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推薦12篇)

精選 閲讀(1.82W)

篇一: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

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推薦12篇)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寫道:“我們走在人生這個亙古不變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裏涅槃,憂愁纏滿全身,痛苦飄灑一地。我們累,卻無從止歇;我們苦,卻無法迴避。”——題記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我從小生於一個古樸的院落裏,大街小巷佈滿小鎮。地處江南,如果向郊區多走一點兒的話,就可以聽見潺渥流水。所視皆為峨峨青山。我的爺爺奶奶有着小鎮裏的人都有的特徵——個頭不高,慈祥和善,以及濃濃的中國風。

初次聽到中國古典音樂是在街坊鄰里聚在一起時,”善才”們的演奏。爺爺拿了把二胡,奶奶奏着揚琴,還有幾人彈着古箏,吹着橫笛,有一位漂亮的小姐姐吹着葫蘆絲,多種樂器的融合,便構成了輝煌的、無可比擬的中國風。二胡的淒涼悲切、揚琴的清脆悦耳、古箏的濃濃情思、橫笛的毫無雜質、葫蘆絲的婉轉悠揚,餘音裊裊,揉弦、顫音、彈撥、修飾音,比起大師有許多技巧上的不足,但卻凝聚着悠悠中國音。

長風颳過,吹到12歲那年。此時的我已橫笛10級,二胡9級。隨着學習壓力的逐漸不堪重負,少時所謂的熱愛已藏於灰塵間,躲在閣樓裏不見天日。説來也怪,以前嫌格式化的曲子太機械,各種指法、技巧太繁重,總是不肯多加練習。而當日子裏只有兩點一線的學習時,卻又分外想念,但即將小升中,只好將我的譜子、琴架、樂器收入閣樓,直至後來很久,那份最初的熱愛如秋葉凋零,無人問津。

春節期間,大街上少有閒人,多是被家人譴出來買零食、飲料給拜年的親戚的,商業街上的店鋪早已關門,怡似那句”門前冷落鞍馬稀”。冬日的寒風刺得臉生疼,我裹着圍巾出來買醬油時,看見了那家唯一還有人聲的琴行。二胡清冽悲涼的曲調傳出,和着的,是那清脆的、融人心絃的揚琴。剎那,我此惚中記起了那古樸、淳厚的檀木紋理,那堅硬、使聲音迴響的蛇皮,那細、卻能發出婉囀聲音的琴絃,還有那份不見的熱愛。

不是不見了,是藏起來了,藏在了骨骼裏。

我才明白了、懂得了何為熱愛。是音樂於貝多芬,是藝術於梵高,是山河於餘秋雨。

熱愛各有不同,青年本該如此,每個人都應有一份奮不顧身的熱愛,每一份熱愛都值得我們用心對待。

少年人,一腔勇;少年行,終不負。

我見青山多嫵媚,青山見我更崢嶸。

篇二: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

人生總是這樣,在困境中破繭,在風雨中逆風飛翔,在谷底中絕處遵生,在命運不公之間逆天改命。品人生千百之味,才在恍如隔世之間懂得了年少終究只是年少,而生命中總有一個個缺席了你的年少的人。

舉目未必見星雲,而抬眼卻總有您期盼的目光。我總是不敢正視您的雙眸,而害怕其破碎我單薄的心。十幾年的風風雨雨,我總算懂得了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您——父親。

父親缺席了我的童年。在我五歲那年,他去到了迢迢千里之外工作。他一個月回來一次,卻總是匆匆地來,匆匆地走。每每我走上街頭看見街上温馨融洽的一家三口,我的心總是泛起一陣酸楚。我極力回想父親與我生活的點滴,可結果總是無一絲痕跡。我暗罵父親不稱職,在我年少時缺席,而生命中有幾個年少,能讓我漫長等待你最終的陪伴?

