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精選20篇)作文

精選 閲讀(1.77W)

篇一: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精選20篇)作文

一、問題的提出

老師説,姓氏是一種文化。我姓鄭,我想了解一下姓鄭的歷史和現狀,於是我做了一次調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查閲資料

2、查閲書籍

三、資料整理

四、研究結論

1、鄭國時期,鄭桓公:得姓始祖。周宣王把幼弟友封在鄭地即鄭桓公。後來,鄭桓公的子孫以國為姓,從此就開始有了“鄭”姓。鄭桓公就是鄭姓的始祖。

2、在漢宣帝時,鄭吉為侍郎,那時外侮屢屢來犯,鄭吉打敗了車師,使日逐投降。於是皇帝提他當司馬。為了西方國境的安全,又派他為西域都護,封安遠侯。

3、在鄭氏家庭裏有許多名人。戰國時的著名水利工程師鄭國;漢代名將鄭成功;清朝書畫家鄭板橋;元朝著名劇作家鄭光祖;唐朝學者鄭虔;春秋晚期,吳越時的巾幗人物鄭旦,明朝航海家鄭和;明末清初民族英雄,收復台灣的鄭成功。

4、截止2020年,“鄭”姓人口已達一千三百多萬,姓氏排名21位。

篇二: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問題提出

姓氏的起源很早,很有研究價值,所以我對“張”這個姓氏展開了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閲有關書籍,瞭解“張”姓的來源。

2、尋找“張”姓名人。

3、上網查閲,瞭解“張”姓人口和分佈情況。

4、蒐集“張”姓名人的故事。

資料整理

“張”姓的來源可分為以下幾種:

1、源於姬姓。

2、出自聶姓。

3、被賜姓張。

4、源於古奚族。

姓張的名人有:漢代初期:張良;西漢:張騫;東漢:張衡、張仲景;唐:張繼;張若虛……

宋朝時期,張姓人口大約有49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3%,僅排在王、李之後,為宋朝第三大姓。

明朝時期,張姓人口大約有56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為明朝第三大姓。

當代張姓已有896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6。74%,為現代第三大姓。

篇三: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的同學姓吳我的朋友有的也姓吳吳是怎麼來的了?在史上姓吳的名人又有哪些呢?吳姓蔡我國排名多少了帶着問題我對吳的歷史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問自己的長輩

2、在手機上查資料

3、查看書籍

三、資料整理

“吳”姓的來源:早在黃帝之前有一户姓江的部落這個部落騶虞為圖騰。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置形狀相近可以通過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就有了吳姓。

“吳”姓的歷史名人:歷史上有著名作者吳承恩,他寫的《西遊記》成為了四大名著之一,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吳”姓的現狀:現在我國人口有16億,吳氏人口約3000萬,3000萬/16億=1。875%。

四、研究結論

1、傳説在上古時期已有吳姓,一是舜的後代有封在虞的,因虞同吳音。

2、吳姓在歷史上名人:吳道子、其中吳承恩是西遊記的創作人吳勉、吳廣、吳起、吳三柱、吳沃堯、吳昌碩、吳期浚。

3、吳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據2018年國家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大陸地區吳姓人口總數約為2880萬人,排名第十位。

篇四: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姓麻,從小我在學校裏就得獨特,因為全學校裏近千名學生,沒有同我一樣姓麻的。麻姓是怎麼來的?是不是全國人最少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麻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查找相關資料。

2、查閲書籍。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

麻姓主要源自官職名和地名,比如戰國時期的秦國境內有一個叫麻色的地方,又稱為古麻遂,居住在這裏的人都以麻為姓,最終形成了麻隧氏,而簡化為麻姓。而因官職名改麻姓的族人則主要源自唐朝官使降麻官,這是主要負責宣讀皇帝詔書的官。

歷史名人:

麻貴:明朝將領,回族,因累御蒙古貴族侵擾有功,升至寧夏總兵官。

麻居禮:唐代畫家,蜀州聖壽寺八難觀音畫壁一堵,即其手筆。

麻嬰:春秋中期的楚國公族大夫。

現狀:

當代麻姓人口大約有19萬,大姓姓氏中排第第二百八十三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15%。

四、研究結論

傳説“麻”姓主要源自官職名和地名。

2、歷史上,麻姓名人也有很多。

3、當代麻姓人口比例稀少。

篇五: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提出問題。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陳”,我也有好幾個朋友也性“陳”,所以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1、“陳”姓是怎麼來的?

2、歷史上姓“陳”的名人有哪些?

3、現在姓“陳”的人大約有多少?

帶着這些問題,我對“陳”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詢資料。

2、查閲書籍和報刊。

3、詢問長輩。

三、陳姓的歷史。

陳姓在當今中國姓氏第五名,陳姓在江蘇排名第3名。我國陳姓源遠流長,傳説周武王覆滅商朝,建立周朝以後,找到了舜帝的後裔媯滿,為了表示尊崇,就把大女兒太姬嫁給了他,並封他為陳侯,讓他奉守舜帝的宗祀。媯滿諡號陳胡公,古代有以封地為姓氏的習俗,所以陳胡公的子孫都以陳為姓,陳姓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四、陳姓的名人。

陳平,漢族人,陽武户牖鄉(今河南原陽)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少時喜讀書,有大志,曾為鄉里分肉,甚均,父老贊之,他感慨地説:“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此肉矣!”後成為漢高祖劉邦的重要謀士,六出奇計輔助劉邦開疆闢土,因功先後受封為户牖侯和曲逆侯,為西漢名相。

五、陳姓的人口數量。

陳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陳姓在廣東、福建、浙江、江蘇、香港、澳門及台灣都是第一大姓氏。據統計,陳姓人口大約有7000萬。

六、總結。

1、陳姓源出自媯姓。

2、陳姓名人很多。

3、陳姓人口數量有許多。

篇六: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張,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張姓是怎麼來的?現在張姓在我國人口占

佔弟幾?姓張的歷史名人都有哪些?

問題一:

張氏縣為全國第三大姓氏出自於姬姓。是軒轅黃帝后裔,少昊青楊氏之子輝,因發明弓箭被任命為管理弓箭的長官,其後人以官職為姓居

於青陽。

問題二:

如縱橫家張儀,軍事家張良,猛將張飛,科聖張衡,醫聖張仲景,外交家張騫,書法家張旭,詩人名相張九齡,理學家張栻,改革家張居正,畫家張擇端,民族英雄張自忠,革命家張聞天等。

問題三:

張姓在我國人均佔地三。

研究結論:

1、傳説張性來源於上古時代的官明,大量性史改為張姓。

2、歷史上姓張的名人人才輩出,如詩人名相張九齡,民族英雄張自豪,革命家張聞天…他們在各自領域散發着光芒。

3、2019年,張姓户籍排在第三。

篇七: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在班裏只有我一個姓花的同學,在年級裏也只有我一個姓花的,在整個學校裏我的姓也是獨一無二。於是我對花姓的歷史和現狀我很好奇,所以我做了一次認真的調查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上網搜尋,瞭解花姓的歷史。

2、閲讀書籍,蒐集花姓的名人故事。

3、請教家人。

三、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1、上網:花姓的來源。

中國最新300大姓排名(2008)(數據來自公安部身份證數據庫)花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百八十五位的姓氏人口約18萬人,雖説族人比較多,可還是比較“稀有”。“唐朝以前,有華姓人以其與花字通用,自改為花姓。浮生縈雲,除《述異記》載有南北朝時有女英雄花木蘭外,正史上發現最早的花姓名人在唐朝。如唐代有倉部員外郎花季睦。見《通志》二九《氏族》五《平聲》,還有唐代大將軍花敬定等。又,金代範用吉改花姓,其後代子孫亦稱花氏。

