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話題>親情>

民俗裏的親情作文(精選15篇)

親情 閲讀(3.31W)

篇一: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民俗裏的親情作文(精選15篇)

孔俊傑

風呼嘯着,似乎有着不可言喻的悲涼,爸爸用他那寬大的身體幫我遮風擋雨,兒時覺得爸爸很厲害什麼都知道,但歲月老人依舊不能放過他,他的臉上也漸漸有了皺紋,身體也好似不再強壯,可能是我的成長,讓他漸漸老去。

“你能不能走開?”我又在對他發脾氣,自從我長大以後,和爸爸的意見越來越不一致,甚至開始反駁他,覺得他也不是什麼都知道的,我也會時常對他發火,而他卻只能無奈的搖頭歎息,我知道這不對但我卻控制不住自己。吵完之後,我繼續寫我的作業,房門不知何時被推開,窗外的雨越下越大,雷聲轟鳴,他放了一杯牛奶進來,“你快把他喝了,不然快涼了。”可這種關心並未打動我,我狠狠的瞥了他一眼,心裏想:煩不煩,我又不是小孩子。他悄悄的離開了。雨漫步在整個天空,想細針一樣,打在人們的臉上格外有些生疼,又沒有聽爸爸的話,沒帶傘,不知道他會不會來,雨越下越大,依舊不見他,我的心中不免有些着急,望着別的孩子和爸爸媽媽開開心心的回家了,我開始後悔自己為什麼要責怪爸爸,希望總是在失望後到來,是爸爸。我就知道他一定回來,我走到了他的面前,沒有説什麼,他也只是看着我沒有説什麼,就這樣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路上我感覺身上似乎有着暖流,當一股逆風襲來,我已不再畏懼,我在這一刻被這個男人所打動,親情裏的微感動從牛奶,雨傘中體現。

篇二: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陳悦

樓底下有一個大車棚,裏面塞滿了各式各樣的車輛。每天清晨我必須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將車從裏面“拔”出來,為此我十分苦惱。父親早上會練晨跑,他見狀便每天順帶將我的車拿出來。每當我踏着輕快的步伐下樓時自行車總會穩穩的停在那,慢慢的這好像成為了一個平常的景象。

有一天,父親的腿受傷了。看着他走路困難的樣子,心裏默默地想或許今天我要自己推車了,吃完早飯後我快速的奔下樓可剛到樓梯口一個熟悉的物體便入了眼簾——是自行車。我微微一愣,“父親什麼時候推的”“他腿傷成那樣是怎麼推的”一個個疑問在心底油然升起“女兒,把水杯帶着”不知何時父親慢慢的從樓梯上走了下來“自行車一早就給你推好了,快去上學吧”。

驀的一絲內疚在心底蔓延……

父親不善表達但他對我的愛卻化在了一輛小小的自行車上伴隨着我每一天。

篇三: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南昌市東湖區南林國小六年級陶婧欣

隨着時光的流逝,我們迎來了新年。

“起牀了,你們還睡?”姐姐叫道。

“唔,你是認真的嗎?”我問,“現在幾點了?”

“十一點半!別廢話了,快起來!”姐姐説。

“知道啦!”我回答道。

中午,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一邊説着笑話,一邊吃着飯。雖然中午我們都是開懷大笑,可誰知,晚上的氣氛就非常尷尬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倆(我和我姐姐)的氣氛跟大家不一樣,更不能融洽在一起。

“孩子們,快進來吃飯了!”奶奶説。

“多吃點,你們在長身體呢!”爺爺説。

“嗯!”我們小孩們齊聲回答。

前一秒還感到寒冷,後一秒周圍的氣氛變得很温暖。“來,吃餃子!”爺爺説。突然,爺爺用那慈祥的微笑、那滿臉皺紋的臉在對我笑,那時候,我的心突然暖了起來!因為那是爺爺在我12歲的時候,第一次對我笑。

“哇,你看!”

“好美的星空啊!”