月盈月缺,雲捲雲舒,世間早已滄海桑田,可不變的仍是你隻身一人奔走在城市的喧囂之間。寒風吹得我瑟瑟發抖,而為我遮風擋雨的那座山卻總遠在天邊。月光候灑向大地,寒風搖曳着家樓下那棵初生的桂花樹,引領着我回到從前:是咿呀學語之時,爸爸抱着我乘涼於桂花樹下,那時的陽光很暖,風輕悄悄的,唯我依偎在父親懷裏,畫面很是温馨。我多麼希望今日之寒風似從前之風細柳料斜,希望那昨日朝陽灑在我身上,希望今日之我仍能依偎在父親的懷裏。父親並不是一個不稱職之人,我的思緒被牽得很遠。是父親鼓勵在圍棋比賽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我不懼怕失敗而大膽自信地下好每一步棋;是父親在我取得好成績時欣喜若狂,在我失利時教導我在困境中破繭,在風雨中逆風飛翔;是父親總是教給我為人處事的道理;是父親自己一人扛下了我身前所有的苦難,而為我撐起一片“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我感歎在一次次聚少離多之中,父親教給我的東西竟如此之多。我多想回到幼年,再回味一次,可年少卻終究只是年少。

生命就是在不斷地經歷和懂得中不斷成長。寒風下的桂花樹仍在搖曳,我的心卻不再寒了。我彷彿回到了那年那樹下,還是二人坐樹下。我忽然間懂得了,父親只是在以他自己的方式盡一個父親的責任。他不想把自己裝扮得道貌岸然,只是想在天涯海角都默默地挺立於風雨之中為我遮風擋雨。父愛如山,是一座高得我看不見的山,我似懂非懂,但我懂得這座山,永遠不會倒下。

“我以為忘了想念,而面對夕陽,希望已回到今天”。年少終究只是年少,我再也無法彌補逝去的點滴,但那個缺席我年少的人卻會一直陪伴在我左右。我懂得了總有一座山挺立風中而不倒,讓我肩上只有少年的清風明月、世間大好,為我擋住人間疾苦與雪雨風霜。我懂得了年少,不僅是年少……

篇三: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

遠處的山巒便無精打采地半躺着,草木像老年人稀疏的毛髮,荒涼無神。起起落落的土墩高低坡斜,黃土沙石是西北邊陲的主旋律,見證了賀蘭山脈驚心動魄的故事。

銀川城不像我們所想,是沙漠中一座落後的城市,而這裏燈火喧昂,高樓林立,日日沉溺在匆忙與麻木的繁華里,而我們也抓緊逃離喧囂,將高樓拋諸腦後,在蜿蜒的公路上,駛向前朝邊陲——賀蘭山

路很顛,路上沙石密佈,走到這裏,就已經遠離大景點了,自然是人跡罕至,車停在了賀蘭山腳下,在路過的羚羊親切的招呼之下,我們發現了山谷之間的一家小巖畫館。

巖畫館裏,碩大的巖石上,刻着邊塞地區軍隊抗擊侵略的宏大戰爭場面,烽火台上狼煙四起,擊鼓的戰士,站在俯瞰四野的制高點在呼嘯的西風中,用無力的雙手,敲出震名天下的迴響,士兵從山谷中衝殺而出,向妄圖佔領富饒中原的鐵騎,作決一死戰,步兵對陣騎兵,這極大的劣勢並未擊退戰士們的愛國之心,從面部神態的釋放,看出了他們必死的決心,地上有仍在流血的屍體,長槍仍對着敵人的方向。

忽地想到飛將軍李廣,武帝大將衞青,霍去病,便是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大漢威武的神話,關外的蠻族不再能依靠武力征服柔弱的漢人時,是否意味着華夏民族完成了歷史性的飛躍?捷報前的武帝是否意識到了這一偉業?唐人王龍標,岑參也揮筆蹴就膾炙人口的邊塞詩,把賀蘭的悲壯推上了頂峯,可惜在蒙古鐵蹄之下,在明長城之外,賀蘭幾易其主,往日山木上自由之豪壯之氣也泯滅無際了。

路上沙石,山上沙石也許不是簡單的石頭了,多年的西北風只腐蝕了外殼,沒有摧毀靈魂。見證了無數烈士赤誠的心,如今散落四處,卻被偶爾行至的遊人唾罵幾句後,那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似乎也懂得了這片山脊的精神。但在四處寂無人音的廣袤下,我越發感覺到,賀蘭山不是那個賀蘭山了。

