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高三>議論文>

高三議論文:以禮興邦1500字作文

議論文 閲讀(3.25W)

2016年3月,網曝,中國遊客在泰國就餐時用盤子鏟蝦,場面混亂,造成大量浪費,整個餐館一片狼藉。”“2015年1月,某中國遊客對泰國空乘人員潑開水,導致航班中途返航,全機乘客時間因此延誤。”“2013年3月,馬爾代夫某度假村經理宣告拒絕向中國遊客提供熱水壺及熱水服務,原因在於中國遊客經常直接使用水壺煮泡麪,導致其難以清理而存在安全隱患。

高三議論文:以禮興邦1500字

自2013年丁錦昊事件曝光,各種關於中國遊客不文明行為的負面報道層出不窮,我就不理解了,為什麼素有禮儀之邦雅稱的中國現在的國際聲譽,急轉直下,向來文質彬彬的華夏同胞所到之處如飛蝗過境?我反思,反思我們除了給別國帶去消費力的同時又帶去了什麼,難道真的如同那些心懷鬼胎的人嘲諷的那樣,這是我中華民族的劣根性?

不!我堅決拒絕這樣的答案,我泱泱華夏,幅員遼闊,縱觀歷史,從三皇五帝之時起,上上下下浩浩蕩蕩如滾滾黃河川流不息,五千餘年;橫覽社稷,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雄踞亞洲之巔。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唯有我中國未嘗泯於埃土,為什麼十九世紀中葉的堅船利炮始終無法敲碎我華夏同胞的心?在這塊遼闊的土地上,什麼都可以分裂、訣別、遺失、湮滅,唯一斷不了,掙不脱的,薪火相傳的,血脈相融的,就是文化。如果我將文化比作一根麻繩,禮,這個字毫無疑問,是其中最粗壯的一股。

伴隨着原始宗教形成之後,禮儀二字便被賦予了深遠的含義。可以説它是黃河流域文明擺脱茹毛飲血而真正擔當起“文明”二字的憑證,它是原始人類將對對自然的畏懼承轉給鬼神的體現,它是古代帝王鞏固封建地位加強專制的權柄,它也是現代社會約束你我,定下的道德規則

試想,若是沒有劉玄德的禮賢下士,就沒有趙子龍單騎救阿斗,就沒有張翼德長阪坡退曹軍,就沒有關雲長過五關斬六將,就沒有馬超、韓信、英布之勇,就沒有黃忠定軍山之役,更就沒有五虎上將同為一人帳下的佳話。

五虎將是如此,孔明則更是如此。臘月的隆中,大雪飄零,劉備雖非貴為九五,卻也是帝王之胄,紆尊降貴,尋至草廬,將卧龍喚醒,隆中一對,遠矚高瞻,預知天下三分鼎;鞠躬盡瘁,飄落秋風五丈原。

歷史中因禮而流傳下來的佳話比比皆是,但歷史畢竟是過去的事,它所存在意義是讓我清楚明白什麼重要而什麼不重要,我們不能沉湎於歷史,就像我們不能永遠活在天朝大國,禮儀之邦的夢境裏,這也是我為什麼會拾起桌上的筆,寫下這樣一篇文章。我們應該面對現實,現實就是:幾十年前,有人送給我們一塊刻有東亞病夫的牌匾,卻被李小龍一腳踢碎。幾十年後,又有人妄圖辱我中華兒女炎黃子孫,我們,應該怎麼做?

避開古代一些繁文縟節不談,孔子在千年前已經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鄒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曰:‘是禮也’。”孔子去魯國的太廟,每有不懂的事情就會問,於是就有人嘲笑道:誰説他懂得禮節啊,在太廟裏每件事都要問,孔子回答説:這就是禮啊!是啊,這就是禮,聖人無常師,即便是孔子也會有未曾涉獵的知識,文化何其豐富,禮儀又何其多,當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衝突,當西方的低聲細語與東方的高談闊論相矛盾,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入鄉隨俗,尊重當地文化,這本身就是一種禮。

宋濂在東陽馬生序裏也告訴了我們一種禮。“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悦,則又請焉”遇到老師的批評和斥責,顏色就更恭敬,禮節就更周到,不敢説任何一句話來反駁,等到老師心情變好再去請教問題。這也是一種禮,它叫尊師重道。其實學習就是這樣,如果我們不能對知識抱有一顆敬畏之心,它也不會心甘情願地隨我們而去,如果我們不能對老師抱有應當的禮節,又怎麼奢望老師對我們的關愛?禮節是一種態度,態度決定了成敗。

還有一種禮,叫第子規。“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帽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不論是衣食住行還是尊長幼之序,數千年前便已有人修了一座燈塔,屹立千年,即便是今天也是具有現實意義的,關鍵就在於,我們看,或是不看它。

我想再回到之前那個問題,我們除了給別人帶去消費力還有什麼?我希望是文明,是興旺。誠如是,則邦國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