幸福。看到這裏,我不禁落淚,父親對女兒的願想只不過是希望她幸福足矣。

劉墉先生的文字中藴含的愛幾乎要溢出紙面,讓人深深動容,為父愛而鼓掌。

親手將掌上明珠送到另一個對的男人手上,一方面是滿滿欣慰,一方面也有淡淡的不捨。

劉墉先生已到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年紀,和他早些年的文字相比,《爸爸不會哭》中透露出他樂天知命的通透與豁達,更多地流露出他源自血緣的温情脈脈中流淌的父愛。

二、對夢的解讀彷彿鑰匙,解開夢境背後的情緒謎題

小時候,我被嚇唬過後會做夢,會夢到“山上有好多蛇無路可走”或者“被壞人追殺而感到恐慌,從而整個夢裏都在奔跑”,醒來後,對我來説不是心悸,就是心累。所以,我從小就特別討厭做夢。

可是劉墉先生卻很喜歡夢,不僅因為“夢”這個字,更因為這個字背後的含義。劉墉先生的夢充滿了閒適的幻想,還能接連幾天連續做,像連續劇。不但滿足內心的幻想,也充滿美好的想象。我覺得,他的夢符合“心想事成”那一掛,夢中的情境彷彿是情緒的養料。

在《爸爸不會哭》中,就有一篇文章是關於夢的,我很喜歡其中一句:“據説不作噩夢的人不怕鬼,因為在夢裏沒有給鬼留下空間。”這句話説的特別文雅好聽,大約是:“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不被嚇唬的人也不怕鬼,因為,鬼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嚇唬人的事情。

這是劉墉先生對夢的解讀,也揭開了我對年少時噩夢的心結,讓我對夢境背後反映的真實多了一層新的認知。

回顧劉墉的生平,我看到他一生都在文化藝術領域發光發熱,而這些光熱又會在閒暇時匯聚成樸素的思想,落在字裏行間。劉墉對生活的觀察和感悟,從字裏行間透露着細膩動人。

無論是相伴三年帶來無限樂趣的黏人劉貓,還是隔窗給帶來精神鼓勵的殘疾小白狗,都彷彿在紙頁間探頭探腦,充滿活力又栩栩如生。我喜歡劉墉文字間的温暖氣息,而他內心藏着的年輕的心也讓我感覺自己又如少女般年輕。

篇二:爸爸不會哭讀後感1000字

人生的饋贈

在這天地之逆旅,每個人都是漂泊者,來了又走,相遇後又離別。

——題記

最近,我閲讀了美國作家劉墉的新作《爸爸不會哭》。全書共21個故事,講述了親情、愛情、人生中的告別、生命的流逝,既有對新婚女兒的不捨與叮嚀,又有對過去的回憶、思索,內容深刻而語言不乏童真,這位年過古稀的大師以其睿智、熱忱、灑脱讓我第一時間感受到温暖和親切。

告別,全書最突出的感情線,是我感觸頗多的。

告別牽掛的動物。

劉墉在睡前大喊“劉貓關門嘍”,於是一道黃色身影衝過來剎不住車,“砰”地撞在冰箱上。這道身影幾年後只能定格在劉墉的腦海,而那聲呼喚仍日日響起;在冰雪的日子,劉墉則吹起口哨,喚着房內窗簾後只露出腦袋的陌生的小白狗,隔着玻璃每日相伴他度過等車的幾分鐘。搬家那天,他帶着傷感與失落獨自離開。人與動物的交流,好像很難,又好像很簡單,無非是兩個種族生命的心靈溝通。人和動物之間,既無利慾薰心,又無爾虞我詐,稱得上最純潔的情感之一。這也是我至今思念我的寵物兔的原因——毛茸茸的一團雪,在腳邊蹭來蹭去,一雙耳朵時不時支稜起來,彷彿對我説的話表示贊同。它是好的玩伴、傾聽者、密友,有它的時光在我曾經幼小的心靈中閃着黃金般的光芒。

告別出嫁的女兒。

劉墉説:“你沒有離開我們,是我們離開了你。”儘管有不捨,但這是人生的必然。看着孩子一步步離開父母,走向外面的世界,尋找愛侶,有所依附,有所滿足,有所交託,也能將淚水藏在心底,開心地寬慰地笑起來。我們——孩子,如蒲公英,如小鳥,如鯤鵬,終有一天要飛遠去,前途未卜,期冀與忐忑交織——是否能懷揣着父母的美好祝願,飛得更穩、更堅定些?是否能用自己燦爛的笑容,填滿父母空虛的心靈?

