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高三>讀後感>

高三讀後感:讀《尋覓中華》有感1200字作文

讀後感 閲讀(2.84W)

我想夢迴唐朝,那個繁榮昌盛的地方;我想夢迴詩歌,那個浩蕩千爽的時代。
  ——題記
  倘若問我:“假如你穿越,你會去哪?”我一定毫不猶豫的回答你:“我只鍾愛唐朝。”我相信會有很多人和我的答案一樣的,因為她太招人喜歡了,她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朝代。
  唐宋是分不開的,提到唐朝就會想到宋,但是人們總會用盛唐弱宋來區別她們。
  盛唐之盛,首先盛在精神,首先大在心態。
  提到盛唐,就不得不提出那個曾讓世界驕傲的城市—長安。長安很大,比當時世界上其他兩個繁榮的城市加起來大了一倍;長安很繁榮,東市、西市萬商雲集,百業興盛,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的商業貿易中心;長安很開放,有三萬多名留學生,有不少人在中國做官。
  唐朝的文化可以用胡漢交融,中西貫通來形容了。在那個封建的古代,這確實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長安絕不會盛氣凌人地把異域民眾的到來看成是一種歸順和懾服。恰恰相反,她是各方文明的虔誠崇拜者。因為她知道單調意味着枯燥,豐富代表着多彩。因此唐朝敞開自己的懷抱,去追逐擁抱每一個與她親近的“人”。唐朝也是自信的,她不畏懼任何文明,也不擔心任何外來文明把大唐文明侵蝕。
  平心而論,唐朝並不強大,她似乎比中國歷史上的另一個朝代元朝弱很多。鐵木真率領着蒙古鐵騎所向披靡,橫掃歐亞。但我相信,人們更對唐朝津津樂道,她像個孩子似的,對未來充滿憧憬,一切都是那麼蓬勃。
  現在我們來想一個問題,假如唐朝沒有詩歌會怎樣?
  結果可想而知,天註定,詩歌與唐朝密不可分。唐詩對中國人而言,是一種全方位的美學喚醒,喚醒內心、喚醒山河、喚醒文化傳代、喚醒生存本性。
  論唐詩,首先當然是李白。在我看來,李白永遠是一個青年,他不羈、他放縱。他是一個野性行者,他四海為家、遊山玩水、孤獨流浪。其實李白的家境並不很差,相反,他完全可以依靠家裏,不愁吃,不愁穿。可是那樣,他又不是李白了。他的生命需要陌生,他的生命屬於陌生。
  每每想到李白,我的腦海裏總會勾勒出一個畫面:微醺的李白,躺卧在懸崖邊,白衣飄飄,帽子上的流蘇順着風飛揚,手裏拿着一壺酒,不時的喝上幾口……
  説完李白,我們就要提與李白齊名的杜甫,兩人因詩相識,因詩而相互佩服。
  當我漫步在書香滿溢的詩歌詞賦中,我往往能窺見杜甫飄飄然於書中走來,向我展開他的人生長卷。“會當凌絕頂,一攬眾山小”是雄奇壯美的人生;“感時濺淚,恨別驚心。”是悽苦悲愁的人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辟天下寒士俱歡顏。”是接濟天下的人生……你的人生如此瑰麗多彩!你的人生如此沉鬱蒼勁。
  唐朝,因為有了詩歌而豐富,因為有了李白、杜甫而不能令人忘卻。
  中國不是一個強國,如果我們想要擠進強國行列,那麼我們必須認識歷史、瞭解歷史,中國正站在一道門檻前,門檻外是無邊的光明與和諧;門檻內是一片黑暗與冷寂。讓我們堅定信心,努力跨過那道坎兒,為實現中國的真正崛起而奮鬥!

高三讀後感:讀《尋覓中華》有感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