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話題>家庭>

我的家庭奮鬥史徵文(通用10篇)作文

家庭 閲讀(2.53W)

篇一:我的家庭奮鬥史徵文

我的家庭奮鬥史徵文(通用10篇)作文

工程隊“長人”

“長人”者,我外公孫小根之綽號也!因其身高一米八多,故得此雅號。我出生時,外公已告別人世數載。每當外婆閒暇時,就會翻一翻相冊,將自己的思念注入每一張照片裏。我也只能從相片裏想象外公:高大魁梧的身材,直爽開朗的性格,幽默風趣的談吐……

聽外婆説,外公的父親去世得早,外公國小沒畢業就輟學回家挑起生活的重擔。青年時期,外公先是入伍參軍,後來復員回家務農。寒冬臘月,他曾冒着風雪搖船販賣海鮮;炎夏酷暑,他又頂着高温做面賣面。窮則變,變則通。時代給了外公大顯身手的機會!

“幹大事,找長人”

20世紀70年代初期,正是改革開放的萌芽期。外婆説,當時的温西琛山鄉是農業鄉村,剛剛經歷了公社時代,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閒置在家。為了搞活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琛山鄉決定成立建築工程隊,組織村民外出打工。但是,誰來帶領這支隊伍呢?“幹大事,找長人,長人最合適!”鄉政府工作人員在調查時,得到了村民們一致的回答。當年的外婆還有點擔憂,怕這個工作得罪人。外公爽朗地笑着説:“既然大家信得過我,我就來帶這個頭。有黨和政府為我撐腰,有什麼好擔心的!”

於是,“長人隊長”走馬上任啦!他和鄉政府簽訂了責任狀,動員温嶺最早一批民工勇敢地走出去闖蕩。

“想掙錢,找長人”

有人説,温嶺人既有山的憨厚,又有水的靈動。是的,外公的身上就有温嶺人的山海精神。在外婆的講述中,我彷彿看到了那個晨光熹微的早晨,一羣農村人挑着被褥,扛着行李,一早趕到汽船埠頭。他們乘着汽笛轟鳴的小汽船,匆匆上岸。接着,他們又在人潮的推擠下湧進長途客車站。餓了,啃幾口冷饅頭,累了,草蓆一鋪將就睡一覺。他們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走出去,跟着“長人”去外面掙錢!由於鄉親們都是第一次出遠門,外公憑着自己僅有的知識,到處打聽,買車票、換車票、找旅館、找飯館。外公是他們的支柱,是他們最信任的領隊。

外公在短短的幾年裏自學了很多知識,他能寫演講稿作報告,能訂合同談業務,能看圖紙改方案。在他的帶領下,琛山工程隊為政府創了很多收入,也大大增加了村民的經濟收入,成為當地的主要經濟支柱。外婆説,每當年底外公回到家鄉,總有一批批村民擠在家門口,央外公來年帶他們加入工程隊。外公總是有求必應,儘量想辦法安排。於是,“工程隊長人”的名號更加響亮了!

“有困難,找長人”

工程隊的生活是艱苦的。工程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1985年,工程隊在黑龍江作業,遭遇了寒潮,外公帶領工人們在冰天雪地裏與風雪搏鬥,與命運搏鬥;1986年,工程隊在安徽苗溪遇到洪水,外公帶領大家搶修工程、連夜搬遷。那時媽媽只有四五歲,跟隨外婆外公輾轉在各個工地上。外公非常理解、同情出門在外的村民,誰家裏困難,外公會提前給他發工錢,並且偷偷拿出自己的錢寄給他家人;工地上大多是單身漢,外公就叫外婆承擔了為大家洗牀單洗衣服的重任,工程隊裏連誰找媳婦困難外公都要操心。外公常常風趣地對外婆説:“我這個隊長就是家長啊!”

雖然我和外公素未謀面,但他豐富的人生經歷、勤勞智慧的奮鬥歷程讓我深深為之敬佩。在外公身上,我看到了一個凡人的偉大,一份時代的記憶,一種精神的迴響。一個人能把握時代的機遇,在時代的洪流中濺起一朵浪花,掀起一個巨浪,迴盪起一聲巨響,那麼他的一生應該無憾了。但願我能穿越時空,和您——我最親愛的外公一起,回味歲月,笑談當下!