告別逝去的故人。

劉墉的父親去世,他憶起溪邊父親的懷抱,披着麻戴着孝,從此痛恨“活的時候不孝,死了哭天搶地的人”;他還想念饊子,想小時看筷子拉出長長的麪條,想饊子爺爺和父親的病牀,想母親的淚水。還有家鄉的野薑花、童年的水湄,悠悠纏綿着冷香,承載着最初的起點,最澄淨的天地。生死離別,有人經歷過,有人終將經歷,有人留下美麗或不堪的回憶供日後慢慢追思,有人一身輕送走了所有往事。我雖恐懼這些,卻也禁不住認同,尋出能夠寓之以情的載體,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充盈,聊作安慰。

……

故事雖小,卻字字珠璣,令人懺悔。我開始反思因小事而生的——同學毫不留情的冷言冷語、家人一觸即發的針鋒相對、朋友一閃而過的猜疑疏遠……這些真的值得麼?當時一定是生氣鬱悶的,但過會兒再想想,大多數已不是事兒了。

相遇來自時光,告別終於旅途。相遇讓我們期盼未來,告別讓我們品味昔日,它們都是永不消散的夢境,以愛為枕,無所畏懼。總而言之,我們應謹記珍惜當下,與家人、朋友互相包容,相濡以沫,攜一份沉甸甸的珍重與幸福在人生的大河上遠航。我所擁有的,皆為人生中一路的饋贈,時代齒輪如巨人,認清了自己身在何方,才會更呵護來之不易的避難所。

篇三:爸爸不會哭讀後感1000字

《爸爸不會哭》是華語世界知名作家劉墉古稀之年的深情之作。書中既有深感人心的給女兒的温情告白;又有年過古稀後的對告別親人、家鄉和青春歲月的點滴回憶與思考,以及不甘因年老而放棄努力,字裏行間的真情流露,也飽含了為人處世的人生智慧。我們可以從書中看到劉墉是如何面對人生的一次次告別,又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面對生命的流逝和他用一生都踐行着“活到老,學到老”,年齡古稀心年輕的種種事件。

書中含有多幅劉墉與其女兒的照片,以及劉墉畫作。劉墉在書中曾説:“雖然年屆古稀,不但畫了這輩子最大的絹本山水《仿范寬雪景寒林圖》,出版了《談親子教育的四十堂課》,還一趟又一趟去“至善園”寫生,找台北故宮博物院的老人請益,完成《至善園十景》和《勿忘此園》。”從中可以看出劉墉“即使年逾古稀,因為拒絕損落,任然拼命飛翔”,也可以看出劉墉樂於向眾人分享自己人生中的經驗。繪畫是劉墉熱愛生活的一種表現,對美的一種創造的展示與追求。在作畫的過程中,劉墉盡情享受青春,追求永不消逝的生命光澤,令我觸感極深。而有的人雖年值青春,卻終日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沒有一絲青春之色,既無追求,也無夢想,更無目標。這讓我不禁想到了在地鐵上的大部分人都在低着頭刷着手機,而一些小孩則將小腦袋湊過去,對大人手機裏的視頻與遊戲充滿了興趣。每每這時,我便會沉思: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中,青少年們身邊各種電子產品中的遊戲彷彿已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重要的書籍,卻被他們視為“可無之物”。

