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水滸傳讀後感(通用20篇)作文

精選 閲讀(1.38W)

篇一: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讀後感(通用20篇)作文

週日娜

《水滸傳》是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成書於元末明初,小説敍述了北宋末年梁山泊108個英雄好漢聚眾起義的故事,本書記述了這次起義從發生,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水滸傳》憑藉其豐富的內容和細緻的描寫,成為流傳至今的不朽之作。

初讀水滸,只是粗略的讀了一下,裏面的文章晦澀難懂,並沒有讀出什麼。今年寒假裏,老師留了作業,我也就重拾起了這本書。

讀完之後,我對“武松”這個人還算有所瞭解,武松在書中也是個重要人物,在其排行老二,也叫“武二郎”武松從小父母雙亡,有其兄長武大郎撫養長大,自小習武,武藝高強。武松有優點也有缺點,武松蒐集證據,先後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他沒有逃跑,而是告訴了官府,從這看出他也是個遵紀守法的好青年,打虎的時候也是個英明神武的,勇敢的人,在孟州,他知恩圖報,幫助金眼彪施恩奪回了被蔣門神霸佔的快活林,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也看出了他敢作敢當,武藝高強,正義勇敢的特點。相反他性格暴烈,連柴進那樣愛才惜才之人也對他愛理不理,怠慢起來。

愛憎分明,敢作敢為是他真實寫照。

《水滸傳》歌頌這些起義者的反抗,勇敢的精神,表現了他們的英雄氣概,鬥爭意志和偉大力量。本小説情節一環扣着一環,互相勾連。十分精彩。

篇二:水滸傳讀後感

好漢忠義

翻開你古樸的書頁,品讀你古奧的文字,我方才知道,何為忠心,何為仗義。《水滸傳》,你書中的那些好漢故事,淋漓盡致的顯現出了好漢的忠義。

在一百零八個好漢中,宋江可謂是忠義這二字的代表人。“忠”與“義”,在他身上覆雜地顯現了出來。

宋江對朝廷忠心耿耿,儘管已被逼上了梁山,與一眾好漢進行了起義。但在面臨朝廷的招安時,他卻又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接受。從此帶着梁山眾好漢替朝廷南征北伐,哪怕弟兄們傷亡慘重,死的死,逃的逃,他也沒有對那個接受招安的選擇感到半分後悔。甚至在朝廷猜忌他,騙他飲下毒酒後,仍是忠心耿耿,幫朝廷毒殺了在他死後可能會造反的李逵。最後心甘情願的離開了世間。

宋江的“忠”確實讓人敬服,但我卻並不認同他的忠心。在我看來這是愚忠。朝廷昏庸,奸臣當權,起義才是真正正確的決定。接受招安不但不會得到朝廷的信任,還會讓弟兄們寒心。忠誠是必要的,但忠誠應該獻給真正應該效忠的人。

儘管愚忠,但宋江卻也為人仗義,對待梁山的弟兄們也十分真誠。

比如,晁蓋偷取生辰綱,意外被人發現,是宋江因為與晁蓋幾人間的義氣,不顧自己的安危給他們送信,讓他們逃過了一劫,也因此獲得了梁山眾人的信任。

宋江還有個及時雨的名頭,他總是仗義疏財,濟弱扶貧,在他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讓江湖中的人們都對他敬服不已。

宋江之義,讓我不能不稱讚。同時,也正是因為幫助他人,宋江得到了他人的愛戴與忠心。可以説是“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吧。

好漢的“忠”與“義”,在宋江這一人身上表現的徹底,正是這樣一個極為複雜的人物,讓所有人都對他印象深刻。

《水滸傳》這本好書,給我講述了一個關於好漢忠義的故事。

篇三:水滸傳讀後感

揭竿而起

語話軒昂,吐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

——題記

回首過往,多少能人異士都在世界上打響了名號,屹立在梁山之間,回眸展望,那一百零八顆璀璨的明星閃耀着。

《水滸傳》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的章回體長篇小説,所有的題材都是以農民起義為主而寫的,講述了北宋民間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梁山伯好漢揭竿起義,最後因奸人迫害而走向失敗的故事。共一百二十回章節,每一章都顯出各自的不同,但腐敗的朝廷、

貪婪的官員、殘酷的王法,無不讓人感慨,就算有那些精忠報國的愛國人士,如此的社會風俗又能有何用呢?

