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回放觀後感500字(精選7篇)作文

精選 閲讀(1.29W)

篇一: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回放觀後感500字

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回放觀後感500字(精選7篇)作文

坐在教室,仰望天宮,這樣難得的“天宮課堂”是一節妙趣橫生的科學課。

3月23日下午,我們聆聽着中國空間站宇航員老師們的講解,觀看着太空實驗的演示,從天地差異中感知宇宙的神奇,真是太幸福了。

這一課,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老師在空間站為我們展示了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讓我們感到無窮的樂趣與奧祕。

我知道了,過飽和乙酸鈉溶液形成的液體球結晶,外觀像冰球,可觸摸起來卻是熱的,故又名“熱球”;兩塊倒了水的橋板,讓水球輕輕地黏在一下,拉開就能形成長約十釐米的“液橋”;我還知道空間站中的水油是不會自然分層的,在“人體離心機”葉光富老師的不停旋轉下,產生離心力以後水油才能分層;還有太空中的“冰墩墩”被拋出後,會沿原有方向勻速前進,我在想,如果沒有王亞平老師和葉光富老師接住它,它會不會一直飄到天荒地老……

這來自距地球400公里的天宮課堂,新穎的授課方式,直觀的實驗演示,讓我們認識了為航天事業默默奉獻的三位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強大的航天科技,讓我們看到了飄在空間站上鮮紅的五星紅旗,更看到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崛起的自豪!

三位太空導師,也給予我們積極的鼓勵:好好學習,鍛鍊身體,勇敢追夢,一切皆有可能!

是的,在疫情肆虐、俄烏戰爭的今天,我們能在和平的國家,坐在教室裏仰望星空,我們要珍惜當下,不負韶華。

山河雖無恙,吾輩當自強!作為學生的我們有夢想,有實幹,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篇二: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回放觀後感500字

王昱琦

今天,我觀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給我們上了一節生成有趣的物理課。

本次太空授課活動繼續採取天地對話方式進行,由航天員在軌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介紹與展示空間科學設施。太空“冰雪”實驗演示了失重狀態下的飽和液體結晶現象,液橋演示實驗演示了失重環境下水的表面張力作用,水油分離實驗演示了失重環境下水油分層現象消失、通過旋轉產生離心力實現分層,太空拋物實驗演示天地之間拋物區別。

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着我們身邊每一個人。

遙想孔子當年杏林遊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航天員們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説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

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

“天宮課堂”讓科學更容易走進人心,也讓科普課被重新定義,展現了中國科技的自信,讓科普之花綻放,不僅點亮了青少年航天夢想,也讓“中國故事”在太空宣講,極大地增強了民族自信。

篇三: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回放觀後感500字

蔡耀茗

啟迪心智需要“儀式感”。“天宮課堂”的受眾主要是中國小生,好奇心是青少年階段最寶貴的財富。課本中高度濃縮而又晦澀的知識往往學起來較為枯燥,而當被這些理論支撐的科學實驗,在孩子們仰望的天空中被“太空教師”演示出來的那一刻,牛頓三定律不再是往日題海里讓人停滯的知識之錨,因為它們全都活了起來。科普知識的活力會轉化為心智未開的少年求學途中的動力,到未來,可能會有一個或多個孩子為追尋當年的太空實驗而成為頗有建樹的科學家。

理解科學需要“儀式感”。除過那些無人不知的科學天才,沒有多少人天生對物理公式或數學推導有近乎純粹的興趣。就像科幻小説或電影的功用一般,“天宮課堂”就是一部現實中的科幻作品。《三體》三部曲的問世從感性的角度讓一代人擁抱科學,認識宇宙,“天宮課堂”則以科普教育為目的,用更理性的視角幫助青少年理解科學之美。

對外宣傳需要“儀式感”。“天宮課堂”開播面向全球,授課內容可根據新媒體平台向全社會廣泛徵集,切實把科普教育這堂大課上出了“國際味”。能在國家空間站做“天宮課堂”的項目,無疑是我國科技軟實力的彰顯。用航天事業“夾帶私貨”,早已是世界強國們做廣告宣傳的高端玩法,例如俄羅斯就曾在索契冬奧會和世界盃期間將奧運聖火和足球帶上太空造勢。航天工業需舉國力以成,在太空裏的任何一步都是地球上的新聞。我國打造獨一無二的“天宮課堂”品牌,象徵着科教興國戰略的又一里程碑時刻。

篇四: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回放觀後感500字

天空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師生們再一次觀看太空授課活動,航天員依次演示太空“冰雪”實驗、水珠液橋演示實驗、水油分離實驗、太空拋物實驗,細心講解空間科學設施,向大家傳播科學知識,激發了我們不斷追尋“科學夢”的熱情。這些實驗在我們地球重力條件下是比較難實現的,即使上千伏高壓下液橋也只有很細的一釐米。物換星移,歲月如詩,探索的腳步從未止步,我們將以航天員為榜樣,勇攀航天科技高峯。(李冬琴老師)

