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大學入學測驗>寫作素材>

2016大學入學測驗作文素材:大學入學測驗議論文提分之分析論點訟證

寫作素材 閲讀(3.29W)

有人説文章的主題如同人的靈魂,文章的材料如同人的血肉,而文章的結構就如同人的骨骼。今天我們就專門來談談議論文如何展開思路、安排結構。這個問題包括以下三點內容:《考試説明》對此有怎樣的要求?議論文有哪幾種基本的結構類型?如何提升議論文的謀篇佈局能力?
  一、《考試説明》對此有怎樣的要求?
  等級評價標準由此我們可以明確作文結構方面的要求:基本要求是“結構完整,條理清晰,層次分明。”
  發展要求是“結構嚴謹,邏輯嚴密,構思新巧。”一等文“結構嚴謹”,二等文“結構完整”,三等文“結構基本完整”,四等文“結構混亂”。
  二、議論文有哪幾種基本結構類型?
  類型(1)並列式作文例題:以“説‘安’”為題作文。“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寧、安逸以及“安於……
  等意思。要求自行選定角度,寫一篇議論文,字數不少於800字。
  作文例文1:
  説“安”——京劇之“安”
  傅雷先生曾對“高級藝術”給出如下概念:樂而不淫,哀而不怨,雍容有度,典雅自然,不裝腔作勢,過火惡俗,炫耀技巧。這種高級藝術中所體現的安和、安穩、安詳,在京劇這裏得到印證。
  戲劇情節方面,京劇是安和的。它不用緊張、激烈、刺激的劇情吸引觀眾。京劇不要觀眾大哭大笑,大喜大悲。京劇只是在清楚敍述情節的過程裏展現優美。像《寧武關》、《馬思遠》等老戲,雖曾名噪一時,並有以此為拿手戲的小翠花等名角壓陣,但終因劇情過於複雜,情感過於慘烈而逐漸被拋棄。《烏盆記》現在也只是唱一唱“十八張半”裏的段子而已。今天,常上演的如《玉堂春》、《拾玉鐲》、《龍鳳呈祥》、《賣水》等劇目,劇情都多麼簡約安和。
  音樂伴奏方面,京劇是安穩的。文革中“創新”的以鋼琴伴奏樣板戲,《楊門女將》中老太君的“一席話惱得我火染雙鬢”橫插進一把小提琴,都讓人大呼逆耳。只有京胡,如潺潺流水,與娓娓傾述的唱腔相安無事,相得益彰。像《武家坡》、《坐官》裏的流水,在京胡伴奏下,真給人一種天衣無縫的安穩感覺。
  表演風格方面,京劇是安詳的。京劇從不強調暴力和血腥。像《霸王別姬》中的自刎,《貴妃醉酒》中的酗酒,《謝瑤環》中的上刑,《碰碑》中的自殺以及各出戲裏的打鬥場面,均以“出之貴實,用之貴虛”為原則,將其藝術化、抽象化,以強調其中的體態美、動作美或人物的思想感情。“生”、“旦”兩行中最受觀眾喜愛的餘、梅兩派,以安詳典雅為宗旨根本——既不是馬派的高亢激昂,也不是程派的一唱三歎。京劇,既不是凌叔華等京味作家的陽春白雪,也不是白玉霜等評劇藝人的下里巴人,它大度雍容,安詳是它的主體風格。
  然而,立足於今天,京劇要發展,要創新,要與時俱進,又不能安於現狀,安常處順。京劇,正如章詒和所説,要推陳出新。這一“推”一“出”,既是“推開落後的原則”又是“推廣優秀傳統戲”。京劇,要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弘揚安和、安穩、安詳的風貌,唯此,方能安坐戲劇舞台“國粹”的王座——安然不動!