篇二:我的家庭奮鬥史徵文

外公的奮鬥故事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外公的奮鬥故事,離不開那片海。五六十年代的石塘漁村,老舊的木板船,被油漆刷得鋥亮。六七成新的漁網散落在船艙的某個角落,從不落灰的木板牀上仍有一絲餘温。一葉扁舟,在海上航行,時而空船而返,時而滿載而歸。一去數天,在海上漂泊不定。這,就是外公那個年代的漁民生活。

我的外公出生在石塘,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漁民。一雙粗糙且爬滿老繭的手,滿是滄桑的臉上溝壑叢生,刻滿深深淺淺的皺紋,黝黑的膚色中透着古銅色的光澤,映刻着往日歲月的艱辛痕跡。外公家裏兄弟姊妹五人,他排行老四。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只能喝粥吃糠,能吃上一口白米飯都算是一件奢侈的事。外公16歲時,就為了家裏生計,不得不去烏郎鼓上當火頭(當地方言,“火頭”負責船上的燒飯、洗碗工作;還要觀察船上其他船員如何放網、起網,熟悉船上作業)。“當時是一條十幾米長的木製漁船,當地人稱烏郎鼓(烏郎鼓是靠風力和人力櫓槳驅動的木製帆船),從石塘出發,要開三四個小時……”第一次出海的情形,時隔50多年,外公講起來,仍歷歷在目。

當他滿懷期待地登船出海時,海上忽然風起雲湧,脆弱的小漁船被不斷攪動的波浪拍打着,隨勢轉起了圈。船晃動得歷害,外公踉蹌得一下子就跌倒在甲板上,看着上下翻滾着的白色浪花,只覺得頭暈腦脹,胃裏翻江倒海的難受,哇地吐了一地。暈船,對於每一個出海的漁民來説,都是一道難關。接連兩三天,外公都卧牀不起,一直吐,連膽汁都快吐出來了。“那段日子真是苦啊……”外公邊説邊擺了擺手。

做了一兩年的火頭後,外公便去小舢舨(當地方言,烏郎鼓主要依靠收放船上的小舢舨進行線釣捕魚作業)上作業,收入比之前做火頭多了很多。一個月產量好,能拿到好幾百元工資。相比烏郎鼓,小舢舨只有四五米長,僅容兩個人作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公每天凌晨四五點鐘就要上小舢舨,到晚上五六點鐘才收線,由烏郎鼓拉回到甲板上。一天的辛勤勞作之後,已然疲憊不堪,草草吃過晚飯,就一頭倒在甲板底下的木板上睡着了。聽外公説,那時五六個人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身子極其疲憊,完全顧不上又濕又悶熱的環境。風平浪靜還好,萬一碰到海上風暴,還有生命危險。每當我細問時,外公卻總是笑而不語,彷彿刻意在迴避什麼。是的,那段日子太苦了。

到了七八十年代,老舊的烏郎鼓被淘汰,迎來了機器捕撈作業。木製大船有三四十米長、六七米寬,船上的條件也好起來了。不管是作業還是住宿生活條件,都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在機器上有點經驗,便在船上改行做‘機艙’(就是船上看管機器的一個工作)。”外公笑了,那種自豪感從心底裏綻放開來,在嘴角勾出一個温暖的弧線。“那後來呢?”我急切地等待着外公的回答,忍不住地對外公之後的故事產生了好奇。原來,外公曾做過船長,與其他人合夥買了一條漁船。可最終還是因合夥人多,大家意見不同,容易鬧出矛盾,沒過多久,那條船便被賣了。外公接着便“洗腳上岸”,辦了一家專門為漁船遠洋提供冷藏冰的製冰廠,一開始也賺了不少錢。後來製冰廠效益不好,也關停了。

雖然現在家裏條件好起來了,也搬進了新樓房。在本該享受美好生活的時候,年近60歲的外公還是閒不住,和外婆做起了海鮮生意,“閒不下來啊!從小苦日子過慣了,不用幹,反而不適應啊。”“現在的生活,是真的好啊。”這是外公時常掛在嘴邊的幾句話。