在書中,劉墉寫自己跑去台北僅存的鑄字行,重温少年時編校刊的舊夢,一路懷想,寫成《印我一生》;寫自己帶着兒孫去老家憑弔,一步一步找尋舊家的影子,以及“劉貓”埋葬的地方,寫成《劉貓關門嘍》這篇懷念五十年前愛貓的文章;還寫了自己在上海舉行的首次以花鳥為主題的個展……在一些年長之人正坐着苦訴時間流逝如此之快時,劉墉卻用自己的行動向眾人展示:自己雖已年老,但仍可用自己人生的剩餘時間,繼續自己的創作,繼續自我的學習!而不是因為自己年老,而選擇讓古稀之後的生活“隨風飄蕩”。

在看完劉墉寫的這本書後,我不經感歎:現在的大部分人年齡到了古稀已經待在家中,養些花、草、樹木或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等,來緩解這些年來在外頭受到的壓力,來放鬆這些年來那顆繃緊的心;而劉墉則不同於他人,他雖然已到古稀之年,但他的心卻不與他的年齡匹配,因為他的心出奇的年輕、出奇的充滿活力:不僅堅持出版書目,還堅持畫畫,堅持自我學習。儘管他説:“自己雖然年已古稀,卻依舊如此努力是覺得自己沒能充分利用過去的七十年,為過去七十年自己的所作所為深感慚愧。”但我卻覺得,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活到老,學到老”。而他如今的作為也告訴我一個道理:“人在有限的生命裏可以不斷地創造更有內涵的價值。”人的一生是應該不斷在學習的,不斷的在創新自己人生的,也就是要“堅持學習”。

篇四:爸爸不會哭讀後感1000字

在愛意中成長,在期待中離別

總是忘不了那個寒冷的冬夜。一陣刺骨的寒風隨着門的開啟席捲進屋內,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門口。是爸爸回來了!我的爸爸是一名户外工作者,遇到寒潮來襲,他的工作量比平時陡增不少。早過了下班時間,他才拖着疲憊的身體緩緩進到屋內。爺爺端出了我們最喜愛的滷鴨。不等招呼,我和弟早已坐在了熱氣騰騰的飯桌前,雙手緊緊地握住筷子伸向油光可鑑、誘人可口的滷鴨,頓時,美食在味蕾中綻放,一股暖流湧入了心尖。同樣喜歡肉食的爸爸卻坐在一邊遲遲沒有動筷,我十分疑惑:“爸爸,這不是你最愛吃的鴨肉嗎?你快吃呀!冷了就不好了!”爸爸卻笑了笑:“你們吃吧!我愛吃這個。”説話間,將筷子伸向面前的蔬菜。美食當前,我便不再講話,吃了一塊有一塊,直到盤子幾乎見底了才離開了餐桌。不經意的一個回頭便發現爸爸正在翻弄幾塊鴨子的邊角料,諸如鴨掌、鴨頭、鴨脖……塞進嘴裏,臉上一副滿足的樣子。頓時,我的鼻子酸酸的,很不是滋味,原來爸爸並不是不愛吃,而是想把好吃的留給我們呀……

這也讓我想到了《爸爸不會哭》一書中的那位慈祥和藹的父親——劉墉。

前幾章中我體會到了他對自己女兒的無限關愛,婚禮現場他一直笑着送女兒出嫁,雖然他的女兒將要離開他組成另外一個新的家庭,但是他卻感到無比的興奮,因為他知道女兒將走上幸福。他是一位多麼為女兒着想的父親,他為自己的女兒寫了15個叮嚀告訴了她為人處事的道理,也從男性和爸爸的視角告訴女孩獲得幸福的方法,而他這一種做法正是想將那些精神財富永遠陪伴在女兒身邊。

父親的愛往往就表現在生活中不經意的一剎那,作者與女兒的分別裏,我們看到了感人的父愛,更是看到了他面對離別樂觀豁達的態度。作者用七十年的經歷,將自己領悟到的告訴我們,在這匆匆過去的七十年之中,作者迎來了一次又一次的離別,他不會過於傷心,這是他接受離別一種方式,離別,只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小部分,而路還很長……

