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大學入學測驗>話題>

材料作文分類審題訓練

話題 閲讀(7.23K)

寓言故事型

  一、根據所給材料,聯繫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莊子》中有這樣一則寓言:朱平曼喜好劍法,總想練就一身獨步天下的絕技。他聽説有個叫支離益的人善長屠龍之術,便趕去拜支離益為師,立志將這種人間稀有、世上少見的劍法學到手。他苦學苦練了三年,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終於他的屠龍劍術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便辭別了老師,開始仗劍闖蕩江湖,希望殺盡天下害龍,顯姓揚名。然而他四處尋覓卻找不到一條龍的影子。其所謂的一身絕技,最終也沒有任何用武之地。

  提示:

  1、可以論證盲目空想者的一事無成。

  2、可以論證脱離實際的理論毫無價值。

  3、可以論證單純苦學苦練而不動腦筋、不講實效,必然勞而無功。

  二、根據所給材料,聯繫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由迷茫到徹悟

  這是一則禪宗故事。從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練就一身超羣的劍術,便千里迢迢來到一座仙山求教於一位世外高人。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後,便説:“我決心勤學苦練,請問師傅需要多久才能學成下山?”師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長,就説:“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繼日,需要多長時間?”師父説:“這樣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驚:“為什麼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師父不答。少年又説:“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拼死拼活修練,爭取早日成功。”師父説:“那麼,你就得跟我學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終於大悟。

  根據所給材料,聯繫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提示:

  1、可以論證學業、事業都需要腳踏實地,日積月累,切忌急功近利,妄想一步登天。

  2、可以論證成功的道路欲速則不達。

  3、可以論證為師者應如何啟迪學生戰勝自我。

  三、根據所給材料,聯繫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決定勝負的銅錢

  這是禪宗裏的一個故事。古代有一位智勇雙全的將軍,一次,他率軍對敵,但雙方兵力懸殊,他的全部人馬只及對方十分之一,因此眾將士有點信心不足。這位將軍就到一座廟裏求神問卜,然後,他取出一枚銅錢,當着眾將士説:“勝負在天,就讓神靈決定我們的命運吧!如果銅錢落地後正面朝上,神將保佑我們戰無不勝;如果正面朝下,是神讓我們失敗,我們只有聽天由命。”説着,將軍輕輕向上一拋,銅錢落地,正面朝上,頓時全軍欣然。接着將軍又拋了一次,還是正面向上。這樣,將士們歡騰雀躍,士氣大振,終於獲得全勝。凱旋歸來後,將士們紛紛提出要感謝神靈的保佑。這時,將軍才拿出銅錢讓大家看,原來,這枚銅錢的兩面都是正面。眾位將士這才恍然大悟,保佑他們獲勝的不是神靈,而是自己。

  提示:

  1、可以論證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氣可鼓,不可泄。

  2、可以論證關鍵時刻巧妙機智地進行鼓舞激勵的重要作用。

  3、可以論證充滿信心,振奮精神,就能發揮出巨大的潛能。

  例子:

  1、一位農民朋友曾給我講述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那天,我拖着沉甸甸的板車疲憊地來到了山腳下。望着前面那一段長長的上坡路,我不禁畏而卻步。心想,今天靠自己一個人絕對拉不上去了,肯定得有人幫一把才行正在為難之際,正巧過來了一個熱心的路人。他看出了我的窘境,對我説:“沒關係,我來幫你。”説着,便利落地捲起袖子,拉開一副推車的架勢。於是,我就咬緊牙使勁地拉車。在熱心人“加油,加油”的鼓勁聲中,我們終於將車拉到了坡頂。當我感謝熱心人的鼎力相助時,沒想到他卻説:“你用不着感謝我。這兩天我的腰扭傷了,根本就不能用勁。我只是喊喊‘加油’而已。能將這趟車拉上去,全靠的是你自己。”

  2、多年前的一個傍晚,一個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邊發呆。這天是他30歲生日,可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必要。因為亨利從小在福利院裏長大,身材矮小,長相也不漂亮,講話又帶着濃厚的法國鄉下口音,所以他一直很瞧不起自己,連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應聘,沒有工作,也沒有家。

