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狂人日記讀後感700字左右(精選5篇)作文

精選 閲讀(3.25W)

篇一:狂人日記讀後感700字左右

狂人日記讀後感700字左右(精選5篇)作文

“救救孩子……”我不斷地默唸這句話,陷入了深思……

翻開《狂人日記》,開頭別出心裁,用文言文的方式引出了背景——自己的良友。“我”出門便見怪,所有人都用奇怪的眼色盯着“我”,甚至是一條狗,一夥兒小孩!隨後就被陳老王關在家中。緊接着,“我”打探到了所有人都想吃自己的消息,“我”不僅沒有膽怯,反而壯起膽子:“你們立刻改了,從真心改起!”最後,作者又以一聲呼號告終。

“救救孩子……”這句話我一直歷歷在目。作者魯迅用一種寫日記的方式,大大諷刺了當時封建禮教的時代背景。文中借趙貴翁、大哥等人物,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一個吃人的社會之恐飾,揭露了當時社會之黑暗,以及假借道德名義來做事的批判。

全篇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主角“狂人”雖是一個瘋子,但他懂得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真善美。作者魯迅巧用狂人之“狂”來喚醒那些仍在沉睡的民眾,來推翻那滿是血腥的年代。

這裏頭最令我感動的一句話:自己曉得這笑聲裏面,有的是義勇和正氣,老頭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這勇氣正氣鎮壓住了。是啊,只要我們有勇氣,只要我們的所做所為是正氣的,那麼正義將會永不缺席,任何歪風邪氣都將迎刃而解。

作者的年代是黑暗無盡頭的,而我們所生活的年代,是和諧共處的,是自由平等的,是公正法治的。那麼這一切都是從何而來的呢?又有誰在改變這個社會呢?

是的,是那些不顧生死的愛國勇士們;是那些堅決救國的革命烈士們;更是那些與黑暗勢力作鬥爭的偉大作家們,他們團結一致,共同抗敵,甘願用自己的身軀來化作救國的一份力量。這份力量,是宏大的,是可敬的。

而站在新光明的世紀上的我們,更應該做一位勇士,一位鬥士,好好學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斷為祖國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將來成為一位可敬可畏的國家棟梁!

篇二:狂人日記讀後感700字左右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字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題記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説,這本書不僅僅白話文的里程碑,同時也是當時喚醒麻木的中國人民的一顆良藥。本書寫自20世紀20年代,當時俄國改革成功,魯迅與李大釗,陳獨秀,胡適等人受到極大鼓舞,他們一起寫文章,辦雜誌,在當時影響力最大的還是《新青年》,在五四運動結束後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新文化運動,以‘民主’和科學為主強烈抨擊幾千年以來的舊文化,舊思想,舊道德。而魯迅則是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號召人民起來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會。

在書中有這樣一個片段:某人的村子裏一人被吃了,吃人的那夥人便盯上了他,後來他發現吃人的那夥人中有他的哥哥,他記得他哥哥曾經説過人肉多麼好吃,最後他發現一些小孩也盯上了他,他便呼喊:一定還有小孩沒吃過人肉,救救孩子吧。‘救救孩子吧’似乎喊出了魯迅的心聲與不甘,希望孩子們可以過着安全,健康的生活,不甘這個社會依舊殘酷。

後來,魯迅來到了他大哥的家鄉,有一個女人一直在打他的兒子,嘴裏還大喊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俗話説虎毒不食子,咬幾口兒子,這是有多狠心的母親才會做出這種事,但一想到這個年代,似乎這種事也是司空見慣。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魯迅能在那個年代寫出《狂人日記》了,這個狂人其實就是瘋子,一個社會的醜惡需要一個瘋子來告訴我們,説明那個時代是有多腐敗啊!再想想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和平,發達的時代,為什麼會有如此結果?與上個世紀的腐敗,黑暗形成鮮明的對比。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沒有人會為你的偷懶買單,也沒有人會因為今天過的不好從而放棄接下來的每一天。也許,不負光陰就是最好的努力,而努力就是最好的自己!

篇三:狂人日記讀後感700字左右

“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餘昔日在中學校時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十三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以上內容選自《狂人日記》。

主要內容為“狂人”從別人的目光中感到不詳,又推測出自己要被吃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一篇短篇小説,也是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説。它由十三則日記組成,記錄了“狂人”的精神狀態和心理活動,深刻揭露了集權專制社會“吃人”的本質,表現出徹底反對集權專制社會的戰鬥精神。在藝術上運用了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相結合的手法。

《狂人日記》的主題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

《狂人日記》的啟蒙主義思想特徵,主要表現在對封建禮教的深刻揭露,對麻木愚昧的國民的批判,以及對將來的堅定性念和熱烈希望。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裏看出來,滿本都寫着兩個字是‘吃人’!”仁義道德不過是封建禮教的面具,這便是魯迅對封建禮教的定義。

