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素材>

讓孩子的作文變得不再空洞

素材 閲讀(1.44W)

 我們的作文為什麼會顯得空洞?

讓孩子的作文變得不再空洞

我們明明寫作文時寫了好多內容和故事情節,修改了好多次,可老師的作文評語中仍然是“文章內容太空洞”;其實我們的作文中這時缺的不是故事情節和事例,缺少的是我們沒能夠突重點,把其中重點內容寫具體!

還有,作文寫好後,爸媽和老師都説整體上還行,但總感覺作文裏缺點什麼東西沒寫出來,又説不出具體缺什麼!我們的作文中這時到底缺什麼呢?缺的是我們在寫作過程中對自己真實感覺和感受的表達,因此雖然寫了很多內容,也比較具體,但還是像隔着一層紙,沒法看到活生生的人和故事!

怎樣做到不再空洞

(一)、有詳有略地寫出自己的感覺

一篇好的文章必定是有詳有略的,而凡是文章中需要重點表現的內容,在表達時就需要詳細具體地進行描寫,就像美術中的素描和工筆一樣,只有通過它們,才能更好地將事物的細微特徵表現出來,如果我們在寫作時東一筆西一畫地拼湊文字,不管是濃墨重彩還是輕描淡寫,當我們看到它時,都會顯得空洞無味、無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我們有的同學會説,我平時寫文章時寫得很具體字也寫得很多呵,為什麼老師還是説我內容不具體,思想空洞、無真情實感、不吸引人呢。原因是我們的同學在日常寫作中忽略了一樣讓你的作文變得內容豐富、感情真摯,文章寫得與眾不同的最大因素——寫出自己的感覺。

(二)寫好事物發展的過程

如何寫好事物的發展過程?在對人物行動過程的表述中,對主人公所做的能很好表現出文章主題的行動描寫,光寫清楚他做了什麼樣的事或動作還不夠,更重要的是要描寫出他是怎麼樣完成這些行為或動作的,簡單説,我們不能光寫他做了什麼,更重要的是,必要時要寫出他是怎麼做的。通俗地總結起來就一句話需要同學們很好的理解並牢記。

也就是我們説的“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麼,而是你怎樣完成的”,只有這樣,文章才會顯得更生動、更有吸引力。

我們在日常寫作時,老師或同學也許會説我們寫的作文情節不夠豐富,不吸引人,我們有的同學便想着再往文章中增加情節。誰想,加了五六個情節後,老師仍説文章的情節不豐富,仍是三四百字的作文。其實,真正的原因並不是我們的文章中缺少的並不是情節或故事,而是情節故事發展的“具體過程”。

家長可以學習和幫孩子做的?

我們的家長朋友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兩個隨意的問題,便幫助孩子解決作文中詳略不得當,重點不突出及描寫不夠具體的問題。現在介紹幾件家長朋友可以輕易做到的辦法。

1、小孩子的思維是極具跳躍性的,只要他們心理高興,會一連串地講好多件並不相關的事情,在這時候,你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向孩子選擇性的問下面的問題“你剛才和我説的事情中,你覺得哪個最有意思?為什麼不把它説得更詳細些呢?”;“這幾件事中,你重點要和我説的是哪個?”;“你不是要和我説你們去的地方都有哪些好玩的麼?前面的事情可以少講些,我想重點知道你們都是怎麼玩的。”

通過以上類似的問題,有助於幫孩子在幾件事情中分清主次和輕重,使得在平時説話和寫作文時,都能做到重點明確突出,有詳有略,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將幾件事一起講給家長聽的頻率不是很高,只要家長有心,堅持和孩子做這些方面的交流,少則三月,多則半年,不但能很好地解決孩子作文上詳略處理不好,得點不突出的問題,而且對孩子智力的開發也是很有好處的,他(她)大腦思維的邏輯性、主次意識都會得到加強,7——11歲的孩子,特別是9歲左右的孩子身上會表現更突出些。

2、在孩子學會做某件事,或是在完成某件手工工作上有進步的時候,可以要求他(她)把具體怎麼做的過程講出來,表示自己要向他(學習)這種做法,這樣不但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自信,還可以很好地解決學生在作文中只是自己做了什麼,卻很少能具體寫出自己是怎樣做的,怎樣完成這個動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