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傳統文化作文(通用10篇)

精選 閲讀(3W)

篇一:傳統文化作文

傳統文化作文(通用10篇)

中華傳統文化有獨特魅力,總那麼使人着迷,吸引了無數的人:詩詞讀着儒雅,崑曲聽得沉醉,對聯用得巧妙……我們都有責任傳承屬於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而我與傳統文化的緊密接觸,是一段在淡墨濃墨,點染河山中的難忘故事。

七歲那年,我第一次接觸到了國畫。爺爺對國畫情有獨鍾,每次都手把手教我國畫。我那時不懂事,總覺得畫畫這種東西誰還不會?便總想掙脱爺爺的大手“任意妄為”。爺爺也不惱,依舊慈祥温和地告訴我:國畫的精髓便是靜和謙,每一筆都是靜與動的中和。我那時當然不懂,只是之後安分了許多,在爺爺蒼老與温暖的手中,體會着運筆的温和與緩急,靜下心來。

後來,我長大了些,爺爺更蒼老了,而他與我最難忘的聯繫,仍是國畫。爺爺八十大壽時,我親自畫了一幅紅海棠送他。看着那筆墨,我才發現國畫的紅是隆重而不輕浮的,綠是沉靜而不黯淡的,恰如那紅海棠靜綻芳華。這幅畫裝裱後一直放在爺爺的卧室裏,將莊重與沉靜的魂帶入我和每一位家人的心靈。

國小將畢業,我仍成長着,國畫也算我的一技之長了。一次藝術節我報了國畫,卻因沒有時間,直接將過去我的得意之作中的一幅交了上去,卻並未得獎。爺爺聽後教訓我:國畫雖古,也是有人格的,不準被人侵犯它的尊嚴。再好的畫技,若沒有認真的靈魂作支撐,便是黔驢技窮,也不尊重自己。我在這一次教訓中領悟,國畫也有作為高雅藝術的尊嚴,從此我不再輕慢,在任何事上都認真對待,尊人尊己。

而在去年暑假,爺爺過世的消息卻突然傳來,讓我幾近心碎。我獨自坐在屋子裏,看着牆上掛滿的我成長的痕跡,它們都有爺爺愛的影子。我又想起了那靜靜綻放的海棠,此刻它定還將美留於筆紙,靜靜展現它的美吧?它隨時都是孤獨的俠客,人間的仙子,它的情懷揮之不去。我突然明白了爺爺的用意,國畫的美是永恆的,它用愛感染我,於筆墨間教我謙和,教我沉靜,教我莊重,教我正直。這些,都在將我培養成一個真正內外兼修的中國人!經歷人生滄桑的爺爺,明白這筆墨丹青的真諦,而我,也通過這明白了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不論何時,我都應將國畫的魂,將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魂傳承下去,因為這,也是每一個有愛有靈魂的中國人的心願……

世事變遷,唯有一個民族最本真的文化之美能傳承下去。也許丹青背後無關你我他,無關發生了什麼,總能讓我們受真善美的薰陶,自發做些什麼。這就是我與國畫,與傳統文化的故事。

篇二:傳統文化作文

有人認為,傳統不如新潮,老掉牙的故事,就必須拋棄,接受新的思想。非也,傳統文化有它的美麗之處,也有它的魅力所在。

傳統文化,讓我們立志

唐太宗貞觀元年,玄奘前往印度求取佛法精義,歷經險阻,“險些一去不復返”,在那爛陀寺遊學,展現了大唐高僧的風采,載譽而歸,編著“大唐西域記”。

不同的路,不同的人生,有的路通向平凡,庸俗,有的路通向偉大輝煌。想走好人生路,那麼,這則“玄奘西遊印度取真經”的小故事,是否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呢?