外公的記憶碎片,也就在和我這短短的一段談話中緩緩復原。時隔半個世紀,我們聽出了那段歲月的艱辛。記憶雖沉澱已久,但它不會逝去。遙望那片海,回首往昔那些故事,那裏承載了外公太多的往事。但外公奮鬥的故事還沒結束,仍在繼續……

篇三:我的家庭奮鬥史徵文

不負海軍藍,造夢青山綠

冬雨微涼,除夕將近,我跟隨父母來到老家探望長輩——温嶺市大溪鎮盤山新村。這已是村民們享受高山移民、整村搬遷的第十二個年頭。可是,村文化禮堂裏坐着的老人們卻根深蒂固地認為“自己就是山裏人”。“山裏人”這三個字無聲流露出老人的驕傲,見證幾輩人走南闖北創業的歷史。這“山裏人”中,我的伯公最有發言權——

伯公今年七十有八,花白的頭髮,黝黑的臉龐透着紅,看上去精神抖擻。幾年前的中風,使他行動有些不便,粗糙瘦削的手中總是拿着一根枴杖。但是,分明和他人有些不同——即使拄着枴杖,他依然挺直着背,大步地邁着。媽媽説,這是當兵人的印記。我知道,伯公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圓一個海軍藍的夢

時間追溯到六十多年前,伯公十九歲。在盤山這個偏僻的村莊,年輕人很少有機會走出去,當兵是他們走出大山、解決温飽的最好途徑。可惜,伯公在第一輪篩選的時候就被淘汰了,因為體重不達標。伯公跟我們説:“那一年,冬天來得特別早,我哭着爬上盤山的時候,頭髮都有冰碴子了。”傷心的他回到家中,依然跟隨大人下地幹活。只不過,他的食量大了,番薯葉米糊、糠皮年糕,再怎麼難以下嚥的食物,他都吞得下去。伯公説:“我就一個念頭,吃壯點,當兵去!”

第二年,二十歲的伯公終於通過了驗兵!由於長期勞作,體能優秀,又是全鄉為數不多的中學畢業的青年,他當上了海軍!整個太湖鄉只有兩個!我問伯公:“在當兵前,你看過大海嗎?坐過輪船嗎?”伯公説:“不要説大海了,我連開汽車的公路都沒看過!”

伯公一臉驕傲地向我們介紹他的軍營生活。

第一年,他沒有上過輪船,每天堅持體能訓練,因為米飯管夠,身高蹭蹭蹭地往上升。

第二年,他終於穿上藍色的海軍服,登上軍艦,在茫茫的東海上一路向東,覺得國家真的大!

第三年,他表現優秀,贏得家屬探親的機會,太公第一次來到上海,父子倆逛了外灘。他説,上海的房子真高,抬頭看屋頂,帽子都掉地上了。

第四年,他和戰友們坐遠洋輪船穿越公海,在外國港口靠岸,他説岸上的外國人看到中國國旗大聲歡呼。

第五年,第六年,還是一身海軍藍!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第七年,他放棄留隊,選擇復員,因為父親生病,弟弟們還小,他要挑起家裏的大梁。我問他:“伯公,你遺憾嗎?我聽外公説,你的戰友留隊復員後,都在温嶺城裏工作呢!”伯公説:“家裏人過得好就行!”他説,當過一天的兵,永遠都是國家的兵!

這個老兵,到現在還保存着一套海軍藍,到現在還保持着中國軍人的作風,即使行動不便,脊樑還是挺直的。

畫一幅青山綠的畫

復員回家,伯公做回農民,把軍人的魄力帶到故鄉。沒過多久,他當上了大隊書記。

上世紀七十年代,伯公幹了幾件大事!他響應號召——挖水塘修水庫,不大的盤山村裏裏外外建了四個水庫。有了水庫,農田灌溉有了保障,農作物的收成好多了。

第二件大事,他帶領村民們開闢了一個茶園。伯公“眼紅”對面仰天湖茶園的茶葉銷路好,也想在盤山開闢茶園。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首先是得説服村民。對於祖祖輩輩面朝大地背朝天的農民來説,土地是何等珍貴,把山地開闢出來種茶樹怎麼捨得!伯公早考慮到這點,在提出建議前,他召集了幾個和他一樣想幹事的年輕人到處考察,東頭山上量一下,西頭山坳裏走一圈。敲定地址後,他在大隊支部會議上,提出“開茶山”——展示草圖、分析地形、介紹茶。