看着美麗的星空,吃着香噴噴的年夜飯,使我想起了一件事:現在已經過年了,經常漂泊在外的人已經與家人團聚了嗎?他們什麼時候才能與家人團聚?他們的家人會不會想念他呢?我只想對那些無法與家人團聚的人説:“願你們早日與家人團聚!”只想把他們送達家人身邊,陪着他們開開心心,倖幸福福地過完這個新年。

“來,快吃!”奶奶説。

一桌子的熱氣騰騰充滿了温暖的、甜甜的愛和親情!

篇四: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LBY

那天,凌亂的雨夾雜着雪珠,隨着風擊打着這個古朽的老街,魔爪似的樹枝發出“沙沙”的聲音,流浪漢們眼中流露出了可憐,不知如何去從。

身染重病的媽媽,從牀上慢慢撐起身體,堅持送我去上學。她扶着牀頭櫃,慢慢站起,明明已經使不出力氣,為何還要逞強。媽媽走到我面前説:“等我一下,我們馬上出發。”我發愣般站在那裏,對媽媽的心疼無法掩飾。

在路上,呼呼的風如頑童一樣,鑽進我的袖子裏,我不禁打了個寒顫。我彷彿看見了媽媽在冷風中,手已經凍得僵硬,但任然堅持騎車,還看見了媽媽正在跟惡魔做鬥爭。瞬間,我也不再冷了,温暖已經在身上蔓延。“媽,我……”

篇五: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佛山剪紙

李鉅銘

逢年過節佛山的超市,總少不了過節的裝飾。春節時,最受歡迎的便是燈籠了。燈籠,通常像一座亭台樓閣,裏面有許多場景,霸王別姬,仙女座橋…這些故事,有美好寓意,就像燈籠裏含着的佛山的剪紙藝術般。

佛山的剪紙藝術並不是用指甲刀來剪,而是用特製的刻刀來剪。佛山的剪紙藝術講究剪得豐富卻剪不斷,所以做一件作品要經歷許多困難,這是有些像十年磨一劍。

在我的記憶裏,剪紙從來都是比較陌生的,春節時我才有機會窺見。外公對剪紙有着深深的愛意,似乎曾經離別家鄉吧,每當春節,他總是第一個掛起燈籠的,大紅燈籠裏的剪紙是每年都有不同的花色,比如前年是年年有餘,今年是烽火戲諸侯。他在最後幾年總掛一些重複的燈籠,像是在懷念過去,懷着熱愛家鄉的心。我相信坐在桌子努力工作的人們也在懷念家鄉吧。

寫到最後,突然想起一首歌——就是故鄉甜。

篇六: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孫路晨

我與母親吵架了,吵得很兇。“你們總是把成績當作最重要的,你們有考慮過我的感受嗎?”母親沒有吱聲,只是默默搖了搖頭,我頓時不知道氣從哪裏來,衝進了房間,用力關上了門,隨之“咣”的一聲,整個世界都安靜了,靜得可怕,我只好默默地寫起了作業。十一點左右,母親悄悄進了我的房間,手中捧着一杯熱氣騰騰的牛奶,輕輕放在我桌旁:“寫累了吧,喝些熱牛奶,早點睡吧。”我因為好於面子,不予理睬,心中滿是不屑:你以為一杯牛奶就可以讓我原諒你?沒門!次日,因為昨晚的疲憊,使我早上起牀起遲了,匆匆忙忙的拿起書包就走,結果上課時老師讓我們拿出閲讀科目時,我傻眼了,放在牀頭忘拿了!幸好有很多人沒帶,我沒有自責,反而還嘚瑟起來,結果老師看着有很多人沒帶,發火了:“不想上就別上,別耗費大家的時間!”此時,有人在敲門,老師漫不經心的開了門,“請問孫路晨在嗎,他書忘拿了。”説着,看了看我,我趕忙上前去拿,心中滿是感動……