傳統文化,讓我們誠信

春秋戰國時期,商鞅“立木為信”,許下了誰能扛木至北門,賞金五十餘兩的諾言,他的“言必行”,秦國人民有目共睹,便傳開一句話“左庶長”(即商鞅)的命令不含糊。他的變法也在意料之中成功。秦國統一天下。誠信的作用,如此強大。

誠信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石,只有這塊基石穩固,才能有一棟穩固的信用大廈,只有建立良好的信用關係,才可能在社會上逐步形成講道德守信用的良好氛圍。社會,國家才能進一步的發展。

傳統文化,讓我們學會尊重

楊時程門立雪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聽聞,那麼,有多少人做到過老師休息或幹別的事情時不打擾呢?

學無止境,哪怕你已經成績優異,也不能放鬆學習。楊時在求學時,為了不打擾老師休息,在學中等候,感動了老師,也感動了現在的我們,留下已給千古佳話。人與人(不僅僅是與老師),需要尊重。

傳統文化,讓我們勤奮

有多少人知道劉勰借佛光讀書的故事呢?我想寥寥無幾。南朝的的劉勰,幼年時,父母雙亡,雖然貧苦,但他立志成為一個學問家。

可是,他太窮了,那來多餘的錢買燭呢?上山砍柴時,他發現有一座廟,晚上也常常是徹夜通明的佛燈,他靈機一動,每晚都來借光苦讀。

《孟子》裏有一句話:“故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劉勰經過刻苦的努力,正如他的著作《文心雕龍》,他在佛燈前,為自己的心雕了一條巨龍……

勤奮,打開了心靈的天窗,幾縷光照進來,為生命增添了幾分可能。劉勰,為他的路付出許多,但誰又能説,他沒有收到命運的回報呢?

傳統文化,不一定都死板教條,它可以是故古時的一個個小故事,使我們受益匪淺的小故事,岳飛的“金軍未滅,何以為家?”蕩氣迴腸的《滿江紅》和“還我河山”,告訴我們責任。司馬遷身受腐刑,忍辱負重編寫《史記》告訴我們面對挫折所應有的態度和抉擇……

傳統文化豐富多彩,魅力十足,它對於任一時期的人啟示不同,但起的作用是相同的——-激勵我們不斷前進的同時,不忘初心。不忘自己的本質。

篇三:傳統文化作文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屹立在這片東土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了。一個民族屹今至久,它的精魂何在?是的,中華民族的精魂就在於這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上。一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是它屹立在世界上的資本,一個民族的歷史,可以説決定了這個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説,歷史與傳統文化是完全成正比的,這也就是那些新立的國家,爭着搶着要學習我們傳統的原因之一。只有一個國家有了普及的傳統文化,他的歷史才會悠久,才會屹立不倒,才會傳承百年、千年、甚至上萬年。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近有一種這樣的現象: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更多的國家,爭相在國內創建孔子學院,發展中國的文學文化思想,發展中國的經典傳統文化。所謂“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本古老的經典,再一次被人們從紛繁的歷史中捧出來細細品讀,成為新時代的經典。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傳統文化的魅力是多麼廣大。距今幾千年,依然是世界的瑰寶,是世界寶貴的傳統文化,我們可以説歷史成就了傳統,成就了文化。雖然歷史並不一定全是對的,並不一定具有絕對的可鑑性,但我們必須承認它的弊大於利,我們不妨把它的謬論當做反面教材,引以為戒。而它的精髓需要我們去傳承,使其脈脈相傳。

當然,在這個多元化的世界,歷史不可避免地被曲解,有些人理解不了它的本質,也缺乏尊重歷史的敬畏之心。例如近年風靡全球的網絡遊戲——王者榮耀,裏面有不少的角色是歷史人物,但又不是歷史原本的樣貌,最為典型的是這款手遊中的特定角色“李白”,從詩人變成了一名刺客,放蕩不羈,完全脱離了歷史原型。還有另一個歷史人物“荊軻”,在王者榮耀裏設定的角色為女性,而真正歷史中荊軻是一名男刺客。還有不少運營商為了牟取暴利,隨意翻改歷史,導致很多沉迷於其中的中國小生,把這段翻改歷史當作事實。這樣的歷史我們要有何用?但真的是歷史文化本身的錯誤嗎?不,不是的,歷史文化滲透在我們身邊,積澱在我們的血脈之中。真正錯的不過是我們自己本身罷了,我們對傳統文化歷史的理解和認知不夠透徹,甚至沒有想過要尊重這段歷史,傳承這段文化。