遊畢,館主熱情地送上了一隻我有史以來所見最大的西瓜。瓜很甜,笑竟亦然。

才懂得,賀蘭千百年榮辱興衰沉積的微苦,拒絕了今世賀蘭人淳樸的回甘。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闕。

篇四: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

以前的我總是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

那晚,你默默走到我的“工作台”旁——周圍堆滿了我用積木搭起的成品——語重心長地勸,“你這時正是學習的時候,積木先放放吧。”我自然是聽不得你勸:”你根本就不懂我的愛好!我已長大不再要你的束縛。”爭執開始了,結果便是你一手摔壞了我好容易拼起來的星際車。隨後你離開房間,只留下在房間裏孤獨哭泣的我和那撒滿一地的零件。

自此,我便賭氣不再和你説話。

一次我偷偷將一小塊積木帶去了學校,沒想到的是被同學出賣了。老師打電話把你叫了來,看得出你很是生氣,面部的眉毛,眼睛等等像是要扭成一團,那“恐怖而又邪惡”的表情令我至今印象深刻。晚上回到家避免不了的又是一次爭執,你還是那些苦口婆心地勸説,我也還是那些話,”我為什麼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你們就沒有一個是懂我的!”

我們那些日夜不息地爭執,就好像兩隻公雞伸長了脖子盯着對方,我們各持一詞,都想説服對方可總沒有一個肯服軟。冷戰便這樣一天天地持續下去了,我們之間也好似立起了一道看不見的牆。

媽媽實在是看不下去了,趁你不在,她把我領進了一個未曾涉足的地方-你的書房。或許是因為你在家中的工作不多,書架上並未放着許多書。可書架卻是被堆得滿滿當當,許多未拆封的積木套裝。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包裝盒的頂部都貼着一個寫有日期的標籤,或是在一些大考之後,又或是我的生日等重要的日子。從母親那我得知,這都是你提前為我買好的,那標籤上的日期正是準備送給我的時間,其中有一部分是限量版,怕晚了就買不到了。可為什麼遲遲沒有送給我呢?我的成績一直不理想,每每送不出去,標籤上的時間改了又改,有些都不知該貼什麼日子了。

我這才懂得你的良苦用心,你勸説我、“阻礙”我不是因為你不懂我的愛好,恰是因為你是最懂的那個人。

父親啊,原來不懂對方的那個人是我,我們之間的誤會應被瓦解。

父親,正是因為你那真摯卻又以我不適合的方式呈現的愛帶來了我們之間的誤會,可又正因為你那真摯的愛讓我懂得你對我的關懷,還有許許多多未曾發現的,不是嗎?

篇五: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

屈子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題記

雨,還在不停地下着。

每日,都會從它身邊走過,看見它搖搖欲墜,不禁在心裏暗向為它捏了把汗。只怕這連綿不斷的雨不知下到何時,似乎在明天就要將其折斷。

而它,只不過是一株弱小而瘦弱的,它還未曾慶幸自己在石縫中艱難地紮下了根,剎時便就風急雨驟,在陣陣雷鳴下它似乎要被狂風連根拔起,瘦小的苗啊,竟要遭到如此摧殘。雨很急,連成線,似無數條長鞭在狠命地抽打着它,彷彿要將它撕得粉碎。它此刻連站也站不穩,它所能做的,只是咬着牙強撐着讓自己不要爬倒在冰冷的巖石上。它存在的每一分每一秒似乎都是上天所賜予的恩澤。

可它終究還是挺住了。令人所驚奇的是,這株外表瘦弱的苗竟有如此頑強的根系,它用一股從根苗裏迸發出來的神奇力量,令它那幾近殘敗的葉在風雨過後依舊掛着幾點濕漉漉的水珠,屹立不倒,這裏面藴藏着的是一株弱苗每日每夜數不盡的拼搏與奮鬥。這是與風雨較量時流下的幾滴零星的淚水,於是。這裏面又多了一份堅毅與不屈,這是對風雨無情的蔑視。這株弱小的苗啊,此時卻傲然挺立與風雨之中,其姿態,其氣概,是數日一步一步謹慎艱難地向下努力紮根所磨鍊出的藝術品。

