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關雎讀後感600字國二(推薦10篇)作文

精選 閲讀(9.94K)

篇一:關雎讀後感600字國二

關雎讀後感600字國二(推薦10篇)作文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題記

薄雲如絮,水聲嘩嘩。參差不齊的荇菜隨着風擺動着,沾上幾滴耀眼的露珠。幾隻雎鳩鳥鳴叫着,飛撲而下,驚起了少許水紋。

岸邊一位青衣素衫的男子緩緩抬頭,順着那一羣雎鳩而望。突然,一道身影撞入了他的視線。他的呼吸滯留一刻:一身素色襦裙,眉如遠山,膚色白皙,細緻烏黑的長髮披於雙肩之上,略顯柔美。許多長短不一的荇菜浮在水面,她纖纖細手撫摸着荇菜。左右手輕柔的撈取,有時擦拭前額的流發,就像在撥弄我的心一樣。柔和的陽光罩在她身上,怕也是隻有雎鳩之擾才能拂走她的心了。直到夕陽西下,他才回過神,心卻已經跟着她了。

驚鴻一瞥,亂者心曲。夜似乎變長了,翻來覆去,腦中滿滿她的身影,又何談入睡?每每想到那女子的一顰一笑,他的嘴角便忍不住微微上揚

荇菜與水,她依舊優雅從容,挽起衣袖露出纖細的手臂,浸於水中。他為取悦美人一笑,搬來了一架古琴。悠悠琴聲隨風傳來,那女子似是注意到了他的目光,抬頭微微一笑,帶着幾分羞澀。那公子臉上便泛起了絲絲紅暈。

在長滿荇菜的池邊,婀娜多姿的女子挑選着荇菜。不遠處的他正為她深情的擊鼓,他彈的每一個音符都好似蝴蝶流連在花叢中。那女子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牽動着他的心。他幻想着與她白頭偕老,共享人間歡樂……

數日,一陣陣鑼鼓聲傳入他的耳朵,走過去,卻發現她家張燈結綵,門前的火紅對聯刺痛了他的眼睛,他僵在那裏,看着穿着紅嫁衣的她走過來央求他再彈一曲……一曲完,她抬頭對他笑了笑,卻沒有當初的羞澀。轉過身,一步,兩步,三步……她每走的一步都踩在他的心上,他的心在一點點下沉……

空氣寒冷刺骨,他無處取暖。

曲終,人散。

篇二:關雎讀後感600字國二

張新旺

在悠久的古代文學史中,不計其數的名著令我心潮澎湃,但我最喜歡讀《史記》,它是一本既生動又有趣又能增長知識的神奇的書,令我百讀不厭。

《史記》是司馬遷忍辱負重、嘔心瀝血,花費一生的精力創作的,它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卷,分為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説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史記》被魯迅譽為“史學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讀《史記》就彷彿在讀一本有趣的故事書,我在《史記》中學到了許多成語典故:焚書坑儒、指鹿為馬、破釜沉舟、雷厲風行、四面楚歌、洞若觀火、患難與共、背水一戰……

我最有感觸的是四面楚歌中,西楚霸王項羽兵敗之後於烏江自刎的故事。據説四面楚歌是軍師張良的計謀,用來動搖項羽的軍心,楚軍將士本來身臨絕境,加之思鄉之情濃烈如酒。

他們聽着這些令人牽腸掛肚的鄉音,想着家中的妻兒老小,回家的念頭如同春天的野草一樣瘋長,怎麼也按不下去。最後,他們都從軍營溜走了。項羽無可奈何,阻止不了,只能任由他們離去。

最後只剩下忠心耿耿的八百騎兵,經過幾次突圍到達烏江邊上的時候,他身邊一個部下都沒有了,最後項羽無顏見江東父老,被迫自刎身亡。

項羽的故事慷慨悲壯,受到詞人李清照的高度評價與讚賞,”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每次回味這段故事時,我都不禁感慨:力拔山兮氣蓋世,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史記》的確是是一本好書,你能在不知不覺中增長曆史知識。如果你還沒讀過就趕快去讀讀吧!