其次,歷史與文化之間的關係並不是淺顯的,它是複雜的,無可預知的。不少強盛的國家對中國政治方面的歷史感到輕蔑與不屑。是啊,回顧歷史,除了光鮮的文化傳統,剩下的,是一個遍身傷疤,面目全非的中國。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我國就與各方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被迫割讓土地。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開始了慘無人道的燒殺肆掠。1937年的南京大屠殺事件,更是令人觸目驚心,難以忘懷。歷史,也許並不是表面上傳承的耀眼文化,更多的是它屹立在世界上的風霜雪。有人説,歷史與文化相當於一個角,在同一頂點出發,卻從兩個不同的方向無限延長。永遠不可能相交,也不可能會有聯繫。但我認為,這並不是必然的,一段歷史的滄桑,難道不能託舉出這段文化的非凡嗎?所以説,歷史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可能不容易貫通,但他們之間的關係卻是千絲萬縷。

最後,我們也必須承認,傳播歷史,交流歷史無疑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驅動力。中國古代史學著作浩如煙海,體現了一種歷史的反思。這些思考,凝聚了先人的智慧,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正是我們需要交流傳承的。如《阿房宮賦》通過描寫阿房宮的興建及其覆滅,總結了秦朝統治者因為驕奢腐化不恤民意的歷史教訓,向唐朝統治者發出了勿使後人而復衰後人的警告。蘇洵的《六國論》,認為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而不善,弊在賂秦”,並借古諷今“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歐陽修借五代後唐莊宗先盛後衰,先成後敗的歷史事實,扼要提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論斷,精闢透徹,發人深省。這些文章,無不體現了古代歷史學家樸素的歷史唯物觀,他們借古諷今,警示後代:應以史為鑑,君明臣賢、教化清明才能受百姓擁戴,綿延歷史。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掩卷而思,這幅極其悽美的畫面,又何嘗沒有包含濃濃的鄉愁呢?這些內源性的影響,並非顯現在表面,早已種植在我們的心中。傳統文化的薰陶與歷史的影響,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顯現。著名的物理學家錢學森和數學家華羅庚在聽到新中國成立後,毅然放棄美國的優待,懷着一顆赤子之心,不遠萬里地回到祖國。他們為何肯放棄當下的一切,不辭辛勞地投身於祖國建設?是文化的內涵,是文化另一種不為人知的價值。傳統文化,它是潛移默化的,需要用漫長的時間顯現;傳統文化,它是我們深植在心的一種力量,需要我們給他一個激活的時機。文化,不僅僅是一筆財富,更是這個民族血脈裏的眷戀。這種眷戀,無論歷經多久都不會淡釋,傳統文化能夠把整個民族聯繫起來,每個人都是這個民族的一部分,讓每個人都感到民族的責任感,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説,傳承文化可以綿延歷史的原因。試問,一個民族團結了,他還會輕易倒下嗎?還會經受不住歷史的打磨與鑑造嗎?

歷史,是不可逆轉的,卻是無比重要的;文化是非同凡響的,卻是由歷史的洗禮,鑄造而成的。歷史與傳統文化,與一個民族的興亡是有着至關重要的關係。想要獻身國家,就必須先傳承和發揚這個國家的傳統文化,銘記,這段悠久的歷史。作為新時代的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要回望歷史,普及傳統文化,為日後建設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讓祖國的明天更加昌盛,更加偉大!