接下來的“茶園故事”,伯公不説我們也知道。盤山地勢高、水汽足,茶葉的品質很好,每年都有茶販不請自來。村民們除了莊稼收成,又有了一份不少的收入。就連現在,整村移民至山下,每年開春,盤山人還會上山採茶。茶山上一畦又一畦的茶樹,代替搬離高山的盤山人,守護着古老寧靜的小山村。伯公説:“茶山還綠着,值了!”

真的值了,伯公在最好的年華里,在最平凡的工作中,留下他最寶貴的印記——海軍藍永不褪色,青山依然煥發生機。他是千千萬萬退伍老兵的縮影——不負海軍藍,造夢青山綠!

篇四:我的家庭奮鬥史徵文

一脈燈火三代傳承

城市的繁華璀璨、鄉村的燈火通明離不開供電人的用心守護。我的太公、爺爺、爸爸都是電力人,三代奮鬥傳承,既是我們這個家族的奮鬥史,更是新中國的發展史。

初心

爺爺常説,太公心中裝着兩個家,一個是“大家”,另一個是“小家”。太公是電網的一名普通職工,那時候正值新中國成立,百業待興。家家户户只有一盞小小的煤油燈,丁點大的燈芯,散發出暗淡的光亮,哪怕這樣,每家每户還是捨不得點。太公就想啊,什麼時候能有電?有了電,就有了光,有了希望。於是太公把“小家”交給了太婆,自己和工友們走進了電網這個“大家”,經常是好幾個月不着家。他們常常坐在路邊的草堆裏,或者站在高高的電線杆上,啃個饅頭、喝口涼水,就投入到工作中。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把點連成線,將線織成網,把電線架進了城市,引到了鄉村,送進了千家萬户。太公在敢想苦幹中圓了有電的初心。

堅守

服完兵役的爺爺也成為了一名電力人。參加工作的第一天,太公就對爺爺耳提面命:“一定要時時堅守責任,視保電為己任。”爺爺這一代的電力人圓了有電的夢想,又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不停電”。不停電就是帶電作業,我們外行人聽着都膽戰心驚,但他們就是敢想敢拼。

在一次又一次的不停電作業中,爺爺説他曾經從電線杆上摔下來過,摔傷了腰骨,足足躺了幾個月;也曾經電傷過自己,燒傷了皮膚,電麻了半邊身子。經過電力人一次又一次的以身試險,我們再也不怕沒電了,家家户户燈火通明,神州大地華燈璀璨。爺爺在敢想敢幹中堅守了有電的夢想。

傳承

太公和爺爺兩代人愛崗敬業的精神深深感染着下一代,於是爸爸成為了家族裏的第三代電力人。和太公、爺爺一樣,他把熱血灑向了這份能帶來光明的職業,傳承了電力人敢想敢幹敢拼的精神。一入職,爸爸就投身到了基層一線工作中,一個搶修電話就能看到他排查故障,登杆架設橫擔的身影。讓我記憶猶新的是2019年“利奇馬”強颱風登陸後,全鎮停電,爸爸和同事們投入到電力搶修工作中,三天三夜沒有回家,等他回來時帶來一身疲憊。和太公、爺爺不同的是,他給了我更多的陪伴,會帶着我上山下海,會跟我講做人的道理,他希望我能成為一個眼界開闊的人。他帶着我親身感受他那份職業的不同,帶我走進電的世界。爸爸在愛崗敬業中傳承着電力人的那份責任。

夜幕下璀璨的萬家燈火見證了一代又一代電力人不忘初心,堅守崗位的風采。太公、爺爺、爸爸三代人的奮鬥讓“小家”越來越幸福,也讓“大家”越來越強大。幾代電力人胸懷使命,肩負擔當,在新中國的飛速發展中繪上了絢爛的一筆。

篇五:我的家庭奮鬥史徵文

三隻“東北虎”