難道,是它一掐就碎的表皮使它如此?不是它所經歷的艱辛使它如此。石塊那鋒利的稜角打磨了它的內心,使它不得不堅強不屈,一步步走來背後所遭受的風雨,這漫長的疼痛,使它不得不百折不撓。

直到今天我才懂得。成就它的從來不是堅韌的外殼。而是它不斷向下紮根的堅毅。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青年亦應如此,每日在天還未亮就被鬧鐘叫醒,正午的陽光不厭其煩地傾灑在書上,直到夜晚萬籟俱寂仍依舊在捧書穿梭,這一步一步所邁向的,是理想與現實交匯的地平線,這些的一切,只為在跌撞後依舊堅守着心中的一縷光,不斷前進,在坎坷中找到堅定的自我。我們都只是天空中萬千明星中的一顆,唯有不斷地積蓄力量,方能於浴火中重生,讓青春綻放出耀眼的光彩。

人生漫漫,似山川河流,終將歸海,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暗礁和生生不息的希冀。當你黯然沉寂之時,不妨去看看石縫中的小草,它將會以自身渺小的軀殼讓你懂得,苦心人天不負,卧心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篇六: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

人生的成長,是不斷地在試錯中懂得,在懂得中進步。時代的興衰,王朝的新替同樣是在懂得中完善,是革故後的鼎新。

初入國中的時光,如同被塵封在一個暗無天日的醬缸裏,拼命掙扎卻仍不得出路。習慣了國小六年的作息時間,突然面對如此繁重的課業。如此巨大的競爭壓力,不由彷徨無措,在徘徊中想盡力恢復舊有的作息時,不覺漸落人後。我一次次地來到空曠的江邊。在一片衰草殘陽中索天問地,無聲吶喊。我質詢天道:為何要將學業的疾苦加之於尚處青春年華的稚子們?得到的迴應,只有無數遍的浪拍沙岸,江風橫拂。

在拘泥的困頓中,我想到了歷史,想到了我的精神世界中最後的支柱、最後的救贖。只有在腦海裏的歷史,我才得以擺脱現實的苦悶,沉心靜氣,審視自我。荒草悽迷,暮鴉迴翔,舊牆斑駁,光影迷離。面對眼前的江景,我不由想到了遠在北方山林草澤間的承德避暑山莊,也由此想到了山莊裏曾經休息過的那個疲憊的王朝。西方文化的颶風將傳統的中國封建體制吹得支離破碎,熱河的雄壯早已消散,顢頇的清政府在腐敗的舊官僚體制中,走向滅亡。想到這,我不由感到悲愴,自己的困局不正如清王朝之所處——抱殘守缺,固步自封只會走向毀滅。個人命運與時代命運貼合,宏廣的情懷取締了狹隘的個人主義。辛亥革命的烈火終於將朽木燒得灰飛煙滅。時代的起伏竟與人生的成長如此相似,我在懷舊中成長,在遠瞻中懂得。

此後的日子裏,我時刻不忘着那次江邊的思索。放下了過往記憶的重擔,以一往無前的全新姿態擁抱新的生活。正如中國人民擁抱共和,摒棄帝制。在題海的漫長征途中,我越挫而越勇,在青春的賽道上終於跑出了節奏。

歷經幾次大考的磨練,我不免有時會陷入低谷,在題海中困頓,在內卷中掙扎,甚至無心留意窗外之景色更替。但我並不迷惘,我有那麼多歷史偉人的指引,題海只是探索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大躍進”式的偏差。急於求成,而不踏實,做功過粗而不細緻。在與好友的交流後,我重新發覺了學習的節奏,更加堅定不移地走上適合自身發展的“開放之路”。

歷史沒有真相,只有殘留的道理。在時代的盛衰興替中,我懂得了生的圭臬,懂得了成長的大道,學習的坦途。我雖不能如歷史學家般去發掘歷史的真相,卻仍能憑着時代偉人們殘留的道理,去指引自己的未來。

