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徵文>

[2020年大學入學測驗徵文高中組]自疑2000字作文

徵文 閲讀(1.22W)

若以時間為根基回溯至第二名人類的誕生的初期,虛偽就成為了人類自永遠至永遠都無法消弭的隔閡。《舊約·創世紀》中上帝的“感性之光”其中也必定參雜着虛偽。人性的虛偽是伴隨着人類發展所衍生的,而上帝又因人的精神所賦予着其本不該有的涵意--一個有名無實的空架子。人的偉大是因為能夠了解自己的不足,所以人的劣根之性並沒有寫給上帝,似於橫貫天幕中驕陽前的幾抹薄雲、眾人歡欣時的獨自靜默而又內心狂歡或泰然的睜眼説瞎話,也是蒙田的“謊言直面上帝而回避世人”且都見不得人。
  唐太宗的“以人為鏡”?是古訓。要照人之鏡,那便少不了對象。所謂“一千個人眼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就不可能妄想着絕對的是與非。就因為人不是上帝,言辭直白過於辛辣會刺傷人心;指鹿為馬、吹擂子虛是自掘墳墓也會不攻自破。白雪公主即得不到可講真話的“魔鏡”而魔女也是不願聽它所講的真話的。?“用謊言去驗證謊言得到的一定是謊言”。有時候其實我們明知答案卻又虛心向人討教,樂於聽他人無力且乏味的廢話來慰籍自己空洞的內心,也足矣顯得在他人眼中的鰲裏奪尊。所以世間總有那麼多戴着“理性”高帽的“悲觀主義者”。遂令他人充之以鏡,就免不了虛偽相隨。這時也只有自疑能夠看清亦真亦假的真相。
  可人何嘗並不疑惑問題是否出於自身卻總覺得是“你”有問題。
  當一個人的相信到了極致,也就是“夏蟲不可語冰”他便會極力盼望他人的贊同,當你的“疑”打破了附和的喧譁,將一切虛幻的泡影和假説論為烏有,那他所言的極是也就是虛張聲勢便會在頃刻間瓦解。我們讚賞着“以人為鏡”的氣度與胸懷和一次次自我校準的魄力,沒有誰一出生就可以參得人生中的大徹大悟,我們也通常意識不到嘴角的飯粒有多大,鼠生來就不懂得這叫做“竊”狗也只明白吃飯和見人就吠。這種智慧,的確是為了更好的審視自己,反思和評判自身不完整的生命。但歪斜的鏡子中浮現的即是扭曲的,其中定浸滿骯髒的垢漬,所映出的像也定是花了粧、塗了粉將“假”換為“真”的“真像”。“視人之身若視其身”與“心中有佛所見皆佛“都道明瞭要自身修養的重要性。自疑則避免了勞煩他人充當鏡子,因為人是集矛盾為一體的生物,而善於自疑可將錯與對、憎與惡相互交融,剖析進與退的辯證關係。從事物本質湧現出的疑點就可以直視自己的靈魂直達深處,塑造自身足矣影響他人乃至社會。
  自疑深邃,向來不是為那些行走在人生進程中,具有超凡灑脱的秉性或在發生盎盂相敲時,能夠輕易流露出冠冕堂皇之節氣的人所使用的。他們的天性區別於“不為五米鬥折腰”或“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這種傲然天成的骨氣。是半凝結惜時江湖俠客中,縱情恣意的情懷與對現世生活不羈的狂言踐諾罷了。
  霧裏看花花滿地”描寫的便是如今社會朦朧無味且枯燥,各類“潮流與紅”都相差無幾、世風日下的現狀。在這“大數據時代”下的it產業成了社會發展的領導者也逐漸證明着“數據即是資本”。這種以“互聯網”為中心的文化將我們無一例外的捲入這場“膨脹的藝術”中去。它的盛行,與浮躁的心有關;與人疊着人所產生的高温卻無法降躁的現狀有關;是與社會昌盛的態勢,文明的生生不息有關。“與外界事物相因而生的情感,必然與它們的變遷而一起變異”。人類的發展若要脱離了客觀存在就會停止,只有把思想寄託在外界的影響下才得以延續。
  可我們的思想似乎在這浩蕩的進程中停止了。
  在枯燥的環境下目極之中皆為是非,潮流的產生是機械的,俗話説的“天下網紅是一家”其所產生的效應也大抵一致,就如烏爾法特説言“總是翻來翻來覆去地誦着“花與夜鶯”的主題,沒有任何新的創造”。譬如廁所裏除了男位就是女位,絕對總結不出第三位。但自疑者能夠在共性中發現問題,能夠在探索思想的道路上且進且退。我們有時在舉步維艱的困境下希冀着思想迸發也想着安於一隅求得貴人,還有時我們理解着“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在凝視你”這句經典時卻睡着了,隨後就順着洞口栽進去,且在惺忪的下墜途中,又欣然自欺的轉變為“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
  寫到這裏,我就想起莫言在《捍衞長篇小説的尊嚴》一文裏曾寫到的∶“沒有必要像寵物一樣遍地打滾,也沒有必要像鬣狗一樣結羣吠叫。它應該是鯨魚,在深海里,孤獨地遨遊着,響亮而沉重地呼吸着,波浪翻滾地交配着,血水浩蕩地生產着,與成羣結隊的鯊魚,保持着足夠的距離。”這本是莫言在《食草家族》中的一篇序章,可面對現如今“快餐文化”與“短視頻”橫行的時代來説,算是一種清秀也是一種溯江而上的衝擊,令“正確”的更具內涵,將“錯誤”的呈現給尚未淌入這灘渾水,或執意驚醒正處在渾水中荒誕的只求站穩腳跟的人。趨炎附勢,隨波逐流只會令思想停止,將自己的觀點成為他人“理論”運行的工具。這些變了模樣的文化、混雜無章的文化,無不時時剝離着我們與思想的距離與其自身脱節,令我們墮入社會的幻光而無法自拔,我們總要將目光收回,來面對問題疊着問題的日子。
  若一個人的理論成為了社會的共識,要麼是此人威望極大所述的共鳴極強,再者就是羣眾思想的狹隘與落寞。迷茫者混雜在現今與歷史的交匯處停滯不前;奠基不疑者經驗的只是憶起或遺忘,望着前者的背影如此循環又不知為何。當人的餘光瞥不清一件事物的全貌時,才會抬頭仰視它的全貌。很顯然,我們所見到的都是他們讓我們見到的。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就是永遠不孕育出問題,今天我們暢遊在温水中回憶着昨日的温馨,就不會驚愕明天的變動,直到我們思緒被洗淨;直到我們抓不住問題的所在;直到我們失去自己本該擁有的一切時自疑又有何益?
  我暫且遺留的僅為時間,我比所有人更應自疑。

[2020年大學入學測驗徵文高中組]自疑2000字

作者:宋郡

年級:高三年級
  題目選自:全國卷Ⅲ

本站專稿,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中國小寫作指導、寫作素材、優秀作文以及有獎活動
  盡在“本站”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