篇七: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廣西省南昌市李文慧

新年是一年中最喜慶,也是最熱鬧的日子。因為每逢過年,家家户户團圓美滿,同時也很忙碌。

有些人隨時隨地都能一家團圓;而有些人卻身在外地,身不由己,只有過新年時才能團聚。可想而知,他們是多麼渴望新年的到來。

過年的習俗,在不同的地方,習俗也各不相同。在我老家,有一種菜是必不可少的,它就是湯圓。湯圓寓意家人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晚上吃飯後要點香、放鞭炮。我覺得過年的時候,還會有一隊舞龍的人在家家户户門前表演,寓意着來年得吉祥。

過年時是奶奶、媽媽,還有嬸嬸最忙碌的時候。她們要負責每天的一日三餐,簡直是忙得不可開交。買菜、洗菜、切菜、燒火、做飯,一道道工序。她們每天都要殺雞,而且很費時間。在年夜那一晚,有許多人會放煙花,天空中滿是煙花,美麗至極!

吃年夜飯時,爺爺總是先會給小堂弟夾一個雞腿,因為小堂弟愛吃雞腿,所以每年的雞腿其中一個是他的。我們都在開開心心地喝着飲料、吃菜,而每次最後一樣上桌的菜都是湯圓,所以説,湯圓是我們最喜歡吃的。吃完年夜飯後,我們都會在那兒看一會兒煙花,看一會兒春晚。

過年是個重要的日子,在這幾天我們的親情顯得無比深厚,真切温暖。我們要珍惜過年的時光,因為這段時光是最開心的、最悠閒的、也是自由自在的。

篇八: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殷文萱

“咳咳咳”又是幾個破喉的咳嗽,我這感冒不知什麼時候能好。

過年前的生病,讓我每一次喝藥都有些心慌,這一次家人圍在電視前,每人都捧一手瓜子,嘎滋嘎滋的響成了一段有節奏的樂曲,而我的一聲咳嗽打亂了樂章,更讓我很難受,卻沒有人説什麼。

我抬頭望一眼媽媽,她不動聲色的看着電視,直立身子,做飯用的圍裙還沒有解下,不時抹一把飄到臉前的髮絲。我再次低下頭,心裏越發哽咽,默默地在抽屜裏找藥吃,回神想起還沒倒水,桌上竟不知何時多出了一杯熱水,我抬眼聽見媽媽説:“多喝水把藥吃了。”奶奶在身旁輕輕拍拍我的背:“來來來,喝水。”

我拿來水杯,“嗯”,暖暖的,流進胃裏。

篇九: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家鄉習俗

陳思衡

偶然在週末作業上看到關於“出花園”的文章,讀來倍感親切。潮汕地區有“15歲出花園”的習俗。

少男少女到了15歲生日,這一天會穿上紅衣服和木履,各家會準備好一整隻雞,和各種動物器官,雞肝,雞心與豬腸,寓意這些人心中從此有了城府。

即使到了現代潮汕人也會為15歲孩子的成人儀式操辦,可能儀式和流程刪繁就簡,可能只是父母帶着你外出吃頓飯,甚至沒有雞,可能你本身也不怎麼重視這種傳統的成人禮,但他卻是潮汕地區近百年來對傳承對後代的一種美好祝福。傳承不滅,記憶不滅。

出花園象徵15歲之前,就和如同生活在花園無拘無束,離開花園,就代表周圍的人認同你與他們能一起生活,離開花園,闖蕩天下。從此就要擔起自己的一份責任,不再是之前自由自在的小屁孩。全國各地不同地區有不同的成人禮,可能習俗,禮節不同,菜餚不同,但心意相通。不是讓出花園的人背井離鄉,而是讓他尋找,奮鬥出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承擔成人的風雨,更有一番閲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的意味。

今年生日,我也年滿15,將帶着所有人的期許,揚帆起航。

篇十: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早晨第一縷金黃色的陽光射進了我的小屋,隨着太陽的升起,前一天晚上定好的早起鬧鐘也響了起來。還在夢中的我,一下子就跳了起來,我穿起衣服躡手躡腳地走下了樓梯,打開了廚房的門,廚房裏已經充滿了陽光的味道。

