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社戲仿寫作文

精選 閲讀(2.54W)

篇一:蜜荷

社戲仿寫作文

崔思穎

回想着自己的國小時光,竟然全是關於她們和我的。

性子急又躁,大大咧咧,説話從不過腦的我竟然得到了願意接受我的人。

曾經的我們一起上課,一起搶零食吃,一起挨批受罰,一起談屬於我們的心事……

每天放學後,無論上下午,我們三個便在學校邊的小攤邊溜達,溜達什麼呢?當然是蹭吃蹭喝。這麼多個春夏秋冬,我們姐妹三個可沒少吃呢。我們哪一個人蹭到了一杯關東煮,便你吃肉,我喝湯,她聞香。聞香的只能心裏想着老話來安慰自己:吃肉不如喝湯,喝湯不如聞香。

每次熬到週五,下午放學後我們便去離學校不遠的餐飲店“蜜荷”,將攢了一週的零花錢全部用在這個“貴死人不償命”的地方,我們開始奢侈並開心地消費一頓。為什麼選這裏呢?因為東西好吃,裝修也好,還有一面牆幾乎全部是書,放在一樓通往二樓過道邊的書櫃裏。我們在這裏不僅可以放鬆自己,還可以借到自己喜歡的書籍。

這些好像發生在昨天一樣。我們三個人又在“蜜荷”一起開心地吃,盡情地玩。

那天和每個週五一樣,我們去“蜜荷”,當上樓時看到幾個大字“不消費就不要佔座”。可我們正好沒買東西,三個人互相一笑,立刻跑上了樓。儘管當時誰也沒説話。但是你我都懂,這就是死黨。

如果有一天你想哭,給我打電話,我無法許諾讓你笑,但是我可以陪你一起哭。

回憶那些在一起的時光,友情的歲月是記憶裏最美的畫面。

篇二:趕集

張傑煒

老家每年要趕集,長長的一條街上走滿了人,接踵摩肩,轉個身都非常困難。周圍擺滿了小攤。每至此時,學校放了假,大人們也放下了手中的活兒,村裏的人村外的人,男女老少都會來趕集。好像過年一樣,處處洋溢着喜慶的氣氛。

早幾天,沉寂的戲園就熱鬧起來了,戲子只有下午和晚上唱。但是我喜歡在下午看戲,一是人少,二是天氣比較涼快。記得一次我們幾個孩子跑到台上。掀着簾在後面偷偷看,那些花花綠綠的行頭,那咿咿呀呀的唱腔,那舞刀弄槍的姿勢,頗有趣好玩。當然次數多了,也有被發現的時候,那我們就在驚天獅吼的咒罵聲中逃命似的跑開了……

趕集一般在六月份。那時天氣熱,村裏人晚上就坐在自家門口乘涼閒聊。於是,我們幾個孩子就到後面的小山上去玩捉迷藏。玩累了就到山上吹風,説説各自遇到的趣事

而到了九月份,是豐收的季節,對於我們也不例外,大家聚在一起有説有笑,有時還會帶一些食物到山上。找幾塊石頭做灶台,將幾根樹枝插在食物上,點着火,這樣在火上烤熟了就能吃了。當時山上沒有草,只有幾顆樹和幾塊大石頭,空地隨處可見,幾乎整個山都是空地。根本沒必要擔心會着火。

現在,村裏的趕集也不像從前那樣熱鬧了,小時候的玩伴也各奔東西了,玩彈弓、爬樹摘野果、看戲……這些有趣的事也只有在回憶中再現。村子裏冷清了許多,一切顯得那麼無聊。

篇三:尋花

張敏潔

我們村的氣温比別處稍低,春也來得稍晚,別處可能在三月已經萬物復甦,可在我們這兒,甚至可以在陰暗的地方見到積雪,我卻很享受,因為別有一番風情。

記得去年就是如此。村子裏也不免沾了春的色彩,雖然很少,開了幾朵小野花。這也是聽母親説的,但我異常興奮,想和朋友們去尋找那沾了春色的小野花,已經和朋友們商量好了,可不料母親不允許我去,説一羣小孩子在外面不安全。“我們都十三歲了,不是小孩子了!”一個小女孩不滿道。母親沒辦法,放我走了。

我心裏很激動,很興奮,便和朋友們飛一般出了門。路上我們一直在討論:哪會有花,哪兒的花好看,到底能不能找到花啊?有説笑的,有嚷的,但內容都是那小野花。

春天也許真的還未大駕到我們這個小村子裏吧,路邊仍是枯草,有些樹木依舊是前些日子裏的那樣,看着有些許淒涼,但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那光禿禿的樹枝也似乎變得有生機了。踏在冰冷的大地上,心裏卻是暖呼呼的。

“應該快到了,我看到有一兩朵花了!”