《水滸傳》,歷史卷軸的縮影,揭露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反映了封建時期君主最昏庸的一面,襯托出梁山好漢大義凜然的士氣。

每一句震耳欲聾的肺腑之言都抨擊着我們的心靈,在深處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我們,閉上眼睛也總會聯想到一幅幅梁山好漢為國家昌盛而獻身的感人場景。

書中的眾多人物,個個都身懷絕技,奔赴梁山,相互制約,相互學習,走上了一條捨生為國的艱難道路。深謀遠慮天魁星——宋江;豪爽直率花和尚——魯智深;神機妙算智多星——吳用;剛直野蠻黑旋風——李逵……數不盡,説不完,如此多的能人異士相聚在一起,為了他們各自的夢想和集體的榮譽而不放過任何一次可以為國效力的機會,正映襯了那一句老話“堅持不一定會成功,但放棄就一定是失敗”。

每位英雄在作者筆下都活靈活現,智多星吳用也是眾多好漢中比較徑典的角色。他不僅擅子為人們出謀劃策,為晁蓋獻計,他絞盡腦汁;智取生辰綱,他不畏生死;用藥酒麻倒楊志,他足智多謀;奔上梁山,他屢建戰功;為懷念兄弟,他自殺身亡,而且他俠義的精神、沉着冷靜的精神、大無畏的精神也值得後人學習。作為現代人,我們應該用心靈,用愛去感化身邊的每個人。

展望未來,還會有多少能人異士報效祖國,站在高山之巔,眺望遠處,天空中璀璨的明星閃耀着……

篇四:水滸傳讀後感

引:又一次翻開,我坐在窗前,靜靜地欣賞那本精彩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

介:《水滸傳》,作者是施耐庵,主要講述了南宋時期官逼民反,一百零八位好漢舉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最終以失敗告終的故事。

議:在《水滸傳》中,大家最熟悉的人物之一是誰?沒錯,他便是武松。武松,是一位忠義之士。先説忠,武松,他對宋江十分忠誠,始終都跟隨着宋江,宋江起義造反時,武松跟着他;宋江率領起義軍一同徵方臘時,武松跟着他。至始至終,武松都陪着宋江,直到武松在斷臂後,才退出了起義軍。再説義,武松他也是個講義氣的人。在潘金蓮和西門慶謀害了武大郎時,是武松立馬殺掉了西門慶與潘金蓮。都説武松和武大郎有親情的關係,但武松殺死他們倆主要是因為為人仗義,所以才報了這個仇。而有一次,武松遇到了施恩,施恩好心款待他,武松十分感激。當施恩説明當地有個叫蔣門神的惡霸搶了自己的名譽之後,武松大怒,因為這些日子施恩對他很好,武松早將施恩當成了兄弟對待。有句話説得好:“人敬武松一尺,武松敬一丈。”所以武松便醉打了蔣門神,這也可以看出武松的義氣。施恩只是給武松吃了幾頓好飯罷了,而武松卻是幫助施恩打了蔣門神,使施恩恢復了名譽,可見武松義薄雲天。

聯: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也有像武松這樣的忠義之士,消防隊員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消防員聽到警報聲後,他們會飛快地來到現場,然後不顧一切地衝到火場,開始滅火與救援行動。在救援過程中,他們不會顧及自己的安危,心裏只會想着別人,想着被困住的人們。這就是他們對人民的忠義。再比如偉大的軍人,當他們在打仗時,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拼搏奮鬥,因為他們知道,在他們的身後是他們的親人,是老百姓那渴望的神情,這就是他們對人們的忠義。

結:生活中,這樣忠義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有的為了人民,有的為了朋友。但無論為了誰,都值得我們學習。

篇五:水滸傳讀後感

我喜歡歷經磨難,但最終修成正果的《西遊記》;我也喜歡有勇有謀,人人各懷鬼胎的《三國演義》;我更喜歡那兒女情長,俠骨柔腸而又流淚葬花的《紅樓夢》;可是我還是最喜歡一百零八將那盡情書寫江湖俠義的《水滸傳》。

《水滸傳》是一部產生於元末明初的長篇小説,生動而深刻的描寫和反映了北宋末年一支以宋江為領袖、有眾多英雄豪傑參加的農民起義隊伍的可歌可泣的事蹟。

施耐庵老先生寫農民起義,不滿足於寫農民起義的幾個小插曲,而是企圖描繪農民起義的全過程。從發生、發展到衰敗、瓦解,全都收入他的筆下。從結構上來説,我個人認為作者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筆調來描寫。在前半部,筆調是喜悦的、高昂的,充滿了轟轟烈烈的氣勢,讓人鬥志滿滿;而後半部,筆調變成了悲傷的、低沉的,籠罩着悽悽涼涼的氣氛,給人以苦澀的感覺。

在這一百零八將中,有着倒拔垂楊柳的花和尚魯智深,有威猛打虎的行者武松,有粗魯莽撞的豹子頭林沖,有力大無比的黑旋風李逵,有願結交四面八方英雄豪傑的及時雨宋江,還有賣人肉包子的母夜叉孫二孃……在這些英雄之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智多星吳用了,吳用智取生辰綱,使時遷盜甲,賺金鈴吊掛,智賺玉麒麟,都表現了他的足智多謀,若將他與諸葛孔明先生比,那就不知道誰更勝一籌了。

《水滸傳》告訴我們:封建民主專制使人們民不聊生的殘酷現實,它深刻的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血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它還告訴我們要擁有不斷追求理想,實現理想,堅持到底的頑強精神。就像宋江,他立志讓百姓從壓迫的苦海中逃離出來,他做到了,雖然過程很艱辛,最後他也被毒死了,但,他不斷的追求理想,實現理想的目標永遠不變!這就是一個偉大的英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水滸傳》,你讓我如痴如醉,你讓我意氣風發,你還讓我受用無窮,我為能讀到像你這樣的好書而驕傲!