篇三:關雎讀後感600字國二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千古流傳的話,幾乎被每個人熟知。大到年至古稀的老人,小到四五歲的孩子。在我們的意識中,這似乎是一句撩妹的句子。然而,這句話出自的詩《關雎》,它背後所藴含的誠摯感情卻是令我意象不到的。

在這首詩中,處處體現了一個君子對淑女的愛。“鐘鼓樂之”中鐘鼓是在婚禮中所使用的樂器,這説明君子對淑女有着一份認真、負責的愛。

我無法想象,穿梭到至今兩千多年的年代時,人與人之間便有如此忠貞、純潔的愛情。正是這種朦朦朧朧的感覺,讓人慾罷不能,為之着迷。我似能看到君子思念淑女,躺在牀上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的場景,我似能想象,君子與淑女大婚時,十里紅粧的場景,我似能想象他們婚後琴瑟和鳴的場景。但我無法想象,究竟怎樣的的女子才能得到這樣的愛?詩中甚至沒有一句描寫她的外貌。

一份不摻雜任何目的的愛,是現代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啊!有且僅有一個他/她,在如今似乎很難遇到了。許多人趁着年輕談了許多場戀愛,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可能是為了瘋狂罷。

每次走在街上,看見十幾歲,二十幾歲的情侶我不會覺得羨慕。相反,我卻十分羨慕一對滿頭銀絲的夫婦。我想,能在對方最美好的青春年華一起走到兩鬢斑白時,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他們經歷了一切考驗,到最後,相依為伴。這樣的一份細水長流的愛情,難道不比年輕時一場短暫的愛情更加動人心魄嗎?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遇見一個如《關雎》裏的君子一樣的人。

篇四:關雎讀後感600字國二

陣陣清爽的微風挑逗着淺藍色的窗簾,風中清醇的茉莉花香漂浮在從窗外傾瀉進來的陽光中。一切顯得那麼寧靜。我又獨自坐在窗邊的書桌旁,默默地與書交談。

書名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是在烈火裏燃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的一生就像是鍊鋼。而奧斯特洛夫斯基就以保爾·柯察金的故事展示了鍊鋼的過程。讀了這部就像“鋼”一般的書,我有了許多收穫:我明白了在保爾·柯察金所在的年代,“生活的主要悲劇就是停止戰爭”;知道了人應該支配習慣,而絕不能讓習慣支配人;更懂得了“人的美並不在於外表、衣服和髮式,而在於他的本身,在於他的心。”……保爾一生都在為人民為黨工作、付出、犧牲。為了革命,他放棄了情、愛;為了革命,他衝鋒陷陣、深負重傷;為了革命,他犧牲了自己的健康;為了革命,他又重新用筆來戰鬥。可以説,他是一位鋼鐵戰士,他創造了奇蹟,他戰勝了自己,他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繫在了一起。

他為了自己生命的意義而活着。為了這“意義”兩個字,他甘願付出一切。這使人聯想到我們自己國家的革命。在革命的路途上,有數不勝數的與保爾一樣的人,男子漢,真正的大丈夫,有董存瑞、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巾幗有江姐、劉胡蘭……小時候,入少先隊,老師總是説“紅領巾是國旗的一角,更是用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學會讓生命充滿意義,學會堅持。困難是常有的,但克服它卻是不易的。

我並不追求生命的偉大,也不奢望轟轟烈烈光彩耀人,只求學會堅持,不輕易放棄,讓自己的生命像保爾·柯察金一樣,平凡但卻有意義。

篇五:關雎讀後感600字國二

成對的雎鳩鳥在水中的一塊陸地上歡快地叫着,炫耀着自己漂亮的配偶。水面鋪滿了一層青綠色的荇菜,雎鳩鳥將頭埋在一起吃着荇菜。

“關關關關……”我從夢中驚醒,但我仍呆呆地躺着,微笑着回憶着之前夢中的一切:親朋好友都來到我家,家中也是張燈結綵,熱鬧非凡,歡喜的樂音從鼓中、琴中飛出,我也早已喜笑顏開,坐在身旁的正是我愛慕已久的女孩兒,她紅着臉,羞澀的坐着,一言不發。

“早點起牀,去集市中給我買點東西。”母親的話語打斷自己的回憶,我只好穿好衣服,在去集市路上總要經過她家的大宅院。站在宅院門口,歎着氣搖頭離開了。去的路上思緒不斷:她家中富裕,而我只是個普通的讀書人,怎麼配得上她呢?由於想得太認真,不小心撞到迎面走來的人,我忙説對不起。準備去拉起那人,可在伸手的一剎那,我看到了那一雙美麗而深邃的雙眼。我開始不知所措,覺得身邊有火爐一般熱,手也僵在了空中。她的丫鬟在一旁指責着,引來了更多的人,我感到十分難堪。在她伸手想讓我拉她起來時,我揹着眾人指責匆匆開了。離開時我還是忍不住回頭看了她一眼,讓我吃驚的是她竟然對丫鬟露出不滿的眼神。

