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事件>地震>

紀念5·12汶川大地震作文——不能忘卻的紀念2000字

地震 閲讀(2.79W)

不能忘卻的紀念

紀念5·12汶川大地震作文——不能忘卻的紀念2000字

進入五月,神經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

這一年以來,每次坐在高層建築裏遇桌椅晃動,或是彷彿,神經也不免繃緊。

大學兩年,經歷了兩次地震:一次九江,一次汶川,武漢雖處於邊緣,但多少也受其波及;因此,彷彿烙下了“地震後遺症”一般。

身處武漢地震邊緣的我尚且如此,我能體會到地震在災區人們心中所能留下的陰影和恐慌。

“我們在一起”、“我們要堅強”,在這些口號的背後,在物質支援和心靈援助的背後,我不知道災區目前的真實情況,因為我沒有去親歷。但通過同事和朋友,以及各類媒體的不時報道,我能猜出一些端倪。

最近讀了李大同的《冰點故事》一書,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段話:

我們報道,我們記錄。不是因我們是一些好事之徒,僅僅是因為:這是我們對公眾、對國家、對歷史、對未來,應該承擔一份責任。

我想,經歷過08年的人,都會成長,也會明白了責任的內涵。

一週年即將到來之前,已有一些敏鋭的學者發出呼聲:不要讓紀念變成一場“集體主義”的慶祝和狂歡。

紀念的方式有多種,開會表彰可以,集體靜默可以,手秉明燭亦可以。

但要分內容要分場合要分目的和可能對當事人帶來的影響。

時間將近一年了,在這一年中的前半年,我們發現

一些人沒有忘記,我們的各類媒體在中秋在春節在清明,在一系列中國傳統節日裏,他們把鏡頭伸向那裏,通過他們的報道,我們瞭解,災區人民生活的還可以。

我們欣慰,我們一起走過這些節日,我們在一起,我們心手相連,只因為有一種情感,叫做血濃於水。

這一年的前半年,媒體的報道多是各級部門如何開展災後重建工作。

而後半年,視角少了,變成了不時出現報端的災區節日氛圍。

我們偶爾也能看到一些這樣的條目:那位地震後把妻子綁在身後騎着摩托車送到殯儀館要給妻子尊嚴的男人,組建了新的家庭;那位地震後忍住巨大悲傷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災工作中的北川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在家中自縊身亡。

以及前幾天各類報紙都出現的災區少數民族舉行民族婚禮的場景,各級媒體齊刷刷地舉起相機名曰:記錄。

我們也看到:某位外地遊客在刻有“5.12遺址”前擺姿留影,遭到網友的一致痛扁。

災後的衣食住行,災後的生產建設,災後的生活文化,這些,有責任感的我們每一個國人,都想真實的獲悉。

時間過去即將一年了,我們對數字變得不再那麼敏感。

時不時的一個講座一個揭祕,卻又會把我們帶回那個時刻那個現場。

時不時的一些資料公開,又會讓我們去重新惦記那些同胞。

昨天的事件,今天的歷史。對於歷史的評價,各個年代會有不同的結果。

而此次地震後政府及媒體的表現給我們今天帶來了什麼?

我們看到災後政府的緊急動員,

我們看到共和國總理的眉頭緊鎖,

我們看到子弟兵救出一位兒童後抱在懷裏那一刻燦爛的笑容,

我們感動那位用身軀支撐起三尺講台,挽救了三名學生性命的譚千秋老師

我們紀念那位為營救記者而被飛機機翼擊中頭部犧牲的團長。

我們也看到了災區少年的勇敢和堅強,

我們看到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我們自己也感同身受,

因為我們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之中。

這一切的一切所帶給我們的是什麼?

個人的理性和成熟,以及責任;

政府的危機處理能力,以人為本;

媒體的監督,網絡的力量,以及真相的公開披露渠道。

我不能説這一切已臻於完美,至少我們已在進步。

四月末以來的H1N1流感,再次由單個國家演變成一場全球範圍的公共衞生安全危機。我們不禁想到了SARS,以及那次政府的表現。

以史為鑑,以事為鑑,以經驗教訓為鑑。

我們看到政府此次的公開透明力度。

當然,也不排除為了某些目的的有選擇公開,但我們有其他渠道可以瞭解到,這些使政府也多了一份畏忌。

08年的大事太多,一件件接踵而至,有幸我們一起經歷。

有人説,08年教育了80後。80後即將成長為社會的中流砥柱,我們所被教育的這一代做好了怎樣的準備?

經濟危機會逝去,危機過後必然是再次騰空而起的富有機遇的發展階段,將呈現給我們一幅大可有為之景。

讓我們把眼光放的更長遠一些。

又到五月,去年此月,我們滿心壓抑,我們萬眾一心。

今年五月,我們應可以有一些寬慰。

我們應有一些欣慰,對災區的重建。

如果還有什麼不足的,就是我們不能去親歷親聞,不能每個人都去災區助上一臂之力。

但心持此念,終有一日會實現。

我們看到了30年後的唐山一片欣欣向榮,我們也應有理由相信汶川災區的人民在全國各地的關心和幫助下,也能走上明天更美好。

在這個日子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懷着一顆虔誠的心,去感同身受,在幾個特殊的日子裏,讓我們和四川的同胞一起心手相連,一起手捧一盞明燭,一起寄託哀思,一起悼念逝者,國之殤,每一個國人的痛;因為我們有着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我們有着共同的血脈,請相信這一點。

請在我們現在以及將來有能力的條件下,去奉獻一份博愛之心。

我想,這才是我們紀念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