我一直有一個疑問,失重現象是否意味着重力消失?直到我看了天宮課堂第二課才得到解釋,原來完全失重時,重力並沒有消失,就比如往搓有小洞的瓶子裏裝滿水,並讓水平自由落下,可以看到水在下落時並沒有流出來。是因為下落時沒有受到彼此的擠壓,所以不會從小孔裏面流出。通過這次的天宮課堂,我受益匪淺,同時震驚於中國科技發達之高。(七(3)班李盈穎)

第二次太空授課的鈴聲在3月23日15:40敲響。授課的主要內容是使青少年瞭解微重力環境下物體的運動特點,瞭解液體表面的張力的作用。其中太空冰雪實驗演示了失重狀態下飽和液現象。此次太空授課,女航天員王亞平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科學知識,她的聲音鏗鏘有力,猶如一把長槍射過雲層,傳遞到我們中間,讓我們驚歎不已。

都説未來的競爭是太空,所以我們國家從沒有停止過尖端科學的研究和投入,因此我相信在未來我們國家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就。(七(3)班朱佳)

篇五: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回放觀後感500字

尹辰駿

《天宮課堂》太空授課正式開始了,應該説,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它不僅標誌着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着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再一次伸出了橄欖枝。

此次,中國航天員們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祕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遊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説“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説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紮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

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着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

通過這次天宮課堂的學習,我學會了很多的太空知識。他們勇於探索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也用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的航空航天事業做貢獻!

篇六: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回放觀後感500字

曲佳美

一堂“太空授課”,牽動了無數國人的心,如果説此前和過去的載人航天器我們更多地驕傲於宏觀上發射和運行回收的成功,那麼我們現在驕傲的是航天科技和實驗的細節上的生動美麗的展示,一堂太空課,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飛天夢瑰麗,樂章總嘹亮。每一次神舟發射都會給我們奏響諸多“首次”交響樂——載人飛船將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航天員將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女航天員將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將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神舟十三乘組也將包括中國首次出艙的男女航天員;中國人將第一次在太空中過春節;等等。每一個“首次”都是科技探索創新的成果,每一個首次都是中國智慧、中國力量的結晶,正是在這些“首次”中,中國航天事業昂首闊步,中國復興偉業走向成功。有趣的“太空授課”,讓平時有些枯燥的物理公式變得生動起來,看得見摸得着,一滴水珠中藴含着幾多科學的原理,一次航天員稱重,藴含了簡便的科技應用,不僅讓青少年興趣盎然,也讓成人觀眾更加喜歡科學,而航天科技並非是高高在上的空洞難解,航天科技最終是為生活科技化服務的,這對於培養國民的科學素養很有裨益。

偉大事業都基於創新”“偉大事業都成於實幹”。中華民族對宇宙由來已久的嚮往,終將在星空寫下無可替代的精彩一筆。這是一次偉大的出征,凝聚了億萬中華兒女航天強國的夢想,進一步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篇七:天宮課堂第二課直播回放觀後感500字

王夢佳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一直有一個遙遠而美麗的夢想——探索太空。

2003年10月15日隨着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順利發射,也意味着我們成功搭建了與夢想的第一層台階。在隨後的20多年裏,中國也一直沒有停下對太空探索的腳步陸續發射了神舟五號,神舟七號等。今日我們有幸觀看了由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主講的“天宮課堂”的直播,這也是中國繼神舟十號圓滿太空授課的再一次嘗試。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應屬太空“冰雪”的實驗了,從王亞平老師拿專業的袋子擠出液體時我的目光便已被它深深吸引,由於沒有了地吸引力的作用,所以在太空中擠出的液體不會灑在地上,而是如一個泡泡一般浮在空中,晶瑩剔透,好像一個個可愛靈動的小精靈。隨後王老師用一根小棍點在“小球”上,它就瞬間開始“結冰”,而小球本身還是熱的,看到這我驚的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最後王亞平老師也向我們解釋了實驗的原理,這不禁讓我感歎科學的神奇與偉大。

緊接着,王老師又向我們展示了強化版的懸浮實驗台——可以通過噴氣和磁懸浮控制實驗台的位置,這體現了天宮十三號的配置高端,也體現了中國科技的領先。

我榮幸我是中國人,我驕傲我是中國人,中國從未停止過對於太空的探索,我相信終有一日可以築成我們與太空橋樑,破解宇宙的奧祕!

“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正如女航天員王亞平在出徵前所説,只要敢於有夢、勇於追夢,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夢想飛船,就一定能夠迎來自己夢想的發射時刻,飛向屬於你的浩瀚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