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我和經典名著的故事作文(精選5篇)

精選 閲讀(1.62W)

篇一:我和經典名著的故事作文

我和經典名著的故事作文(精選5篇)

我和《奶奶的星星》

王子玥

初見《奶奶的星星》是在一個清香的書店裏,記憶中,六七歲的小女孩用胖乎乎的手抱起這本色彩斑斕的書遞給身後的爸爸:“我要這本!”身着襯衫,同樣胖乎乎的中年男子停頓了一下,好像在驚訝一個小孩子怎麼會挑中了這本書。殊不知這僅僅是因為它封面對我有巨大的吸引力,誘惑我把它帶回家,放在家裏落灰。

幾年前的一個黃昏,也是像史鐵生初進地壇的那樣一個温柔的傍晚,太陽正在收拾光芒準備下班,在把一天中最後的陽光灑向大地。月亮也開始用自己柔弱的身軀托起整片星空,羣鳥早已歸巢,夜空中一隻失羣的小鳥在天空中徘徊。人們忙碌地在大街上走着,匆忙的腳步流露出儘快聞到來自自家廚房飯香的渴望,整個世界喧囂而又寂寞。就在這時,電話鈴聲衝破了安靜的表面,露出了掩蓋不住的殘酷事實:奶奶走了。而我最後一次見到奶奶,還是在三年前的國慶節。

以前總覺得奶奶很煩,人老了,什麼都記不住,耳朵也有點背。對她説話要在耳邊大聲吼,講話時會口水流出來,也會為我通宵做毛毯,會檢查每個人的被子要不要再縫一遍。這樣一個人,忽然就沒了,以後再也不會有一個人,能笑咪咪地讓我叫她“奶奶”了,剎那間,窗外的萬家燈火都暗然失色。

忽然,我瞄到了一本書,它就像是被命運安排好了似的,在這個特殊的日子,特定的位置讓我看見。它等了我許多年,就是為了這個時刻,只是為了在這個時刻讓我把它捧起來。沉入書海,我好像看到了奶奶去親戚家時,小史鐵生着急地大喊大哭,看到了奶奶爬在牀上,小史鐵生在她的背上蹦蹦跳跳,好像聽到了無邊的繁星之下,奶奶和藹而又飄渺的聲音:“傳説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多了一顆星星,為走夜路的人照個亮兒……”好像看到了,從叫奶奶的那個人走了的那一刻起,小史鐵生就像我一樣,懂得了什麼叫珍惜。

抬頭,漫天繁星之中,奶奶的星星在和藹地看着我,拭去我滿臉的淚水,為我照亮了夜空。

篇二:我和經典名著的故事作文

我與《朝花夕拾》的故事

袁千然

《朝花夕拾》這本書,穿過時空的阻隔,劈空而來,將我牽進魯迅先生的回憶之中。

書中流出的“食”總是寥寥數句,就把人的饞蟲勾了上來。紫紅色的桑椹在我眼前晃來晃去,又酸又甜的覆盆子刺激着我的味蕾。一邊想着一文錢就能買到的茴香豆到底有多好吃,一邊想着和小夥伴偷來的羅漢豆應該會更香一點。看到這位大文豪哪怕是在仙台求學時也不忘吐槽“芋梗湯”難喝,我擦了擦嘴角的口水,忍不住會心一笑。

書中流出的“玩樂”總是三言兩語就讓人迫不及待想要去嘗試。魯迅把他最美好的回憶都留在了百草園,其中樂趣不僅讓他幾度夢迴,也令我心弛神往。無法體會到玩蟲子的樂趣,大概見到蜈蚣斑蝥這一類東西也會被嚇得魂飛魄散,可我還是想看看那石井欄,那泥牆根是何等風景。我不僅想見識一下美女蛇的姿容,還想養一隻小隱鼠。看他一拉一扭就能補到七八隻鳥,還嫌棄,我也想一試。可是想着樓下堅硬的水泥地,望着窗外的高樓大廈,霓虹閃爍……迅哥兒的童年才叫有滋有味,叫人好生羨慕啊。