今年是虎年,“虎”這個字在東北話裏形容人做事衝動,不考慮後果,現在越來越多被用在熟人間的調侃上,指勇猛、大膽、有魄力。——題記

樂觀、浪漫、敢打敢拼,是東北人的底色。我的外公、外婆和媽媽都是東北人,東北人骨子裏的“虎”勁在他們仨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外公外婆出生於上個世紀50年代,外婆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外公則生於遼寧省遼中縣。那時候,每家都有七八個兄弟姐妹,貧窮和不易可想而知。於是,既帶着給家裏減輕壓力的初衷,又懷揣着年輕人的參軍夢,兩個人在十六七歲的年紀,便離開了家鄉,來到了陌生的城市——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開啟了嶄新的人生。

外公説,當時來當兵的都是這個年紀的小孩,有的來了想家天天哭,有的受不了訓練的辛苦放棄了,還有的因為訓練成績不合格被退回了,而他一心想的是“既然來了,我就要做出個樣兒來”。他白天刻苦訓練,閒暇時間自己琢磨油畫、書法,自學了薩克斯、二胡,還愛好自由搏擊、防身術等,演講和文筆也是出類拔萃,每天撰寫軍旅日記……外公成為了部隊裏出名的業務精英和文藝骨幹,很快就提了幹,成為了一名解放軍醫生。

外婆説,那時候她瘦瘦小小,只有七八十斤,又比較內向,剛到部隊的時候很不被看好。她説,新兵訓練,在雪地裏一趴就是幾個小時,晚上睡的牀鋪也都是潮濕的,風濕就是那時候凍出來的。但是,她從來沒有喊過苦,沒有哭着説想家,她瘦小的身軀在訓練場上和男人一樣有模有樣,打靶成績數一數二;晚上在醫院裏獨自值班,穿梭於各個病房。

外公的虎,體現在張揚和恣意。而外婆的虎,體現在隱忍與堅強。兩隻性格互補的“東北虎”,在齊齊哈爾這座小城紮了根。

最近熱播的《人世間》,講述的彷彿就是他們的故事。那些平凡生活的期許,向上生長的信念,逆風時刻的堅強……成為了他們熠熠生輝的奮鬥史。

媽媽大學畢業後,隻身來到南方尋找工作,一番打拼,安家於此。骨子裏,是外公外婆不同“虎”勁的融合。

我是虎年出生,是一個小虎妞。媽媽説,她希望我也有這股子“虎”勁,去打敗曾經懦弱的自己,去打敗未來生活的磨難。

篇六:我的家庭奮鬥史徵文

貨郎陳的小康路

“布——隆——咚,布——隆——咚——”每到一個村子,撥浪鼓聲就會響徹一方。不一會兒,貨郎擔前就圍滿了大人小孩。“來一包針線”“我要那朵紅色的絹花”“麻花一包”……“好好好,這是您的針線……”年輕的貨郎樂呵呵地忙着生意。

這個年輕的貨郎就是我的爺爺。上世紀80年代,20多歲的他不論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每天挑着擔子,走村串鄉。油鹽醬醋、針頭線腦、麻花麻糖、洋布火柴、鍋碗瓢盆……爺爺的貨郎擔裏應有盡有。因為爺爺為人實誠,待人熱情,“貨郎陳”在附近十里八村都有着響噹噹的名號。就在這“布隆咚,布隆咚”的撥浪鼓聲中,爺爺維持着一大家子七口人的生活。

時光的年輪駛入了上世紀90年代,日益活絡的思潮衝擊着中國的鄉村城市。鎮上大大小小的店鋪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那各色各樣的鋪子裏,貨物更齊全,更時新。貨郎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老話説得好:“走路朝前看,做事往後想。”三十歲出頭的爺爺撂下了貨郎擔,用幾年來積攢的辛苦錢在鎮上盤了個鋪面,開起了小賣部,比起貨郎擔裏的貨品更豐富,更新穎。爺爺仍然遵循他的實誠經營之道,小賣部的生意也蒸蒸日上。家中的石板房被翻新成三層磚瓦房,在上世紀90年代,我們家的那兩間三層磚瓦房可以説是全村的標杆性建築。