  結構解説:
  這是一篇以“説‘安’”為題的考場作文。作者以獨特的豐厚積澱為依託,巧借“安”為突破口,將話題輕鬆引入自己擅長的領域。第一段“這種高級藝術中所體現的安和、安穩、安詳,在京劇這裏得到印證”是總起,亦是總論點。下面三段分別從“戲劇情節”“音樂伴奏”“表演風格”三方面加以論述。分論點1“戲劇情節方面,京劇是安和的”,分論點2“音樂伴奏方面,京劇是安穩的”,分論點3“表演風格方面,京劇是安詳的”。三個分論點位於每段段首,眉清目楚,綱舉目張。結尾,作者立足於時代,得出結論:“京劇,要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中,弘揚安和、安穩、安詳的風貌,唯此,方能安坐戲劇舞台“國粹”的王座——安然不動!”全篇扣題嚴謹,結構端正,語言熨貼,令人稱道。
  類型(2)對照式
  作文例文2:
  説“安”——奮鬥者永安
  紫禁城的正門被叫作天安門,着一“安”字,安定、安全、安寧、安逸之意盡在其中;自然,還潛藏着統治者安於斯所,安於現狀的心理。
  然而,天下沒有永久的“安”,只有不安於現狀,與時俱進,勇於變革的人,才會在奮鬥中感受到真正的心安神寧。
  安於現狀,是對自身昏聵的一種縱容。三國蜀漢後主劉禪,投降後被封為“安樂公”。他不思亡國之痛,不恨亡國之辱,而是縱情於燈紅酒綠,安樂於紙醉金迷。於是,這種對自身的放縱,導致了他靈魂的銷蝕,成為了千秋笑柄。
  安於現狀,是對人生理想的一種阻撓。人生理想宛如萬仞險峯,無限風光,盡在懸崖之巔、絕壁之頂。實現理想,就是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過程。設若登至半山腰,觸到些花花草草,看到點片雲只月,便欣欣然安於中道,不再奮力攀爬,無意天下奇觀,這種“安”不是一種淡泊,而是一種阻撓前進的障壁。
  安於現狀,是對國家前途的不負責任。清軍入關後,自認為天朝上國,物阜人豐,無須同外國互通有無。於是,清廷閉關鎖國,將西方先進的科技、文化和思想一併擋在冷冷高牆之外。統治者們耽於九州一統的格局,安於封建體系的森嚴,終於造成科技、軍事的落後,慘敗於西方、東方殖民者的堅船利艦之下。連天的炮火打破了這份所謂的安寧,一紙紙喪權辱國的條約,成為這個不可一世的末代王朝恥辱的寫照。
  安於現狀,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安”。而真正心安神寧的人,正是那些不安於現狀,與時俱進,勇於變革,開拓進取的勇士。
  不安於現狀,決定着一個人的自強不息,有所作為。居里夫人在發現放射性元素“釙”之後,舉世聞名,但她並未就此停下進步的腳步,而是不安於現狀,繼續探索,終於又發現了“鐳”,從而為人類科學史又增添了光彩照人的一筆。
  不安於現狀,決定着一個國家的崛起、富強。是那些不安於現狀的革命者,前仆後繼,創建了嶄新的中國;是那些不安於現狀的建設者,不知疲倦,創建着富強的中國。
  於是,不安於現狀者才在不斷努力中感受到一份真正的安定、安寧,真正的心安。
  願不安於現狀的奮鬥者永安!
