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蘇東坡傳讀後感(精選4篇)作文

精選 閲讀(3.02W)

篇一:幾時歸去作個閒人蘇東坡傳讀後感

幾時歸去作個閒人蘇東坡傳讀後感(精選4篇)作文

孟子元

煙雨迷離的大宋王朝,給人留下的更多的是旖旎的夢境。但當時人們體會的更多的或許是悲歡離合的考驗。偉大的詞人蘇東坡,在這樣的年代,用曲折的命運釀成了一杯豁達的酒。六十六載人生似夢,酒入愁腸,夢境交錯間,詩歌翻飛,只為“與爾同銷萬古愁”。

在那個不安的年代,滿腹才情的他註定是要歷盡坎坷。

在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深陷痛苦的他才能在顛簸的人生中領悟豁達。

在那個燦爛的年代,才華橫溢的他譜寫出了留香千古的詩詞。

就這樣,美麗的大宋,苦難的大宋,在辜負他的同時也成就了他。讓他至今在人們的心中熠熠生輝。

中國人大抵都會吟誦“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也會激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也會歌詠“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等千古名句。

是的,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蘇東坡。

走進詩詞文章的浩瀚宇宙,與先生一起仰望星宿,可俯首攬月,亦可與一杯香茗相視而笑。生命是絢爛的,時間是靜謐的,長河亦是相連的,就如走進東坡先生家的竹林,心境也是特別的。

春筍初發的季節,林間日光婆娑,葉兒沙沙作響,一片澄明的清淨,彷彿正徹着少年讀書聲朗朗。

他除了帶給我們悠然的心境,還給我們帶來了無限憧憬。

在散文成就上,他是“唐宋八大家”;在詩歌造詣上,他是“蘇黃”,在書法高度上,他是“蘇黃米蔡”,在繪畫藝術上,他為後世“文人畫”奠定基礎理論。

蘇東坡先生不但在藝術方面煥發神采,一身中還與水解下了不解之緣,抗洪、抗旱、疏堵,他與水抗爭,與天地抗爭!他建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公立醫院;他喜歡釀酒、美食、山水、花木……他熱愛生活中的一切美好。

出世的姿態,入世的精神,蘇東坡覺醒的有情眾生。

歷史上文人墨客對蘇東坡讚不絕口,歷代政客也對他十分敬重,阡陌之上,時有“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歌聲……

我們懷念蘇東坡,懷念曾經擁有他的一段歷史,懷念他與世無爭的怡然自得,更懷念他將涓涓苦水和人生的壓抑融於筆尖下一股清流的不羈,我們將把這份懷念傳承下去,將他們成為不朽的佳話。

篇二:幾時歸去作個閒人蘇東坡傳讀後感

蔣欣桐

“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蘇軾曾這麼説過。

過去對蘇軾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細膩;“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灑脱以及“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豪邁。讀完這本書,他的形象又立體了一點。

提起蘇軾,天縱奇才這點毋庸置疑。他二十歲便考中進士,在官場嶄露頭角,深受文壇領袖歐陽修的賞識,提拔出任地方官。可以説蘇軾的前半生很順利。年值四十三歲的蘇軾,心直口快,口無遮攔,在烏台詩案中被人陷害,被貶黃州。

烏台詩案後,蘇軾的人生出現了逆轉。但蘇軾卻一反常態,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傷今懷古,而是抱着一顆淡然的心,甚至還迎來了自己人生詩詞的創作巔峯。此時的蘇軾不再叫蘇軾,蘇東坡成了他人盡皆知的名號。儘管在獄中走過生死一遭,儘管多次被貶,但蘇東坡仍舊本性不改,仍舊隨心所欲,就連他自己都自嘲説無藥可救。再度被貶惠州、儋州,無論路途中有多艱險,也無論住宿有多簡陋,蘇東坡總能找到一些樂趣,他的詩中總帶着樂觀的情緒,隨遇而安,有一種天涯海角都是他的故鄉的豁達與爽朗。

我所欣賞的蘇軾,一定不是因為背過他很多詩詞,而是愛慕他生來俱有,刻在骨子裏灑脱不羈。我喜歡他對待人生的態度,哪怕仕途不順,哪怕生活不富足,哪又如何?不與官場的腐敗和黑暗同流合污,也不被短暫的免得矇蔽雙眼。他只是換了一個角度看,看得更開了,也更遠了。在生活中,有人選擇現實,選擇日復一日過着安穩且乏味的日子;而有人選擇詩意。無論選擇什麼都沒有錯,現實是詩意的載體,而詩意是現實的靈魂。選擇什麼,永遠都只取決於自己的內心。蘇軾就選擇了詩意,他活成了自己的想要的樣子,他不再是那個追求仕途之路的蘇軾了,他是蘇東坡,是充滿詩意的蘇東坡,是灑脱不羈的蘇東坡,是他夢想中的蘇東坡。

“幾時歸去,做個閒人。”蘇東坡這麼説過,也這麼做了。

篇三:幾時歸去作個閒人蘇東坡傳讀後感

陳薈朵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最初於課本中識得這位大文豪時,對他的印象並不深切,只覺得其詞句讀來舒暢,是位不錯的詞人。後來讀過《幾時歸去,作個閒人(蘇東坡傳)》這本書後,我在白落梅的娓娓道來中瞭解到了蘇東坡的一生,也深深喜愛上了這位瀟灑快意的一代奇才。