  就在亨利徘徊於生死之間的時候(由[xszw。org]整理),他的好朋友約翰興沖沖地跑過來對他説:“亨利,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我剛剛從收音機裏聽到一則消息,拿破崙曾經丟失了一個孫子。播音員描述的相貌特徵,與你絲毫不差“

  “真的嗎,我竟然是拿破崙的孫子”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聯想到爺爺曾經以矮小的身材指揮着千軍萬馬,用帶着泥土芳香的法語發出威嚴的命令,他頓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樣充滿力量,講話時的法國口音也帶着幾分高貴和威嚴。第二天一大早,亨利便滿懷自信地來到一家大公司應聘。

  20年後,已成為這家大公司總裁的亨利,查證自己並非拿破崙的孫子,但這早已不重要了。

  四、深秋,黃葉紛紛從枝頭上落下來。有位哲人看到了説:“落葉並非殞落,是勝利凱旋!”

  要求:分析、理解材料寓意,聯繫現實生活寫一篇議論文。

  提示:

  所給材料是寄寓性材料,寓意是藴含在字裏行間的,必須透過文字表面,挖掘其深層內涵,方能捕捉材料中心。“落葉並非殞落,是勝利凱旋”,否定了“殞落”而肯定了“凱旋”。哲人否定黃葉因死亡而落下,而肯定它是勝利者的歸宿。它落到樹根化為另一種生命的營養,再去滋潤一種新的生命。落葉的殞落,只是生命轉化為另一種生命,因此,哲人不認為落葉是殞落,而是勝利的迴歸。

  參考命題:

  《“落葉”是值得讚美的》

  《奉獻--永恆的美德》

  五、閲讀下面這則寓言故事,聯繫實際,自擬文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

  梟遇到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提示:

  1、譯文:

  梟遇到鳩,鳩説:“你要去哪裏?”梟説:“家鄉的人都討厭我的鳴叫聲,所以我要向東遷徙。”鳩説:“你(若是)能夠改變自己的鳴叫聲,還可以;如果不能改變鳴叫聲,向東遷徙,(那裏的人)仍然會討厭你的鳴叫聲。”

  2、材料的重心是“治標”與“治本”的問題。既可以順向思考,寫《治標不如治本》,也可以逆向命題,寫《治標未必不如治本》。還可談“標本兼治”,談怎樣才能“治本”等問題。亦可以聯繫反腐敗等現實來寫。

  六、就一則寓言故事,聯繫思維方法的實際,寫篇敍議結合的文章。題目自擬。

  一位客人到朋友家作客,受到了朋友的熱情款待。為他的到來主人準備了豐盛的午餐,特別是做了十分可口的紅燒鯉魚和鮮美可口的鮑魚湯。客人吃得十分滿意,臨別時主人盛情相讓,讓客人喝了一大碗鮑魚湯,之後還嫌接待不周,於是又送上了一大碗,還十分熱情地説:“再喝一碗鮮魚湯吧!”於是客人盛情難卻,勉強喝了下去,沒想到主人又端來一碗,又説:“再來一碗吧!”最後客人只好婉言謝絕,心想:“以後再也不能到這裏來做客了……。”

  提示:

  這篇寓言故事的主旨是告誡人們好事也要有分寸地去做。如果做過了火,就會走向反面。這是一種思維方法問題。立論作文時可就這方面問題聯繫實際。

  可以用故事中的一句話(如《再來一碗鮮魚湯吧!》)為題,也可綜合故事主旨,用自己的語言立題,例如:《好事也不能過頭》或者《分寸是十分重要的》等等。

  七、根據所給材料,聯繫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防凍祕方的不同價值

  《莊子》中的寓言:宋國一個家族能製造一種防治皮膚凍傷的藥,因此,這一族人世世代代都以在水中漂洗布絮為業。後來有一個十分精明的商人探聽到這一消息,出資百金,買下了他們的祕方。此人拿着這個“專利”來到南方的吳國,他知道當時吳越兩國正在大動干戈,吳軍將士若使用了這種藥在水戰時便不會發生凍瘡,於是就將此祕方獻給吳王。吳王得到這種藥後,如獲至寶,在嚴寒的冬天向越軍發動進攻。越軍雖奮力抵抗,但因將士生了凍瘡,戰鬥力鋭減,終於潰不成軍。後來,吳王封給這個商人一大片土地,頓使一個小小的商販富敵王侯。然而,原來發明這一祕方的宋人家族卻只能依舊給人家洗布為生。