  結構解説:
  本文從天安門説起,“着一“安”字,安定、安全、安寧、安逸之意盡在其中;自然,還潛藏着統治者安於斯所,安於現狀的心理。”於是作者提出自己的觀點:“天下沒有永久的“安”,只有不安於現狀,與時俱進,勇於變革的人,才會在奮鬥中感受到真正的心安神寧。”接下來的三段從反面講“安於現狀”的不好,“安於現狀,是對自身昏聵的一種縱容”“安於現狀,是對人生理想的一種阻撓”“安於現狀,是對國家前途的不負責任”。接着是一個過渡段:“安於現狀,永遠得不到真正的‘安’。而真正心安神寧的人,正是那些不安於現狀,與時俱進,勇於變革,開拓進取的勇士。”接下去兩段從正面“不安於現狀”的角度來講,“不安於現狀,決定着一個人的自強不息,有所作為”“不安於現狀,決定着一個國家的崛起、富強”。結尾作者重申:“不安於現狀者才在不斷努力中感受到一分真正的安定、安寧,真正的心安。”全文論證有力,材料充實,正反對照,思路清晰。作者深入剖析心靈和人生,放眼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盡情地展示了自己作為高中生的不凡見解和作為青年人的滿腔熱忱。
  類型(3)層進式(見原文鏈接)
  (考場議論文提分十講(三))如何分解論點建立論證的框架
  作文例題:古人説:“言為心聲”“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則為文侷促,品性澄淡則下筆悠遠。這意味着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應該是一致的。金代元問好《論詩絕句》卻認為“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藝術家筆下的高雅不能證明其為人的脱俗。這意味着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離的。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寫一篇文章闡明你的觀點。
  作文例文3:
  且以作品論英雄
  自孔孟以來,我們的閲讀方式、欣賞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論世”。我們大多認定“文如其人”,這是有道理的,但並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論人品,且以作品論英雄。
  我們很容易理解“言為心聲”,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謂“鬱結乎心而發乎聲”,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個人人品的滲透。引美學家蔣勛之言:“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所以成為千古絕句,我認為不是詩歌上的技巧,而是詩人心靈上動人的東西。同樣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過去了,卻沒有看見”。試想,若是杜甫沒有憂國憂民之心,又何來發自肺腑之言?偉大的心靈,投影在文學上,依然是偉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這並不是説高尚作品背後一定是脱俗之人。我們從小讀莎士比亞的《威尼斯商人》,讀猶太人斤斤計較、視財如命的險惡心腸,末了明白人不能為金錢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與良善——但事實上呢?莎士比亞成名後的歲月一直為錢財奔波。他斂錢如命,甚至發放高利貸斂資,更因一家人無法如期還清財物而氣急敗壞、對簿公堂。這時候我們再看元好問的“文章寧復見為人”,便顯得格外諷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並不能看出寫就它的筆桿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樣操琴無數、推演其人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樣“知其人、論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未必掛鈎,那又何必糾結其人品如何?人類的文明本身就是寬容的,它看重作品本身。所謂“文以載道”,作品之“道”,為其根本。我們不妨説,如果一部作品傳遞了人品的真、善、美,讀之令人動容、發人深省,那它就已經達到了“作品”所應達到的目的,至於作者本人如何——你無法從作品中推知的情況是可能發生的——並不在對作品的考慮範圍之內。作者或許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學史最終告訴我們,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認為,面對作品時,要且以作品論英雄。我們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懷並願意將其內化為修養,但我們也能從《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義忠誠的不竭力量。作者終將逝去,其人品也會銷蝕不見;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澤古今。作為重,道為重,人品須臾如蒼狗,應以作品論英雄!
  結構解説:
  本文開篇就緊扣題目,亮明瞭自己的觀點,“我們大多認定‘文如其人’,這是有道理的,但並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論人品,且以作品論英雄”。然後分三個層次,分層推進:層次一,我們很容易理解“言為心聲”,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層次二,然而這並不是説高尚作品背後一定是脱俗之人;層次三,既然作品的格調趣味與作者人品未必掛鈎,那又何必糾結其人品如何?……作者或許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學史最終告訴我們,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最後是總結,“所以我認為,面對作品時,要且以作品論英雄。……作者終將逝去,其人品也會銷蝕不見;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澤古今。作為重,道為重,人品須臾如蒼狗,應以作品論英雄!”縱觀全文,理性思辯,環環相扣,層層推進;結構嚴謹有序,指向一致,段與段轉折自然,有邏輯性。
  以上是議論文三種基本結構類型。在實際運用中,我們也可以將之打通而為“混合式”。其實,不管是哪種,最基本的就是:總(引論)——分(本論)——總(結論)。
  三、如何提升議論文的謀篇佈局能力?
