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範文>

金工實習報告--材料學院高分子 鄧雪芬作文

精選範文 閲讀(3.02W)
金工實習報告--材料學院高分子   鄧雪芬
材料學院高分子鄧雪芬92號
金工隨想
本學期第十週和第十二週是我們學院金工實習的時間。與枯燥無味的理論課相比較金工實習是與實際生產緊密相連的充滿挑戰性的課程。穿上軍服,走下工廠,聽見機器轟鳴,嗅着濃重的機油味,感覺腳下地面微微顫動,觸着泛着鐵鏽的金屬,感覺就象經歷一場由頭到腳的洗禮,書生氣也越銷越遠。
金工第一天是車工。充滿好奇的我們觸摸着那泛者金屬光澤的沉重的車牀,想到堅硬的金屬都在它面前曲腰,心裏滿是崇敬的感覺。可是一無所知的我們即使面對這台用途多樣的機器卻無從入手。直到經過指導老師一一介紹,我們才漸漸清楚一台車牀的組成和各個部分所分擔的作用:支承主軸用的主軸箱、通過搭配不同齒輪數的齒輪以獲得不同進給量的掛輪箱、夾持車刀的刀架、改變主軸轉速的變速箱。可是這只是基礎,要車一件最簡單的工件還要由對刀開始。對刀是使刀尖與車牀主軸中心線等高。這一開始我就遇到了困難,因為我所用的車牀的墊片很少,而且都很薄,別人用了三片墊片就能調好,我卻把所有墊片用上了都還不夠高,花了不少時間去找墊片。起步就比別人慢了許多,真讓人有點氣餒啊。我深深吸了一口氣,挺了挺腰,重振了一下士氣。接着就是粗磨,當中有因為車刀沒夾穩而車壞了的情況,也有因計算錯誤多車了的失誤。半天下來,彷彿所有可能存在的失誤都發生在了我身上,可是就在不端的犯錯誤中得到了教訓,從而也使自己比別人更加了解錯誤的來源和解決方法。雖然我比別人多走了一些彎路,可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最後是精車,令人吃驚的是這可稱龐大的機器車出來的工件居然可以精確到0.01毫米,以符合不同的工業要求。這也讓我感受到了什麼叫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然後是銑牀。接觸過了車牀,對它的兄弟銑牀我們很容易就上手了。原來每台機器基本都包含橫向和縱向工作台,主軸等。耐心的師傅教我們如何換銑刀,如何通過在工件表面貼一片紙來對刀,如何通過輕敲來準確控制升降台。這些可都是寶貴的經驗,是在我們的金工實習課本上所不能學習到的。工人師傅通過長年累月的實際操作,為我們總結了寶貴的經驗。這就不難明白,為什麼一個好的師傅帶出的徒弟會更加出色。因為他比別人節省了總結經驗的時間,從而站在了較高的起點。這就不難明白師徒之情為何如此的深,因為從來沒有人會如此毫無保留地把畢生所學傳給另一個人如師傅。可敬的工人師傅,工具粗糙了他們的雙手,他們的雙手卻精細了工件。
接下來三天都是跟電腦打交道,現代科技越來越深入工業了。數控車牀,數控銑牀都是通過MASTERCAN,POWERMIL等軟件的G功能定位、確定加工軌跡,M功能控制主軸轉停,S功能選擇轉速,T功能對刀具進行選擇。通過編程,再輸入機器,模擬加工就能精確地車銑出各種形狀(當然在一定範圍內)的工件。回想前兩天眯着眼睛測量,顫着雙手一次又一次地精車,就不禁讓人感謝現代科技給加工工業帶來的高效率。
放完一個五一長假,在次回到了我們逐漸熟悉的工廠。
電火花加工又稱放電加工,它的原理是基於工具和工件之間脈衝性火花放電時的電腐蝕現象來腐除多餘的金屬,以達到對工件的尺寸就、形狀及表面質量預定的加工要求。我們從最開始的磨電極做起。在虎鉗上通過鋸、銼將一塊鐵條加工打磨成我們所需要的形狀的電極就花了我們半天的時間。微弓着腰右手持鋸刀,左手用手指定位,向前時用力並向下壓,輕提回拉,讓我們出現了自己是一名工人的錯覺。接着的啟動電源——校正工具——安裝工件——調整工作液麪——選擇電規準——加工對我們來説是小菜一碟了,可見前面一個多禮拜的學習沒有白費,説着一股名叫驕傲的暖流流遍全身。