隨着經濟的發展,一種全新的經營方式悄然興起,那就是超市。超市的興起,讓爺爺的小賣部生意日漸艱難。看着超市越開越多,年近半百的爺爺的腦子也在不斷地轉動着。“樹挪死,人挪活”,温嶺大大小小的超市能這麼紅火,經濟相對落後點的地方應該還有商機。於是,爺爺背井離鄉,去了隔壁縣的經濟開發區開起了超市,雖然規模不大,但店面是原來小賣部的幾倍大。果然,這一新穎的經營方式吸引了鄰縣人,再加上爺爺的實誠經營之道,爺爺的超市生意日益紅火。現在,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爺爺超市的貨品在網上也打開了銷路。正因如此,幾年前,我們家搬進了鎮裏的新樓盤。

貨郎陳,我那年過花甲的爺爺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一家子的小康路。

篇七:我的家庭奮鬥史徵文

聲聲呼喚,精神永傳

1955年,破曉,清亮的啼哭聲中,一個新生命誕生了。他叫小陳,是我的爺爺。

時間來到八十年代,“哎,小陳,來搭把手!”生產隊的同志喊道。“來了!”小陳那時雖稚氣未脱,手掌上卻佈滿了猙獰的傷口,深淺不一,那是長年勞作下,麥穗與鐮刀所留下的痕跡。他把懷中的稻草整整齊齊地碼成一堆,又仔仔細細地從中揀出穀殼和不合格的枯稻。

“你好了沒啊?磨磨唧唧。這稻草是你老婆啊?這麼捨不得。”

“哈哈哈”,周圍鬨堂一片。

“就來就來。”小陳漲紅了臉,但手上動作不停,揀乾淨了才起身。

“今年的‘優秀勞動力’又歸他了。”有人感慨。“那肯定啊,自從小陳進隊,哪年不是他?他的努力可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對呀,不是他還能是你?”……小陳赧然地笑。

收完這片地的稻草,今年的活兒就算是做完了。小陳數了數身上所有的票,大哥失業了,弟妹兩人只有微薄的收入,母親替人縫縫補補也能賺點,加起來勉強能撐過這個冬天,但想置辦些新衣和傢俱卻是遠遠不夠的。自父親過世以後,日子就越發清貧,一個饅頭吃幾天都是常有的事,母親為此愁白了發。前些天聽鄉紳們談論,國家要改“計劃經濟”為“市場經濟”,可以實行自由買賣了。小陳盤算着家附近的河還沒結冰,可以弄些水產來賣。

説幹就幹,寒冬臘月,小陳挑着扁擔走街串巷,“喲!來買啊,新鮮的水產,便宜不虧。”一雙破布鞋,露着腳趾,在寒風的洗禮中不堪重負,鮮血蜿蜒,凍結為可怖的血痂。手指尖添了細小的刮傷,初時沒有感覺,碰水便新傷舊傷疊加在一起,好不了,反反覆覆地疼。少年清朗的叫賣聲在歲月的年輪中逐漸沙啞,但笑容不變,依然透露着內心的純真。瘦削的背彎了,手上的繭厚了,一個又一個冬天飛逝了。

“小陳,來斤蝦!”

“好的,叔叔,還是這種嗎?”男孩中年長的那個——我爸,問道。

“嗯,這種好吃。”

“咦?老陳今天沒來?”

“生產隊有人建新房,爸爸去幫忙了。”年紀小的孩子接話道。

“他還是那麼熱心。對了,趕明兒我家大喜,叫他一定來啊。”大叔接過蝦,“你倆也一起來。你們也能幹,跟當年老陳一樣一樣的。”

“來買啊,新鮮的大蝦——”夕陽餘暉下,一大一小兩個影子不斷前進,沒入巷角,似乎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們叫賣的腳步,一如當年那個一往無前的少年——他們的爸爸。

“陳子,想什麼這麼入神?”朋友晃了晃我。“怎麼了,哪道題?”我思緒回籠,不再看窗外殘陽下挑着擔子的老人。“這個!”“你先看分子,是不是正好兩倍增加……等下,不對啊……”我抓了抓頭髮,苦惱地説:“你等我,我一定會算出來的。”是的,我又怎敢輕易放棄?有老陳、大陳在先。

