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體裁>讀後感>

《明娜》讀後感:追逐光卻終於黑暗1200字作文

讀後感 閲讀(2.51W)

我常常覺得內心有一團死死糾纏在一起的結,它哽住了我的熱情與歲月,我也常常想,把它説出來也許就好了,當然不是像祥林嫂一樣逢人就扯住人家的衣袖,直到別人唯恐避之不及,我希望它在苦痛的深埋之下磨礪成一顆珍珠,也希望它在幽暗的寂寞裏凝結為鑽石,當我向世人展示時,它是生命綻放出的唯一姿態,它盡情地渲瀉了我久結的痛苦。
  在我尚未更事時,便深深地沉醉在文字的海洋裏,它溺我於孤獨,也救我於悲傷,我一度做着寫作的夢,祈求於那萬籟俱寂中可以尋見救贖的歡樂。然而歲月更替,世事輪換,我在兒子的童年中望見人世平凡的幸福,也便慢慢以為掩埋了自己童年的鬱鬱寡歡。
  《明娜》以猝不及防之勢闖入我的閲讀領地,耶勒魯普憂傷的情懷似一隻黑劃過我黯淡的童年時光,童年的經歷會如此持久而固執地盤桓在人一生的歲月中,決定他(她)在愛情婚姻中的抉擇。明娜深深知道自己痛苦的根源來自何處,她也曾試圖向着那微弱的光明飛奔過去,然而,她最終還是投向那黑暗的熟悉的世界,在那裏,才是她看得懂的生活,在那裏,才是她以為安全的角落。世人當然都祈望幸福,可是我們更習慣停留在原地,過着自己能夠掌握的日子。明娜的猶豫不決看似是對愛人的狠心,她的堅定又如何不是一種軟弱?在讀《明娜》時,我久久地回顧自己的過去,明娜對於生活的抉擇又何嘗不是我內心深處的搖擺不定?
  有人在書中讀到歷史,有人讀到家國,有人讀到文化,我卻只讀得到人生。作者耶勒魯普的氣質是浪漫而略帶憂鬱的,《明娜》的故事之所以打動人心,並非作者講述了一個多麼悽慘的愛情經歷,而是作者很細緻地挖掘到了男女主人公那深深的內心,一個是浪漫而温情的作家,一個卻是富有熱情卻被現實束縛的漂亮女教師,兩個人在寧靜的鄉村相遇,然而故事的一開始便註定了這是一個悲劇的收場。作者總是擅長以景物的描寫來隱喻人物的內心,像是夏夜裏那輕輕的低鳴,喚起你內心一點點憂傷,但你又難以捕捉。關於明娜的描寫,他是細緻而不惜筆墨的,當男主人公剛剛與明娜相遇時,他在默認裏看到石階角落裏傳來的光亮,影射着明娜的一生,她一生都在追逐着光亮,卻並不能真正地擺脱黑暗。她的童年經歷直接影響了她在愛情上的選擇,她知道自己的過去是痛苦的,然而她卻不能放手痛苦去尋找另一種不同的生活,因為她不知道要怎麼面對輕鬆與真誠。作者在這個故事上的處理明顯高明得多,一部偉大的作品往往都是基於對人生與人性的思索而成就的,它雖然高於生活,但必離不開生活,假如依讀者的願望,明娜與男主人公得成眷屬,那麼作品必失掉其偉大之意義,明娜雖然明知道男主人公對她的愛卻並不能給他明確的答覆,而是在舊情人與他之間搖擺不定,作者也賦予了極大的同情,他同情明娜在面對選擇前的無力,並不是因為她的“水性楊”,而是基於她痛苦的童年經歷,表面看似堅強而聰明的她,實際上卻最軟弱。
  在讀過諸多關於心理婚姻書籍後,我在想,此書在191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當之無愧,在百年前即有如此洞悉人心理的作品出現,不能不説作者在創作中的嚴謹與深刻甚或超前都是值得後來寫作者借鑑的。《明娜》雖然依託愛情故事展開,卻並沒有着眼於愛情表面,而是將童年、教育、人性在故事中引申,既讓我們看到北歐的浪漫風情,卻又並不侷限於狹小的鄉村美景,當我們在讀到明娜的故事時,似乎望見的便是自己。

《明娜》讀後感:追逐光卻終於黑暗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