2、書籍報刊:歷史上的花姓人物。

花木蘭:改易男裝代父從軍的孝女。西漢初毫(今河南商丘東南)人。改易男裝代父從軍的孝女。古樂府有木蘭詩詠其事。

花驚定:一作花敬定,唐代將領。驍勇過人,肅宗上元初段子璋反於蜀,時崔光運為成都尹,驚定為牙將,討平之。既誅子璋,驚定將士大掠東蜀,肅宗罷光遠職。

花雲:鳳陽府懷遠(今屬安徽)人,明初將領。貌偉而黑,驍勇絕倫。從朱元璋於臨濠,將兵略地,屢建奇功,累擢行樞密院判,守太平。陳友諒來攻,城陷被執,不屈死。吳元年追封東丘郡侯。

花茂:廬州巢縣(今屬安徽)人,明初將領。從朱元璋定江左,滅陳友諒,平山西、陝西,積功授武昌衞副千户。徵西蜀,進神策衞指揮僉事,調廣州左衞,累進至都指揮使。

花連布:滿洲鑲黃旗人,清代將領。充健鋭營前鋒,歷官火器營鳥槍護軍參領、武昌守營參將、貴州安籠鎮總兵。乾隆六十年,從福康安鎮壓苗民軍,升貴州提督。次年,以深入窮追,中石墜澗死。

3、請教爸爸:我的姓氏。

因為在爸爸家族裏的人大部分都姓花,很少有其它姓氏,所以爸爸也隨那裏的習慣姓花,我也要姓花。

四、研究結論

1、花姓的歷史比較悠長,正史上發現最早的花姓名人在唐朝。因為出自華氏,亦由音變而成。所以花姓和華姓這時也漸漸有了區別。

2、在歷史長河中,花姓人士人才輩出。有唐代倉部員外郎花季睦;唐代大將軍花敬定滿洲鑲黃旗人,清代將領花連布;花茂子,明代將領花英;一作敬定,唐代將領花驚定;著名明朝初期將領花雲……我為花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花姓產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北朝始有花字,可見花姓始產生不會太早。

4、花姓在宋人編著之《百家姓》中位列第五十五位,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唐宋時花姓已為華夏之著姓之一。

5、花姓名人多驍勇之將,是故後世一些傳奇演義中多杜撰花姓將領,除女將花木蘭外,還有《水滸傳》中的小李廣花榮,以及一些戲曲作品中的花姓悍將。

篇八: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劉,我有好幾個朋友也姓劉。”劉”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劉的名人有哪些?我帶着這些問題對”劉”姓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

劉姓以邑為氏。據通志。以邑為氏所載,傳説為上古陶唐氏之後,居於劉(在今河北省唐縣)後裔因以為氏。

劉姓出自姬姓。東周時期,周匡王封小兒子王季於劉邑(今河南偃師縣南一帶),號劉康公,其後代子孫以劉為姓。

歷史名人:

1、劉邦(公元前256年一前195年),即漢太祖高皇帝,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指揮家,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

2、劉恆,漢文帝(前202年一前157年),廟號太宗,諡號孝文皇帝,漢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藥的主角。前16年劉邦鎮壓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其為人寬平和。

四、研究結論

劉姓位列我國宋代百家姓第252位,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5。38%。劉姓在當代中國為第4姓,佔總人口大約在6500萬。

篇九: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有好幾個同學姓李。他們常開玩笑説:“我們五百年前是一家。”有一次聽老師説,姓氏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於是,我們幾個姓李的同學對李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閲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閲讀報刊,上網瀏覽,瞭解李姓的來源和李姓歷史名人。

2、走訪有關部門,瞭解李姓人口和分佈情況。

3、通過多種途徑,收集李姓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與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