我們在充滿愛意中成長,也在滿懷期待中離別。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如今的我已經國小畢業,正步入國中的大門,我告別了國小裏與自己並肩作戰六年的老師和同學,回想起六年的點點滴滴:想起在困難伸出援手的朋友,想起在無時無刻關心着我們的老師,想起為我們快樂着想的那所動人心絃的校園,如今我帶着那些記憶和朋友們的品質永不停息地往前走着,因為他們會一直激勵着我進步成長。雖然不免有不捨,但是我深知未來的我們還會以更好的自己和方式再見面,如果停住了腳步就再也趕不上了,因為歲月不待人的道理我們豈會不知。

未來的路還要靠自己去拼搏,正如書中一句話“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得一步步離開父母,走向外面的世界。”時光匆匆流逝,我合上了這本書,可腦海中卻開始思考人生就像是一場旅行,每個人都是旅行者,在這場漫長的旅程中,我們的行程才剛剛開始,在未來我們也會像作者一樣面對悲歡離合,我們可以學作者一樣,樂觀豁達地面對離別。因為離別只是人生中又一次短暫的暫停後的啟程!

篇五:爸爸不會哭讀後感1000字

在這本書流暢而樸素的行文中,我彷彿看見了一位笑眯眯的古稀老人正拿着筆,寫下他內心宇宙般浩瀚無垠的思想世界。——題記

如此親情

劉墉把這一天定做這一年最重要的日子。

二零一九年九月二十八日下午五點,劉墉挽着女兒的手臂步入婚禮的殿堂。小帆的婚禮簡單而浪漫:雖然只邀請了幾桌賓客,但小帆和新郎度過了愉快的二人時光。他們在音樂裏盡情旋轉舞蹈,在第五大道追逐擁吻……可我卻從這輕快的文字底下,讀出了劉墉的惆悵與感慨。

“爸爸從來沒見過你那麼快樂的樣子。”劉墉寫道。的確,愛人面前小帆就像是一隻幸福快樂的小鳥,飛離家人的港灣,去追求屬於自己所想的未來。劉墉看着女兒離着自己遠去,只能任由淚水浸濕眼眶,黯然無語;同時也為女兒默默祈禱,為小帆找到她的最愛而欣慰。正如他所寫:“你沒有離開我們,是我們離開了你。”正如他所想:去吧!孩子。你不用害怕前途的未知與迷茫,我們永遠是你身後最堅硬的後盾。

如此幽夢

劉墉極喜歡做夢。一方面受了北宋著名畫師範寬《雪景寒林圖》的影響:畫就要按自己的理解畫,而不必拘於皴法與筆法;有些事就要遵從自己的心意,而不必拘於規矩與常理。另一方面便是因為劉墉生命中一些非同尋常的經歷。

因為生母家中孩子多,養不來,於是劉墉被送給了劉家養。他患有腎炎,錯過了拿獎學金的機會。他的養父去世時,家裏人都要求他一家一家地以匍匐的姿態拍門報喪,這時他才明白,劉家養他的目的是祭拜……這些事情,在劉墉的心上或多或少地留下一點印記,使得老年時的劉墉,把自己的經歷投放到了夢中。

劉墉總是在夢裏飛翔。無論是他不甘而天真的曾經,還是他豁然而樂觀的現在,他都想扶搖直上,直破穹蒼,不甘於“亡與桎梏”,只求尋求到真實的自我。

如此過往

劉墉總是會在小憩時回憶往事。

他回憶起了自己和印刷的故事,想起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文字出現在印刷品上時的驕傲,想起處女座《螢窗小語》印刷時的各種問題。

他回憶起了自己和咖啡的淵源,想起他分不清法美兩國咖啡而引起的與侍者的糾紛的尷尬場景,想起與朋友對咖啡之好壞的辯論。

他回憶起了自己一家和劉貓的交情,想起劉貓抓蒼蠅吃時的津津有味,想起自己喊“劉貓關門嘍”時劉貓因剎不住車而撞在冰箱上的身影。

他還回憶起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嚼饊子的“咔滋咔滋”的聲音;回憶起車站那隻每天努力爬上窗櫺並向自己搖着尾巴的可愛的小白狗,以及得知它沒有兩條後腿時的震驚與心酸。

