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事件>暑假>

古老的太康800字作文

暑假 閲讀(2.95W)

太康很古老。大禹建立夏朝,禹傳位啟,啟傳太康,太康當國十一年失國,順黃河而下,流落到戈地,並死葬於此,今太康縣城東南一里有太康墓。秦時設陽夏縣,隸屬陳郡。隋文帝為紀念太康,於公元584年廢陽夏,改太康縣,沿用至今。太康縣人口多,據縣誌記載,1949年前已經達到50萬。現在官方公佈120萬,我個人估計不低於140萬,在河南省100多個縣中,也算得上屈指可數的人口大縣。
  太康災氣大。黃河以前多次流經此地,黃河一氾濫,老百姓就遭大災,黃水過後,不僅會伴有瘟疫,還有土壤鹽鹼化。蝗蟲也經常成災,再加上朝代更迭,軍閥混戰,老百姓苦難深重,常常有餓死人的現象。讓老百姓記憶深刻的有光緒三年,民國三十二年,公元1958年。許多人攜家帶口,背井離鄉,流離失所,四處逃荒要飯,生活在死亡線上。我就在這片土地上長大。
  小時候,媽説我與我爸是爺兒倆,我大惑不解,分明是爸兒倆怎麼説成爺兒倆呢。上到高中,語文課裏有杜甫的《兵車行》,裏面有“爺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的詩句,老師説,當時稱呼父親為爺,現在農村説父子有“爺兒倆”的稱呼。我才恍然大悟。以此下推,父親的哥哥,現在稱呼伯父的也就稱呼為大爺了,因為是比爺還大嗎。就是現在,在我們農村,見到年紀稍大的男子,稱呼他一聲“大爺”也算是非常有禮貌的。
  正是由於許多的原因,以前遇到災年,外出逃荒的人非常多,以民國三十二年例,當時全縣人口40萬,當年出去逃荒要飯者達二十多萬。這麼多人為了活命,外出要飯,外地人見了便問:你們是哪裏來的呀?為了求得別人的憐憫與施捨,一般都會回答:太康的,大爺。時間久了,有人有了壞心眼,再有別人問,便回答:太康的大爺。
  這個故事,也可以説成笑話,在太康縣可以説是婦孺皆知,時常有人在不厭其煩的講述着,偶爾博得人們的莞爾一笑。我從小就聽到過,但我從沒有高興過。自己遭災,連命都顧不了,逃荒到外地,別人看你可憐,讓你得以活命,不求感恩也罷,怎麼心裏還想當別人的大爺呢,這樣的心裏,這樣的素質,餓死完也沒有什麼值得同情的。

中學生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本站”微信公眾號

古老的太康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