李姓的來源

李姓的來源:傳説李姓的直接來源是商朝官名——大理。外族的改姓也是來源之一。李姓在唐朝發展為中國第一大姓。

書籍、報刊、教科書

歷史上的李姓名人

李耳、李冰、李世民、李白、李清照、李時珍、李自成、李大釗……

上網

李姓人口數量

據統計,目前李姓人口總數已超過一億。

爺爺的講述

……

李姓的族譜

在福建連城縣蓬峯鎮的文川,保存着一本90卷之長的李姓族譜。

四、結論

1、我國的李姓源遠流長,傳説東夷組首領皋陶曾任堯帝的大理官(掌管刑法的官),其子孫以官名為姓,即理氏。商朝末年,理氏改為李氏。唐朝時,“李”為國姓,從資料中發現,唐朝開國元勛中,有諸將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于氏等因立功被皇帝賜予李姓。我們認為,大量別的姓氏改為李姓,是李姓在唐朝成為第一大性的主要原因,這也為後來李姓人口的快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2、在歷史長河中李姓人才輩出。有春秋末期思想家李耳,戰國時期水利專家李冰,唐太宗李世民,大詩人李白,北宋女詞人李清照,明朝藥物學家李時珍,明末農民軍領袖李自成,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我們為李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李姓是當代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據統計,李姓人口總數超過一億。

篇十: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我一直很好奇,龍姓是怎麼來的呢?所以我就要來調查一下龍姓。

我的調查方法是:

1、找有關中華姓氏書籍,上網瀏覽,瞭解龍姓和龍姓來源。

2、走訪有關部門,瞭解龍姓人口和龍姓分部情況。

3、通過多種途徑,蒐集龍姓的名人故事。

我找到的一些內容如下:

龍姓來源:傳兩千多年至漢代,有龍勉,因仕從河北鉅鹿詔遷資料,找扶風京兆,傳四代有龍述,字伯高,龍伯高初任山都有關書縣令,漢光武帝時升零陵太守,官於楚,家武陵。為武陵始祖

歷史上龍姓名人:(略)

龍姓人口數量:龍姓人口約280萬

四、結論。

1、龍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不可詳考,其一: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姓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是為河南龍氏。

2、龍子:最早見於史籍的龍姓名人,據説,這位賢人又被稱為龍叔,由於主張“治地莫善於助,莫不善於貢”而被孟子引用以告滕文公,因而青史垂名。

龍姓,為中國古代百家姓之一,為古老的姓氏,姓的來源因多涉及神話,故不可詳考。在中國古代中,許多龍氏族民曾經在推動歷史的發展曾起到過重要的作用。而且現在有少數的人姓“龍”。

1、出自黃帝之臣龍行。據《姓氏錄源》及《竹書紀年》所載,黃帝臣有龍行,黃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鄭)。是為河南龍氏。

2、出自舜時納言龍之後,以官名為氏。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龍氏,舜臣也,龍也納言(所謂納言,是當時一種專司出納,帝命的官職。)子孫以官職名龍為氏。因舜的活動地域在晉南地區,故此支龍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為山西龍氏。傳兩千多年至漢代,有龍勉,因仕從河北鉅鹿詔遷扶風京兆,傳四代有龍述,字伯高,龍伯高初任山都縣令,漢光武帝時升零陵太守,官於楚,家武陵。為武陵始祖。

3、出自古代神話傳説,御龍氏之後。據《姓氏考略》所載,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天水。如夏朝御龍氏劉累(堯之後,因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御龍氏”)的後裔中,就有以龍為氏的。劉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師縣南,是為河南龍氏。

篇十一: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好多同學姓劉。他們常開玩笑説:“我們五百年是一家。”又一次聽老師説,姓氏是一種文化,很值得研究,於是,我們幾個姓劉的同學對“劉”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調查與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書籍

2、網絡

3、其它途徑

三、資料整理

劉氏的來源主要有三:

1、出自祁姓,為炎帝堯陶唐氏之後。相傳祁姓是黃帝的後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後來祁氏被封於劉國,亦即今定州唐縣。其子孫以國為姓,相傳姓劉。史稱劉氏正宗,這就是陝西劉氏。

2、出自姬姓,為周太后的後裔。相傳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繼位,封王季的兒子於劉邑,其後裔以邑為氏,世代相傳姓劉,這就是河南劉氏。

3、出自他姓,為他族、他姓改嫁或賜姓劉。

劉徽(約225年—約295年),漢族,山東濱州鄒平市人,魏晉期間偉大的數學家,中國古典數學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中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劉徽思想敏捷,方法靈活,既提倡推理又主張直觀。他是中國最早明確主張用邏輯推理的方式來論證數學命題的人。劉徽的一生是為數學刻苦探求的一生。他雖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釣譽的庸人,而是學而不厭的偉人,他給我們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

劉勰(約465年—約520年),字彥和,生活於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漢族,生於京口(今鎮江),祖籍山東莒縣(今山東省莒縣)東莞鎮大沈莊(大沈劉莊)。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舍人,頗有清名。

劉勰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家,漢族,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東宮通事舍人,頗有清名。晚年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浮來山創辦(北)定林寺。劉勰雖任多種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地位。

劉姓氏歷史傑出人物概況

劉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豐邑中陽裏(今江蘇豐縣中陽裏街道)人。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和軍事指揮家,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劉恆(前203年—前157年),即漢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三位皇帝(不含前後少帝)。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為代王,其為人寬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調。漢高祖死後,呂后專權,諸呂掌握朝廷軍政大權。前180年,呂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等大臣把諸呂一網打盡,迎立代王劉恆入京為帝,是為漢文帝。

劉啟(公元前188年1月17日—公元前141年正月),即漢景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漢文帝劉恆嫡長子,孝文皇后竇氏(即竇太后)所生,西漢第六位皇帝。在位16年,諡號孝景皇帝,葬於陽陵。

四、研究結論

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4000多年來劉姓子孫枝繁葉茂,遍佈天下,素有”劉天下,李半邊”,”張、王、李、趙、遍地劉”之譽,為中國4大姓之一,目前全國有人口7000多萬,加上世界各地華人預計全球劉氏人口在8000萬以上,是一個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團結互助、奮發向上、興旺發達的望族。劉氏也是歷史上產生皇帝最多的姓氏,共有70多位帝王,歷時長達650年餘年之久,可謂‘’帝王之尊、民族之名、影響之巨、萬姓之首‘’相當霸氣!

篇十二: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是一個姓劉的小男孩。我曾為我的姓氏十分自豪,因為姓劉的名人就不少。雖説我姓劉,但我對劉姓的認識並不是很深,“劉”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劉的名人有哪些?“劉”姓是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藉此機會,做一番調查。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整理資料

四、研究結論

1、劉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五點三八。

2、姓劉的名人可真不少!有漢高祖劉邦,蜀漢昭烈帝劉備,唐朝文學家劉禹錫,神機妙算的劉伯温,南宋畫家劉松年,理財家劉晏,西漢武帝劉徹,“竹林七賢”之一劉伶……我為劉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驕傲。

活動二:漢字字體的演變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演變,前後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行書—草書。這七種字體。被稱為“漢字七體”。

活動三:製作漢字印章。

漢字構造精巧,行美旨遠,正如中國人的性格特徵,含蓄謙遜,包容闊達。他們自身就有一種,智慧的力量,一個想象天地,你盡情飛翔與馳騁!

漢字是我們中華民族永遠的瑰寶,是我文化傳承的“接力棒”,我愛漢字!

