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三國演義讀後感5年級500字(推薦8篇)作文

精選 閲讀(1.75W)

篇一:三國演義讀後感5年級500字

三國演義讀後感5年級500字(推薦8篇)作文

張碩果

這個寒假我跟爸爸、媽媽一起重讀了一遍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它是羅貫中原著,龔勛改寫的少兒版。

《三國演義》講述的是蜀、魏、吳國爭霸天下的故事。動盪的三國時代,英雄輩出:有英俊的呂布、霸氣的曹操、忠厚的劉備、義氣的關羽、勇猛的張飛、智慧的孔明、驍勇的趙雲等……

在這些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歡最敬佩的人是孔明,也就是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善武。他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周瑜故意刁難諸葛亮,讓他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説:“十天時間太長了,我保證三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並立下軍令狀。到了第三天凌晨,江面是大瀰漫。諸葛亮請來魯肅坐船同去取箭,那二十隻船的兩邊插着稻草人。曹兵聽到擂鼓吶喊聲,擔心有埋伏,一起向江中射箭。諸葛亮見船上的稻草人都插滿了箭,下令全速往回開。士兵齊聲高喊:“謝丞相箭!”周瑜知道後,自歎不如諸葛亮。

我也很喜歡劉備,他做事非常有恆心。劉備聽説諸葛亮足智多謀、神機妙算,曾三顧茅廬,用真心感動了隱居在卧龍崗的諸葛亮,最終諸葛亮當上了劉備的手下謀士。這讓我領悟到“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因為劉備的堅持,才請到諸葛亮幫助他打勝仗。我們學習也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篇二:三國演義讀後感5年級500字

黃子鶴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國演義》又名《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羅貫中,山東太原人,生活在元末明初,經歷了元末農民大起義,三國演義講述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互相爭鬥的故事,是我國第一部水平較高的章回體長篇歷史小説

書中有許多戰爭:赤壁之戰,官渡之戰,潼關之戰,合肥之戰等等。當然,還有許多計:如連環計,空城計,美人計等等。書中最聰明的人,諸葛亮算一個,從草船借箭可以看出來。

故事主要講了周瑜十分嫉妒諸葛亮,他打算再一次商量軍事的時候給諸葛亮佈置一道難題:要求他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否則,軍令處罰。由此來陷害諸葛亮,而他卻只説只用三天就能完成,諸葛亮憑着魯肅的幫忙,用20條船上的稻草人,憑着大霧天氣向曹操“借”箭,諸葛亮不一會兒就成功借到十萬支箭,他按時交箭,周瑜十分佩服。

我們在生活中也能遇到這種神機妙算的人,比如説:一個人家裏被偷盜了,那個人報警,警察會根據給的線索進行分析,最終去逮捕小偷,將他關進牢房,大家都對警察十分佩服。

當然,不只是草船借箭這一件事情十分吸引我,還有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劉備三顧茅廬,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張飛智取瓦口溢等等故事。

三國演義這本書需要反反覆覆的讀,第一遍只是囫圇吞棗的讀,第二遍可能就印象深刻了呢。

篇三:三國演義讀後感5年級500字

何耀鵬

《三國演義》是一部古典名著,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期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書中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描寫的主要人物有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關羽、張飛、周瑜、魯肅等,這些人物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最令我感動的是其中的兩位英雄人物——劉備和諸葛亮。

先説説劉備吧,她深受將臣百姓的愛戴。劉備的能力主要體現在用人上,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徽,進而信得忠實的徐庶,受此二人指點三顧茅廬,成功地請到天下奇才諸葛亮。而後又收服數位博學多才的謀士助他抗東吳、戰曹操。他愛民如子,寧失性命也決不丟棄漢室百姓;愛將勝子,看着趙子龍大將抱着阿斗殺出曹軍重圍,心疼地將親生骨肉棄之於地。一個賣草鞋的人能從一無所有到三分天下得其一,正是因為他有這些高尚的品質,他贏得了百姓們的愛戴和將臣們的忠心。

諸葛亮是一個鞠躬盡瘁丶死而後已的忠臣,他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具備文韜武略,足智多謀。她借東風丶草船借箭丶三氣周瑜丶巧施空城計……這些都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書中描繪的諸葛亮的形象十分簡單:身高八尺面,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拿鵝毛扇,與常人無異,但他的所作所為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讀完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篇四:三國演義讀後感5年級500字

顧軒豪

提起《三國演義》,很多人都會想到“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句卷首語,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鼎立,羣雄逐鹿、誰才是真正的“王者”呢,請聽我娓娓道來!

《三國演義》塑造了一位位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神機妙算的諸葛亮、有勇有謀的關羽、俠肝義膽的張飛、惜才如命的劉備、膽略超羣的孫權、忘恩負義的呂布、治世之能臣、亂世奸雄曹操……,而我最喜歡智勇雙全的趙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身穿盔甲,左手拿長槍、右手持寶劍、在曹營中七進七出、左衝右殺,最終救出劉備妻兒老小,這就是“趙子龍勇闖曹營”的故事。

《三國演義》中最著名的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官渡之戰:曹操用兵得當、以聲東擊西之計以若勝強、以少勝多。赤壁之戰:孫劉聯合,周瑜利用哭肉計使黃蓋進入曹軍大營,裏應外合擊敗曹軍。夷陵之戰:劉備不聽諸葛亮和趙雲的勸告,傾全國之力攻打吳國,為關羽報仇,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蜀軍大敗。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在魏、蜀、吳的明槍暗戰中,曹操、孫權、和劉備各自為了創立帝國神話而不斷前行。

