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高一>議論文>

高一議論文:赤子之心,永生不死1200字作文

議論文 閲讀(6.53K)


  孟子曰:“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提出的“性善論”,強調人性向善,人人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乃與生俱來也。然而,百年後善良卻逐漸變了味,我們總站在富足的地方憫惜貧窮,總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惡,總在五十步笑百步後呼喚遠離冷漠,總在血痕淡去後才忙着計算生命的價值。
  有人説,這是一個偽善的社會,人人表面皆有一顆赤子之心,實則真正關心的只有自身的利與益。這究竟是緣何而起?主觀而言,在這個物質狂歡的時代,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的泛濫,使人們只有在自身需求得到滿足後,才學會關注他人。他們將個人得失放在首位,同處於水生火熱之時,大部分人們皆為”沉默的羔羊“,只有少數的“魯迅們”能在拯救自己的同時拯救他人,叫醒房間裏熟睡的人們。孔子曾説:“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當今的人們缺乏心繫天下的家國情懷、缺乏感同身受的同理心、缺乏勇於鬥爭的勇氣。
  客觀來説,人們的善舉只是為了塑造道德高尚的個人形象,成為站在虛擬世界“道德制高點”的強者。因此,人們的善意僅僅停留在朋友圈幾句憐憫的話語,幾篇轉發的公益文章。為什麼捐“水滴籌”的轉發量巨大,實際捐款量卻越來越少?他們説現在愛心騙局太多,欺人的善良心,讓人不辨真偽;他們説網絡支付平台不安全,財產安全得不到保障……用偽善築起再高的圍牆,在真相中也將化作埃土,變得一文不值。
  莎士比亞曾説:“善良的心地,就是黃金。”然而,善良不是偽善,我寧願以誠摯獲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願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讚揚。真正的善良,不受制經濟條件的影響,體現的是奉獻的利他精神。83歲張泉忠老人多年拾荒,靠撿破爛的積蓄為慈善會捐款整整10萬元抗震救災基金。為了積攢這10萬元錢,他沒買過新衣服,身上的手套、鞋子都是撿來的,吃的也很簡單,食能果腹就行。老人並不富足,卻也能在貧窮中犧牲自我,憐憫比自己更加貧窮的人。然而當今的事實是,在援助他人之時,我們往往將自己的利益高高掛起,在確保自身的富足後,才施捨出那一點點少得可憐的幫助。在垃圾堆中,老人拾起的不僅是他對於災區的痛心與憐憫,更是全社會對自身的深刻反思。
  羅素説:“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善良能助長真實美好的社會風氣、促進人類文明的燦爛綻放。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行善?
  首先要學會掙脱對物質的迷戀,追求道德完善的目標。出生貴族的托爾斯泰的憐憫不是富足人家的自恃清高,而是作為善良的傳播者,將全人類的幸福視作自己的幸福,將財產分配農奴,夢想打破農奴制度。他在完善自我的過程中獲得普世之善,為世人打開通向真善美的大門。
  同時,我們應擁有自我反省的勇氣,具備勇於發聲的擔當。如同巴金認為的,不能把文革的一切責任推在“四人幫”身上,難道低頭屈膝,甘心被宰割的羣眾沒有責任嗎!巴金先生作為受難者從文革中走來,他從未躺在所謂的安全地帶,卻也能如此善良坦蕩的自我反省,怒斥邪惡,是多麼值得敬重!因此,回顧、思考與傳承,才是真正的、最好的紀念。
  憐憫貧窮時,我們同時給予他人尊重;怒斥邪惡時,我們不怕走出安全區。我們在行動中鼓舞善舉,我們在鮮血未流之前計算着生命的價值。善良不僅是人類的天性,更是高尚的品質,願赤子之心,永生不死。

高一議論文:赤子之心,永生不死1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