當年的老陳如今鬢髮如霜,依然未曾懈怠,在家侍花弄草,讓我們家一年四季日日如春;當年領弟弟叫賣的大陳,日漸成長,撐起了整個家。新任的“小陳”——我,得兩代人的庇護,無憂成長——骨子裏拼搏的血液也得以繼承。聲聲呼喚,擔負未來,美好在傳承。

聲聲不息,生生不息。

篇八:我的家庭奮鬥史徵文

聽,那些年,那些事

“哥哥,這兒寫的是什麼呀?”妹妹指着一個老式的藍色熱水瓶問。

“獎,浙温桐山隊贈。”我大聲地讀着瓶身上的字,“嗯,這可能是一個有故事的熱水瓶,走,問問外公。”

“那是十六歲那年,外公努力工作獎來的。”記憶的匣子打開了。那年,外公成了一名礦工,每天早早起牀,背上沉重的工具,乘着罐籠下降到400米以下的礦井。“這可遭罪了——罐籠下降的速度極快,第一次乘,我就頭暈目眩,耳鳴,好長時間才回過神來。”外公説,更痛苦的還在後頭,到達井下還有十幾裏的路要走,接着還要乘坐“猴車”,這名字聽着有趣,可坐上去並不輕鬆:它是移動的,你得瞅準時機迅速跳上去並立刻坐穩,手得緊緊抓住把杆。最後,還得乘單軌吊車才到工作面……

“罐籠、步行、‘猴車’、單軌吊車,”妹妹掰着手指,“四種交通工具呀。”

“這算不了什麼!”外公笑了笑,“勞作了一上午,席地而坐,兩個饅頭就着一點鹹菜,這就是午餐……”

勤奮是外公青年時期的代名詞。

外公24歲那年結婚了。隨後,外公和外婆不得不因為生活而外出務工:幾經周折來到昆明,補鞋、做木匠、賣小吃……後來又到上海賣桶,去洛陽賣水泵。生意剛有了起色,但因為孩子要上學,外公回家幹起了運輸,每天早出晚歸,東奔西跑。那些年他對媽媽、舅舅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們要好好讀書,爭取考上大學,就不用像爸這麼辛苦了。”外公就像所有平凡的父親一樣,當起了家庭的脊樑,付出所有,用自己的雙手為下一代創造更好的生活。

“想當年,我……”飲一杯熱茶,兒孫繞膝,在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裏,外公又開始回憶那些年,那些事。我的思緒跟着他一起走過了大半個中國,或許是外公講得飽含深情,也可能是我聽得很認真,從中我竟聽出了一些驕傲……

我的外公只是千千萬萬的父輩的縮影,他們用質樸、拼搏、奮鬥,將篳路藍縷書寫到強盛富足,以及我們習以為常的今天,青絲變白髮,才換來如今的盛世繁華。感謝你們!

篇九:我的家庭奮鬥史徵文

縫紉機走過的歲月

屋子的一角依然放着那台老式縫紉機,用一塊素淨的棉布覆蓋着。搬家好幾次了,這台縫紉機卻一直保存着。

“努力賺錢,買上一台縫紉機”

“這可是我們家的大功臣,是我和你外公結婚時的三大件之一,當時可貴重了。”外婆摸着縫紉機黝黑髮亮的機身,眼裏滿是温柔。

“那個時候啊,物資特別匱乏,縫紉機是個了不起的大件,誰家有一台縫紉機,就意味着誰家日子過得好。我和你外公下定決心努力賺錢,也要買上那麼一台!”

當正午的陽光灑落的時候,七彩的光暈再次鋪陳在面板上,側耳傾聽,彷彿能聽到那陣屬於外婆年代的“噠噠”聲。

“一台縫紉機,我養活了一家人”

外婆從小就能幹,有了縫紉機以後,家人給外婆找了個師傅。外婆白天工作,晚上就刻苦地在縫紉機前縫縫補補,她的手藝越來越精湛。漸漸地,她成為了村裏小有名氣的裁縫娘。

“靠着這台縫紉機,我養活了一家人!”外婆講着,眼角突然泛起淚花。

外婆説她當學徒的時候,什麼都不懂,老是剪壞布料。但是她依然堅信,只要勤奮努力,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的,就能把這件事情做好。後來,找外婆裁剪的人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

“我捨不得把它扔掉”

