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文言文>

張養浩《龍洞山記》作文

文言文 閲讀(6.22K)
張養浩《龍洞山記》
原文】

歷下多名山水,龍洞尤為勝。洞距城東南三十里,舊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時出雲氣,旱禱輒,勝國①嘗封其神曰靈惠公。其前,層峯雲矗,曰錦屏,曰獨秀,曰三秀,釋家者流居之。由錦屏抵佛剎山,巉巖環合,飛劣②及其半。即山有龕屋,深廣可容十數人,周鐫佛象甚夥。世兵,逃亂在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東出,其曰龍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

竊欲偕同來數人入觀。或曰是中極暗,非燭不能往,即遣僕燃束茭前導。初焉,若高闊可步;未幾,俯首焉;未幾,磐折③焉;又未幾,膝行焉;又未幾,則蒲伏焉;又未幾,則全體覆地蛇進焉。會所導火滅,煙鬱勃滿洞中。欲退,身不容;引進,則其前隘,且重以煙,遂緘吻、抑鼻、潛息。心駭亂恐甚,自謂命當盡死此,不復出矣。餘強呼使疾進,眾以煙故,無有出聲應者,心尤恐然。餘適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於是,極力奮身,若魚縱焉者,始獲脱然以出。如是,僅裏所。既會,有泣者,恚者,詬者,相譏笑者,頓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額者,免冠科首具陳其狼狽狀者。惟導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無所苦,見眾皆病,亦陽懾力殆。其宴於外者,即舉酒酌穴者,人二杯。雖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飲。

餘因默憶,昔韓文公登華山,窮絕頂,梗不能返,號咷連日。聞者為白縣吏,遂遣人下之。嘗疑許事未必有。由今觀之,則韓文公之號為非妄矣。嗚呼,不登高、不臨深,前聖之訓較然④,而吾輩為細娛,使父母遺體幾同壓沒不弔⑤。其為戒,詎止歿身不可忘!竊虞嗣至者或不知,誤及此,故記其事以告焉。遊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飲者四,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飲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時延祐龍集丁巳八月也。

(選自《欽定四庫全書·歸田類稿》)


【譯文】

譯文:
歷下有很多著名的山水,龍洞的景色更加優美。龍洞在城東南三十里處,原來的名字叫禹登山。按照《九域志》,大禹在這裏治水,由此得名。龍洞山中有潭,經常有云氣出現,乾旱的時候祈禱就能降雨,前朝曾封這裏的神為靈慧公。在潭的前面,層疊的山峯高聳,分別叫錦屏、獨秀、三秀,出家人居住在這裏。從錦屏到佛剎山,高而險的山環繞着,飛鳥僅能到它們的一半高。靠近山的地方有龕屋,深邃而廣闊可容納幾十人,周圍鐫刻了很多佛像。戰亂,逃亂的人大多數在這裏。靠近山的地方有上下兩個洞穴,下面的在旁邊,向東蜿蜒着可以出去,它叫做龍洞,就是這個洞穴。它看上去幽深遙遠。
我想和一同來的幾個人進去遊覽。有人説這裏面非常黑,沒有燭火不能進去,於是派僕人點燃束茭在前面引路。起初,(洞)似乎高大寬敞,可以行走;一會兒,(就得)低頭了;一會兒,(就得)彎腰了;又一會兒,(就得)用膝蓋行走了;又一會兒,就得匍匐了;又一會兒,就得全體趴在地上像蛇一樣前進了。恰逢用來引路的火把熄滅了,濃煙充滿整個洞中。想要退出,身體不容許;向前行進,前面狹窄,並且有濃煙,於是閉緊嘴、捂鼻子、止住呼吸。心裏很害怕驚恐,自以為要在這裏喪命,不能再出去了。我大聲叫他們前進,眾人因為煙的緣故,沒有出聲迴應我的人,心裏更加害怕了。我正好在前面,忽然看見一點光,認為這個洞的出口在這裏,奮力投身向出口處,像魚跳水一樣向那裏移動,最終得以舒適地出來。像這樣的距離,僅有一里左右。集合完,有哭的,恨的,罵的,互相嘲笑的,以腳跺地後悔的,用力呼吸的,因幸運地活着而高興的以手覆額的,脱帽光着頭詳述他的狼狽相的。只有導遊一個人年齡最小,身形瘦小,最先出來,好像沒有受苦,看見眾人都害怕擔憂,也害怕的沒力氣了。在洞外宴飲的人,就舉杯讓進洞的人喝酒,每人喝了兩杯。雖然有客氣不飲的,也一定要他將酒倒在地上,稱為定心飲。
我因此默默回憶,從前韓文公登華山,到達頂峯,受阻不能返回,放聲大哭了好幾天。聽到的人替他報告了縣吏,(縣吏)就派人把他從山上救下來。我曾懷疑沒有這件事。從今天的事來看,那麼韓文公的大哭不是假的了。唉,不登高山、不到深淵,前面聖人的教訓明顯,而我們這些人把它當做遊樂,使父母所給的身體幾乎像死了一樣感覺不到悲傷。這是不能做的事,如果死了也不能忘記。我擔心到這裏的子孫或許不知道,錯誤地到這裏,因此把這件事寫下來告訴他們。到洞裏遊覽的有七個人,某官某;在洞外坐着宴飲的有四個人,某官某,共有十一個人。時間是延祐龍集丁巳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