篇十三: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今天我們學習了《關於“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這篇文章,我突然特別想知道“何”姓的一些知識,帶着心中的疑惑,我對“何”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網絡查詢。

2、查閲書刊。

3、詢問家人。

三、資料整理

“何”姓來源:何姓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於韓,滅國。其後裔韓武子(另一種説法是韓武子是晉同族曲沃桓叔後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後)仕晉,封於韓原,以地為氏。後來與趙、魏三家分晉,成為諸侯。秦始皇滅六國,韓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間,因改姓何。

歷史名人:何晏,三國時期曹魏大臣、玄學家,漢代大將軍何進之孫;何敞,水利學家,濟南太傅,以寬和為政;何休,中國東漢時期今文經學家,儒學大師;西晉的何琦,以孝聞名,且有才學,著有《三國論》;東晉則有盡心輔幼主的名臣何充……

“何”姓人數及分佈:全國有1300萬何姓人,主要集中於四川、廣東、湖南三省,四川為當代何姓第一大省,居住了何姓總人口的18%。

四、研究結論

1、何,作為姓,源出於音訛,是“韓”的誤讀,因此,韓厥既是韓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2、歷史上的“何”姓人才濟濟,有玄學家何晏,水利學家何敞,儒學大師何休……

3、何姓人數已超過千萬,在中國的大姓裏排名十七位。

篇十四: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木子李,弓長,張文刀劉,三橫王……天南地北共一堂,有首歌謠這樣説道:“張王李趙遍地鄒,世世代代傳不休。”現在全國鄒姓人口大約450萬,是中國的第67姓,古往今來,鄒姓人才輩出,燦若繁星。雖説我姓鄒,但對鄒姓的認識並不是很深,藉此機會尋根問祖,做一番調查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有關鄒姓氏起源及演變相關資料。

2、蒐集與鄒姓人物相關的資料,篩選確定有代表性的鄒姓人物。

3、瞭解鄒姓人口數量以及及在我國的分佈情況。

三、調查研究情況

(一)起源及演變

1、源於姚姓,姚姓之鄒,舜帝,姚姓,舜帝后裔姚姓族人開創建有鄒國,是最早的鄒國。春秋初,鄒國為曹姓鄒人所奪,子孫以國為氏,稱鄒姓。

2、源於曹姓,出自戰國時期魯穆公所改設鄒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3、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鄒佳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鄒氏、組氏、鐵氏等。得姓始祖有正考父、宣靖父、穆公。

(二)歷史上的鄒姓名人

鄒韜奮、鄒容、鄒魯、鄒永暄、鄒秉文、鄒作華等。

(三)鄒姓人口數量在我國的分佈情況。

鄒姓,中華姓氏之一,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七位,源流有多處,有一支源於姚姓,姚姓之鄒:舜帝姚姓。舜擅長占卜預測,亦稱姚舜。舜帝后裔姚姓族人開創建有鄒國,是最早的鄒國,是商朝的諸侯國,姓名名典《姓觽》:“鄒國,舜後,姚姓“。有老譜考證的主要只兩個來源,西周初有一支源於子姓,到春秋時期的正考父,他的子孫食於鄒邑,是為主要來源,是“以邑為鄒氏”。

四、研究總結

1、鄒姓人口較多,是中國第67姓。

2、鄒姓人口分佈很廣,但不均衡。

3、源於姚姓,姚姓之鄒。

篇十五: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書上有一篇關於“李”姓的研究報告,讓我明白了,姓氏也是一種文化,想起了我的姓-王,便想出了調查王姓歷史的題目。

二、調查方法

查閲有關中華姓氏的書籍,閲讀報刊,上網瀏覽,瞭解王姓的來源和王姓的歷史名人。

走訪有關部門瞭解王姓人口和分佈情況。

通過多種途徑收集王姓的名人故事。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四、結論

1、我國的王姓源遠流長,傳説先秦時期東周靈王有太子晉,太子晉聰明早慧,才識過人。後來,洪水氾濫成災,太子晉獻計靈王,沒想到靈王不但不聽,還廢掉了太子晉的名位。為紀念太子晉是王族身份,他的家人都更為“王”姓。也有改姓的,王族之後都改為“王”姓,大臣們也紛紛效仿。我們認為,大量別的姓氏改為王姓,是王姓人口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2、王氏的眾多分支中數來仍以源自周文王姬姓子孫的那一支名氣最大。這一支王姓源自原來的周朝,也即今天的甘肅、陝西西安一帶,其後來的主要分封之地在今山東省境。據考證,福州王氏發源于山東琅琊王氏,以王審之為福州王氏的祖先代表。