篇六: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讀完,我心裏被梁山好漢們的自由灑脱,忠肝義膽,正氣凜然而折服,而更多的感受則是我對這羣“好漢”和一個時代的惋惜。

梁山108位好漢,各個特色鮮明,卻又是同樣的自由灑脱,不怕犧牲,俠肝義膽。是什麼造就了他們這樣的性格?是他們每個人多多少少所擁有的坎坷經歷。

“豹子頭”林沖,武藝高強,謙遜忠義,曾經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卻因高衙內看上了自己的妻子憤怒反抗,最終被陷害,無數次險些喪命,才最終上了梁山;“花和尚”魯智深,力大無窮,正義凜然,曾是官府提轄。後來因看不慣鄭屠欺負民女金秀蓮出手教訓而被迫逃亡……大多數的梁山好漢,都曾是朝廷命官,而且是深受百姓尊重的清官,最終卻都被迫落草為寇。

《水滸傳》的世界,亂象橫生,官逼民反,種種不公平,不正義,不清白的風氣充斥朝廷與民間,在這種世道下,不是誰恪盡職守,清廉正直就能得到回報。而是誰有錢有權,誰能傍上“高太尉”傍上“高衙內”誰就能胡作非為,無法無天。在這種錢權至上的風氣下,就連一個殺豬賣肉的鄭屠都能強搶民女……這是何等的不公平!梁山上的好漢們大多都曾是朝廷中最敬業,最清廉正義,同時也是最不願與貪官們同流合污的一羣人。不是自願上梁山,而是“逼上梁山”!

“好漢”也不是強取豪奪,窮兇極惡的山賊之類,而是被壓迫到極限,無路可走,只能高舉反抗的大旗,用武力爭取公平正義的人們……正因如此,梁山好漢嚮往的是一個公平的世界,是“替天行道”而不是當反賊,當皇帝。他們反的是高俅,是童貫,是成百上千個憑藉自身實力無法無天,為禍朝廷,為禍民間的人。奈何這種人實在太多,殺不光,除不盡,致使那變成了一個黑暗的時代。無數好漢最終也被這種黑暗吞噬殆盡,宋江、盧俊義等力求招安,為朝廷南征北戰的“好漢”最終也飲下毒酒,空留仁義之名。

《水滸傳》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有梁山好漢廣為流傳的故事,還有一個令人惋惜的時代。

篇七:水滸傳讀後感

沈珂宇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第十講宋江的心願——梁山排名大揭祕。

首先,宋江三次讓位給盧俊義,他其實是以退為進,但盧俊義不敢。因此,宋江想出了幾個理由來説服他。宋江説道:“非宋某多疑,有三件不如員外處:第一件,宋江身材矮小貌拙才疏;員外堂堂一表,凜凜一軀,有貴人之相。第二件,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眾兄弟不棄,暫居尊位;員外出身豪傑之幹,又無至惡之名,雖然有些兇險,累蒙天祐,以免此禍。第三件,宋江文不能安邦,武又不能附眾,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寸箭之功;員外力敵萬人,通今博古,天下誰不望風而降。尊兄有如此才德,正當為山寨之主。他時舊順朝廷,建功立業,官爵升遷,能使兄弟們盡生光彩。宋江主張已定,休得推託。”這些只是表面原因,他這麼做只會引起眾憤,警告盧俊義就算有心當老大也沒有這麼膽。

其次,我們又學習了從排名看宋江的心思。宋江排名的前十名都是想招安的,或之前在朝廷當官的,又或是宋江的心腹。並且宋江不喜歡容易叛變的,喜歡長得帥的。如:董平,董平剛上山為什麼排名那麼靠前,就因為他長得帥。

最後,我們學習了從職位上看宋江的心思。重要的人都是排在前面的,都是宋江的心腹。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宋江的心思是非常多的,他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頭領。

篇八:水滸傳讀後感

夏日抱病閒居久,數日粗通《水滸傳》,唯古昔以懷今,因為文,盡懷中之憂憤。《水滸》之俠肝義膽,頗合胃口,書生初生牛犢不怕虎,此概乃勇於獻醜、貽笑大方之作。

縱觀全書,裂破古今,慷慨悲歌;長吟天下,從容闊步,引來讀者唏噓無數。

餘讀水滸,第一眼所見即是好漢之多,多是直爽率直之輩,情節環環相扣,簡單爽利,讀來手不釋卷。呼保義宋江三打祝家莊、兩贏童貫、三敗高太尉,不妒排盧俊義,遠勝王倫;戰略上高屋建瓴,可貴是仍虛懷若谷,着實坐得第一把交椅。智多星吳用,智取生辰綱、雙掌連環計,真乃梁山“智多星”,行者武松,鬥殺西門慶、威鎮安平寨、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夜走蜈蚣嶺,可見其有恩必報,有仇必復。黑旋風李逵,鬥浪裏白條、沂嶺殺四虎、打死殷天錫、探穴救柴進、斧劈羅真人、元夜鬧東京、扯詔罵欽差,可見其嫉惡如仇、俠肝義膽。