  提示:

  1、可以論證市場經濟需要機敏的反應,精明的頭腦。

  2、可以論證具備敏鋭的分析判斷能力才能獲得機遇。

  3、可以論證安於現狀、循規蹈矩就不能有大成。

  4、可以論證要善於發現和利用潛在財富的價值。

  八、閲讀下面給出的這篇短文,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日本所編《歐美逸譚》中,有一則藝術家摔琴的故事:有位着名提琴家將用文藝復興時期流傳下來的最珍貴的提琴演奏,這張琴價值連城。一曲終了,那寶貝樂器的美妙樂音使聽眾如醉如痴,一致驚歎昔日提琴製造師超羣絕倫的手藝。這時,提琴家一揮手,竟將琴摔了個粉碎,頓時四座皆驚。

  此刻,主持人上場宣佈:“剛才打碎的,只是一把價值一元多的琴。提琴家這樣做,是為了告訴諸位,音樂之妙,並不在於樂器好或歹,而在於演奏它的人。現在,請大家欣賞以真正珍貴的提琴演奏的樂曲。”於是,提琴家再一次操起琴,同樣美妙的樂音悠然而起。聽眾再不去注意琴的價值,而專心致志地進入了藝術境界。

  提示:

  1、可以認證不能看重表面,而要注意實質。

  2、可以論證事業成敗,人是決定性的因素。

  3、可論證藝術的內容與形式的關係。

  九、世界球王貝利喜得貴子,有記者賀道:“看他長得多壯實,今後他一定會成為像你一樣了不起的體育明星。”貝利聽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運動員,但是絕不會有我這樣的成就,因為他現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競爭意識,而我小的時候卻是非常貧窮的。”

  請你根據這一段材料,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

  提示:

  貧困是一筆財富,之所以説它是財富,是因為越是貧困越激勵人們奮發向上,越是要改變生存環境,自然就產生了“人十之,己百之”的上進心。古代就有“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的説法;孟子曾説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參考論據:

  范仲淹兩歲喪父,後隨母親改嫁,幼時讀書連稠一點的粥都難以吃到;司馬光也出生寒門;明代大學士宋廉家中一貧如洗;蘇聯作家高爾基曾經是個流浪兒;荷蘭畫家梵高也曾是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濟;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出身於鞋匠家庭;居里夫人剛剛滿十歲就去打工,供姐姐讀書……

  參考文題:

  《貧困是一筆財富》

  《自古雄才多磨難》

  十、閲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美國的阿拉斯加自然保護區內,人們為了保護鹿而把狼全部消滅了。鹿沒有了天敵,終日無憂無慮地飲食林中。十幾年的功夫,鹿羣由千隻發展到四萬只,但體態蠢笨,沒有了昔日的靈秀。植物也因鹿的大量繁殖和踐踏而凋零了,鹿本身也因缺少食物以及安逸少動帶來的體質衰弱而大批死亡。人們只好把狼再引進來,不久,鹿與自然保護區又恢復了生機。

  要求:準確把握材料所藴含的中心意思,聯繫生活,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提示:

  此則材料較完整地敍述了鹿由昔日的正常、健康到後來不健康的畸形發展過程。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地消滅了鹿的天敵--狼。材料內容前後是因果關係。應該立足材料所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後就其“因”立意,聯繫現實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開議論。鹿和保護區的“結果”是由於人“將狼全部消滅”,從而破壞了自然界的“生物圈”與“食物鏈”,遭到自然規律的報復,使當事者自食其果。

  十一、閲讀寓言《虹和橋》,然後按要求作文。

  當虹看到弧形的石橋時,對它説:“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長。”

  石橋回答説:“你那樣美,你在人們的心目中是永恆的。”

  要求:

  1、需以《從虹和橋的對話所想到的》為題,寫議論文。

  2、運用總分結構,對比論證方法。

  3、600字左右。

  提示:

  虹和橋各有優點,它們優點是:讚美別人不誇耀自己,表現了可貴的謙虛美德。這可以作為全文的中心論點。根據要求,按照“總分結構”、“對比論證”,可以設以下幾個論段:①謙虛的人總能看到別人的優點,取人之長,補己之短。②驕傲的人往往躺在自己的成績簿上沾沾自喜,固步自封。③謙受益,滿招損。