3、王姓歷史久遠,加之支系眾多,世族繁盛,代代名人層出不窮。如戰國時期授蘇秦、張儀縱橫術的“鬼谷先生”王詡。琅琊的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千古留名。唐代有著《滕王閣序》的“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大詩人王維、王昌齡。有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王安石。元曲的代表作家王實甫,所著《西廂記》堪稱經典。現代名人有:科學家王選、中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王亞南、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被授予共和國上將軍銜王震……我為王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4、據2007年統計,王姓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王姓人口數量達9288。1萬人。在2013年國家重新統計了一番,把百家姓定了下來,目前王姓排第二,李姓人口數量現在排第一。

篇十六: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曆史,現存最早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甲骨文。漢字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

在付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展了一次關於漢字的研究。

活動一:關於“楊”姓的歷史和現狀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楊,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楊。“楊”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楊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楊”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楊”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書籍。

2、百度搜索。

3、詢問身邊的人。

三、資料整理

四、研究結論

1、楊姓是中華姓氏之一,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為隋朝、南吳的國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姓氏。

2、歷史上“楊”姓名人輩出。有東漢時期名臣楊震、隋文帝楊堅、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楊玉環、南宋著名文學家楊萬里。

3、楊姓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佔全國人口的3。08%。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

活動二:漢字字體的演變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七種字體稱為“漢字七體”。

活動三:自己製作印章

漢字在世界文字中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它具有獨特的魅力。漢字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也是我們終生的良師益友,每個人的精神家園。漢字往往可以引起我們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給人美的享受。

我愛漢字,愛這個擁有魅力的文字語言!

篇十七: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王語

一、問題的提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每個人的姓氏都有它獨特的歷史,我姓王,我很想知道我王姓的歷史,於是我做了一份調查報告。

二、調查方法

1、閲讀書籍

2、上網查資料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網線是中國第一大姓氏是世界三大姓之一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據中國大陸公安部對全國户籍人口的更新(2007年4月)統計分析顯示人王姓為現代中國第一大姓有大約9288。1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7。25%,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單性之一,但極為罕見。

王姓來源於周朝王族。周朝的王族本性姬,但這個家族以及周的分封國中姬姓的王族中種不斷有一些人由於失勢或亡國分離而出來,因為它們是過去是屬於王家的,因此。僅這一隻王姓。以王子喬為始祖。姬姓王氏至少已經歷了2600年的歷史。在中國百分之90有家譜王姓都源於姬姓。

歷史人物:

王翦

王翦(出生和逝世時間不詳,)關中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戰國時期秦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起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能使其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生卒年不詳,春秋戰國時為國朝歌。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鬼谷子是縱橫家的鼻祖,著有《鬼谷子》兵書14篇傳世。民間稱為王禪老祖。四大弟子蘇秦,張儀,孫臏,及龐涓聞名於世蘇秦主張合縱張儀主張連橫孫臏龐涓鬥法也洪動當代。震古爍今。