篇四:傳統文化作文

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中國的經濟文化也有了飛速的發展,但是,隨之而來也出現了許多的社會問題。大眾總會有迷茫和不知所措的事情,但又找不到解決的方法。經濟發展的迅速,生活的基本需求有了很好的保障,但精神的需求增加了。當於丹的《論語》講座講述了她對《論語》心得,我們發現我們的傳統文化當中藴藏着巨大的精神能量,感受的真真切切。

這件事反映出了社會問題是我們從內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需求,經濟生活有了保障,追求高端的精神文化,這就需要于丹這樣的人物來為我們打開了解傳統文化的大門。

我們對於現代化的理解在發生着很大的變化,重點就是,我們不再簡單的把現代化與西方的組織文明劃等號,而是賦予了重要的內涵,有就傳統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現在的中心任務,怎麼吸收百年精華,學習外來優秀文明結合在一起,這是全國人民的共識。

中國傳統文化,儒家、道家的思想那是過去幾千年的精神傳統。把真、善、美、對自然的熱愛和社會的和諧融合在一起,這就是最珍貴的精神文化。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品德,吸收精華,對我們的精神構成有着很大的幫助,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是因為它經得起時間和時代的考驗,不只是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都是經典,是有原則的對當前有意義的,我們選擇,要有揚有棄,加強對當前社會的關懷。

國人需要傳統文化來重構精神文化,我們既要學習傳統文化也要吸收國外優秀的精神文明,現在的中國小課本的古典文學內容,也只是死記硬背,陶冶人情操的部分,美好的感情被忽略掉了,如果能讓這些東西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教給孩子,現代人的心靈會健康多了。

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就是不斷的尋找傳統文化優秀思想資源的過程。

篇五:傳統文化作文

上週末,我去拜訪了一位舞麒麟的文化傳承人。

走進樸素的小院,樹影婆娑,草木葳蕤。屋前有一魚池,微風輕吹,碧波盪漾,幾條鯉魚在池中嬉戲。輕叩那樸實的紅木門,轉眼一個身材魁梧,眉宇間透露出不凡的氣質,腦後留着一條極具藝術家特徵的長辮的中年男子走了出來。這就是那位大師!我不得不以一種敬仰的目光看着他。

走進這棟民居,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又一個麒麟頭。有成品,也有框架。佔滿了半個客廳。遠看那麒麟,神氣十足,近看栩栩如生。這可都是那大師親手製造的!一筆一畫,一針一線,都是費了許多心血的。“這樣一件藝術品得花多長時間啊!”心裏想的,嘴上也不小心説了出來。一旁的大師聽見了,也注視着那一件件工藝品,眼神中彷彿有無限的温柔。他半是對我説,半是喃喃自語:“最短也要十天,正常來説差不多要半個多月哦!”頓了會兒,他又繼續説道:“這可不能急啊,得一步一步來,否則就沒了靈性啊!”我的心莫名的微顫了一下。是啊,慢工出細活,快了,只是空有軀殼罷了。就如學習,不用心,又怎麼行呢?想起曾經偷過的懶,我不由得慚愧了。

大師很注重文化的傳承,他的生命就會麒麟文化而生的。在他女兒11歲時,大師就把她送進了少林寺。那是怎樣的不捨和擔憂啊!但是為了讓舞麒麟文化傳承下去,也只能讓她先把武術練好。“武術是舞麒麟的基本。”大師是這麼説的,他自己也為傳承文化耗費了許多精力,但他不後悔。因為他知道,只有新一輩的人接下這門手藝和技法,麒麟文化才能流傳下去。他不停的表演、宣傳,用心接待每一位像我一樣的拜訪者。“麒麟有麒麟的精神!”這是大師説的。他的目光深邃而又堅定,眼睛裏閃爍着無數的星光。“麒麟精神就是中華民族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的精神。它一直引領我們不斷前進!前進!”大師越説越激動,又戛然而止,像是在思考着些什麼。我卻被他這慷慨激昂的話語給鎮住了。

是啊,中華民族就像一頭雄獅,永遠那麼威風凜凜。不論經歷這怎麼的磨難,它永遠那麼傲立着,它絕不會趴下,更不會沉睡,它永遠那麼活力四射!