如此種種,更為劉墉的記憶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更是從自己所做的是非中,認識到生活的真諦,感歎於琉璃般脆弱而美麗的生命。

如此閒情

劉墉鍾情花草。

看着雪中寒梅,與病榻上的父親對“梅花”和“臘梅”的爭辯的場景彷彿觸手可及,一幅《雪霽臘梅香》,飽含着劉墉對父親深深的愧疚與悔恨。

觀賞夏日瑰麗鮮豔的火鳳凰,作者看似只是陶醉於兩隻玲瓏麻雀在鳳凰花間的呢喃,實則展現了他內心對於堅持與美好的追求。

月桃也是駐紮於作者的心裏。即使貌若少女,嬌嫩而羞澀,竟也堅韌頑強,在黑夜中也閃爍着熒光。這令劉墉不禁流連於青春時的回憶。

劉墉也喜歡紅山茶“絳雪妹妹”,卻又為它在最為麗色動人的時候凋零而歎息,同時感歎於某些事物在最為美好的時間隱沒。

然而劉墉最為忠貞的,卻是看起來毫不起眼的野薑花。往事如煙,唯有姜花陪伴:小小的劉墉坐在正在釣魚的父親身邊,逗弄着淡藍色星空下纖細的姜花腰,通過透明的花瓣看大魚在魚鈎上搖擺反抗,心裏滿是對魚和做魚餌的蝦的不忍;在香港的機場邊嗅着醉人的姜花香,在香港喧譁而晃盪的雨夜中想起與父親釣魚的寧靜的夜,為時間與生命的流逝而彷徨;朋友英吏和他一同在空地裏種下姜花苗,不久英吏因車禍而身亡,劉墉再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無助與掙扎。

姜花幽幽的芳香貫穿着劉墉的一生。它“既不如蘭花的幽奇,又不如曇花的驚心”,卻“多少度佔據這個少年的夢,而那夢裏有笑、有淚、有愛。”有劉墉對待生活的一顆初心。

如此江山

劉墉曾任性地踏上尋訪如畫江山之路。

最近一站便是自家窗前,尤其在秋天,推門就是深秋味道。“看落葉紛紛,覺得每一片都是對歲月的喟歎。”劉墉寫道。聽着大雁嗥鳴遠去,更覺兩手空空,單薄蕭條,悽美絕倫。

亞得里亞海是湛藍的,優雅的,閒適的。來往的人想必是屏息凝神,生怕打破了這華美的童話。劉墉卻從這令人窒息之美中,想起這裏曾是羅馬人、希臘人、法西斯的戰爭之地。硝煙迭起,戰火連天,千里無人,慘絕人寰。他不由歎息幾聲,以慰藉曾在這片土地上逝去的萬千生靈。

聽布萊德湖的晚鐘幽幽,景緻“好像海市蜃樓,浮在雲霧之上。”劉墉興致上頭,拉動了繩子,掌握了節奏,敲響了布萊德湖的鐘。這次經歷,令劉墉印象深刻,恍若昨日。

劉墉將遊歷故宮至善園的經歷寫成文章,並提名“勿忘此園”,可見劉墉對這次旅行的念茲在茲。漫步迴廊水榭,“俯視流泉層疊,仰聽林梢鳥囀。”神清氣爽,心境淡泊。因東漢張芝而成名的洗筆池,錦鯉萬尾相重,爭相奪食,人魚同樂。龍池“略見龍身和龍尾,只有龍首昂然。”四周花草珍奇,樹木參天,着實清幽。再有松風閣、碧橋西水榭、蘭亭、換鵝造像,景色各有千秋,令劉墉心神盪漾,流連忘返。

劉墉的足跡所至之處比上述更多。他欣賞着世界各地聞名遐邇的自然景觀及建築,接受着藝術的薰陶,得以提高志趣,修身養性,字裏行間,都能體味出他日積月累出的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廣闊的見聞。