聽到這句話,我們都垂眸向下看,那黃色的小野花正在向我們微微點頭呢!她更像一個懷春的少女,羞澀矜持,默默地綻放在一個角落,絕不譁眾取寵!可春天也太吝嗇了吧,附近甚至更遠的地方都一片頹然,只有這一處有兩朵小野花,別處都是枯草。

那花説不上好看,但我們的心情卻大好。

嘰嘰喳喳討論起來,所有人心照不宣,都只是看,絕不去褻玩。

現在,經常見到嬌豔的花朵,但也不知為何,都不如那日的小野花好看。

篇四:舞獅

王紫軒

正月舞獅是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風俗,每逢佳節或隆重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獅子在中華各族人民心中為瑞獸,象徵着吉祥如意。因而舞獅活動寄託了民眾消災除害,吉祥納福的美好願望。去年年初回家鄉給外婆拜年,我有幸觀賞了一番舞獅。

平日裏村子就鬧騰,飯後閒餘就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嘮嘮嗑,年輕的都進城裏打工了,剩下的也就些老頭老太太們。但下棋的下棋,跳廣場舞的跳廣場舞,根本沒一點孤寂。這正好趕上過年了,村裏就更洋溢出歡聲笑語了。

那天清晨我照例起了個大早,等一切準備好後,太陽已經跳出了地平線。不等家人們出來,我就飛奔到和小夥伴們約好的地點,一同去大廣場看熱鬧了,談笑之間舞獅的就要來了。初春的太陽曬在身上暖洋洋的,一點兒感覺不到寒冬留存下的冷。

“咚咚鏘、咚咚鏘”,鑼鼓聲聲傳入耳。啊,來了!大舅用一支香煙點燃了掛在小竹竿上的2000響電光炮。“咚咚咚”如同炸豆子般的聲音響起來了,過了一會兒,在震天鑼鼓,爆竹聲中,鄉親們像潮水一般湧向廣場,並自動圍成一個圓圈。

接着就出現了一位50多歲的老人,面頰紅潤,精神抖擻,一手拿着紅綢扎的綵球,在“獅子”前搖晃,挑逗。也許這位“百獸之王”被激怒了,一個“惡虎撲羊”撲過來。我端詳起這隻“獅子”,他身體是紅布製成的,這大概是吉祥之意吧。只見“獅子”把兩隻前爪在地上按了按,往上一撲,老人手中的球迅速傳到另一隻手上。獅子不甘心自己的失敗又撲上來,老人飛快閃到右側,看着他矯健的身影,真想不到他是個將近六旬老人了。

人們為這精彩的表演鼓掌叫好。一旁的鑼鼓手也不含糊,越敲越急,鑼子,鼓錘子雨點般落在鑼面上、鼓皮上,霎時間鑼鼓聲,鞭炮聲,掌聲,叫好聲響成一片。

“獅子”的撲,按,滾,搶,躍,翻一次就引爆一次雷鳴般的掌聲和喝彩聲……人們全都沉浸在歡度新春佳節的幸福之中。

篇五:煎餅

石卓敏

按照我的意願,我是願意每次放假都去奶奶家。無論是那裏的大院,太陽還是野貓都使我無限快樂。

煎餅,早上吃是最好的。晌午正渴望消暑,吃不得熱食;晚上又有很多菜,顯不出煎餅的地位。早上的煎餅在空腹一夜之後格外誘人。一個包了兩層塑料袋的煎餅,裏面是一個圓角的方塊。土黃色的布料上卻繡滿金絲、銀絲,記住還綴着翡翠和黑鈕釦,這就是香菜、細小的葱花,還有黑芝麻。

煎餅的香可以説是獨一無二的。不同於饅頭的清香,它的香層層疊疊,靈動細膩;不同於包子的肉香,它的香有一份精緻,也不像包子的粗獷;不同於……似乎這世界上的吃食再沒與煎餅有一樣香氣的。

至於煎餅的味,才是重點,咬一口煎餅,味道一層層的顯現出來:先是香氣充斥着鼻腔,加上香菜的清香鑽入口中,咬一口蛋皮,略帶甜味。下一層,是黃醬,辣椒還有一些韭菜花。黃醬的醬香獨如百年的陳釀,鹹中帶甜;韭菜花的醬香如早間的山風,鹹中帶鮮。這兩種醬交集在一起,造成了獨有一份的口感。辣醬也萬不可少,一點點的辣刺激着舌尖,增加了一分活潑。

後來我吃過的煎餅,不是醬料不正,就是缺了調料。現在那個煎餅攤還在,可吃不出當初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