如此用心對待一件事的人,大師是我第一個遇見的。任憑時光如何對他,他也從未放棄過,從未停下過。大師讓我敬佩不已。

那天我與傳統文化相遇,與痴心大師相逢,點燃了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之情。

篇六:傳統文化作文

中華民族在這一片土地存在了數千年。我們的先輩們,為我們留下的無盡財富似星河浩瀚。《論語》,《孟子》是文化思想上的豐碑;水墨畫,戲曲是藝術上的瑰寶;然而,不知是生活的忙碌,還是潮流文化的衝擊,我們頭頂的這條星河竟很少被我們認真地凝望了。於是,弘揚傳統文化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媒體,作為對大眾思想影響最大的平台自然要做出表率,中國詩詞大會,名人説論語,各種歷史題材的影視劇等電視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大眾的視野。有的人認為“名人説論語”讓傳統文化終於被更多的現代人瞭解,得到了人們的重視。也有人認為節目中的許多演講沒有把握到《論語》的本質,只是一個很表面的解讀罷了。可倘若人們只停留在簡單的“瞭解”上,對擁有豐富底藴的文化來説是多大的遺憾啊。普及傳統文化的道路已十分艱難了,更何況,還有許許多多的歷史題材影視劇只追求收視率,不重視歷史,只是借用了歷史人物的名字,其發生的故事與歷史中的記載大相徑庭。

一代女帝武則天在位期間打擊門閥,輕徭薄賦,發展科舉,整頓吏治,注意納諫,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創造不可或缺的條件。即使她心狠手辣,用犧牲女兒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不可否認她為人民所做的貢獻。就是這樣一個生前工於心計,歷經時代更迭,死後敢於立無字碑的人,被影視劇改編成了一個為愛不顧一切的痴情女子。不知武則天本人看了,會發出怎樣的慨歎呢。

許多綜藝節目也開始對傳統音樂有所涉及。近日,剛播出的“國風美少年”,從各種選秀節目的模式中得到啟發,別出心裁地創立第一檔以中國風為主的選秀節目。但節目中的評委人選,評判標準備受質疑。不知是否為節目組要求,選手們在彈奏中國傳統民樂的同時,必須要唱歌。許多熱愛民樂的網友們紛紛“吐槽”這樣十分破壞樂器所營造的氛圍。儘管這檔節目多有欠缺,但這畢竟是傳統音樂走上現代舞台的好兆頭。

傳統文化的普及儘管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有朝一日,“傳統文化”前的動詞,一定會從“弘揚”變為“熱愛”的!

篇七:傳統文化作文

慄漫妮

道一聲紙墨清香,歎一句紙短情長。

——題記

我看見很久以前,蒼翠的淺綠的墨綠的蘆葦被牛奶般流動如煙的靄輕柔的包裹着,倩影婆娑,如亭亭玉立的女子涉水而來。那幽幽浮動的墨香,是清涼的,古典的,純粹的詩詞。

質樸,內斂

月色和着清風悄悄透過窗簾,掀動了奶奶手中的《詩經》。她邊讀邊對我笑着,輕輕地摩挲着泛黃的紙張。那些很古典很古典的文字,如一串靈動的音符在腦中跳躍着,從那時起它們使在我幼小的心中開始萌生文化的種子。浩如煙海的文學典籍,是輝煌燦爛的中國文化,像悠久的長河,從遠古時代奔流至今,澎湃着中華兒女自豪的聲音,刻印着我獨特的文化記憶。

那時的奶奶,如同一尊如水的玉石雕像,眼角眉梢流動着温暖的笑意,“蒹葭萋萋,白露為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她温潤的嗓音甜到了我的心裏,甜到了屋子的每個角落。地面上,窗台上,院子裏一絲一絲的香甜!懵懂的我與星光作伴,聽着聽着便沉沉的睡去,寧靜祥和。

現在我不敢想象,沒有《詩經》的先秦稱得上什麼先秦。

真摯,如故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曾經,妹妹那清澈的眸子裏閃爍着神性的光芒,他把剛學的《靜夜思》《春雨》對着小板凳吟誦,她喜歡古詩詞,也喜歡和我傾訴,在她看來,霏霏的細雨,盈盈的月光,都能給她帶來無盡的歡樂。我也陷入困惑,失望,挫折和痛苦中,喪失了生命固有的善意和活力。我過於看重自身的得失,而她像光明的火焰,瞬間點燃我功利的生活。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妹妹像花兒一樣,熱情的吟誦起來,我回答道“身在名利場翻滾,心幹荒山村聽雨。”因為這一句句詩詞,我才明白,得意時的淡然,失意時的坦然。