篇七: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

空瞳清絕滌,浦中風倚。

寄鄉愁瀝跡,汀上殘英。

清風拂過一絲清甜,蓄滿眼角,春風等閒,梨花又開放。

兒時的迷茫又現,曲折蜿蜒的小河,從村口旁流過,卷帶着上游青山翠林之澀,縱遊而下,洗石底青苔,滌兩岸梨樹。

家鄉每年春,三月煙雨杏花,總有清新的梨花香,瀰漫在青縷中,總有風中殘跡,帶着花香散去。梨花在家鄉,並不算什麼有名樹木,唯有小溪兩側,幾寸梨木結開,清香空中,離落流水。

每每嬉於溪中,感受清泉流水滌盪,潑翻水中,濺起朵朵水花,陽光下晶瑩剔透,瑪瑙般似霞似霰,迷濛住眼。流水清月,沖刷之聲,密林暗泉。兩岸的梨樹,總會迎面和煦春風,青葉細密之聲,就似空林清月,奏出春之麗致,伴隨歡笑清風中,消逝殘去。

唯記得,春和景明之時,又憶梨花開……

河邊的梨樹總會秋季結下小果,年幼的我們,便摘卻梨子,玲瓏小巧,沒有光鮮的色澤,依舊甜中帶澀,伴隨着童年歡笑景緻。

那年,梨樹再無豔。冬季的寒潮,夏季的山洪。災難不斷的一年,木橋崩落,漫漫水中,瑟瑟風中,梨樹病了。童年殘剩記憶,流水小橋,梨花又開放。山洪來臨之時,仍舊孤挺於河邊,溪水早已兇猛,帶着厚重黃土,撲向了岸邊的梨樹。哭鬧中,我們看到了四散的落葉,折卻的枝丫,逝去的落花殘盡,翻滾中,拾起一朵花瓣,浸滿水,早已失去了本有的色澤,終曲狂想,遺風悲響空。

年輪似夢懵懂中,梨樹小花,江南煙雨似淡出記憶,時間壓碎了一切,只有深深的車轍印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近來,聽祖母説,故鄉梨花又開了,本是無意之舉,卻吃了一驚。梨樹猶在,河畔曲折小溪下,我們潛游翻浪之無邪,鄉土清風,梨樹重生長,又開放。似乎又看到,空谷遺響,梨花裊裊香,盪漾於溪泉石上,伴隨着草長鶯飛,花鳥盛情在。

童年哭鬧,梨樹清楓浦中道,餘裊麗客空朝,河山空景潮,青山顏色依舊,梨木又清曲莫高,逝殘情餘禱。

春風秋月度,蓄滿眼角的淚,梨樹欣欣向榮中,又夢見,又憶見,又懂得,愁羈客獨鄉容,青澀童年,歸去來複兮。

篇八: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

曾經以為走不出的日子,現在都回不去了。

——題記

生命就是一個循環的過程,而你我皆在其中。

有時總是恍惚若失,似乎真的失去了什麼。與父母的交流也日漸稀少,直到前幾天細細一數,才發現他們已步入不惑之年。如同白駒過隙一般,時間急馳而去。只不過對我來説是成長,對他們來説卻是一日日地老去。走向生命的盡頭。

有些人,在世界中只是一人,但在他人眼中,他可能就是唯一的世界。我的思緒飄回了生命的起點:那時男尊女卑的舊思想在偏遠的農村依然存在。而我的降臨似是一劑安眠藥使我的母親放下心來。那是一個拼搏的歲月。我們只能自已開店創業、自力更生。而我的母親則負責送貨。但你肯定很難想象一位懷有身孕的母親在這小城內四處奔波吧。

那時她很喜歡帶我出去旅遊;或許只是自已想借機放鬆一下,可我依然得到了旁人所沒有的經歷。其實很多地方早已記不清楚,也或許是當時有我的存在行動不太方便罷;總之大海山川早已成為記憶中的層層泡沫,被時間的洗禮給沖刷掉了。