作者奇才,書中好漢之多、性格之鮮明,的確是令人眼花繚亂。更看調兵遣將名單,馬軍五虎將,馬軍八驃騎,馬軍小彪將,梁山泊四寨水軍……一百單八好漢各司其職,行陣和睦,優劣得所。故事情節環環相扣,十分有可讀性,也頗有趣味,能令人大聲叫好。此乃水滸第一意。

第二眼着眼於“義”字,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此語加於水滸豪傑身上然矣。魯智深與翠蓮非親非故,卻大意揮杖相助,可惡鄭屠,以假契騙娶翠蓮,終被打的打得眼睖縫裂,烏珠進出,死不足惜。

宋江於清風山,被五花大綁,已是將死之期,可奈燕順聽聞“宋江”二字,登時喝退了嘍囉,親自鬆綁,讓作上位。宋江聞名,即是因及時雨一個“義”字;如今錦毛虎也因此義釋宋江。可見行走此江湖,乃義字當頭。

魯智深拳打鎮關西、梁山泊好漢劫法場、朱仝義釋宋江……此番種種,皆為義也。更有宋江於國之義,親遞毒酒與李逵;李逵亦有義,毫不眨眼服下。只一《水滸》,全繫於義。

第三眼着眼於社會風氣與民主。

琵琶鐵板,高唱大江東去;尋常巷陌,追效金戈鐵馬。本以華夏族人總温婉和順、文質彬彬、老實如黃牛,忽聞《水滸》方知,咱華夏男兒也有眾多英雄好漢,提槍舞棍樣樣在行,更有綠林好漢如雲,英雄如雨,實是志與日月齊明,意共天塹長流。風氣不再是忍氣吞聲,而是敢作敢為、敢作敢當。

皇權社會,常是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百姓常是被百般壓榨奴役,大氣也不敢喘一聲。水滸中更是宋朝,重文抑武,百姓也多是文弱秀才,只知百般求得君主賞識。水泊漢子,多蔑視官府,從不買賬。這一百單八好漢一出,即有民主先聲之意,梁啟超曾這樣評價本書:“《水滸》一書,為中國小説中錚錚者,道武俠之模範,使社會受其餘賜,實施耐庵之功也。”

誠然殺人放火、擾亂法度的行為是略有矯枉過正之意,但是仍有其進步意義。它使悶聲勞作的清朝百姓得以知道還可有這一種活法。

對水滸也只是粗讀,細節也未曾細細體會。但也有好處,便是全局觀強。文尾,略寫幾字以記心得

舉薄酒而寄狂,吟短句而感慨。鵬飛樑山泊,冰心鐵骨伴取山間磐石;雲凌蓼兒窪,青山綠水留的風中豪氣!

篇九:水滸傳讀後感

盛鵬展

最近讀了《水滸傳》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羣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而後被朝廷招安最後被朝廷中的奸臣謀害的故。我深深的被裏面每個人物的英雄氣所折服,而那種英雄氣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這本書實現了我想成為英雄為世事打抱不平的夢想。

魯達,是朝廷中的一個下級軍官,有一天他和史進在酒館裏喝酒,忽然聽到有女人的哭聲,原來是酒館的吟唱女子在哭,兩人向前去詢問情況,原來這位女子還有位父親,父親和她經常被當地的惡霸鎮關西欺凌。魯達聽後仗義送給女子一些銀子,而後主動找上鎮關西的家門三拳打死了鎮關西,事後放棄自己的職位逃亡,隨後到五台山出家,法號“智深”。魯達這種打抱不平的英雄氣概是令人折服的,當時的社會十分的腐敗,加上鎮關西家非常的富有,所以都沒有人敢招惹他,生怕給自己惹上麻煩,而魯達卻不管那麼多,你作惡我就除掉你,那種灑脱,那種勇氣是當時和現在的人們非常缺少的,我們要像魯達一樣處理事情要灑脱,要有勇氣,不能因為有困難、怕惹上麻煩就不去做這件事,當你能克服這些問題而去做一件事的時候,你就可以當自己的英雄。

英雄自有英雄氣,《水滸傳》中貫徹的英雄氣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只要敢作敢當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

篇十:水滸傳讀後感

這本書是中國古典文學小説四大名著之一主要寫了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説形象地描繪了梁山義軍的反抗,滿腔熱血地歌頌了梁山好漢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

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和人物經歷的種種事情揭示了當時中國封建社會被朝庭高官壓迫的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的本質,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巧以及統治階級的罪惡。