  舉例時注意有正有反。

  十二、閲讀下面給出的這篇短文,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1987年,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獲獎者:您在哪所學校,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出人意料,這位學者説,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什麼呢

  “學者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大自然。從根本上我學到的東西就是這些。”這位學者的話代表了科學家的普遍看法。

  提示:

  ①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質和習慣使人終生受益。

  ②做學問與做人

  總結:

  對於寓言故事類的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時候往往用到提煉本質和道理昇華兩種方法。提煉本質就是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質性的問題去立意。這種方法適用於平實的敍述性材料。這類材料沒有明顯的是非曲直,所表達的中心也不含蓄,就靠我們提煉出一個帶哲理性的觀點。例如第十二則材料在分析材料時,就要抓住學者話的本質。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無私友愛品質。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不貪的本質。東西要放整齊:嚴禁的習慣。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知錯必改的品質。吃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我們看出,老學者在幼兒園學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質和習慣,這些良好的品質和習慣使他取得了成功,實現了人生的價值,所以這一材料的本質問題就是: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質和習慣使人終生受益。以此為論點,深刻,準確。

  道理昇華適用於比較含蓄的隱喻型材料,寓言,帶有哲理性的自然現象。1990年大學入學測驗作文材料提供的是法國寓言《小姑娘與玫瑰園》,2003年的《智子疑鄰》都屬於這一類型,分析這類材料,就要揭示藴涵在材料中的那個“理”,然後再將這個道理的適用範圍擴大化。例如《獵户》引《淮南子》中有一段“畋不掩羣,不取麕夭;不竭澤而漁,不焚材而獵。”就這一段話聯繫現實寫一篇議論文。

  有同學就事論事談打獵,有的同學談要保護小動物,要有惻隱之心;有的同學從效益的角度談方法。這些都不得要領。也有的同學談要保護生態平衡,不能把野生動物滅絕,這似乎都扣題了,但恰恰犯了一個錯誤:就事論事,沒有上升到理論高度,沒有在理論的指導下去“俯瞰”生態平衡這一問題。

  不論是打獵,還是捕魚,這幾種做法有着共同的實質:只顧眼前利益,不顧將來。這就是藴涵在材料中的那個“理”,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就可以這樣立意:凡事要有長遠眼光,要留有餘地。再用它去聯繫聯繫現實生活,我們會自然的想到一些與此相似的事情,如棄學經商等。

  漫畫這種形式也常被採用。如1996年的“截錯了”就是如此,漫畫一般用誇張,幽默,諷刺的手法反映現實,多屬於隱寓型的,所以也應該揭示畫面所藴涵的那個道理,再放之於現實,加以昇華,而不能就畫論畫。

  並列材料型

  十三、閲讀下面一組材料,結合實際情況寫一篇議論文。

  材料一:

  阿基米德是古希臘數學家、力學家。在他75歲的時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畫的幾何圖形,殘暴的羅馬士兵闖進來,拔出了利劍。阿基米德坦然説:“等一下殺我的頭,給我一會兒工夫,讓我把幾條定理證完,不能給後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羅馬士兵的劍已經砍下,阿基米德大叫:“我還沒完成--”便離開了人世。

  材料二:

  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經無數次失敗後,終於成功地發明了黃色炸藥。在進行最後一次火藥製作實驗時,火藥爆炸了。他從爆炸的火與硝煙中跑出來,全身多處都流着鮮血,而他卻高興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

  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實驗室裏與鐳、釷、鈾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於長期受到放射性物質的照射,居里夫人後來患了惡性貧血而死。她所發現的放射性元素鐳,曾用來治療癌症,醫好了許多病人,而她自己卻死在鐳的手中。

  提示:

  三位科學家不同國度,不同時代,研究領域也各自不同,但他們有着相似點:那就是對所從事的科研事業,都具有執着忘我的可貴精神。抓住三則材料的“共性”,進行“求同概括”,便會準確把握材料的中心論點了。

  參考命題:

  《可貴的執着精神》

  《成功者的啟示》

  十四、根據下面給出的這則材料,自擬文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

  某鞋廠派了兩名推銷員,一同飛往一個海島開闢市場。剛一下飛機,他們就瞭解到所有島民從來沒有穿鞋的習慣。推銷員甲心裏涼了半截,立即向廠裏發出電報:“這裏沒有市場,預計他們的需求量為零!”推銷員乙卻驚喜萬分,也立即向廠裏發了電報:“市場前景廣闊,他們的需求量將從零開始。”

  提示:

  為什麼同樣的信息,會在甲乙兩個推銷員身上產生截然不同的反饋呢?這就要分析他們對同一事物的不同認識。從市場的需求看,是隻看現狀,還是看發展?從觀察事物的方法看,是隻看一面,還是看兩面?從主觀認識上看,是積極地開闢還是消極地對待?

