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家鄉的習俗作文800字

精選 閲讀(1W)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跳河自盡。人們在打撈時沒有找到屍體,滿是悲傷和愧疚。人們怕魚兒把屈原的屍體吃掉,就往河裏撒了些米,希望如此以保護屈原的屍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

家鄉的習俗作文800字

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通常會用艾篙煮粽子吃,但是因為豫西的地域特殊,所以家鄉人每到端午節就用槲葉包粽子吃。端午節來臨時,山上的檞葉就散發出一種清香的氣味,像是在歡迎端午節的到來。槲葉粽子在我們這兒也叫“槲包”。

端午節的前幾天,人們都忙碌了起來,一般要去集市上買些槲葉,去晚了,就買不到好的了,母親老是天一亮就去買槲葉了。買的時候要挑大的散發着淡淡香味的槲葉,這樣包出來的槲包才更大,更香甜。回到家,母親在槲葉上澆上滾燙的熱水,泡一會兒,然後拿起刷子,把槲葉上的雜毛和灰塵洗乾淨,再一手拿一個槲葉,相互揉搓洗乾淨,把洗好的的槲葉放在盆裏。

哦!還有餡料,我們這兒包槲包,一般用小米,也有些人喜歡用粟米。要把米兒泡在水裏五六個小時。還有小豆和西豆也要泡在水裏,加點兒鹼靜置十幾個小時,需一晚上,用指甲一掐就破的程度就可以了,取出兩三張槲葉鋪平放在手中,抓些米粒和豆子兒放在光滑的葉面上,聽説放葉背上會些苦澀。然後四面相互對摺,再對摺,和疊被子有點相似。包好一個再包一個,兩個裹在一起用一根細長的繩子將它捆住,包好的槲包有點像長方體。包完後,鍋中倒水,放入槲包,燒火煮。大約半天時間,過程不是很容易,但結果令人喜悦。隨着“咕嚕”聲槲包在鍋跳躍,清香而又獨特的香味,在空中瀰漫,使人愜意。煮好的槲包撈出趁它還“熱乎”趕緊送給親戚朋友。他們從粗糙的手中接過槲包,滿臉笑容。解開槲包撒點白糖,吃上一口心裏美滋滋的,這也不比粽子差呀!

端午節這天,人們還要早早的起牀去山坡上割把艾草插在自己家口兩側。小孩子們的脖子上、手腕上、腳腕上繫着五彩絲線,是一種用五種顏色的絲線搓成的繩,在我們這兒叫“花繩”。母親説可以用來辟邪的。小孩子們還要擦雄黃酒。母親從藥店買些雄黃粉,再找些白酒混合一下,擦在我們的耳朵和鼻孔前聽説是為了防止小蟲子等飛到耳朵和鼻孔裏。

端午節是人們用來紀念屈原的愛國精神,是中國文化傳統節日的傳承,更是民族和諧、生活幸福的象徵,我們要尊重它,保護它。弘揚中華文化,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