也是那個時代中所謂的“仁義道德”。魯迅不愧是那個時代為數不多的睜着眼看世界的人。

作品中的主人公是“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卻並不是要寫勞動人民受到迫害,也不是記錄一個精神病人的事實。而是借“狂人”之口揭露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象徵着同一種思想、同一個讓人卻在社會上有相對的兩種評價的人。

如同孫中山,有人認為他是瘋子,也有人認為他是革命的先驅者。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狂人日記》是一篇極好的白話小説。

篇四:狂人日記讀後感700字左右

進來重看《覺醒年代》,看到劇中眾人激動地讀着狂人日記,便也自己重讀。心中幾處波瀾,但幾次抬筆無從落下,不知從何處學,寫這篇文章。

初讀豫才先生的文章,覺得難讀難懂,索然無味。但當我長大,瞭解的那段不堪的,封建的歷史,才覺得先生的文章是頗有深意的。先生的思想超前,《覺醒年代》中重要印象深刻的一幕,就是先生趴在地上,書稿堆在地上,完成了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小説《狂人日記》,這是第一次用了魯迅這個筆名。

這篇小説我已經記不清讀了幾遍,但是每次讀完都耐人尋味,酣暢淋漓,反覆讀上幾遍也不過癮。小説以日記成文,文章中的“我”絕不是魯迅而是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當時大家都認為“我”是瘋子,但其實也只有“我”的視角是正常的。小説一直強調“吃人”,其實吃的並不僅僅是人的肉體還有人的精神,先生在文章中用字吶喊着“吃人”的封建禮教黑暗以喚醒那些已經麻木的人——他們吃人血饅頭封建迷信——所以狂人發自內心地追問“原來如此,便對嗎?”

小説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段文字“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文字,歪歪斜斜的每一頁上都寫着‘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着,仔細看了半夜才從縫隙裏看出字來,滿本寫着兩個字是‘吃人’!”小説的最後狂人吃了自己的妹妹,他雖然最後當上了官,但他最終也成了吃人的人,成了利己主義者。最後一句“救救孩子”意味深長,這也是魯迅先生留下的一個有希望的結局,他相信總有人能夠“救孩子”。

合上書本歎了一口氣,在那個充斥着封建禮教的時代,他們眼中的“狂人”卻才是真正的正常人,所以我可以像魯迅先生,理解大釗先生一樣理解他——“守常先生,不知您在那個時代獨自清醒是何種程度的絕望?直到現在,我終於可以體會萬分之一。”可是,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也僅僅只是隨波逐流,很少有人能夠像魯迅先生一樣清晰的意思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所以我們真的實現魯迅先生未完成的事了嗎?這不免總是讓我想的入神。

篇五:狂人日記讀後感700字左右

我手捧着魯訊先生的《狂人日記》,品味着流露在字裏行間的對封建禮教”吃人”本質的強烈反判與變革精神,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個看似美好但充滿危險的時代。

《狂人日記》是一本日記體小説,也是中國新文學史上的第一篇現代型短篇白話小説。小説先描寫了狂人充滿殺機的生存環境:人們對狂人的圍觀、注視、議論,趙貴翁奇怪的眼神,小孩子們鐵青的臉……緊接着,又通過狂人的聯想,把這種環境擴展到廣大社會,織成一個“吃人”的社會羅網。

魯迅先生的這篇僅有幾千字的文章,卻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在“五四”前夕如同春雷般轟動了人們,又如一枚“定時炸彈”在廣大庭眾間炸開,引起熱議。這篇文章,把“吃人”的內容和仁義道德的表面看得一清二楚,不留下一絲小細節!

在小説的結尾,狂人面對因循數千年之久的傳統思想之時,他大膽提出“從來如此,便對麼?”的質疑;他期望未來,把畢生的都放在了下一代身上,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這是面向封建主義的抗爭,也是向世人昭示變革社會的唯一途徑。

從書卷裏散透出種種對封建社會的厭惡和恨,不經意間似乎也將我感染了,讓我對那時的種種險惡情況瞭解十分深入,也十分欽佩魯迅先生這種獨一無二的寫作方法和引人入勝的文筆文風,因為這樣既能夠吸引讀者,又可以讓讀者輕鬆地理解文意,一舉兩得。

曹雪芹曾説:“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而在《狂人日記》中,作者借狂人的口,批判了”吃人”的封建制度。但狂人的結局卻是悲劇性的,從文中就可以看出來,他最終也被吃人者同化,由此可見,一個人,想要堅持自己的意見是十分困難的,但是,我認為,只要他的決心已定,都不應該輕易放棄,這本是最容易的事了,但在魯迅先生那個時代,卻是最困難的了。

雖然現在已經不在是像以前那樣的“吃人”社會了,但是,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中敲響的警鐘,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