相傳梁山一百單八好漢是魔王轉世,大宋仁宗嘉佑年間天下瘟疫橫行生靈塗炭無醫可救,到處屍體拋棄在荒郊野外。皇帝叫洪太尉去尋找仙人,可幾次都無獲而返,洪太尉在一處山上發現了伏魔殿他下令打開大門,只見殿內漆黑一片,還時不時傳出一陣陣冷風,洪太尉進去發現一頭龜身龍頭的動物石象背上揹着一塊石碑,洪太尉令人放倒石碑,就在放倒石碑的一瞬間,下面出現了一座井井裏立馬衝出了一百單八個黑氣衝出大殿,這時洪太尉驚出了一身冷汗,這時他才意識到闖貨了,一百單八個魔王衝破封印,到時然兵戈烽起。

宋江等人梁山好漢起義軍,一共有一百單八個成員個個身懷絕技,都是民間的高手,這一百單八個成員分別是梁山泊天罡星三十六員,地煞七十二員,打了許多勝仗,不過江南一戰損失慘重,起義軍也死的死傷的傷,從這時起這隻風光一時的猛虎變成了病貓,一百單八好漢只剩下了二七位,但他們還是被害死了,就這樣一起起義軍就沒了。

篇十一:水滸傳讀後感

傳承梁山精神

一步一步的攀登,回望來時路,無數本書滋養着我。數百年來有多少文人墨士,雪夜閉門讀之為樂。今日再觀《水滸傳》,和金聖歎當年之時之世,何只滄桑之變?

百回《水滸》,秉春秋煲眨忠奸,耐庵泉下泰然卧,評説由人論短長。施耐庵的《水滸傳》,敍寫了北宋末年,當時朝廷內憂外患,內有奸臣當道,外有強敵入侵,人民生活困苦,底層民眾揭竿而起,反抗剝削與壓迫,裏面一個個鮮明的角色印在我的腦海,揮之不去。

《水滸傳》的作者對於這些英雄人物,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熱情的謳歌,歌頌了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義行動,也歌頌了他們超羣的武藝和高尚的品格,他們俠肝義膽,路見不平,替天行道……急公好義的宋江,智慧多謀的吳用,豪邁大力的魯智生,武藝高強的林沖等等,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水滸傳》中被統治階級視為所謂“殺人放火”的強盜、朝廷的叛逆,一些所謂“不赦”的罪人,作者把他們描寫得光輝動人,可敬可愛,這顯示了作者的膽識與正義,在那昏暗迂腐,官官相護的年代,無數好漢被處處欺壓,流離失所。真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他們無法容忍下,他們義聚梁山泊,奮起反抗,就連強大的朝廷也不敢小視。他們豪氣沖天,為了兄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宋江的帶領下,他們打倒貪官污吏,濟世救民,他們用自己的義,反對朝廷的腐敗。

當他們實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時,宋江卻不顧眾人反對要朝廷招安,朝廷的最終目的就是想“借刀殺人”,但梁山的好漢只不過是朝廷的一顆棋子,朝廷安排梁山好漢四處征戰,好漢們立下赫赫戰功,朝廷依然是朝廷,永不會為了你一點戰功,而天真地以為你以忠順。那個時代成就了梁山好漢,卻也毀滅了他們。

通讀全書,讓我感受到了水滸英雄們的豪情壯志,領悟到了在封建社會統治下官逼民反的社會現實。水滸英雄們為目標百折不撓,奮勇向前,他們的精神令我敬佩!

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那隻雨中的飛蛾。

窗外下着濛濛細雨。對於人,雖然微不足道,但在那隻飛蛾眼中卻像風暴一般。飛蛾在雨中孤立無援:身子顫顫巍巍的,翅膀無力地抖動着,彷彿會隨時如同枯葉一樣飄落。這飛蛾在雨中是那麼渺小,正如同朝廷面前的水滸好漢一般。飛蛾的身影越來越低,在’暴雨“下,顯得越發渺小。

我的內心感到一絲惋惜,一個小生命將從世中消失,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但飛蛾卻仍不屈服,在雨中拼命地煽翅,一下,一下!越來越快,越來越快!那渺小的身影在’磅礴大雨’中卻顯得格外偉大。它的身上散發着一種無形的光芒,與水滸傳中的綠林好漢是多麼相似!

一股敬意如噴泉般湧上心頭。那個渺小的身影,泛黃的紙頁,不屈不饒的精神永遠刻印在我腦海中。在日後的許多日子中,這股精神時常熙攘着衣角,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指引着我前行!

