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高三>議論文>

高三議論文:就水而下900字作文

議論文 閲讀(3W)

朱熹曾語“源頭活水”的確,水是生命之本,是世界文化之源。世界文明源於大河文明,大河文明源於水。

高三議論文:就水而下900字

古今多少文人都對水有着不同的評價。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曾指出:“水以清輕甘潔為美。”宋代唐庚也曾寫道:“水不問匯井,要之貴活。”而老子、孔子、孟子這三大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對水也都有着深刻精闢的理解,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上善若水”是老子對水的綜合評價,其中也體現了老子“不爭”而“利萬物”的思想。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也對水有着獨特的認識和情懷,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這則《論語》流傳千古,孔子憑藉水流淌不息來喻時間逝去,勸阻弟子珍惜時間。而孟子作為孔子的學生,也對水有着不一樣的讚賞之情。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同時倡導“以仁為本”,並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看法。因此得之,孟子十分在意民心民生,孟子周遊列國,向各國君王勸説民生重要,要將人民放在第一位。《孟子。滕文公下》中孟子曾説:“救民於水火之中,取其殘而已矣。”這句話便是後來成語“救民於水火”的出處。這句話是指百姓生活貧困,如同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啊。

孟子同樣也認為人性之善,猶水之就下。《孟子。離婁上》中有言:“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還有,《孟子。告子上》也曰:“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的這些言語都將人性之善、民心之仁與“水之就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孟子認為,水順流而下,是水之本性,同樣人本性善,民心也本歸順於仁政。

孟子對於水的言論有很多,大多用於闡述民心歸順。他也曾言,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順應了水之道。《孟子。告子下》中的“禹之治水,水之道也。”以及在《孟子。離婁下》中有錄:“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則無惡於智矣。”這些記錄都表明,大禹治水是順應水的流向來達到目的,若智者也如大禹治水般懂得順應萬物本性,便也是個益處。孟子始終將水與民聯繫在一起,用水的哲理來傳播自己“仁政學説”和“民貴君輕”的思想。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孟子將水視作自己思想的符號,以水之道,言民之本。在歷史長河中,水奔騰復回,川流不息,最終孟子的身軀留給了當時那個時代,而其思想由水帶給後代,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