我準備開始製作餃子,我拿起了那一盆已經揉好的麪糰,洗了洗案板,把那塵封已久的擀麪杖拿了出來,吹了吹上面的灰,我把一點麪粉倒上了案板。很快,我把麪糰一個個放在案板上,並用擀麪杖擀成了一個個圓形的麪皮,並把那肉餡,小心翼翼的塞了進去。

就這樣一個又一個,我足足做了50多個。這時候媽媽下來了,看到我做的餃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和媽媽一起做,一個人擀皮,一個人包餃子,我便感受到了包餃子的快樂。

終於可以下餃子了,當餃子們在開水裏“三起三伏”之後,終於可以出鍋了。“好香啊,好香啊!”我和哥哥異口同聲地説,媽媽拿出了幾個盤子,往裏面加一點醋,又加了我們愛吃的小米辣。餃子煮好了,我拿出了筷子,津津有味的嚐了起來……

早上吃的餃子暖暖的,陽光照射在身上也暖暖的,媽媽的愛也是暖暖的!

篇十一: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題記

民俗又稱民間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社會羣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並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自然而然,不同地區的人們也形成了他們獨特專有的民俗。

在我們村裏,老一輩人最看重春節和清明節。春節這個詞被賦予了無限生機和希望。因此,在正月裏,人們又設了一個節目,名為年例。每個村過年例的時間都不同意,有附近的村莊,卻大多數會在同一天慶祝。

在當天早晨,人們就顯得異常興奮。年例對於他們是一個美好的祝願。待到親戚來後,便會進入自家的雞舍裏,挑選一隻肥大鮮美的母雞將其燙熟,拔毛後放置在一個盤子上,用竹籃提着,裏面還有酒、立香、蘋果等,踏着鄉間小道去拜神。

進入神廟,撲面而來的是一股煙香味。待煙散去後,正坐在神廟中央的是菩薩。他坐在蓮花座上,俯視着前來拜見的人們。

父親先後將雞、酒、蘋果等供品擺出,又仔細地數了數立香的擺放位置,用打火機幫我點燃幾根,萬分囑咐我不要擺錯數了。

“千萬千萬要小心,別擺錯地方了,每個位置都有其對應相的數量!”

我四顧環視,向父親確認無誤後,才小心翼翼地插上去。一時間,廟裏又煙霧繚繞,父親讓我站在供台前,雙手合十,閉上眼睛,內心誠懇地向菩薩許願。這一刻,我彷彿看到了當年老一輩人在這裏許願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人丁興旺,無處不是對美好未來的展望。這並非是迷信,而是世代相傳的文化事項。

正如春節,過去人們貧窮時,唯有在過年才會願意將錢花在食物其餘的事物上。一家人在過年可以吃一頓好的,買大紅燈籠掛門前,換舊門神對聯,給小孩買新衣服,放鞭炮,一年內勤儉節約留下來的大部分錢都用在這個節日上。久而久之,這也成了一種風俗,並一直延續到我們身上,也必將從我們身上繼續延續下去。

不單單是家鄉過的年例,其他地區也有獨自的民俗,但無論形式還是講究不同,都是前幾代人對於安定、和諧、興旺生活的嚮往。也許菩薩真的有幫他們,美好生活真的實現了,但在那座神廟中辛勤勞作的人們還未消失,菩薩是他們精神寄託,更是留給後人的指引。

篇十二: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上學路上,經過一家早餐店,老闆吆喝着:“賣粥啦!賣粥啦!”這時,我不禁想起奶奶做的蘿蔔粥。

那是一個週末的早晨,伴着撲鼻而來的香味和透過窗縫的陽光,我睜開了惺忪的雙眼,一剎那間,就明白早餐肯定又是奶奶的絕活——蘿蔔粥。“每天都重重複復地做這個,我都吃膩了!”我揉揉眼睛,走出房門,生氣地嘀咕着。