化學加工是在另外隔開的小房子裏進行的。走進去,兩排桌子上全擺着一個個箱子,另外一張桌子上用一個個飯盒盛放着各種顏色的有機染料。多簡陋的一個加工工廠啊,每一個來到的人都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歎。可就是這樣一個“素面朝天”的地方可以加工出讓人驚歎的工藝品。可以説就是化學加工將工業與平面藝術結合了起來!通過幾十分鐘的學習,我們初步瞭解了加工的步驟:首先在一片鋁片邊上剪出一天向上敲的小鈎用於陽極氧化時懸掛;接着我們用NaOH脱脂兩分鐘;用冷水清洗後再用HNO3清洗;用冷水清洗後將其掛於通電的H4SO3溶液內進行陽極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層絕緣、耐腐蝕、硬度高的氧化膜;等待40分鐘後將鋁片夾起用冷水漂洗;接着將起浸沒在自己喜愛的顏色的有機染料裏,染到適當的深度;冷水清洗;用吹風吹乾後放入融蠟裏,在其表面形成一層薄膜;取出,將自己選好圖畫描在上面,再用竹籤調走描出的軌跡裏的蠟,用掃子掃乾淨;再在NaOH溶液裏浸泡20分鐘;取出,洗淨,用吹風吹走上面的蠟。一件工藝品就初見雛形了,還要經過打磨才能算是成品。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温度、電壓、電流都要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少了任何一步或不符任何一個條件就有可能出現花紋,粉末,染色不均等情況。所以必須一絲不苟地操作。到最後拿起灌注着自己精神和心思的作品時的那種感覺不言而喻。這讓我聯想到父母傾注自己血汗和希望的子女時所有的神態。
鍛壓衝壓除去了機器輔助説白了就是掄鐵錘了。這完全是力氣活,沒有POWER就沒有加工可言,從古代就有打鐵鋪了,可見它由來已久。見過其他組幹活時都是男生在掄錘女生在旁邊看。可是沒有親身體驗過就不能真正地體會到當中的。所以我決定不當袖手旁觀的小女生。拿起重重的鐵錘,感受每一下錘下的震動,聽見乒乒乓乓的打鐵聲,感覺着電爐裏湧出的熱浪,心裏也是熾熱的,因為想到打鐵工人們頂着夏日的高温還在這樣的電爐旁不停地幹着重體力活,得到的卻是低微的報酬。工人是應該得到關注和幫助的羣體。
鑄造是至今我覺得最耗體力的活了。在一間鐵皮房裏面堆放着灰黑色的型砂,兩邊是一個個工具箱。聽師傅講,這一堆砂在這裏的時間比他的年紀還大,就是這堆砂養育了華工一代又一代的人,望着這堆不平凡的型砂,頓時百感交集。工具箱除了放工具外,還是工作時的小板凳。這許許多多的工具每一件都有其實在用處。
是啊,工具之於工人無異於筆墨於文人。
困難再一次光顧了我。位子一下子坐滿了,只有我一個人在上一個台階的地方幹活,不但旁邊對面都沒有同學可以借鑑,而且型砂堆在在對面,每次都要把型砂從那邊鏟到這邊才行,本來力氣就不大,再加上這等體力活,不一會就面紅耳赤,氣喘吁吁了。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奢望別人的幫忙,最終可以幫助你的只有你自己。當時我的腦海裏就浮現着這句話。所以我默默地幹着。後來師傅很善意地指導我,心裏實在是感激,否則很可能我不能及時完成了(我用的模筐要比別人的大一號)。鑄造模具的要求很高,而且工具的用法挺巧的,只有熟悉了工具的用法,瞭解它們各自的“習性”,它們才能為你所用。不奇怪父親為什麼對家裏一箱箱的工具如此地依戀。
最後是汽車結構的認識,因為要考試,所以時間上並不允許我們仔細瞭解。只簡單知道了前驅後動,變速器怎樣實現換擋,差速器的是使轉彎時兩輪的速度不同,分火器的結構,凸輪軸使幾個汽缸輪流進氣等。其實汽車是一項挺複雜的學問,要學精當然不是這一時半會可以的。曾經有人説過,中國的汽車質量太差,經常可以在路上看到因為車壞了而停下的,可是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幾乎每個中國的司機都是修車工。這其中有諷刺的意味,可是想深一層,用經常用電腦的人就要學會初步的維修知識,開車的人要懂得修車的技術,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要會就要學會修理。
兩週的金工就這樣安靜地淌過了,卻在我們各自的心裏慢慢下來沉澱一些東西。是什麼東西?也許每個人都不同,是技術,是心得,是體驗……無論如何,金工讓我們體驗了讀書時期前所未有的經歷。使我們敏感的觸角由課本轉向了生產線;在我們的書生氣裏增添了一點點工人的堅強;在我們幼稚的心靈裏埋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