書中流出的“傳統”總是片語隻字,就使人如臨其境。迎神出巡的活無常和其他各種鬼,擠在船頭也看得津津有味的社戲,並不昌盛,卻讓我也日思夜想。繡像本的《蕩寇志》,還有阿長千辛萬苦為他尋來的《山海經》,這一切對我來説,都是那麼新奇,讓我醉在晨曦的花香之中。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非要計較這本書批判了什麼,鞭撻了什麼,就會覺得無論何事,何物都拾不到。所以,為什麼不換個有趣的角度來看呢?

沐浴在晨曦之中,聞着花香,微暝之際,拾起越過時空的它。我與它的隔膜,大概,不過是一點童心,以及對生活的熱愛吧。

這,就是我與它的故事。

篇三:我和經典名著的故事作文

我與《牛虻》

詹文燊

“不論我活着,還是死亡,我都是天地間飛來飛去的快樂的牛虻。”這句話是牛虻寫給瓊瑪的信的結尾,更是亞瑟一生的寫照。而我與《牛虻》的故事則從這裏開始。

拿起書,一張飽經風霜的人臉映襯在書的封面:粗獷的面容,碩大的臉龐,還有那緊皺的眉頭,無不表達着牛虻的堅決信念。而居其中間的,還是兩個陳樸又枯黃的大字——“牛虻”。這就是《牛虻》。

初讀《牛虻》,被其吸引的並非從容勇敢的亞瑟,而是書中典型的社會環境。常常一個下午,一間房,便在這本書中泡着。一句“夥計們,打得太差了”,一聲“預備——舉槍——射擊”,卻道盡了社會現實的醜惡。當我讀到一個個慷慨淋漓的詞語,當我看見一句句義憤激昂的文段,當我聽聞一段段擲地有聲的篇章,心都會不由自主地顫抖:這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啊?教會欺騙,國家黨爭,鋪天蓋地是謊言的世界,是捉弄的天地。牛虻,亞瑟又該如何生存下去呢?

想到牛虻的身世,便有一種莫名的力量推動着我讀完《牛虻》。如今再讀,也是另外一種心境了。

亞瑟改名為“牛虻”,為的是堅決將革命進行到底的信念。再看看我,身上的事情,卻是如此地不堪入目,無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學習、足球、打卡……一個人尚可以為了革命頑強生存,改名忍辱,我呢?當一次次集體的起義出現,當一輪輪共同的攻勢發生,只有那一個個不忘初心的革命黨人至死不渝。革命尚可如此,生活中的零瑣小事又有何不可呢?又為何無法“頑強”下去呢?

牛虻最後雖然英勇就義,但意大利的革命遠未結束。在他身後,有千千萬萬只牛虻正在磅薄成長,像他一樣頑強堅持。身為新時代的“牛虻”,追求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又有什麼理由不頑強堅持呢?

篇四:我和經典名著的故事作文

我與《生如夏花》

張可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第一次讀《生如夏花》時,是在四年級。那次,我要為學校第二天的圖書分享會做準備。我在書櫃上兩排花花綠綠的名著上掃着目光,《巴黎聖母院》、《簡愛》、《基督山伯爵》,我一本都沒讀過。

這時,“生如夏花”四個字映入我的眼簾。我不禁好奇:什麼書的名字居然會叫這個名字?肯定是一本很厲害的書,明天帶去學校,一定會震驚同學們的!我抽出這本書,丟進書包。

第二天,老師在講台對我們説:“同學們,把你們的書拿出來與同學分享吧!”我閃電般拉出《生如夏花》,偷偷晃了一下,老師果然看見了:“呀!張可同學帶了一本詩集,你看過嗎?”詩集?這是什麼,我雖然感到奇怪但還是裝出自信的模樣説道:“當然看過了,這是我最喜歡的書!”“那我們請張可上台分享一下吧!”