  運用辯證的觀點,聯繫現實生活,是寫好這類文章的關鍵。

  十五、篩選以下材料,聯繫實際立論作文,並自擬標題。

  1、戰國時期趙王實行胡服騎射政策。

  2、秦始皇大興土木,修築阿房宮,築萬里長城。

  3、漢代王昭君出塞,為帝業實施和親政策。

  4、魯迅就如何對待外國文化問題,寫了《拿來主義》。

  5、我國當前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

  6、清代搞閉關鎖國行不通後又搞求榮賣國。

  提示:

  該題重在訓練從多種材料中找到內在聯繫緊密的東西,並結合實際生活選好議論角度,確立議論的論點。

  就材料而言,1、3、4都有聯繫,均表現出要勇於向外部世界(外國和外族)學習。5説的是當今所面臨的問題,是我國現行的根本國策,與1、3、4

  也有聯繫,而2卻從反面表明了秦始皇修築長城所反映的文化封閉心態,其中的始皇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可以看作是干擾信息。6

  説的是閉關鎖國政策與改革開放向國外友人學習的問題。從反面意義上看,2、6

  與1、3、4、5均有關係。搞清這些關係有助於把握整體材料的精神,為立論説理打下基礎。立意可以選擇封閉與開放、封閉與交流,以開放心態對待外部事物,外部文化等

  文章標題可《今天還要“拿來”》、《從胡服騎射説起》。

  十六、美國着名喜劇演員戴維?布瑞納中學畢業時,向父親求助。父親送給他一枚硬幣,並告訴他:“用這枚硬幣買一張報紙,一字不漏地讀一遍,然後翻到廣告欄,自己找一個工作,到世界上去闖一闖。”後來,戴維?布瑞納經過艱苦奮鬥取得了成功。這個明星在回首往事時,認為父親的那枚硬幣是“最好的禮物”。

  可惜的是現在有許多做父母的不懂這個道理。

  據報載,某一位暴富起來的家長,將5萬元人民幣劃入他那還在讀國一的獨生子的賬上,造就了一個小“款爺”。於是,這孩子上學路上僱同學代背書包,作業也僱成績好的同學代做。結果在學校佔了兩個第一:存款第一,學習成績倒數第一。

  古代有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而這真正的“計深遠”,乃培養其獨立的真本領。林則徐也説過:“子孫若如我,留錢作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作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這確實值得世人深思。

  根據上述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

  提示:

  1、可以論證有志青年應敢於獨立奮鬥,依賴前輩絕不可取。

  2、可以論證嬌慣子女,有弊而無利。

  3、可以論證明智的家長注重引導子女自立自強。

  十七、閲讀下面三則材料,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1、魯迅説:“無論什麼事,如果不斷收集材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2、歌德在談到積累材料時曾經説過:“一個人在年輕時積累了許多銀幣和銅幣,年歲愈大,這些錢幣的價值也愈高。到了最後,他年輕時的財產在面前塊塊都變成了純金。”

  3、一位歷史學教授對他的學生説:“如果你收集兩萬張卡片,就可以在歷史界成為權威

  提示:

  寫提供多則材料的議論文,不僅要注意材料的共性,有時還要注意材料的個性。這三則材料的共性是一目瞭然的,那就是都説明了”治學要注意積累“。如果僅着眼於這一共性,寫起來就思路閉塞,感到無話可説,沒辦法只得堆砌一些事例。這就需要進一步挖掘材料的個性。

  試將三個材料做一番仔細分析比較。魯迅強調積累要長期堅持;歌德強調積累大有價值,而決不是徒耗時光和精力;歷史學教授強調多積廣積。這樣,就能圍繞”治學要注意積累“這一中心論點,提出三個分論點,從三個不同的方面,層層分析,步步推進,使文章內容顯得充分紮實且比較深。同時,三則材料都能顧及,各有用場。

