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古文典籍>

第一九八則:人之生也直作文

古文典籍 閲讀(2.96W)

王永彬

第一九八則:人之生也直

【原文】

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貧者士之常,士不安貧,乃反其常。進食需箸,而箸亦只悉隨其操縱所使,於此可悟用人之方;作書需筆;而筆不能必其字畫之工,於此可悟求己之理。

【譯文】

人生來身體便是直的,由此可見,如果人要活得好,一定要向直道而行。貧窮本是讀書人該有的現象,讀書人不安於貧,便是違背了常理。吃飯需用筷子,筷子完全隨人的操縱來選擇食物,由此可以瞭解用人的方法。寫字需用毛筆,但是毛筆並不能使字好看,於此也可以明白凡事必須反求諸己的道理。

【註釋】

箸:竹筷子。

【評語】

人生來身體便是要往直的方面發展。如果坐得不直,佝僂駝背,不僅不方便,也是生理上的病態,會使生命的機能受到影響。人的心也是如此,若是邪曲不正,也會使生命變得駝背或是殘疾,甚至造成心靈的死亡。讀書人不貪財,也不妄求非分,所以貧者居多。既慕聖賢之道,就要能安貧,若是安貧,去求非分之財,甚而見利忘義,那就不是讀書人了。讀書人不能安貧,還不如生意人本分做買賣,至少不會做出違背自己良心的事。

進食用筷,要吃什麼,會憑自己的心意加以選擇,用人之方還在良心如何操縱。若是當用筷處卻用匙,欲食肉時卻向菜,便是自心不明,非匙筷之過。書法欲求好,並非筆之好壞所能左右,同樣的工具在不同人的手中,可以產生極不相同的結果。若不反求於自己,再好的助手與環境,亦不能幫助自己創造出成功的果實。

【作者簡介】

王永彬,字宜山,人稱宜山先生, 一生經歷了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五個時期。著有《圍爐夜話》,與《菜根譚》(【明】洪應明)、《小窗幽記》(【明】陳繼儒)一起被稱為“處世三大奇書”。

王永彬生於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時,卒於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時,享年七十有八。為南宋宗時王剛中之後,經兩次遷徙,直到其父清朝乾隆間才遷往荊州府枝江縣城西十五里石門坎(今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鎮石門坎人)。年少時,其仲兄去世,一度面臨輟學,後發憤始得入縣學讀書。他不喜科舉,很晚才恩獲貢生科名,為修職郎,參與編修同治版本《枝江縣誌》,擔任“分修”。後候選教諭,因深受儒家思想薰陶,在教學中,先令學生修身,次教其治學,不以科舉應試為唯一目的。並能身先士卒,修養己身而後教。同時對於鄉人,見善必賞;見過必反覆規勸,一定要使其徹底改正。

王永彬涉獵廣泛,在著述授業之餘,經史諸子書法醫學皆習,尤好吟詩,其同郡文友王柏心為其撰寫《勅授修職郎宜山王公傳》記載:“公著述外,尤好吟詠,與高安周柳溪、彝陵(夷陵)羅夢生結詩社,號吟壇三友”。

王永彬為人不愛榮華富貴,生性純茂衝遠。光緒《荊州府志·卷五十七·藝文志》記載:“王永彬,字宜山,歲貢生,性孝友,隱居教授。邑令朱錫綬耳聞其名,虛心造訪,永彬鑿坯而遁。”與友人一起每酒醉高論,説到古忠孝義烈之事,則沾襟涕泗不能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