我回家就再無法思考任何東西,那一整夜我左右翻側,無法入睡。我看向窗外,想着今天發生的事情,雖然難堪,但我竟然與她撞在了一起,想着想着,我嘴角上揚笑了。

清晨,一陣鑼鼓聲,讓我更是難以入眠,我出門想看看發生了什麼。而我看到的是她家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她穿着紅嫁衣在門口看到我。又轉身進了院子。

我呆呆地站着,像一樁木頭,面無表情。空氣寒冷刺骨,我無處取暖。

篇六:關雎讀後感600字國二

暑假裏,我經常利用閒暇時間看一些課外讀物,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了。

這本書描寫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非常感人的人生經歷,其實也是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己的人生歷程真實寫照。

書中寫了保爾年幼時因調皮而被神父開除,長大後加入了蘇聯紅軍,在戰鬥中不幸右眼失明。這次受傷後的他無法在前線繼續戰鬥,就主動回到後方修築鐵路。在這之後,他一次次病倒,卻從來沒有被病魔擊垮,即使病魔令他雙目失明,他依然沒有放棄,邊和病魔作鬥爭邊在牀上寫文章,用自己的筆桿揭露敵人的罪行,這是他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和敵人抗爭。在他心中永遠懷着他最敬仰的蘇維埃精神,是蘇維埃的美好願景和信念一直在支撐着他。

看完這本書,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觸動,保爾這種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在疾病的不停折磨下依然與敵人鬥爭到底的品格讓我敬佩。回頭想想自己,身體稍微有點不舒服就想請假,生活中遇到一些小挫折時,總想放棄,這樣不但耽誤了事情的進度,還浪費了已經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到頭來還是什麼都做不好,真是慚愧和後悔。

是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會以保爾為榜樣,學習他“永不向困難低頭,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的頑強品格。我也相信,這種頑強精神也會給我學習和生活帶來巨大的動力,成為我一生最重要的精神財富。同學們,講了這麼多,相信你也對保爾充滿了敬佩,也想更加詳細地瞭解保爾這位主人公鋼鐵般的意志,那就讀一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吧,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篇七:關雎讀後感600字國二

童年中的美好回憶都在時光中褪色,挽袖卧坐,聽《離騷》,歎成年之景不比童稚美好。

——題記

豆是普通豆,戲是無趣戲,何引魯迅先生如此記憶?這個問題在心中泛起漣漪卻又百思不得其解。

在童真歲月裏,田墾上的稻草地是我兒時的樂園。吟一首宋詞,捉一場迷藏,冒着被長輩責罰的風險下小溪捉魚蝦。記憶最深刻的還是與外婆一起採稻草,幾根亂枝在田地裏縱橫,蟬在旁伴奏,“蟋蟀舞團”不時來演出,湖面倒映着我與外婆彎身拾草之景。外婆的衣角不知何時被露水潤濕了,她回眸看我,我仰頭望頭,這是無聲的對白。

時光從不為誰而停止腳步,國中了,我搬離了田墾,永別了稻草,暫別了外婆。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讓我無心駐足觀賞花簇,無心“浪費”我的週末去娛樂。不知何時,接踵而來的考試佔據了我的生活,覺得委屈又沒時間宣泄。我開始懷念那些流逝的時光,珍惜與外婆在一起的每分每刻……

又讀了一遍魯迅先生的《社戲》一文,這是《吶喊》一書中摘選的。我開始在想,魯迅先生是否也在為自己所處的時代吶喊?是否也在追尋兒時的光陰呢?或許只有他本人知道答案。他不滿於所處的時代,他便撰文揭露,我們何苦不珍惜當下無憂的生活,用努力奮鬥去填補餘下的歲月。兒時的時光固然燦爛,但餘下的生活仍需我們好好珍惜。如何在生活中尋覓一口甜,取決於你如何品嚐、用怎樣的視角看待。

終於明白,那豆終究不普通、那戲也終究不無趣。苦澀的生活讓我們更加銘刻過去的時光,餘生雖長,人卻終究還是要與過去告別,如何生活,只願不負自己。

若錯過了春光的柔美,就不要錯過夏花的絢爛,當下的每一刻都值得珍惜。

篇八:關雎讀後感600字國二

俗話説的好!“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我喜歡書,我更喜歡歷史書!其中,我最中意的一本就是《史記》

《史記》,是由漢代的司馬談和司馬遷父子共同編寫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三千多年的歷史,是“前四史”之首。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同時,書中的文字生動性,敍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我推薦這本書的理由是:這本書可以讓青少年從歷史人物的活動和歷史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吸取教益。