  十八、閲讀下面三則材料,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1)作家丁玲,十年浩劫的折磨,使她留下了難以忍受的腰痛病,不能伏案寫作,但她不甘心文學生命的終結,自己做了一塊特殊的寫作板:一塊二尺見方的木板,鑿上四個眼,繫上兩條帶子,套在雙肩上,在上面寫出了一篇篇文質兼美的散文

  (2)楊蔭榆自”女師大“事件被”打落水“後,先後在蘇州女師,蘇州東吳大學任教,日寇攻陷蘇州時罵敵,於1938年被日寇殺害。

  (3)陳獨秀是中共創始人之一,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任總書記,晚年被解職後生活貧困,疾病纏身,處境尷尬,但斷然拒絕國民黨反動派的利誘。

  三則材料的共同點是保持晚節,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這一共同點就應是作文立意之所在。

  十九、閲讀下面兩則材料,寫一篇議論文,題目自擬,不少於600字。

  (1)志願軍英雄馬玉祥曾經説:“我不是什麼英雄,當年在朝鮮戰場上我是一個兵,後來轉回地方,我也是一個兵,現在離休了,我還願當一個兵,這輩子我掂量自己,只要夠個兵的份量,也就心滿意足了。”

  (2)拿破崙説,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提示:立意角度

  要想成就事業,既要有雄心壯志,又要有謙遜的品格

  對待並列材料的材料作文,一般採取同異互求的方法審題立意,這種方法就是把幾個不同材料的某一共同點提出來,加以概括提煉,作為文章的論點。這種方法首先適用於相似排列的多元式材料,如材料十八,第一則材料是一正面名作家,晚年傷病困擾,不輟寫作;第二則材料寫一老教育者前半生有重大過失,晚年不堪外族入侵,保持名節,罵敵遇害;第三則材料中的陳獨秀是中共創始人,曾犯過嚴重錯誤,晚年賦閒,貧病交加,仍不屈事微敵。三則材料的共同點是保持晚節,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這一共同點就應是作文立意之所在。

  再如有一則寫作訓練中給了三則不同材料。第一則熟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二則是《晏子春秋》上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幾句話;第三則是成語故事“一傅眾咻”。三則材料雖然長短不一,內容各異,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客觀環境條件影響着事物的發展,作文時就應抓住這一共同點來立意。

  另外,這種“互求法”還適用於看似矛盾的多元材料,如材料十五,再比如材料十九,馬玉祥與拿破崙的話其矛盾點是顯而易見的。在提煉論點時,關鍵在於分析其統一點。所説的統一點,就是指合理點。“要做一個好兵”有沒有合理點想當元帥是否排斥做一個好兵

  “想當元帥”是否有合理的地方如果前者與後者都合理,那麼它們的共同點是什麼如果這些問題都正確地想通了,那麼提煉出來的觀點就可能符合辯證統一的觀點。

  關係型

  二十、下面是詩人艾青寫過的一首短詩,聯繫現實生活寫一篇議論文。

  離開了時間/就沒有了生命;生命和時間/緊密相依連;失去了時間/生命就成了虛幻;沒有了生命/時間就成了雲煙

  提示:

  如果材料的內容,是談人或事物之間的關係,那麼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物與物之間的辯證關係就是材料的中心。這則材料談的是“生命”與“時間”的辯證關係:兩者相互依存,時間的價值就是生命的價值;如果説生命的價值在於過程,那麼這過程是按時間來計算的、來體現的。“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就是這則材料的中心意思。

  參考命題:

  《時間與生命》

  《時間就是生命》

  《虛度時光,就是害人害己》

  關係型的材料作文主要注意的是,像關係型議論文一樣,寫的時候要照顧兩面,不要只是丹存的寫一方面。

  是非型

  二十一、某車間主任的人選在大黃和小黃之間難以確定,新廠長想通過下棋測試性格確定一個人,與大黃下,大黃穩紮穩打,出手老練,三局都握手言和,與小黃下,小黃猛打猛殺,咄咄逼人,既有開局三斧頭又有“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前兩局直殺得廠長無還手之力,第三局宣稱一定要贏廠長,不料只下了個平局,小黃不肯罷休,拽住廠長再幹,廠長不幹了,因為他已物色好車間主任了。