四、調查報告

1、王姓是現代中國姓氏人數最多的,共有9288。1萬人。共佔全國人口的7。25%。

2、王姓是由周代王朝的姬姓演變而來的。全國有家譜的90%。的王姓都是由姬姓演變而來的。

3、我還了解到了一些。中國古代姓王的名人。王翦鬼谷子等等。我將來要。好好學習,成為國家棟梁,為“王”氏家族爭光添彩。

篇十八: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姓丁的同學,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丁。“丁”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丁”的名人有哪些?帶着這些問題我對“丁”姓歷史和現狀做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丁”姓來源:出於高陽氏顓項之後。顓頊子稱,稱氏族居住在今河南東南的汝河地區。稱之子老童,老童之二黎、吳回在高辛氏時代先後任祝融化。吳回之子陸終有六子,後分別發展為六個大部落。陸終的第三子籛鏗,又稱丁祖氏,丁姓。

“丁”姓歷史名人:丁德文海洋生態醫學館;丁取忠近代數學專家;丁文華廣播電視專家;丁大釗核物理家;唐代詩人有:丁居晦、丁謂、丁澤……

“丁”姓現狀:當代丁姓的人口僅40萬人,佔全國0。43%並且“賈”性比“丁”性略多。

四、研究結論

1、傳説,“丁”姓出於高氏之後,吳回之子陸中有六子,後分別發展為六個大部落。又稱丁祖氏,丁姓。

2、歷史上,“丁”姓名人輩出。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丁秋,戰國哲學家丁雲鵬……。

3、2018年,我國户籍人口最多的姓氏是“王”,“丁”姓排名第四十八位。

篇十九: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認識姓賴的人很少,在學校裏就只有一兩個人姓賴,在班上也只有我一個人姓賴。“賴”姓的來歷是什麼?姓“賴”的名人有哪些呢?我國姓“賴”的人大約有多少呢?帶着這些問題,我給“賴”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些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詢問家人。

2、查閲書籍。

3、查看手機。

三、資料整理。

1、來源。

相傳炎帝后商有四支,屬於古羌族的四個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時烈與厲通,又音賴、故烈山氏、來源歷山氏、賴山氏皆同。古時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城,後有一支東遷於商代在河南厲鄉縣建賴國,依附於商朝。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後來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號,為賴子國。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鄙地,其後裔以國為氏,稱賴氏。是湖北或河南賴氏。

2、歷史人物。

賴鏡明代畫家,詩、書、畫俱精,時稱“三絕”;賴和作家,在白話文中反殖民主義;賴文政南宋時曾兩次領導過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茶農、茶敗起義……

3、現狀

2021年賴姓的人口達到216萬,為全國第九十八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6%。

四、研究結論。

1、“賴”姓來源於賴子國,以國為氏。

2、歷史上,“賴”姓名人有很多。賴鏡明代畫家、賴和作家、賴文政懂茶名人。

3、2021年賴姓為全國第九十八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16%。

篇二十:關於袁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範,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範。“範”姓是怎麼來的?歷史上姓範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範”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着這些問題,我對“範”姓的歷史和現狀做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閲書籍或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範姓的來源範姓出自祁姓。據記載,帝堯裔孫劉累事夏王孔甲。

後遷魯縣,商末國於唐,周成王滅唐,遷之杜,為杜伯。杜伯無罪見殺,其子奔晉為師,其玄孫士會因功封於“範”姓。

歷史人物: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字希文,祖籍邠州;南宋文學家范成大;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范蠡…

現狀:網絡查詢範姓人口情況據統計,目前範姓人口總數460萬,排名51位。

四、研究結論

1、範姓,尊範武子(士會)為範姓的得姓始祖,追源於三皇五帝之堯帝,往上可追源到黃帝軒轅氏及少典氏。

2、在歷史長河中範姓人才輩出。有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的范仲淹,春秋末期著名的謀士和實業家的范蠡,秦末農民戰爭中為項羽主要謀士的范增,侍奉過清太祖、皇太極、順治帝、康熙帝四代皇帝的范文程,東晉經學家,曾任豫章太守的範寧,曾任東陽太守的範汪,還有南宋的“四大詩人”范成大,和東漢名士,中國古代廉吏典範的範丹。

3、範姓人口總數為460萬,排名在全國第51位,佔全國人口的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