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明治天皇2000字作文

名人故事 閲讀(3.4W)

明治天皇,名睦仁,生於1852年11月3日。他是孝明天皇的次子。他小的時候十分懦弱,沒有任何陽剛之氣。從1603年起,日本一直處於德川幕府的統治之下,天皇只是一個傀儡。天皇住在首都——京都,而德川幕府的統治中心則在江户,即今天的東京。此時的日本經濟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過去被人看不起的商人們許多成了大富翁,但在政治上仍無地位。相反,過去受人羨慕的武士們,許多則淪為“浪人”,沒有了固定的生活來源。因為他們的靠山、大封建主們多已自身難保。一些受過良好教育的武士,已開始探索變革之路。

名人故事:明治天皇2000字

1854年2月,美國海軍准將佩裏率艦隊終於叩開了日本閉關鎖國的大門,迫使日本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不久,英、荷、俄等國也先後同日本簽訂了類似的條約。國家主權的喪失,使不少有識之士發起了“尊王攘夷”運動,即重樹天皇的權威,把外國人趕出去。一向與幕府作對的西南各藩大造幕府與洋人勾結,出賣國家主權的輿論,他們想通過“尊王攘夷”來推翻幕府的統治。

1867年1月30日,年僅36歲的孝明天皇突然去世。14歲的睦仁繼位。倒幕派立即開始籌劃如何通過朝廷中倒向自己的公卿來控制朝政。他們開始祕密地在公卿中活動,指使他們頒佈了大赦令,將那些被關押的倒幕人士釋放。同年11月8日,倒幕派核心人物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等人以天皇的名義下達了征討幕府將軍德川慶喜的密詔,以天皇的名義調動軍隊。1868年1月3日天皇又下達瞭解除德川幕府指派的宮廷警衞的命令。隨後又宣佈廢除幕府統治,設立由總裁、議定、參與(日本的官名真有意思)組成的天皇政府。

德川慶喜當然不會交出權力,於是他們與倒幕派在伏見、羽展開了激戰。幕府軍戰敗,於1868年5月3日投降。德川慶喜被貶為平民,並遭流放。這樣,倒幕派就獲得了實權。9月3日,天皇下令將江户改為東京。10月12日,定年號為“明治”,1868年為明治元年。11月4日,明治天皇率百官從京都出發,遷都東京。在此後一段時間裏,天皇基本不過問國家事務。因此,明治政府的一系列資產階級4性質的改革其實都是由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木户孝允等人倡議進行的。明治維新主要是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外交這五個方面進行改革。

政治方面,政府首先通過“奉還版籍”和“廢藩置縣”強化了中央集權。這為其它各項改革措施得以順利在地方實施提供了重要條件。頒佈《政體書》,規定太政官制,實行三權分立。頒佈《五條誓約》,要求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

經濟方面,政府進行地税改革,承認農民的土地私有權,按地價交現款為税,確立資本主義土地制度。政府大力推行“殖產興業”,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工廠、修鐵路、辦郵局、建銀行,聘請外國技術專家。殖產興業分三步走:先是以官辦企業為主,再經過一段以扶植民營經濟為目標的官辦示範與官督民辦共舉時期,最終過渡到出售官辦企業,全面扶植民營企業。

軍事方面,頒佈《徵兵令》,仿效歐洲國家建立新式陸海軍。建立警察,設立陸海軍軍官學校。在大量從歐洲購買先進的武器裝備的同時,積極興辦近代軍事工業。發佈《軍人敕諭》,規定天皇為日本軍隊的最高統帥,號召軍人信守武士道精神,誓死效忠天皇。