我很喜歡這部書,它不僅讓我學到了三國時期的歷史文化、也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滿招損、謙受益”“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希望自己能成為趙雲那樣智勇雙全的人。

篇五:三國演義讀後感5年級500字

朱贇達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翻開了中國著名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在這裏曹操的詭計,劉備的謙遜,諸葛亮的謹慎,周公瑾的心胸狹窄……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讓讀者進入了另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展開的,但我認為智大於勇的,如在西城,諸葛亮巧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萬大軍。這種例子數不勝數。

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的。像漢室劉禪,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將蜀國獻出去,最後竟上演了令天下人恥笑的事。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上聽從謀士的話,就不會被曹操吊死在城樓上了。古人云:“大勇無謀,福禍佔其,禍居上,福居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在這裏諸葛亮可以説是最有才的了,可他也並非神仙,如他讓馬謖去守街亭,導致丟了街亭和柳列城這兩個軍事重鎮,自己也被降職。料事如神的諸葛亮尚且如此,何況我等凡俗之子。所以我們沒理由苛刻的要求別人或自己不犯錯,更不應為別人的一點兒過失而橫加指責。

讀完一本《三國演義》,不禁感歎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之大勢。也為讀者生動活現地為讀者演義了一個個歷史故事,同時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篇六:三國演義讀後感5年級500字

夏博文

暑假期間,我讀了被譽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它主要寫的是魏、蜀、吳三國在沙場上的爭霸,最終三國歸晉的故事。現在我就介紹幾個我比較喜歡的人物。

我喜歡武藝高強的武聖——關羽。他英勇無畏的過五關斬六將,他在劉備赴會荊州時,為他保了一命,如果不是華容道釋曹的這件事,他可能將一戰成名呢!真是太可惜了。

再説説劉備,劉備讓我印象最深的事情,要屬“三顧茅廬”這件事了。為了請諸葛亮出山,他老早就下馬啦。第三次請諸葛亮出山時,張飛和關羽兩人都急“死”了,説:“諸葛亮能有多厲害!當我把他打一頓,看他還出不出來。”這時,劉備卻説:“你們冷靜點,我們請人家出山輔佐我們,就應該誠誠懇懇的,這樣人家才能真心實意的輔佐我們啊。”

雖然我喜歡關羽和劉備,但我最佩服諸葛亮這個人物。他無論是火燒新野還是草船借箭,都體現了他的聰明機智。你想想,如果現實生活中的你,也和諸葛亮一樣聰明絕頂,那還愁考試不及格嗎?諸葛亮除了聰明機智,還是一個忠心耿耿的軍師。在劉備去世後,他的兒子劉嬋繼位,那時的他還很小,諸葛亮完全可以佔據王位,一統天下,可是他依舊像輔佐劉備一樣幫助劉嬋處理政務,直到他懂事為止。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形色色,各有各的特點。所以説,經典的魅力是無窮的,也讓我自己受益匪淺。

篇七:三國演義讀後感5年級500字

這學期,我和媽媽一起讀了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由羅貫中所編寫的長篇歷史小説,主要講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羣雄紛爭,劉備、孫權和曹操相繼崛起,建立了各自的國家,描寫了魏、蜀、吳三國之間錯綜複雜的軍事和政治鬥爭。其中著名的戰役有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

書中大概有四百多位人物,例如狡猾奸詐的曹操;一身都是膽的趙雲;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其中,我最喜歡諸葛亮。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足智多謀,人稱“卧龍先生”。自從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山後,便一直忠心耿耿,為劉備出謀劃策,借東風、草船借箭、空城計、七擒孟獲、三氣周瑜等等,這些妙計幫助劉備贏得一場又一場的勝利,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國演義》這本書描寫了許許多多的故事,每個場景都讓我感同身受。讀到“桃園三結義”,當他們説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時,感歎於他們能夠找到志趣相投,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異姓兄弟。更是感歎於諸葛亮用一生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到死都在用他的智慧安排後事,讓我特別佩服。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遇事要向諸葛亮一樣要有計劃,多動腦;結交志同道合朋友;像劉備一樣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

篇八:三國演義讀後感5年級500字

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三國演義》也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裏面的故事新奇有趣,人物性格鮮明,寫的是東漢時三家分晉的故事。

這本書大概講的是魏蜀吳,三足鼎立。魏國的代表人物為曹操,蜀國的代表人物為劉備,吳國的代表人物為孫權。三國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曹操是天時,孫權是地利,劉備是人和。

羅貫中最終整整用了十二年的時間創作出了家喻户曉的《三國演義》,其中人物個性鮮明,曹操老驥伏櫪,劉備禮賢下士,孫權少年英主,諸葛亮足智多謀,關羽忠肝義膽,張飛粗中有細,趙雲智勇雙全。

《三國演義》中也有許多典故,首先肯定是桃園三結義,劉備、關羽、張飛,在桃花中拜把兄弟。孟德獻刀,講的是曹孟德,也就是曹操,送給了董卓一把刀,但是這並非是送刀那麼簡單的事,而是曹操想刺殺董卓。煮酒論英雄,講的是曹操和劉備一起高談闊論,談論英雄……

我我讀完這本“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想起曹操的“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曹操雖然是一代奸雄,但是也是雄才大略,他寫過許多詩詞,如短歌行中的一句話,想必都耳熟能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思至今。”此外他還創作過許多文學作品,如《嵩裏行》、《觀滄海》等。

讀完後閉着眼睛就能想到三國演義中的許多典故。三分天下最後是魏也就是司馬懿將天下統一,分裂了60多年的中國,終於一統在石頭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