《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列為前“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鑑》並稱為“史學雙璧”。因此司馬遷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史聖”。與司馬光並稱“史界兩司馬”,與司馬相如合稱“文章西漢兩司馬”。

劉向、揚雄説:“然自博極羣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

西晉華嶠也説:“遷文直而事核。

史記為二十四史之首,是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傾其一身心血創作的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裏面對古代優秀任務的頌揚,集中體現了中華名族的高尚情操;對醜惡現象的揭露,顯示了中華民族嫉惡如仇的精神品質。它不僅表現了作者進步的歷史觀,而且積極弘揚了中華民族的愛國精神,所以,《史記》具有很高的思想價值和文學價值,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大家有空可以去閲讀一下。

篇九:關雎讀後感600字國二

法布爾的《昆蟲記》,語言十分有特色,處處彰顯出人情味兒,文字給人意猶未盡之感。作者將他那靈動的語言,融入自己的感情、思考與幽默,出神入化地描寫出昆蟲世界裏的一個個“小主人”。豐富的情感自然流露在字裏行間,各樣的昆蟲在他的筆下更是神奇有趣,靈活可愛。它兼具科學性與文學性,將理性與感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如此的語言,也更讓我讀懂了許多不同的事兒。

法布爾將自己投入到昆蟲研究中,總是親自出馬,去户外尋找昆蟲。這項“探險”,總不免有些“意外”。法布爾在《螳螂的捕食》中就告訴了我們。“這彎鈎是一件高度完美的刺割工具,曾給我留下過火辣的回憶”,看到這裏,我被法布爾的幽默打動了。短短几個字,就生動地突出螳螂“刺刀”威力之猛,絲毫不顯累贅,全無雕刻之跡,自然有趣。

法布爾在介紹蟹蛛時,更有深意。“與其説那是在念一個名稱,不如説是在像吐痰般地把它吐出來。野蠻的詞彙打着進步的幌子,像潮水般湧來,掩蓋了真正的知識;面對它們,未來將怎麼辦?它會將所有這些野蠻詞彙都拋棄到被記憶遺忘的深處。但俗稱卻永遠不會消失,它們悦耳、形象,而且達意”。作者在介紹昆蟲中加入許多獨特的思考,出人意料卻皆在情理之中。法布爾不止一次對許多不加實踐的思考與隨意的指示進行了“吐槽”,他用一顆炙熱的心觀察與實踐,淺顯易懂但真實有意的文字帶領更多人一起探究。我想,他一定喜歡“純”字,因為他總是執着地追求描繪出未被浮華掩蓋的“無添加”的大自然。

《昆蟲記》這本書,科學與文學完美融合,帶我們走入奇妙的昆蟲世界,於清純中揭露世間真理,引人入勝。

篇十:關雎讀後感600字國二

金昱乾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鉅作,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主要敍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帝王將相、儒林遊俠等各個時期重要人物的事蹟。

《史記》中為我們塑造了很多或高尚、或悲慼的士人形象。他們身上始終有一股堅強不屈的抗爭精神:屈原被讒言陷害,不惜以死明志;荊軻不畏強秦,毅然赴死……他們的故事不斷激勵着後世的仁人志士,成為許多人立身處世的楷模。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篇章是《叱吒風雲一代梟雄—項羽》的故事。

項羽生在貴族,秦滅楚後,他和伯父項梁四處漂泊,項羽開始學習讀書和劍術,可是都半途而廢了。他説,他要學就學萬人敵。可是,後來他學習兵法也沒有深入研究。這種性格和態度就是導致他人生悲劇的根源。可他的堅持,也換來了他曾經的成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這句話中破釜沉舟説的就是關於項羽攻打秦軍時發生的事情而得來的,項羽也最終成為一方諸侯。

在我國象棋的棋盤上寫着“楚河”“漢界”四個大字,這就是在模擬歷史上的楚漢相爭。楚漢相爭中,項羽提出了“中分天下”。可惜後來,劉邦沒有遵守盟約,持續進攻楚軍的城池,項羽無奈只好撤到垓下。然後就有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四面楚歌這一典故,最後項羽只落得了烏江自刎的悲慘下場。

司馬遷用“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深刻表達了對項羽的無奈與同情,並將他列入“本紀”,成為《史記》裏“不是帝王的帝王”。

通過讀這篇文章,我們知道項羽三次學習都沒有嚴肅認真、持之以恆的學習精神。也使我明白,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人生,才學和成功來自於人的不斷努力,唯有堅持不懈才是抵達成功的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