又想起小時總是在各大興趣學習機構,雖説如今想回到過去已不太可能,可我依然憶起每週沒有間歇的課程與課中無限的歡樂,即使時間來到晚上十二點也不曾感到勞累,只是感到充實,而倘伴於知識的海洋中。更不知從農村出身,連文憑都不曾擁有的他們是如何起早貪黑地幹活,似是創造了小金庫,來填補學習這個沒有盡頭的無底洞。

漸漸步入國中才發現誰也不是萬能的,連老師也有失誤的可能,更何況我們。從父親教我到我教父親的轉變,不僅僅意味着題目變難了,知識面更廣了;更是發現:我們才真正地長大了。人有時並不是慢慢變老的。有時是一瞬間變老的。便在獨自做飯的一瞬間;在獨自學習的一瞬間;在獨自悵惘的一瞬間;又在獨自徘徊的一瞬間。才發現沒有誰是無所不能的,而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已。

前幾日在完成美術作業時,我又見到她年輕時的照片,她總喜歡給我留下照片,卻很少留下自已的回憶。其實也並不算是年輕,而只是在大家不懂事的年紀,也就是我們生命中的一瞬間對她的影響卻是肉眼無法察覺而又日久之後可見的。可能我們誰也不會想到任何一張照片中她的倩影日後卻成為一幅沒有神色、沒有熱情、沒有精神的不討人喜歡的樣子。可我們必須承認我們也將陷入此種循環中。

這種無盡的生命循環我們誰也無法逃脱。可正是有如此的循環造成了千千萬萬的我們,或是造就輝煌,或是走向沉寂。此刻我在徘徊,也在不時回頭眺望。

我不知道路在何方,但我知道已在路上。

篇九: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

初春以來,學業的壓力逐漸增大,寒假的悠閒與自在一時間無影無蹤。開學考的失利,讓我失去了所有信心與勇氣。明明已經很努力,卻還是一無所有。

望着眼前寫不完的題,苦悶的情緒達到了極點,衝出家門,來到江邊,吹一吹那可以令人忘卻一切的晚風。

大自然永遠是人類最忠實的夥伴,無論你成功與否,它總是願意陪伴在身旁,默默傾聽。它是一個守口如瓶的朋友,你的故事,也只會有倆人知道,不用擔心他人的諷刺與嘲笑。

初春的江邊還是微冷,冬日的寒意還沒有完主褪去,留下一幅萬物頹然的景象:樹枝光禿,沒有鳥兒的鳴叫,只有狂風的怒吼,讓人懷疑,春,是不是永遠不會來了呢……

雨漸漸大了,沮喪的心情沒有絲毫改變,失落着,我邁開步,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那一片黑暗之中,分明有紅色的花苞在燃燒:定睛看,我認識,它是梅花。沒有百花齊放,沒有蜂蝶飛舞,僅僅是幾樹花苞悄然挺立,在這寒風冷雨中,渺小的身影卻顯得那麼堅持、決然,沒有半點猶豫。在這寂靜無人的地方,它要有怎樣的勇氣才能綻放?

一陣寒風颳過,樹枝帶着花苞在雨中搖曳着,似要折斷。我想衝上前,用雨傘將那沒有綠葉保護的花苞蔽護,可是猛得想起生物老師曾説的話:梅花是百花之首,是春天先盛放的花。它必須經歷寒風冷雨的考驗,接受大自然給它的挫折,温室裏,是開不出驚豔的花兒的,只有經歷風雨的花,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不敗芬芳,才能開得舒展,開得肆意,開得美麗。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此時的梅花渺小、孱弱,連花苞都沒能衝破。但我知道,它一定在汲取氧分,暗自生長着,數週,不,數日之後,它將衝破一身的枷索,在春光下,肆意歡笑。它將成為春天中第一朵綻放的花,希望那時的我,也能像它一樣,鑄就屬於自己的輝煌。

這黎明前的黑暗時刻,屬於我,屬於它,屬於每一個在逐夢路上的孤勇者,縱使山再高、路再長,也總會有盡頭。在那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萬丈,屬於我們,山河星月,都作賀禮!