心境永遠清澈明朗,收穫豐盈幸福人生。

現在,我不敢想象,沒有唐詩的盛唐,稱得上什麼盛唐。

春風吹綠了精神之樹的枝梢,一串串語言文字浮動在中華的綠意中,給予我美好和光明。

童年漸行漸遠,讀到詩詞,我卻依舊淙淙如許,與先賢有着一脈相承的愛恨。

篇八:傳統文化作文

在每一個學校每一年都會舉行文藝晚會以慶祝新年的到來,這是我們中國遺留下來很久的傳統文化。

在匯演中,各校教師的表演各顯神通,節目精彩紛呈。悦耳的歌聲和曼妙的身姿演繹了這個炫舞飛揚的早上,激情的掌聲和愉快的歡呼聲點綴着全場。其中,清湖鎮中心國小帶來的精彩舞蹈《奮鬥》將匯演氣氛推向高潮,榮獲此次教師文藝匯演表演的特等獎。在匯演中各校教師顯現智慧與才能,旺山國小、塘欖國小、官衝國小等校榮獲一等獎。最後,匯演在李芳毅老師一首《親親茉莉花》動聽歌聲中緩緩落幕。本場匯演形式多樣、動靜結合,精彩不斷、高潮迭起,為在場觀眾獻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同時,也充分展示了清湖鎮國小教師積極進取、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篇九:傳統文化作文

我泱泱中華,上上下下五千餘年,經過時間與風雨的洗禮,多少優良的傳統文化已經深深烙印在13億人民的心中。看!太白那一句“雲想衣賞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我彷彿回到了大唐盛世,看到了宛如天仙下凡般的楊貴妃。瞧!杜牧那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我彷彿看到晚唐之世,山河破碎,達官貴人一心享樂,無心治國,我替詩人感到惋惜!聽!那悠揚婉轉的曲調,可不正是京劇嗎?我彷彿又回到了戲院台下,坐觀台上藝人精彩表演。時間的風沙肆虐地刮,我國的物質地方遺產終會在這時間的風沙中消亡,而那些經典的文化卻永不消失,長存在人們心中。

篇十:傳統文化作文

悠悠中華五千年。回望歷史,我們彷彿看見了“孔融讓梨”以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傳統美德。美德是無價之寶,傳承美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做到的。

雷鋒,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一生都助人為樂。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於1963年3月5日親筆為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利用他短暫的一生,生髮出了巨大的精神價值。當他做了好事,別人問他叫什麼名字,家住哪,他卻不以為然:“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這句話,被人深深地印在了腦海裏。

吳斌——最美司機,就在去年的5月29日,有一個不明鐵塊擊碎車前擋風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對肝臟破裂及肋骨多處骨折,肺、腸挫傷,他從容不迫,強忍劇痛將車停好,拉上手剎、開啟雙跳燈,做好停車措施,確保了24為乘客的安全。而自己卻因傷勢過重去世,年僅48歲。事過後,乘客都很佩服他,“面對突如其來的致命打擊,在那麼痛苦的情況下,吳斌還堅持把車停好,值得敬佩。若不是吳斌的敬業,很可能就是車毀人亡!”看到這裏,我潸然淚下。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24名乘客的安全!他的感人事蹟傳遍神州大地,感動了千萬億的人。

最美媽媽吳菊萍,在2011年7月2日下午1點半,一個2歲女童從10樓墜落,剛巧被她看見了。她奮不顧身地衝過去用左臂接住孩子。孩子無生命危險。救人的年輕媽媽吳菊萍,手臂骨折,受傷較重,被大家稱為“最美媽媽”。一提到她,無不讓人稱讚。

傳統美德是我們必須做到的,因為我們在這片中華大地上幸福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