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讀《林間最後的小孩》有感1000字作文

精選 閱讀(2.44W)

最好的教育在自然

讀《林間最後的小孩》有感1000字作文

從事幼兒教師這一行業多年,也在不同形色的園本特色課程中摸索成長,在一次培訓中提到“自然教育”這個讓我陌生又熟悉的詞,當時的我很迷惑,偶然機會中,有幸讀完《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這本書,似乎有了一些對“自然教育”的理解。

我的童年是在農村度過的,小的時候我們玩彈珠、野炊、烤竹筒飯、爬樹、玩石子、摘果子、捉蟲子、採野、抓魚、翻螃蟹、上山間玩、田間採摘、用柳條編花環……雖然那時的物質並沒有現在那麼富裕,但我們是與大自然遊戲、交流,在自然環境中學習各種本領,用大自然中的材料製作自己喜歡的東西進行遊戲,在玩耍中成長,生活簡單也不缺乏快樂。不過,現在的孩子也已經和我們不一樣了,即使是生活在農村孩子,也很少到田間去玩耍。加之農業機械的開發,網路時代的到來,孩子和田野接觸的機會也減少了,更多時候家長的忙碌,就會安排孩子在家裡看看電視、玩玩遊戲以及玩一些買來的玩具。但也有少部分家長想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感受大自然,但在與工作時間相沖突的情況下不了了之。

在讀《林間最後的小孩》這本書時,書中首次提出“自然缺失症”並非是一種病,而是當今社會存在的一種現象,即兒童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少,從而導致了一系列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尤其是對自然的感知力差。其實,不管是出生在哪個世紀的孩子,天性都是喜歡親近大自然,願意在大自然中游戲。它能帶給我們更多的樂趣,在大自然中,我們就是天生的自然觀察者。但是隨著生活的發展變化,生活在城市的大部分孩子也就沒有了足夠去接觸大自然的機會。然而疏離大自然的結果是,兒童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問題,比如身體的肥胖、做事情會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坐不住、身體常常感到乏力、抑鬱症等等,這些是《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的作者理查德·洛夫用“自然缺失症”來描述人類因疏遠自然而產生的各種表現。理查德·洛夫試著為我們證明,與大自然有著直接接觸的兒童身心更為健康。人是對大自然有著天生的親近感,人類在面對廣闊的草地、藍天白雲、森林、小溪、蜿蜒的小路等會有積極的強烈心理反應,這一切就說明人類對接觸大自然是本能的需求。大自然也有緩解壓力的效果,研究表明“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兒童會比起居住在城市中的兒童,患上由壓力所引發的一系列疾病要少很多。

大自然養育的孩子,他們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願意去動手探索,有著敏銳的觀察力,會善於發現自然中發生著的各種變化,對物體也有自我的辨析能力,本書中的作者是期望孩子能儘可能的走出這個網路時代,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正如書中所說,自然環境會刺激我們所有的感官,孩子的無限想象力會在自然環境被激發出來,並且作為發明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媒介發揮著作用,所以最好教育就在大自然中,我們要放手讓孩子走進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