如今,外婆已經不當裁縫了,家裏也很少使用縫紉機了。歲月蹉跎,它的面板磨舊了,機頭上的圖案也變淺了。商場裏售賣的琳琅滿目的衣服,也不再是普通縫紉機能做得出來的了。

“我捨不得把它扔掉,它陪我們一家度過了那個年代,看到它,我就想起了那段雖然艱苦但是充滿希望的歲月。你們這一代可要好好讀書,把祖國建設得越來越富強。”外婆説到這裏,緊緊握住我的手。

那樣物資匱乏的年代,尚且能為了自己和家庭而奮鬥,如今條件那麼好,又有何説辭不去奮鬥呢?就讓縫紉機留在我的家裏,繼續發揮餘熱吧……

篇十:我的家庭奮鬥史徵文

“醫”脈相承

每當別人問起我家人的職業時,我總是很自豪地回答:“我全家都是醫生!”這可不是在吹牛,從我爺爺開始,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成了如今的“醫學世家”。

通過對爺爺的採訪,我知道了爺爺出生於書香門第,太太公是秀才,太公經營着草帽編織廠。一次債務糾紛正好處於國共合作時期,導致官司失敗從此家道中落。太公無奈之下去海門開起了飯店。到了1949年國民黨潰逃台灣時,殘兵敗將將飯店值錢的東西全部搶走,爺爺家變得一貧如洗。

爸爸歎了口氣:“你爺爺從國小到高中,就沒有穿過一雙像樣的鞋子。”怪不得爺爺一直讓我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爺爺小時候一邊務農,一邊上學,導致他年輕時就落下了脊柱側彎的病根。”

“我國小時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反覆腹瀉,後來才知道得的是痢疾。當時我被新河鎮寺前橋一個道觀裏的道長用中藥治好。從此,我立志成為一個好醫生,治病救人。”爺爺搶過話頭。這件事他經常同我們提起,但無論哪一次,他臉上都會露出驕傲與自豪的表情——因為這是他懸壺濟世的開端。

“我努力學習,考上了浙江醫科大學,和你奶奶還是同班同學呢。”畢業後,爺爺響應國家的號召:到人民羣眾最需要的地方去。主動報名去了家鄉最偏遠、最困難、最缺醫少藥的山區工作,為鄉親們排憂解難。後來應組織安排,攜醫從戎,白衣執甲,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軍醫。轉業回家鄉後,爺爺就在市一院臨牀一線工作,從大內科,到創建消化內科,開展温嶺第一例胃鏡檢查,再成立重症監護室(ICU)。“第一個開展無痛腸胃鏡治療的也是我。”爺爺的臉上閃過自豪之色。

“你爺爺從醫50年,救了無數人的生命,那可是在和死神搶人啊!”爸爸嘖了嘖嘴,“我從小受到了你爺爺奶奶的影響,後來也選擇就讀醫學院校,當了醫生。”

我對爸爸的工作更熟悉一點,他可是我們抗擊疫情的“防護罩”,在遇到非典、禽流感和新冠等急性傳染病時,總是衝在一線保護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安全,杜絕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

“醫生真是太偉大了?那我堂哥為什麼要學醫呢?”我問道。

“你堂哥在國中時得了急性闌尾炎,爺爺只用手按按肚子就診斷出來了。他從小就敬佩爺爺,於是努力考上温州醫科大學,畢業後又考上覆旦大學,現在正在攻讀心內科碩士研究生。”

想起一有空就給我和哥哥灌輸中醫知識的奶奶,連忙問起奶奶的過去。

“奶奶和爺爺是大學同學,為了照顧家人放棄了臨牀工作,選擇去衞校教書,為台州的衞生事業培養了很多人才。現在很多診所、社區衞生院都有奶奶的學生呢,也算桃李滿台州了。之後自學中醫,偶爾還在老年大學講講課,普及一下養生知識。”

奶奶從小給我科普中醫知識,培養了我對中醫的興趣。而在濃厚的醫學氛圍中成長的我,深深受到了家人們的影響,體會着“公慈勤和,仁術濟世”的價值觀,對醫學的嚮往日益濃厚。

於是,我決定要學習祖輩對醫學的執着、責任和擔當,將其發揚光大,成為醫療戰線上的好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