篇十二:水滸傳讀後感

寒假裏學校作業任務完成後,我拿起老媽送我的《水滸傳》津津有味地讀起來,這是一篇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説使我感歎不已。

小説描寫的是北宋末年,宋江殺富濟貧並取得勝利的故事,小説裏塑造了宋江、吳用、林沖、魯智深、武松等一大批個性鮮明的英雄。這本書裏有許多故事如倒拔垂楊柳、智取生辰綱、武松打虎等。

從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水滸傳裏能看到很多人聰明機智講義氣,所以我們要講義氣,要為朋友兩肋插刀赴湯踏火替天行道,打敗邪惡張揚正義,我非常喜歡水滸傳。

篇十三:水滸傳讀後感

國一240班劉藝媛

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約1296至約1371)名字安,本名嚴端,漢族,江蘇興化人,元末明初小説家。博古通今,才華橫溢。閉門著書與門下弟子羅貫中一起研究《三國演義》《三遂平妖傳》的創作,蒐集並整理關於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終創作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水滸傳》真實反映了農民起義的全過程,它相對獨立,完整的各個故事,連接成一個整體。這部作品充滿了官逼民反的悲壯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義”的悲歌。

《水滸傳》在政權的中層,有受前者保護的樑士傑,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賀太守等一大批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鄭屠,西門慶,蔣門神,毛太公一類胡作非為,欺壓良善的地方惡霸。具體的突出了當時社會的腐敗,百姓民不聊生的生活場景,揭露了當時統治者的醜陋嘴臉,讓人心生厭惡。

《水滸傳》中魯智深的結局讓人印象尤為深刻,幾乎可以代表整個梁山泊,從樹立信仰到接受幻滅的這一過程。從歷史歸入生命,與哲學為整部作品增加了悠長天境的餘味,大悲無淚。身死,心死,梁山泊眾英雄氣數全盡。而回頭看,當初的理想早已成泡影,這一番拼盡全力的大動作也毫無意義,唯有那一個一個生動鮮活的人,凝刻在了生命不息的長河中,成為一動不動卻又明亮耀眼的星星。

《水滸傳》它以輝煌的藝術成就彪煬文學史冊,是我國第一部完全通俗口語寫成的長篇小説,它標誌着古代通俗小説語言藝術的成熟!

篇十四:水滸傳讀後感

梁山好漢們走上的是一條無盡的暗路。

這是他們在無路時的唯一選擇。如若不然,他們甚至無法自己決定是生是死。

幾天前看了一篇評水滸,自歎弗如。它融合了水滸與祥子,他們同在命運的井底,嚮往着、祈求着、爭取着光明。可惜井太深,他們就這樣被黑暗淹沒。那輛車,呆呆地停在他們身旁,看似觸手可及,實則後會無期。

我就有了這個念頭。梁山好漢們走上了一條無盡的暗路,不歸路。但他們已經別無選擇。

沒有誰天生就是水窪草寇。他們原來也都是安分守己的小民,抑或恪盡職守的官吏。但是整個社會都是子時夜色囚禁下的活煉獄,只要活在這世上,沒有一條路會引向光明。民憂強取豪奪、怕暗箱操作、受不起課税捐役;官憂完不成指標、怕屬民落草、惜性命利益,每一項都能置人於死地,而又偏偏活在這倒了黴的末世裏。

那麼落草吧。自成一方,上不聽命於官府,下不依附於親朋。在這沒人理的灰色地帶瀟灑地自終,倒不枉這一世受的苦楚。然而宋江到來了,他帶來的東西有兩件:一是梁山的聲威,二是招安的心思。於是,梁山與統治階級發生了直接衝突,可大統領不想如此。梁山在朝廷輪番的圍剿聲勢之下發生了分裂。

一旦他們脱離了灰色地帶直接與黑暗交手,便再無回頭的希望。因為這是末世,兩頭都是黑暗,他們是賊寇。灰色只能慢慢被黑暗侵吞。這就是末世,這就是絕望,這就是無盡暗路,這就是逼上梁山。身處末世,就要學會——裏外不是人。真正的梁山好漢不能,卻有很多好漢都這麼做了。他們別無選擇,他們有愧於國家,有愧於夢想,還有愧於兄弟。然後,兄弟排在了最後,自己排在了最前。詔安,打仗,頹喪的發現:錯了,夢碎,沉默地滅亡。

水泊聚義的失敗罪責不全在於宋江。他終究沒跳出時代的侷限。一代偉人曾歎:“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但偉人之所以為偉人,是因為“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超越了時代眾人的眼光。以史為戒,選擇相信未來,相信光明,相信信仰。這才是走出無盡暗路應有的氣魄!

無盡的暗路,再見吧,你已離我們遠去,不再回來。英雄人物啊,歸去吧,時間的潮流不能違逆,與你再見,相約水滸。無路的選擇,消失吧,你這沉沒的承載着夢碎的一葦扁舟!過去是你的歸屬,塵埃是你的歸宿。

篇十五:水滸傳讀後感

國一240班段雨欣

水滸傳是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説之一。成書於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寫和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他已發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題材主,生動形象地敍述了起義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塑造了一系列農民起義英雄的形象,在這本書中有很多英雄好漢,但這但在這眾多的英雄好漢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就是宋江了。

在水滸傳中,宋江有勇有謀,足智多謀,他原本是朝廷官員,如果當時皇帝把領土治理有序的話,那麼宋江一定會成為一名悍將,天下就會太平,免得外來之敵的入侵為天下百姓效力,這不是很高興嗎?