走進廚房一看,果不其然。我便不耐煩地向奶奶丟下一句:“以後別做了,我不喜歡喝蘿蔔粥。”便餓着肚子回房間看書去了。不知過了多久,門輕輕地開了,奶奶端着一杯牛奶和幾個我最愛吃的肉包走了進來,那包子還冒着熱氣,還是那熟悉的味道,想必是奶奶跑了兩公里外的狗不理包子店才買到的吧。“來,寶貝,吃早餐了,這些你肯定愛吃。”奶奶温柔地説着。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熱乎乎的肉包,細細地品味着。奶奶摸摸我的頭,笑了,轉身往外面走去。我抬起頭來,啊,奶奶的背後全濕了,她肯定跑了很遠。想着想着,我的雙眼都濕潤了,兩行銀豆般的淚珠兒滾下來,輕輕地落在肉包上,似乎在跟我訴説奶奶去買早餐的經過。

那天夜晚,圓圓的月亮靜靜地掛在樹梢,皎潔的月光灑下來,把周圍都照亮了。蟬兒和青蛙不知在哪兒相聚,正在舉行演唱會,風也在葉間閒遊。我靜靜地看着窗外,不知怎麼的,突如其來地説了一句:“奶奶,我想喝蘿蔔粥。”話音剛落,廚房裏已經響起了叮叮噹噹的聲音。沒過多久,一碗蘿蔔粥便端到了我面前。我捧起碗,輕輕地吸了一口氣,啊,好香啊。“寶貝,趕緊吃吧,小心燙着。”奶奶説着,連忙遞給我一個小勺。我接過小勺,淚珠兒再次在眼眶裏打轉。是啊,我早上不應該對奶奶丟下那一句“以後別做了,我不喜歡喝蘿蔔粥”。

“賣粥啦!賣粥啦!”早餐店老闆的吆喝聲又在耳邊響起。“還是奶奶做的蘿蔔粥好。”我自言自語道。蘿蔔粥裏的親情,就像一場無聲滋潤的雨,陪我長大,綿長悠遠。

篇十三: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父母的愛,在我幼小的心靈裏便深深地紮了根。小時候的我戀上了喝奶,並且喝得出神入化,一天能解決十幾瓶,用我媽的話説,只要一個轉身,一個空奶瓶就被他扔掉了。因為喝奶,我吃的飯越來越少,面黃肌瘦的我被醫院檢查後發現是喝奶喝多了,於是,我每天的奶量被嚴格控制,失去命根後的我哇哇大哭,可每次換來的都是父母無情的巴掌,媽媽曾經多次地轉過身去擦掉眼淚,可是轉過身來仍是不能通融的表情。從此我逐漸地吃水果蔬菜等食物,營養跟上來,身體也逐漸壯實了。現在想起來母親當時的心情是多麼的複雜,為了養育一個健康的兒子,她是多麼的不易。

母親更沒有想到她的兒子還讓她失去了三年工作,上幼兒園時,不願離開媽媽的我誓死不去。每次被送到幼兒園後,感覺幼兒園是一個巨大的魔窟,四周都是妖魔鬼怪,於是我開始哇哇大哭,媽媽和幼兒園長都微笑着用各種動人的條件來誘惑我,稍微同意後,卻呆不了一會兒,我便聲嘶力竭地大哭,媽媽只好把我接回家中,就這樣,我只上了半年幼兒園,可是我的母親因為我辭去了當時的工作,在家照看了我三年,她付出了比別人更多的氣力來撫養我。