  根據上述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

  二十二、當斷臂的維納斯展示在人們面前時,無數好事之徒趨之若鶩。他們提出種種接上斷臂的奇思妙想,維納斯的斷臂就如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設計能獲得普遍的讚賞。

  根據上述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

  是非型材料作文一般採用自由評論的方法,這類材料作者不擺明自己的觀點,也沒有明確的傾向,需要我們分析其中是非曲直,拿出主見。一般説這類作文不求結論的一致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言之成理即可。如材料二十一:以此材料作文,就須各抒己見。有人主張選小黃,因為他敢闖敢拼,有開拓精神,有必勝信心,當今改革正需要這種人;有人主張選大黃,因為他穩紮穩打,不急不躁,務實肯幹。只要論證有力,論據充分,哪種觀點都能採用。這類材料的立意,有似於1991年的大學入學測驗題《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2002年的北京作文《規則》。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材料將褒貶愛憎的感情或明或暗地體現出來,這就是材料的是非傾向性,對此不可視而不見。辨明材料中的傾向性,可以判斷自己提煉的觀點是否正確。如材料二十二,這則材料的傾向性非常強。材料稱想接上斷臂的人為“好事之徒”,稱他們的行為是“趨之若鶩”。這足以將褒貶之情溢於言表,也就是説材料中對接臂的做法持否定態度,“好事之徒”的做法實質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於人。據此,我們可以提煉這樣的觀點:

  a要有獨特的美(從維納斯的角度);殘缺也是一種美

  b要順其自然,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從好事者的角度)。

  顯而易見,如不顧材料中的傾向性而提煉“攻關莫怕難”,“只要堅持就能成功”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五、總結

  在審題時必須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1、讀懂材料意思,從不同角度概括出你理解的材料所反映的不同的寓意。

  2、對從材料中從不同角度概括的材料的寓意,逐一做出明確判斷(對還是錯;對,為什麼?錯,為什麼?),聯繫現實,對照生活中的某些熱點、焦點,選擇最佳立意角度。所謂最佳立意角度,一是材料的本質寓意,一是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寫好的角度。

  3、升格自己所決定作為文章立意的角度,使它帶有一種普遍意義(上升到生活之理的層面或哲學之理的層面),使你的文章能抒發出你個性的人生感悟與體驗,或能引起讀者的共鳴,對讀者的人生(生活、學習、實踐)產生有益的啟示。4、聯繫現實,篩選寫作素材,考慮結構與語言表達方式,展開作文。例如:一個趙國人牽了一匹馬到集市上去賣,賣了三天,無人問津。他找到伯樂,要伯樂圍着他的馬轉三圈,然後離開。離開時要三次回頭看馬。如果伯樂這樣做,他付給伯樂一天的工錢。伯樂照着趙國人的話做了,馬很快賣掉了,而且馬價提高了十倍。

  這則材料有以下幾個角度:

  趙國人:①自己賣馬,三天無人問津;自己是普通人,人微言輕;做個平凡人好難(感想平凡)。②想了一個辦法,很快賣掉,且馬價倍增;請名人捧場;名人效應。③付給了伯樂一天的工錢;雖有付出,但很划算;付出與回報。

  伯

  樂:①獲得了一天的報酬;付出時間,收穫金錢;回報與付出。②伯樂是相馬的專家;權威、人們願意相信有名望的人;努力成為內行,權威與信任。③暗示人們馬是千里馬;發現千里馬;人才與伯樂。

  馬:①是千里馬;是人才;人才需要發現、提拔。②不是千里馬;是庸才,南郭先生與齊宣王;不正當競爭,誰是罪魁禍首。③同樣的一匹馬,差異怎麼這麼大呢?馬的感想;這個世界怎麼了?

  買馬人:①上當;為什麼會上當;迷信、盲從權威。②物有所值;一份價錢一份貨;相信品牌,名牌戰略。

  這則材料的最佳角度:名人效應;人才與伯樂;迷信、盲從權威。

  升格為生活之理或哲學之理:①名人效應之我見;②人才需要伯樂的提攜;③不能迷信盲從權威。

材料作文分類審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