宋江起義,並不是對朝廷目中更不是因為知恩不報,相反,他是為了報恩與百姓在當時那個年代當官的強迫百姓百抗富人撐死,反之窮人餓死的生活,這才形成了水滸傳起義的歷史背景。

水滸傳也是在這種巨大的矛盾之下創作出來的,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武松打虎、林沖雪夜上梁山的故事情節,無不體現了梁山英雄好漢的豪情萬丈,大忠大義,而李逵殺富濟貧更是把他寬闊的英雄情懷,體現的淋漓盡致。

水滸傳不但講述了英雄們的故事,對於側面襯托這些梁山英雄好漢的小人物的刻畫也是令人敬佩的,高球是朝廷中的一名階層,因為它獻媚拍馬而備受皇帝的寵愛,因此成為了社會的一大蛀蟲。當然,高俅的形象,也許是當代許多迂腐的官員的典型呈現。

水滸傳中濃縮了亂世豪傑和昏庸大臣,不見小恩小惠只大忠大義,這或許就是水滸傳人物魅力所在之處吧。

篇十六: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這本書寫了北宋年間農民起義開始到起義結束,寫出了當時官場的黑暗,寫出了農民的愁苦,導致農民起義的的都是那些奸臣,正所為“奸臣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北宋,奸臣眾多,官場腐敗。這108位好漢有着不同的情況和原因。一位位前後上了梁山,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幟走上了反抗的道路。武松雖然脾氣暴躁,但是他極惡如仇,愛打抱不平,卻簍遭陷害,最後走上了造反的道路,魯智深為金老漢打抱不平,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逃到五台山上去做和尚,最後也上了梁山。

仍有缺憾的是《水滸傳》中完美的英雄很少,黑旋風李逵雖然為人仗義,但是太過嗜殺,為了請一個好漢上山,砍死了一個小孩子;有人因為自己偷雞摸狗,殺了飯館裏的雞吃,最後放火燒了小店,《水滸傳》中完美的英雄太少。

《水滸傳》充分描寫了梁山好漢快意恩仇,行走江湖,實在是一本令人矚目的名著。

篇十七:水滸傳讀後感

王梓嘉

這次課我們學習了《水滸傳》的第十講:宋江的心願——梁山排名大揭祕。主要學習了宋江為什麼要三次讓位盧俊義,從梁山排名中看宋江的心思,從職位上看宋江的心思。

首先,宋江為什麼要三次讓位給盧俊義呢?因為宋江是想以退為進,讓盧俊義不敢當老大,也是在向盧俊義證明:我是老大。你得聽我的。可宋江也得找出合適的理由,宋江讓位盧俊義的兩大理由:1、宋江醜,盧俊義帥。2、宋江官小,盧俊義豪傑。可這引起了梁山好漢的公憤,讓盧俊義不敢當老大。後來,宋江要和盧俊義爭功,宋江把自己的心腹都給了盧俊義,這樣盧俊義就穩贏了。可是,盧俊義被梁山好漢的氣勢嚇退了,宋江用他的小把戲成功穩居老大。

接着,我又從排名中看出了宋江的心思。在排名的前十名中,我發現都是一些當官的,都可以跟着宋江招安。而且宋江當了老大後,隨着人數的增加,宋江便開始等待招安了。在排名中,我還有一個疑問:林沖很早就上梁山了,還武藝高強,為什麼關勝排在了林沖前?原來,宋江是慫了,林沖曾殺過老大,所以宋江就害怕林沖殺了自己,就讓關勝殺殺他的鋭氣。

最後,就是從職位上看宋江的心思,我又發現馬軍將的末位是董平,他是後來才上的梁山,為什麼職位這麼高呢?因為宋江喜歡有才的帥的人,所以才把他放在這裏。

以上,便是我對這次課的全部理解。

篇十八:水滸傳讀後感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可以讓我們的知識更加的廣闊。堅持讀書也是一種好習慣。在這幾天我讀了《水滸傳》這本書。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古典白話小説。作者施耐庵以通俗優美的語言塑造了許多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講述了一段段有趣的故事: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眾好漢智取生辰綱、武松景陽剛打虎、一百零八將梁山大聚義……這些好漢個個豪氣沖天。重情重義演繹了一連串轟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故事。這部書具有極大的文學藝術價值,是小讀者們加強文學修養的經典讀本。編者選其精華用通俗的文字配以精美的插圖,再現了合適小讀者閲讀的《水滸傳》。希望每一位翻開本書的小讀者都能借此走進文學的殿堂。

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就是魯智深倒拔垂楊柳。以前魯智深到達了東京大相國寺的長老,安排他管理菜園。菜園裏有二三十個潑皮。靠着偷這兒菜的菜餬口。潑皮們見到來了一個新管員的,就想給魯智深一個下馬威。那天魯智深接管時候,潑皮們走過來。遠遠的給他扣頭,魯智深不知是計走了過去,原來那些潑皮的身旁有個糞坑。他們想把魯智深弄進去,可是魯智深定力過人潑皮們怎麼也搬不動他,卻反被他左一腿右一腿的都給踢進了糞坑。眾潑皮們嚇得紛紛跪下來求饒,魯智深哈哈的大笑教訓了他們一通。這個故事還沒有講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來讀一讀這本書!