少年時我活潑好動,戀上了踢足球,但這也沒少讓父母操心,經常把人家玻璃踢碎了,也總是讓父母來擦屁股,父母賠了多少錢財、多少笑臉,我都記不過來了。

如果幼時因為不懂事讓父母操心,情有可原,我國中時青春期的叛逆更是讓父母吃盡了苦頭。因為討厭數學老師經常批評我,我放棄了數學的學習,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期會考試處於班級末遊,閻羅相的班主任把我父母叫到學校,父母滿臉賠笑地聽老班講我的醜事,我當時真想上去把班主任踢開,真想時光倒流,平時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不用讓我這樣狼狽,讓父母這樣出醜。回到家後,母親以淚洗面,父親兇巴巴地抽着煙,臉上的表情能滴下水來,家庭籠罩着沉悶的氣氛,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也許就在那一剎那間,我想到了父母養育我的種種艱辛,我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我小心地等待父母的批評,但爸爸只盯着我的眼睛,説:“抬起頭,要敢於面對,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對嗎?”我拼命地點着頭。以後,父親讓我意識到數學老師對我實際上是寄予高期望,才嚴格要求我。我拼命補習,學習成績逐步上升,進入級部前列。

學習上我讓父母不再操心,可在別的事情上我仍然沒有讓父母省心,年輕氣盛的我為了哥們義氣和別人打架。當我興高采烈地回來向爸爸誇耀時,爸爸把我給打了,本來想要的誇讚卻變成了一頓打,我氣呼呼的喝道:“為什麼?”爸爸盯着我説:“打人是不對的,講義氣更不是用來打人的。”當晚,爸爸領着我買了好多補品去看望被打的人,當然,他受傷很嚴重,爸爸滿臉愧疚的向人家道歉,付了人家的醫藥費,還佯裝打了我幾下,看着爸爸向不依不饒的對方道歉的模樣,我忽然有了一種酸楚,這一切都是我惹的禍,卻讓父母來買單。那時侯,我突然明白父親正是用他自己的言語和行為教育我呀!

生活中的瑣事,樣樣都有父母的愛,我的父母愛得堅韌,他們的愛得讓我刻骨銘心。

篇十四: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解靜茹

或許是一種怪癖,我打小就對葡萄乾產生了一種抗拒,每次看見葡萄乾就躲得遠遠的。

那日黃昏,細碎的光輝透過窗縫密密的灑在桌上,也灑在了母親的手上。我一出房間門,看見的就是這樣一幅場景:母親坐在桌前,正在用筷子小心翼翼的挑着麪包上那為數不多的葡萄乾,眉目間滿是認真。母親手上的皺紋在陽光的照耀下,似乎變得格外清晰。我走過去,坐在母親身旁,盯着母親的動作:“母親,你這是……”母親頭也沒抬的回答:“你不是不喜歡吃葡萄乾嘛,我就幫你把它挑了,這樣就行了。”伴隨着最後一顆葡萄乾“屈服”在母親的筷子下,母親舒了一口氣,彷彿是完成了一件大任務一樣,然後將麪包遞給我,滿足地笑着:“這下你就可以吃啦。”

母親的白髮隨着風起舞,張牙舞爪的朝着我耀武揚威,似乎是在嘲笑着我沒有注意到慢慢老去的母親。雖然眼眶有些發熱,我卻依舊咧着嘴笑着:“母親最好啦!”

篇十五:民俗裏的親情作文

張元昇

曾在書中讀到八個字“一切有情,依食而往”。與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回憶總與食物相伴,似乎如果沒有食物,就不夠圓滿。

今天是父親的生日,早早地,父親和母親就已經在廚房裏忙了起來。廚房裏的切菜的咔咔聲,洗菜的嘩嘩聲,菜下鍋的吱吱聲,説話的聲音,在夜幕降臨的時候,讓我感到格外的温馨和幸福。

透過廚房的水霧,我隱約看見了父親和母親鬢角的白髮。根根雪白的頭髮在燈光的照耀下顯得十分刺眼,刺痛了我的心。一時間,我竟無語凝噎。不知不覺中,父親和母親漸漸變得蒼老,那個站在我身後的巨人也不再像從前一樣高大。我總有一天會離開他們,他們也終有一日會老去。我無法回到過去的天真、無憂無慮的時光,但我可以珍惜當下與家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想什麼呢?吃飯了。”母親的話將我從恍惚中拉回現實。“媽,我來幫你吧。”我偷偷用手背揩了揩眼角的淚花,接過了母親端着的、熱騰騰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