雨過天晴,星辰熠熠生輝,我不覺加快了回家的腳步。

篇十: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

兒時嘗有下鄉時光,作為“深居幽宮”的城裏人,初來自然不懂鄉間的情趣,只是彼時風靡一種活動——捉蟲。

邑人不見外,倒願意帶着我在夜裏上山。遂緊隨着三五夥伴,在黛色的引領下行向蟲窩。昔時山下已不餘幾盞油燈,縱是説話的音量大些便可傳遍鄰鄉;山上卻和它是兩個世界,讓我分不清是黑夜或是白天!幾叢灌木裏整齊地流淌出合聲的歌唱,音符長短相接、錯落有致,像是經受過專業訓練又常常登國際舞台的藝術家,而只聞其聲不見其身又頓覺可惜;不知哪位夥伴猛地跺了下腳,霎時音樂消止,而點點星光自對面的叢中急流般四下湧出,迅疾地在各個梢上掛上探照燈——眼前的景色終於等到了明朗的光顧。

捉蟲亦隨之而始。欲學習經驗之法,卻見他們皆在捕螢火蟲的序列中,三兩成羣地持着長柄蟲網,奮力地揮舞而收效甚微,玻璃罐裏良久也添不了幾個壯丁。我不願做勞神傷身的無用功,便往之捉蛐蛐,幸之於它們不怯場的嘹亮的樂聲讓我很快尋到了舞台。幾近無聲地撥開灌木,果真有三隻在沉浸之中,我即魯莽的擠進場內,把雙手往前一送,卻撲了個空;可能它們見我面生,定是技術差強人意,不奔幾步復止,留了前車之鑑,我特意朝它們前方襲去——不想還確乎擒住了頂大的一隻。

勝利的喜悦轉瞬即逝,蛐蛐於我兩掌之中開始兇狠地衝撞,它捨命一樣飛速扇動雙翼,聲音同時自清雅的曲調更為勇士的怒吼。這一番突如其來的攻勢令我難以招架,而它絲毫沒有停止的意思,反而愈發用勁地往同一處擠、拱、頂,頻率早已極限的翼振越加使出使我異常疼痛的刮挲。但它是我的首次擒拿,我又何能輕易放它離去?於是我盡力壓縮禁閉蛐蛐的空間,雙臂伸得筆直,在身體前端像擺錘似的畫了一遍又一遍同型的圓弧;也不知重複了多少回合,聲息緩緩消逝,最後歸於靜止。

滿頭大汗的夥伴見我這般窘貌,問我怎得大汗淋漓?邀我展示勝利的繳獲,當我攤開雙手,一行人卻惟查到了一隻死蛐蛐。我看到夥伴的玻璃罐底卧着近十隻滅了光亮的螢火蟲,徒增無聲的歎息:它們都是生命的鬥士。即使是面對強於自己數倍的敵手,它們也會噴湧出無盡的力量,展現出無比的勇氣,燃燒出無止的光芒,將我完滿地在精神上徹底擊潰。

我得到了它的軀殼,但它的靈魂卻永遠不屬於我。小小的雙手間又怎可握緊滾燙的鋼鐵洪流?我們終究會在它們奮力的反抗中救贖自己的魂靈!

篇十一: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人的一生,是沙漏中緩緩落下的絲絲細沙,不知何時就會突然中止,歸於沉寂。或許生命的長短是命數,那死亡即為定數。

那何為死亡?

我曾在醫院目睹過死亡。是一個清朗的早晨,我跟隨母親走上大理石樓梯,在那雪白牆壁中嵌着的深重木門後面,是幾個帶着黑眼圈的人,在手術室裏燈光的映照下,顯得面色有些發黃。母親與其中一人交談片刻,便帶我在外面找了個位置坐下,是手心下鐵製扶手的冰涼,是懵懂未知的等待。天色尚早,醫院裏卻已亮如白晝,撲面而來的空氣帶着消毒水的味道,幾個病人在睡夢中的喃喃自語。

走廊盡頭,幾個一身素白的人推着一張牀走來,母親把我向後拉了一些,我就只看見一隻從被子裏露出的手。那是一隻極枯瘦的手,皮膚上全是褶皺,帶着老人斑,是褐色的。牀很快過去了,伴隨着輪子滾動的聲音和急促的腳步聲。過了一會兒,聽一個我不記得了的親戚説,我太爺爺過了。

