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文言文>

國中語文文言文中問句的固定表述作文

文言文 閲讀(2.56W)

一、表示反問的固定句型

2015國中語文文言文中問句的固定表述

1.“何……之有”表示反問,其中的“之”是助詞,是賓語提前的標誌。“有”是動詞,“何……”是其賓語。提前賓語的作用在於強調賓語。“何……之有”可譯為“有何……”。“何”並不是賓語,而是定語。賓語是“……”所代替的名詞性短語。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孔子説:有什麼簡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韓非子·難二》)——也是國君的力量,臣子有什麼力量呢?

2.“不……乎”“不亦……乎”是較委婉的反問説法,即“不是嗎”,或者“不也是嗎”。如: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論語·學而》)——學習了又按時去複習它,不是很高興(的事)嗎?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傳·子魚論戰》)——利用敵人受阻的機會進攻他們,不也可以嗎?

3.“何以……為”,“為”是動詞,“何”是疑問代詞,作“為”的前置賓語;“以……”是介賓短語,作“為”的狀語。所以“何以……為”,等於介賓短語“以……”加動賓短語“為何”,相當於“用(要)……做什麼”。如:

(1)然則又何以兵為?(《荀子·議兵》)——既然如此,那麼用兵做什麼?

(2)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史記·淮陰侯列傳》)——就要做真王了,要個假王的名義做什麼?

“何以……為”有時也作“奚以……為”“安……以為”。如:

(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莊子·逍遙遊》)——要飛到九萬里之外又向南飛幹什麼?

(2)君長有齊,奚以薛為?(《戰國策·齊策》)——您長久地據有齊國,要薛城做什麼?

4.“無乃……乎”,可譯為“恐怕……吧”,用反問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説話人肯定的看法。如:

(1)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私心刺謬乎?(《報任安書》)——現在您讓我推薦賢士,恐怕與我的心意相違背吧?

(2)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孔子説:“冉求,恐怕該責備你吧?”

二、表示疑問的固定句型

1.“如……何”“奈……何”“若……何”,相當於“對(把)……怎麼樣(怎麼辦)”。“如、若、奈”是動詞,“何”是疑問代詞。如:

(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山怎麼樣呢?

(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記·項羽本紀》)——虞姬啊,虞姬啊,對你怎麼辦呢?

有時可將上述句式緊縮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們作謂語,用來詢問辦法,相當於“怎麼樣、怎麼辦”;作狀語,用來詢問原因,相當於“為什麼、怎麼”。如:

(1)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捕蛇者説》)——更換你捕蛇的差役,恢復你的賦税,那怎麼樣?

(2)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杞人憂天》)——整天在天裏面(大氣裏面)活動,為什麼擔心天會塌下來呢?

2.“何所……”“誰……者”,這是兩個主謂倒裝疑問句式。“何所……”等於“所……(者)何”。“所……”作主語;“何”是疑問代詞,作謂語。如:

(1)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木蘭詩》)——木蘭你想的是什麼,思念的是什麼?

(2)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給您出這個主意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