我愛蘇軾的深情,愛他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記夢》。

蘇軾的髮妻王弗去世後,蘇軾為他的摯愛種下了三千棵松樹。在種樹所花費的漫長的十年裏,他沒有一刻能忘卻她“小軒窗,正梳粧”的剪影。就算是與妻子“夜來幽夢忽還鄉”的相見,也只是“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因為在妻子離去的漫漫長日裏,他早已習慣了“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雖然蘇軾後來的生命中還有其他的女子,但在動輒三妻四妾的古代,我依舊為他這份深情所動容。

我愛蘇軾的豁達,愛他那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我沒見過比蘇軾更樂觀更豁達的人了。一句“何妨”,一句“誰怕”把心中那份無牽無掛、無慾無求的心態體現得淋漓盡致。看似是在寫自己在自然界的風雨裏的安之若素,其實更是在寫他對世俗榮辱得失的不屑與淡然。蘇軾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歷盡坎坷,可卻極少見他在詞中有過什麼抱怨。他即使身處逆境也能保持豁達、超然、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並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脱出來,理性的對待生活。

我愛蘇軾的有趣,愛他那首《惠崇春江晚景》。

談起《惠崇春江晚景》,大部分人所熟知的便是那一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但我卻更為鍾愛後一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短短一句詞,便寫出了蘇軾對生活的熱愛。春天到了,鴨子能吃了、筍能吃了、河豚也能吃了……一代文豪與吃貨之間的反差萌就這樣躍然紙上。他有着一個很懂得享受生活的有趣靈魂。

蘇東坡是一個天生的樂天派、一個大文豪、一個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園乞兒的可愛的人。他活得灑脱,活得通透,活得盡興。

“雖千萬人吾往矣。”在我心裏,他是永遠的蘇東坡。

篇四:幾時歸去作個閒人蘇東坡傳讀後感

章博涵

這個暑假裏,我看了《幾時歸去作個閒人》這本書,深有感觸。這本傳記用優美精煉的語言,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而蘇軾這一生,經歷了幾多波折,雖身陷官場的污濁,卻從中歷練超脱,最終成為一代詞宗。縱觀他的一生,亦有起落波折,對應着五種不同的中國傳統色,共同構成了東坡之彩。

蘇軾初進京時,這段人生於他是銀硃色。銀硃是大紅色,耀眼奪目。一篇殿試策論《刑賞忠厚之至論》,驚豔了主考官歐陽修。推開銀硃宮門,才華橫溢的他初入政壇,期待用自己的才學造福百姓。

蘇軾第一次離京時,這段人生於他是歐碧色。歐碧是淺綠色,優雅絕倫。東坡的心胸,並不拘泥於俸祿的多少,而全在乎山水和人情。泛舟於歐碧色的西湖微波上,發出“自憶本杭人”的感慨,何不為一種享受。

烏台詩案後被貶,這段人生於他是璆琳色。璆琳是深紫色,橫野星空。東坡因被朝中小人記恨,誣陷入獄。然而蘇軾是清白的,在宿敵王安石在內名士的力挺下,東坡終於出獄,卻被迫流落天涯。黃州、泗州、宿州、登州,雖然眼前是璆琳的黑夜,但心中有念,眼前有光的東坡,用他豁達樂觀的態度,給無邊的黑夜點上了繁星,正可謂“一蓑煙雨任平生”。

蘇軾得高太后重用回京時,這段人生於他是檎丹色。檎丹是夕陽紅,落日餘暉。東坡連升數職,併為高太后親擬詔書,果然是字字珠璣,落筆如神。繁盛一時的他招來偽君子嫉恨,而東坡本不善政,便請求外任,回到他真正快樂、沒有勾心鬥角的生活。

蘇軾的晚年生活,則是淺雲色。淺雲是水天白,清潔無塵。回到杭州,東坡心安之處,築起蘇堤,清淤求雨,繼續為民造福。潁州,揚州,定州,蘇軾一刻未停,勤懇工作,造福百姓。高太后駕崩,章惇得勢,蘇軾無奈踏上了風雨飄搖的漫漫旅途。惠州,儋州,其間一度靠野菜充飢,食不裹腹。但東坡是何等人物,他在《自題金山畫像》中將“黃州惠州儋州”歸於“平生功業”,可見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與看淡世俗的廣闊心胸。此時,他就像天邊縹緲的淺雲,“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但是,孜孜不倦的他累了,在常州化為“一溪雲”歸去。竹杖芒鞋,於這浩瀚歷史中,漸行漸遠……但不變的,是蘇子,留給世界的永恆力量。

在我看來,東坡之彩,在於他“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心胸,在於他“天容海色本澄清”的豪邁,在於他“飽得自家君莫管”的隨和,以及他“江海寄餘生”的氣魄。東坡之彩,值得我們學習,更值得我們牢記於心和畢生效仿。

聯繫最近所謂的“流量明星”事件,某些“流量明星”只是靠一張臉吃飯,並無真正才華。他們德不配位,為所欲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可現在有不少小年輕被這幾張“小白臉”迷得神魂顛倒,不辨是非。而諸如蘇軾這樣真正該“追”的明星,卻就此湮沒,無人問津。在痛心疾首之餘,我們新時代的少年應該重新從蘇軾這樣的古今先賢中汲取力量,不忘初心,修煉心性,重塑價值。

東坡之彩,是蘇軾文學思想博採,書法畫作彡彡,鍛造出的多彩人生。東坡之彩,是今天重讀《幾時歸去作個閒人》此書所感到的厚重力量。東坡之彩,是我們高山仰止之餘,應該用心感悟,知行合一的珍貴德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