我那時並沒有什麼感觸,母親也是平靜如常。是啊,太爺爺都100歲了,去到另一個世界也是正常的歸宿吧。

新冠肺炎的來襲,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死亡的陰影。以萬為單位的數字不斷上升,歸來的醫生大了一圈的眼帶,他們所提到的無數個病牀,無數張沉睡的蒼白的面容,無數雙無助的手。機器無時無刻不在尖鋭地叫着,沉悶的腳步,一直亮如白晝的醫院,被我們笑話過的尿布濕。死亡的人真實了起來,對病毒的恐懼襲捲每個人的心。原來死亡,從來不只是醫院中一小陣家屬的哭泣,它是肅穆的太平間中,一個個排列整齊,閃着金屬寒光的長方形鐵箱,是無數痛苦的呻吟,崩潰的哭聲,是一雙雙想伸一伸,但永遠也不會再動的手。

何為死亡?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它可以是心臟的停止,是不再顯現的生命現象,它還可以是疾病,是瘟疫,是一大片的沉默,它甚至可以是犯罪,是自我的結束,是那一個純潔的他刀上浸潤的鮮血,不論是為了正義,還是為了愛意。

死亡是如時間般神祕的存在,我懂得了的只是死亡所造成的結果,而懂得死亡本身的人,就應該是那些經歷了死亡的人罷,終為無解。

死,是生的終結,而生來,必會死亡。

篇十二:懂得作文800字國三記敍文

我看着眼前這個老人。不知在幾時,冬已悄然降臨在她滄桑的年華。歲月如歌,她用曲終前的餘韻撫慰我心。

我認為,外婆一直重男輕女。

猶記得今年年初,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大家歡聚一堂,談笑間,已至飯點。落座後才驚覺,外婆呢?在我的印象中,對外婆並沒有什麼太深的感情,許是小時不曾見過許多吧,總之,自然歸類為“沒有那麼親”的親人中。每次見到她,也僅是打個招呼,敬個酒,然後説聲再見罷了。除了她時不時問我各種“吃不吃”,便再無更多印象。

我到樓頂喊外婆吃飯。果不其然,她正站在頂樓護欄邊一塊不知名的菜地旁,腳邊放着一個黑色的大袋子,身着暗紅色的棉襖,其下是簡簡單單的黑色絨褲。黑色的寬面髮箍攏起一縷縷稀落的白絲。外婆耳朵不好。我站在樓道口喊她:“阿(外)婆,恰(吃)飯嘍!”她不應。冬風刮散我的聲音,略顯陰沉的天空之下,是外婆被生活的重擔壓得駝着腰的剪影,是經歷無數寒冬後青絲已變白髮的老人。外婆一生都在奔忙。七個孩子等着她用密佈蚯蚓般青筋的雙手哺育長大。與奶奶不同,外婆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日出而作,日落尚未息。她目送一代又一代人降生而至離去,甚至於悄然模糊了時間與記憶。

我走到外婆身旁,俯身在她耳畔輕聲説:“外婆,走嘍,吃團圓飯。”外婆抬起頭來,看着我,渾濁的眼眸似乎被蒙上一層亮亮的光。她扶着腰直起身子,邊數落我:“你這娃子,冬天穿這麼少作什麼……”我在她的身後,看着她走向温暖,走向她辛勤一生的四世同堂。

不覺間,寒冬裏,頂樓竟變得鮮活起來,記錄下老人的細語叮嚀。冬已過去,且迎來一個嶄新的開始。看着如今的老人,她也有了小孩子的脾性,春的降臨為她的年華蒙上輕紗,唯其不變的,是源自血脈間的濃濃呵護。

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我終於明白,愛不分大小,有時,甚至不分對錯。在外婆心裏,對每一個孩子的愛已不需叫人去想重男輕女,想公平公正。她用無數個寒冬、無數個日夜,期盼着、奔波着,以愛之名守候着。傾城時光,聆聽外婆年歲裏的花兒悄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