文化方面,實行“文明開化”政策,發佈《學制》。規定從國小教育起,全面實行西方的教育制度。政府的重點工作在國小,已達到普及國民教育的、消除文盲的目的。同時在師範教育、外語教育、高等教育也取得了發展。1877年日本建立了第一所現代化的高等院校——東京大學。天皇發出“日本求知識於世界”的口號,大量派遣留學生去西方國家留學,同時派出考察團去西方各國考察。政府還大力發展新聞、出版事業,在社會上倡導“斷髮脱刀”,改用西曆、定西服為禮服等,積極引進西方文化。

外交方面,政府一方面致力於修改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另一方面是拼命向鄰國擴張,正當殖民帝國,遵循“脱亞入歐”的方針。

明治天皇當時是個不到20歲的青年,正是學習、長知識的年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針對天皇的教育方法。其中既有傳統的儒學,也有西方的現代科學。同時他還要學劍術、馬術、角鬥術等,使之崇尚武功。在歐美各國領導人中,他最崇拜拿破崙。1871年底巖倉具視等人去歐美考察時,明治天皇特意叮囑他們多收集一些有關拿破崙的書籍帶回來。

1878年5月,天皇身邊的土方久元等人發起“天皇親政運動”。天皇終於走到了前台,掌握了實權。1880年政府發佈了《集會條例》和《新聞條例》,嚴格限制人們的言論和集會自由,打擊當時剛剛興起的自由民權運動。接着,把大片的土地劃為皇室用地,設立御用局來管理這些土地。同時,他把許多國有銀行和官辦企業的股份都編入了皇室財產。1884年7月制定了《華族令》,把舊公卿和大名,以及士族出身的維新功臣都劃為華族,並授予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准予世襲爵位和財產。這樣,天皇就在日本建立起新的貴族制度,使貴族成為皇室的輔翼,以鞏固自己的統治。第二年底,又廢除了太政官制,建立內閣制,由首相和國務大臣組成直屬於天皇的內閣。1889年公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最終在國家根本大法上確立了明治天皇的絕對權威。

由於幕府專權數百年,普通百姓對天皇知之甚少。因此,明治天皇在國內大搞神化運動,尤其是在學校教育中。1880年頒佈的教育令,把歷史科的重點放在神武天皇即位後的皇室中心主義的灌輸上。1890年發佈《教育敕語》,要求學生每天禮拜天皇相片,背誦天皇的“敕語”。在社會上,1873年萬,明治天皇的相片就被髮給各縣,允許人們參拜。明治天皇還經常巡幸各地,以提高自己的威望。他在宮中建神殿,地方建神社,供人們參拜神靈和天皇。1869年6月,招魂社在東京九段阪道建立,以祭奠各神和已故皇靈。10年後,它被改稱靖國神社,作為祭祀為推翻幕府統治而獻身的志士。但後來凡是為天皇而戰死的人,包括歷次對外侵略戰爭的陣亡將士,都被列入神社參拜的對象。

從19世紀80年代起,日本以中國為假想敵,不斷進行擴軍備戰。在天皇的支持下,到1893年,陸軍總兵力達到23萬人。海軍已有大小艦艇55艘,總噸位達7萬多噸。隨着軍費開支的逐年增多,日本議會不斷有人反對。1893年的第四屆議會再次削減海軍軍費,明治天皇便自己拿出30萬元,又要文武官員在6年內交納其俸祿的十分之一,以彌補建造軍艦的不足費用。此後日本於1895年戰勝了中國,確立了自己在東亞的霸主地位。十年後,於1905年又通過日俄戰爭打敗俄國,使自己正式跨入了帝國主義國家的行列,成為了世界性的大國。1910年日本又正是吞併了朝鮮。

1912年7月29日,剛過花甲之年的明治天皇逝世。後來他的遺體被運回京都,與列祖列宗葬在了一起。

明治天皇在位期間,日本正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並開始了對外擴張。明治天皇早年在協助、支持維新派進行倒幕和改革活動,使日本走上了繁榮富強的發展道路,這是他的歷史功績所在。但他壓制國內的自由民權運動,對外積極擴展領土,使日本從此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對此,他是難辭其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