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國三>讀後感>

讀《孫子》有感2000字作文

讀後感 閲讀(1.2W)

相信讀過《孫子》的人,無一不會為文中博大精深的軍事思想所折服,而且考慮到《孫子》成書於春秋時期,在如此遙遠的古代,能夠總結出這麼豐富而又富含哲理的軍事思想,更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孫子》原本只是一部兵書,但到了現代,它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一部兵書,裏面包含的戰略戰術思想被廣泛地運用於商業環境,指導着商業戰略,而它富含的哲理也是非常深遠的。作為一個教師,我嘗試從教書育人的角度來尋找《孫子》給出的啟發,獲益匪淺。

讀《孫子》有感2000字

《孫子》一共13篇,分別論述了用兵之法的不同方面,在這裏,我也逐篇地敍述我的感想。

第一章是始計篇,主要論述了用兵對國家的重要性,以及用兵前需要考慮的天、地、人、將、法五個方面的要素,特別強調了“廟算”的重要性,所謂廟算,就是預先的謀劃。其哲學意義就是要對即將面對的事物有一個徹底的瞭解。在教育中,天時和地利的因素顯得不怎麼突出,主要體現在對人、將、法的瞭解上。人是指學生,而教師自己則可視之為將,至於法嗎,可以引申為教材。新學期開始之初,面對一羣陌生的學生,對他們及時地進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知道了他們的整體情況,和個別特點,才能正確的制定出總體的教學方案和針對學生個人的教育方法,這樣有的放矢,教學的效果自然就要好許多。另外,由於教材在不斷的發展變化,面對全新的教材,如果不及時加以分析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必然會由於生疏而顯得措手不及,至少會使教和學的過程變得非常吃力,就算改動不是很大,也需要對其中的細節瞭如之掌,這樣一來,就算教材年年更新,教學過程也會有條不紊而富有成效。

《孫子》的第二篇談論的是作戰的策略,其精華思想是速戰速決和取用去敵,戰爭耗費極大,如果曠日持久而又不能取用於敵,則國內必然空虛疲憊,陷入危險的境地。這裏孫子強調了戰爭要注重效率,在教學中也一樣,給學生布置練習的時候,一定的量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讓他們有效率地學習,這樣,學生也能充分利用他們有限的精力來取得最好的學習效果。如果不重方法,只重數量,填鴨式的佈置足以將學生壓垮的作業,以期望獲得數量效應,很可能使學生患上學習疲勞症,一見到作業就無精打采,精力也不能集中,這樣只能事與願違。

談論作戰之後,孫子論述了進攻的藝術,在謀攻篇中,孫子寫道:“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這段話的前半句,可以説是千古傳誦的名句了,在孫子看來,最好的進攻方式是攻心,讓對方無心一戰,即不戰而自屈,這是心服的原因。孫子將攻心放在首位,充分説明了使人心服的重要性,戰爭中如此,教育學生亦是如此。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在不斷地進行探索,這個過程中學生難免走錯方向,犯下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很多時候他們其實並不明確的知道自己的所犯的錯誤對自己意味着什麼,這時,作為老師,不僅僅要告訴他,他錯了,更重要的是要告訴他,他為什麼錯了,錯在什麼地方。犯錯的學生承認錯誤,可能只是他畏於老師的威嚴而暫時做出的妥協,心裏並不認為自己錯了,甚至可能怨恨老師阻礙了自己的打算,產生逆反心理是正常的,要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關鍵是要學生明白自己的錯誤,也就是服其心,攻心的道理,孫子在二千多年前就給我們指出,心服,才是真服,讓學生心服的教育方式,才是卓有成效的教育方式。

第四篇,軍形,論述了攻守之勢,孫子認為,能夠取勝的信號發自於敵,而不能被戰勝的信號來自於己,為將者要讓自己保持不可被戰勝的防守之勢,不被對方鑽空子,又要善於發現敵人的“可勝之勢”,及時地奪取勝利。其方法論意義就是,要使自己時刻保持充分準備,又要善於觀察對方的每個細節,反映在教學上,就是首先要使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問題,可能對自己提出什麼問題,做到心中有數,不讓學生因為他所提出的問題無法得到解決而使他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雖然自己不可能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每個情況都事先預知,但有備總勝過無備;另一方面,要善於觀察學生,對整班學生的總體特點有所瞭解,對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有所瞭解,才能有所準備,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教育方法來教育之。

《孫子》第五篇講兵勢,第六篇講虛實,突出的是一個“變”字,隨機應變,適時而動,以無盡的變化來擾亂敵人,使其摸不着頭腦,從而克敵制勝。教學中也要變,但目的不是擾亂別人的視線,而是提起學生的興趣,每天程序化的課程會使學生的興趣下降,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的加入一些新的要素,則可以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來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

第七篇論述的是“軍爭之法”,這裏的軍爭,我的理解是讓軍隊爭得有利的因素,此外,孫子還談到了三軍的“氣”,説道:“朝氣瑞,晝氣惰,暮氣歸。善用兵者,避其鋭氣,擊其惰歸”。他主張避開敵方鋭氣正盛的時候,當他們倦怠的時候發起攻擊,與曹劌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有異曲同工之妙。孫子是從敵方的角度來説的,從己方的角度,就是要利用好鋭氣正盛的時候,而在己方倦怠的時候要儘快離開戰場,防止被敵方襲擊。這讓我想到了,在教學中,要利用好學生興趣正濃的時候,趁熱打鐵,一鼓作氣,把他們需要學習的知識教給他們,當他們倦怠,則不宜再行教學,此時效果會直線下降,而因讓他們進行休息,作為調節。勞逸結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第八篇曰九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出自此篇,這一章中,孫子列舉了“五地”和五個“有所不”,指出了在各種地形和情況下應該採取的應變措施,用現代的話來説,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實事求是,這一思想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都得到了體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教育工作,也是所有工作的基本指導思想。從事了二十多年的教學工作,工作經驗應該算是比較豐富的了,但當代的社會飛速的發展,別説二十年之前的學生和現在的學生相比,就是三年前的學生和今年的學生相比,他們所處的社會和家庭環境都有所不同的,在這樣的情況下,與時俱進,跟上時代前進的潮流是教育工作的必須,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利用經驗而不侷限於經驗,則是與時俱進的前提條件,由此,其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

第九,第十,第十一篇,分別論述了行軍過程中的注意點和地形的利用,這些經驗在古代戰爭中是非常重要的,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地形在戰略中的作用變得不那麼明顯了,但地面部隊的實地作戰中,其戰術意義仍不容忽視,而在哲學方面,其意義就相對較小了,對我這個教育工作者的啟示也差不多。第十二篇中孫子介紹了火攻,第十三篇中介紹了離間計的使用,我尚未從中領悟出對教育工作的幫助,略之不談。

《孫子》不愧為古今第一兵書,它作為一部兵書被流傳了幾千年,直至今日,還有其中豐富哲學啟示,每每閲讀,細細體味,總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