篇十九:水滸傳讀後感

最近,我仔仔細細地讀完了施耐庵在元末明初時候寫的《水滸傳》這本書,我被他所塑造的生動鮮活的人物所震撼。他們的赤膽忠心和豪爽氣概,總令人熱血沸騰、摩拳擦掌。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令我難忘的是英雄人物的“仗義”。

其中,我最欣賞的是俠肝義膽的花和尚——魯智深。他見到落難的金老漢父女,把自己身上全部的錢都拿出來送給對方,還向史進借了些錢,湊夠了金老漢父女的盤纏。雖然他性情粗魯莽撞,但是與李逵的直來直去不同,他在金老漢父女走遠之後,才過去找鄭屠算賬,在打鄭屠的時候,他也説出理由,證明他打得沒錯,並且三拳就把鄭屠打死了。這些都説明了魯智深不但俠肝義膽,而且做事粗中有細,令我十分敬佩。

我不僅很佩服俠肝義膽的魯智深,而且對宋江這個人也很佩服。宋江,表字公明,在江湖上喚作及時雨、呼保義,因長得黑,又極為孝義,人們都叫他“孝義黑三郎”。他精通刀筆,深諳吏道,曾任鄆城縣押司,後因殺死閻婆惜刺配江州,被晁蓋等人救上梁山。宋江是個非常複雜的人物,他胸懷大志,身在公門,精明練達,深通謀略,又仗義疏財,廣結江湖好漢,有組織和指揮打仗的能力,十分講義氣。

書中那一個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凝刻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成為明亮耀眼的辰星!他們都是那麼重情重義,有難同當,有福同享。整部作品都圍繞着“義”這個字來寫,讓人大悲無淚!

《水滸傳》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好書,我們要學習那108位梁山好漢的勇敢、堅強和仗義,在遇到困難時,堅持到底,即使失敗,這種精神也會永遠銘記在歷史長河中!

篇二十: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一部英雄的史詩,一部血與淚的凱歌,一段不朽的傳説。

水滸的主要人物便是宋江了吧,畢竟他是梁山的領導者,這部書的核心人物。

有人説,宋江沒有心計。但事實卻與之相反,他很聰明,特別聰明。所以晁蓋死了,他成為梁山的第一把手,領導着整個梁山。他同樣用非凡的才能,籠絡了一大批英雄好漢,各盡其能,讓梁山發揚光大。

有人説,他非常忠誠和義氣。但如果他忠誠,他便不會造反;如果他義氣,他便不會被招安。更不會毒殺李逵。以至於梁山勢力基本被消滅,一百單八的好漢也不是戰死就是被害,就剩那麼幾個人苟延殘喘。

明明梁山如此強盛,好漢如此之多,個個本領高強,那為什麼會失敗呢?,或許不僅僅是因為宋江,畢竟如果所有好漢都反對招安,哪怕宋江再厲害,也只能無奈妥協。或許宋江只是諸多想接受招安的人中的一個。畢竟接受招安就能成為官員,富貴一生,衣食無憂,何苦每天當土匪,隨時都會失去性命——造反不過是因為活不下去了。

不過或許宋江也沒想到,招安後的他們竟然被官府利用,東征西殺,最後還被高逑等人暗害,梁山勢力徹底被官府瓦解。

但至少,比王倫、晁蓋那時強盛得多。他確實厲害,若不然,他不會成為梁山的領導,即使當上了也會被火併,或被官兵剿滅。而他,洗脱了梁山好漢“土匪”的身份,成為名正言順的官兵,以官兵之名義而戰,平大遼,徵方臘,更顯英雄本色。

可惜最終,眾好漢要麼戰死了,要麼打散了。一場兄弟情義,一場英雄豪邁,消散在了宋江之手。

宋江振興了梁山,也毀滅了梁山。如果沒有宋江,梁山只不過是個小寨子,早晚被剿滅。而宋江若未接受招安,梁山好漢們也只能在忠義堂內,揹着土匪之名,聊過殘生,也不會有那英雄之名。接受了招安,有了那傳奇,卻沒有了生命……

或許宋江也僅僅希望為梁山好漢們尋出一條光明之道,可是,他不知道他們的勢力如此之大,官府豈能放過他們?於是,他們走上了一條悲劇之路。

他們是可憐的,或許在聚義堂改為忠義堂的時候他們就走上了這條不歸路。因為宋江太過於複雜,太過於聰明,他希望梁山發揚光大,又希望歸順朝廷,以至於他不像王倫那樣甘心做一小寨主,不被官府所重視;他也沒有晁蓋那誓死與官府戰鬥的決心,所以,他選擇了一條似乎完美的道路,可是世界上哪裏有完美呢?於是悲劇便上演了……

説到底是一個“利”字吧!梁山成敗與否,不過只是一場利益之間的抉擇。水滸好漢,可憐!可悲!可歎!

千年已過,不知英魂尚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