文章不只是因為擁有華麗的詞藻才優美,更是因為有樸實的語句而流暢。生活不只是擁有春風得意的高潮而精彩,更是因為有能體味人生的索然小事而圓滿。——後記

篇六:爸爸不會哭讀後感1000字

時光正好,哭笑坦然

[序言]

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得一步步的離開父母,直到進入外面的世界。可是,在與父母漸行漸遠中,父母的每次微笑,每一滴眼淚總會是不是地縈繞心頭。

[緣分]

一個夕陽染紅天邊的傍晚,也許是為了躲避熱浪,也許是説不清道不明的緣分,我與媽媽一起躲進了一家書店。一陣涼意席捲全身,我環顧四周,突然,書架上排列整齊的書籍,像一塊塊磁鐵,我忍不住駐足,翻閲起來。

忽然,一本書名為《爸爸不會哭》的書籍引起了我的注意,激起了我的思考:“爸爸為什麼不會哭呢?什麼樣的爸爸從來沒有哭過呢?”我帶着疑惑,打開了這本書,迅速地瀏覽起來。讀完之後,我的內心猶如奔騰的江水,久久不能平息……

[不哭]

良久,我合攏書本,看到封面上挽着褲管的爸爸,披着夕陽,在綠茵茵的草地上行走,肩頭扛着自己心愛的女兒,頓時心中充斥着一股暖流。耳邊又迴響起劉墉給女兒的十五個叮嚀,每一個的敲擊着我的心房,我清楚地記得首個叮嚀是這樣的:

“你可以讓別人知道你單身,但是不要把你整個人攤在陽光下,就算你有很多優點,也讓她慢慢發現,因為愛情需要幾分神祕才美,情感需要,因為不斷髮現彼此的優點而加分。”

而另外十四個叮嚀,每一個都是對女孩兒們的敦敦教誨,它告訴了女孩兒們,如何交友,如何面對愛情,提醒女孩兒們自尊自愛,學會保護自己。

也許正是這份濃濃的父愛,這細細叮嚀,這温暖的提醒,讓劉墉在參加女兒的婚禮的時候,至始至終沒有落淚,一直微笑着,迎着女兒出嫁,因為他知道,女兒正在走向自己的幸福。也許,挽着女兒的手臂的劉墉覺得,自己已經把能給到女兒的這些叮嚀,都已經給了女兒,女兒長大了,所以現在他不需要哭。他只需要親手將自己的掌上明珠,交給自己面前的這個男人,內心雖有些淡淡的不捨,但更多的是欣慰。

[感動]

漫步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還沉浸在劉墉對他的女兒那濃濃的父愛中,忽然間,我明白了很久很久以前看到過的一句話:“父愛如山,堅不可摧。”

走上樓,打開家門,看到為了工作外出應酬的爸爸已經回家了,正斜靠在沙發上,臉通紅,眼迷離。於是,我走到他身邊,靠着他,我們倆就這樣靜靜地坐着。突然,爸爸的右手迷迷糊糊地搭着我的肩,嘴裏還嘟噥着“佳佳、小寶貝”之類的話語。於是,我忽然想起了什麼,調皮地問道:“爸爸,我結婚的時候,你會不會哭?”爸爸定了定神,呆呆地看着我,悠悠地袒露了自己的心聲:“等你結婚的那一天,我一定會哭的,我還會狠狠地揍他一頓,誰讓他搶走了我的寶貝女兒。”我不知道為什麼爸爸會這麼説,也不知道為什麼爸爸的回答和劉墉的完全不一樣,但還是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我不禁熱淚盈眶起來,把頭深深地埋進了爸爸寬厚的懷裏……

時光正好,哭笑坦然,反觀自己,以後走的路很長很長,能學到的也很多很多。但無論走到哪裏,無論走到哪一步,都別忘了採擷一些記憶深刻的點滴,記住一些讓你感動一生的人或書,行走的路上就不會寂寞,面對哭或者笑,也就會坦然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