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高二>讀後感>

墓塋?青春——讀《中國大學入學測驗與世界主流漸行漸遠》有感2000字作文

讀後感 閲讀(3.06W)

眼下,於一箇中國的學生而言,腦子中思考的不是學習問題而是其他與考試無關的內容,自習課上不做好作業而是看點書寫個字之類陶冶性情之事……是很可恥的!這樣的學生,被老師貼上“不務正業,虛度年華”的標籤,被書呆子鄙視並唾之以鼻,更不被今後的社會認可。可謂美好的生命一片污穢,一片黑暗,辜負了天下人,這樣的人就是渣滓!是的,就是渣滓。敢問君一言,原因何在?您曰:“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哉!”然君又何以答“錢學森之問”也?君之所處社會乃幸福、和平、自由的社會主義社會麼?

墓塋?青春——讀《中國大學入學測驗與世界主流漸行漸遠》有感2000字

君非學生,焉知吾輩之痛苦哉?我們的生活只是學習,馬不停蹄地學,然後“十年磨一劍”,十多年的寒窗苦讀就被那幾張無情的白紙一一囊括。高分者,稱之厚積薄發也,躍為社會上層;低分者,稱之不學無術也,淪為社會底層。這是宿命,一個80,90或許00後也無法擺脱的宿命。誰讓你當初不努力學呢?弱肉強食,成王敗寇!可,難道社會主義社會就不能體諒體諒麼,不是誰都能成為那種中共領導下的所謂綜合性的應試教育式人才!不是很尊重人權,體諒民生嗎?是抑或不是,天地可鑑,良心告之!

清朝廢科舉,興學堂,不少人海外留洋。學有所成者力圖救國興國,魯迅、胡適、李大釗等人興起了新文化運動。旨在追求民主科學,推翻封建制度,一洗明清文字獄之濁氣。其間,人才濟濟,蔡元培、陶行知、周恩來、王國維、鄧稼先……使中國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帶來了光明曙光和那社會主義的新希望。此時,國家借鑑美式學制而制定的“壬戌學制”以7項標準作為指導思想,普通教育模仿美國“六三三”學制,即國小,國中,高中。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學制強調個性發展、生活教育,且胡適也反覆強調彈性發展。引用《中國大學入學測驗與世界主流漸行漸遠》中的一句話:“今天的大學入學測驗制度和普通教育培養模式,則試圖以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人,彈性、個性、生活等精神被丟得一乾二淨。”

鄭淵潔説過:“學校是最誤人子弟的地方。”這話看似極端,但於情於理未免是對我輩愚子之最大安慰。説應試教育不好,縱觀美國和蘇聯的歷史就可清晰明瞭。蘇聯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一個建設者,一顆社會機牀上的螺絲釘。然而事實證明,中國應試教育所借鑑經驗的蘇聯最終敗給了以培養人才為目的教育體制的美國。

現在中國的大學入學測驗制度,只有小修小補,根本就沒有質的改變,“以人為本”這個理念更無從談起。這就導致了“寒門難再出貴子”之言。有錢人能讓孩子上重點學校(重點學校的老師有大學入學測驗出題權),為孩子請家教培養再培養,贏在起跑線上。有這樣的統計,現在中國農村學生要比家庭條件優越的學生高15分才能進入同等學校學習。公平與否?白巖鬆説過:“沒有大學入學測驗,你拼得過富二代嗎?”請統治者們不要因這句話而安於現狀,自我陶醉於現今“和諧幸福”的社會主義中。這句話只是白巖鬆對於當下的社會情形而激勵學生們的,不要怨天尤人,奮鬥吧,只有奮鬥。可君乃統治者也,怎能得過且過呢?君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也!既然對外宣稱中國尊重人權,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怎麼就不能求真務實地為我們想想呢?或許,變革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我們這種人於您而言是格外刺眼的,不除之不為快也!想想舊社會吧,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堆砌的新中國,想象的社會主義制度,您就真的忍心讓自己成為不忠不仁不義之者嗎?重演“文化大革命”的悲劇嗎?

據説一位中國內地學生入讀澳大利亞的一所國小,上課第一天老師問學生:“3+3等於幾?”全班只有他一個人能回答正確。之後又問了幾個數學問題,該學生都回答正確。當天學校就找到孩子家長,問他們是否虐待了孩子,怎能讓小小的孩子學習這麼多不必要的知識?有調查説人類的大腦需要20年左右才能發育成熟,但為什麼要讓許多大腦、思想未成熟的孩子18歲就參加決定一生命運的大學入學測驗呢?這樣,經過大學入學測驗大網層層篩選的人才就因少年窮盡學問,硬記定律而逐漸麻木,人心血性無動於衷,乃封建社會的附屬品也。因為,他們的求知活學心態已完全枯涸,本應該廣泛激發學問興趣的最好年華卻被迫在接受前人的經驗道理上,漸漸地社會冷淡百態叢生,到最好還要用“良知的尖刀解剖自身”。到底問題的根本,是否該追根溯源呢?

美國總統奧巴馬説過:“我要讓所有兒童都在能夠激發他們潛能的學校就讀;這些學校要能挑戰他們,激勵他們,並灌輸他們對身處這個世界的好奇心。”資本主義制度尚能如此,社會主義制度情何以堪?您説:“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尚處於初級階段,很多東西都不完善,都需改革。”春風般温暖人心的言語,可使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提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教育。為何就無法改革起來呢?少年強則國強!

希望有更多有識之士團結起來,為廣大祖國的花朵謀福祉,為早日實現祖國和平、自由發展、幸福民生之道路而奮鬥!我們要解決“錢學森之問”,增強羣眾幸福感,就算不能一步到位,多少也要為學生減壓。就如高中數學,內容之多之難,豈是我輩能一力承擔?那輝煌的青春為何不激發興趣,啟示探索,為今後的學業作下鋪墊?

或許,我之所言不盡合理,但仍出自肺腑之言。青春如墓塋,我們幸福麼?而君又心安理得麼?

言罷,“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高二:入畫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