  1.學會列結構提綱,熟練掌握三種基本結構類型。
  2.分析優秀作文的行文思路,借鑑其謀篇佈局的方法。
  3.要注重生活積累和閲讀積累,在寫作構思時充分調動生活積累和閲讀積累,打開思路。
  説到底,要提升議論文謀篇佈局的能力關鍵是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
  (微課練習)
  閲讀下面這道作文題,仔細審題,列出結構提綱。
  有人説:“想要走得快,就單獨上路;想要走得遠,就結伴同行。”這引發了你怎樣的感悟與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練習答案)
  結構提綱示例:
  題目:結伴而致遠
  總論點:這人生之途中前行最遠的,並非是那些孑然獨行俠,而是那些結伴同行之人。
  分論點一:人的一生又決非坦途,為了達到那最遠的彼端,結伴而行理應是必然的選擇。(百米衝刺與馬拉松)
  分論點二:結伴而行,是每個個體弱點的相互彌補與優勢的共同發揮。(天才的程序設計者扎克伯格如何與人合夥辦Facebook)
  分論點三:結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與支撐。(汶川地震中被埋學生如何互相鼓勵絕境求生)
  結論:結伴而行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範文示例:
  結伴而致遠
  在人生的漫漫長途中,有人輕裝簡從,步履如飛;也有些人三五成羣,安步當車,相互扶持着前進。而當我們仔細省察後卻發現,在這人生之途中前行最遠的,並非是那些孑然獨行俠,而是那些結伴同行之人。
  須知,人的一生並非百米衝刺,而是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因此,決定人一生的便不是他前行的速度,而是他終其一生所達到的最遠端。然而,人的一生又決非坦途,正如障礙賽跑,成績的優劣取決於障礙的跨越而不是平地的衝刺,人生與其相似,但又不盡然——因為許多障礙並非一人之力即可跨越。因此,為了達到那最遠的彼端,結伴而行理應是必然的選擇。
  結伴而行,是每個個體弱點的相互彌補與優勢的共同發揮。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可謂一代天才,然而在創立臉譜的道路上,最初信奉單打獨鬥的他卻舉步維艱,只因他縱然是天才程序設計者,可在商業運作方面卻難擔大任,而正是他與夥伴的合作同行,才締造瞭如今鼎盛的社交網絡。一個人或許可以成為天才,但卻無法成為方方面面都無懈可擊的全才。而任何大的事業,與此相反,需要的卻是能應對千種變化萬般局面的全才。因此,人們需要結伴而行,用彼此的優勢互相彌補,這便是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的內涵。人生中的大多挑戰需要的都不是單打獨鬥或是單人衝刺,恃才自傲如扎克伯格,仍與同伴一步一步走過開創Facebook的道路,我們自然也應從中獲取借鑑。
  結伴而行,更是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與支撐。這或許並不被人關注,但人生之途中總會遇到失敗、挫折甚至災難。那些單獨上路的人,當打擊突如其來,痛苦、煎熬、絕望接踵而至,必孑然無人依靠,於是太多這樣的人便猝然倒下。然而結伴而行之人,能在彼此的支持與關懷下,共同渡過難關。汶川地震中,曾有幾位中學生被掩埋在黑暗之中,幾近絕望。但他們彼此扶持,用歌聲撫慰彼此,用手機的光亮照亮黑暗,最終在廢墟中生還。儘管結伴而行抑或單獨前行並非他們的選擇,但它也足以告誡我們,在困厄之中,單個人的精神是渺小脆弱的,結伴而行的人們卻在彼此的支持下變得無比堅強。最終,他們便能一同走出困厄,繼續帶着這份羈絆前行。
  所謂欲速則不達,當我們認為同伴是牽絆而總想疾行時,請認清,人生的道路遠非那般平坦。人類就是以洪荒時代相伴同行而走到了今天,這已足夠啟示我們——結伴而行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2016大學入學測驗作文素材:大學入學測驗議論文提分之分析論點訟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