瞬間,一道驚雷從我的耳朵鑽入,我低頭看了看書本上娟秀的“生”字,感覺自己要完了。我從來沒有看過這本書。我只能打開序言,一字一句地讀着“《生如夏花》由詩人泰戈爾所作……”我聽見教室漸漸不再專注於我,因為我的分享毫無感情可言。最後,老師問我:“你最喜歡哪一句?”我將書本一合,又隨便打開一頁,生硬地讀着: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晚上,我回到家,打開書包,拿出《生如夏花》,打開第一頁,慢慢地讀着。光影朦朧的詩意,輕輕浮了出來,鑽進我的眼睛。“我們的慾望,把彩虹的顏色,借給那隻不過是雲和的人生。”貪婪如狼,泰戈爾説。“從別的那裏飄浮到我生命裏的黑雲,不再落下滴或引起風暴,而只給予我夕陽的天空以色彩。”過往如煙,困難是通向希望的鑰匙,泰戈爾説。

書頁慢慢翻動,我讀到了一個句子:讓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一天後,我和老師申請再次分享。我説:“在秋天時如落葉般靜靜死去,不攪起人世間的一絲灰塵,不打擾任何人,就此結束夏花般絢爛了整個世界的人生,這或許就是泰戈爾的心願吧。我們的一生或許只是路邊的小草,平淡無奇,但平凡不代表碌碌無為,只要我們奉獻過、快樂過,像樹葉一樣垂過樹蔭,也像果實一樣有過成就,那麼當我們成為了世界的秋葉時,就會心無愧疚地靜美了。”

生活給了我絢爛的夏花,我也要還生活一簇靜美的秋葉。現在,《生如夏花》依然立在我的書櫃裏。馮驥才曾將日曆比作生命的落葉,我想,《生如夏花》就應該是我生命的花朵吧。

篇五:我和經典名著的故事作文

我與《中國文化課》

邱梓涵

一紙艱澀難懂的字樣,如一灘冰冷的秋雨,霎時澆滅了我對這個“文學大咖”的熱情。許久許久,一看到作者上印着“餘秋雨”的名字,便不想再往下看任何內容。我對他的偏見,向來是漸積漸深的。

那天上午,剛聽完講座的媽媽抱着一本厚厚的《中國文化課》敲開了我的房門。孔雀藍染滿了整個封面,金漆燙出了五個大字“中國文化課”,以及……餘秋雨著。我的笑容逐漸凝固,期待的眼神被白眼取而換之:“拒絕餘秋雨,從我做起!”

媽媽無奈地笑了笑;”你如果總帶着偏見去看一個人,就永遠不會發現他的優秀,也許他是閃亮亮的金光,在你眼裏也如灰塵般不起眼。看看這本書吧,秋雨也許並不只會“助淒涼”,也能温暖文化。”

我帶着“批判精神”翻開了這本書,預備要寫一篇關於“現代文學家故弄玄虛”的長篇大論來告訴媽媽我堅定的立場。

不想,看了不到十分鐘,這個“堅定的立場”就被我拋到九霄雲外。李白,杜甫、王維……一個個高大尚的人物鮮活起來,有着自己的小脾氣,有着自己的煙火氣,他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剪影,被餘秋雨水到渠成地匯聚起來,是那麼的富有生命力。

本來對中國文化史左聽一點,右看一點,七零八碎的我被打通任督二脈般地眼前一下清晰起來。想起之前對他的成見,我實則哭笑不得。

這個可愛的小老頭,好像還有點禿,頂着重重的黑眼圈和有些發紅的眼睛,在一盞暖橘色的小燈下,認認真真地書寫着中國的文化史。可是他,卻被我誤以為成一個冰冷無情,刷刷直下的瓢潑大雨。

一本《中國文化課》,我終於明白了,原來,秋雨,也可以是温暖的,他會用自己的方式,温暖中國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