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大學入學測驗>預測>

以“底氣”為話題的作文講評

預測 閲讀(3.24W)

週考的時候,我出的作文題是“底氣”。

以“底氣”為話題的作文講評

“底氣”是生活中,我們口頭上常説的一個詞,比如説:“做人當有底氣”“這個人説話做事底氣十足”。但要真正把握,還需作番思考:

底氣指基本的信心和力量,但不完全等同於“信心”。

於國家民族來説,可以是經濟實力、文化力量,還可以是民族精神。

於普通個人來説,可以是學識、專項技能,還可以是內在品質力量。這種品質力量可包括自信、執著、拼搏等所帶來的一種巨大力量。

於黨員幹部來説,可以是黨性、原則等正氣所凝聚的力量。

“底氣”説到底是一種內在的東西。

底氣從高尚的人品中來。

底氣從高超的本領中來。

底氣從高度的自律中來。

外在的東西,如美貌、財富、良好家庭背景,可能成為“底”,但難於形成自己之“氣”,強大之“氣”。“底”是需要選擇的,不同的“底”,產生不同的“氣”。我們要的是正氣,不需霸氣、邪氣。“我爸是李剛”代表了現代人尤其是年青人對“底氣”的誤讀。

底氣需要積澱。一舉一動,一言一語,無不體現着“底氣”,我們需要在生活中蓄聚。

學生們對“底氣”有着怎樣的理解,又有些什麼樣的偏差呢,我們不妨來看看:

“底氣”在陳婷同學的作文中指的是最飽滿的民族文化力量。陳婷的的作文是這樣的:

底氣

高2012級10班陳婷

在風雲變換的國際舞台上,中國怎樣立足,怎樣才能有底氣?答曰:擁有並堅守民族文化,最飽滿的民族文化。

在英語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瘋狂地學英語,但在我們靈魂深處,有着那樣一塊淨土,呈放着永不掉色的中國語言——漢語,這就是中國的底氣。

它或許填不了開裂的天空,補不了龜裂的大地,而它足以稱出一個民族文化積澱的分量。

如此看來,中國話定然有着撼動世界的力量。《詩經》中那麼多震人心魄的妙語,定要用中國話吟誦,才會抑揚頓挫,感人肺腑。新中國成立之時,天安門城樓那一聲莊嚴的宣告,也定要用中國話喊出,才能表達出一個民族復興的全部意義。“靜水流深”的微妙意境,或是“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禪意,倘若翻譯為英文或德文,其中的神妙定會大打折扣。

何只是語言,中華民族的文化還豐厚着呢!

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的胸襟,正是熱愛國家熱愛人民的最好體現;李白“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偉大追求,恰恰反映了中國永不落後的決心,勾踐卧薪嚐膽,正好闡釋了中國文化中這樣的特點。千年的積累,才沉澱了厚重的文化;千年之後,就積聚了爆發的力量。韓信受胯下之辱,因為在他心中有一個夢想,有一份底氣在支撐着他,終於,他成了勇戰沙場的大將軍。

中國的底所,中國文化的內涵,這些名人將它展現得淋漓盡致。當然,還有屈受宮刑的司馬遷,為了中國更厚重的文化,用《史記》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還有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屈原,他的純潔好比中國文化的精髓。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在這個風雲變換的國際舞台上,我們依然有底氣,依然駐立。

深厚的中華民族文化給了我們最飽滿的底氣,帶着它,我們一路前行,在國際這個大花園中開出最絢爛的底氣之花。

這篇作文總的來説,主觀點“最飽滿的民族文化是中國最大的底氣”是正確的。問題在於最飽滿的民族文化所含蓋的內容闡釋還不夠全面深入,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兼容幷蓄,和而不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從洪秀全的金田起義、康梁的維新變法、何子淵的教育革新,再到孫中山的民主革命,無不得益於炎黃子孫始終以國家民族大義為己任、敢為天下先、善為天下先、屹立潮頭、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

同樣是寫中華文明,謝艾雯寫得要細膩些。我們來看看她的作文:

底氣

高2012級8班謝艾雯

若論歷史長短,世界上能與中國相較的屈指可數;若論輝煌王朝,能與中國媲美者更是廖廖無幾。一尊司母戊,展現了青鋼時代精湛的手工技術,讓人從心裏敬佩華夏族的先民;一段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爭鳴,逸興遄飛,我們領略了各家的底氣;大漠裏傳來的陣陣駝鈴聲,我們彷彿再次領略了絲綢之路的祕險風光;繼而風流南北朝,士大夫充滿底氣地遊刃於入世與出世之間;隨唐英雄更是創造了無人能及的泱泱大國。萬國來朝,路不拾遺,國富民豐,那一刻,是世界的東方天堂;一幅《清明上河圖》,讓世人窺見了北宋繁盛的冰山一隅,極是小資情調的宋詞,無數寶馬香車的夜市。任誰也想重温一下秦淮河畔的笙歌夜語;康乾盛世,萬國來朝,我們仍有底氣自稱是天朝上國!

然而,近年來來韓流、日流來襲,國人趨之若騖,颳起了一股高温不退的“哈韓”“哈日”風。我想説,中國人,你們失掉自信力了嗎?當你們説着自以為時髦的別國改編語言“蘿莉”“控”時,難道忘了日本文字是從漢字演化而成的事實嗎?拿出你們的勇氣來,我們是領跑者,決不是跟隨者!

我樂讀金庸,不僅因為讓人拍手稱奇的武俠場景,更是因為先生作品透出的底氣。《射鵰英雄傳》一出,石破天驚,至今仍是武界文學的標杆,郭靖的大智若愚,黃蓉的古靈精怪,七公的寬厚仁慈,鮮活的人物無不使人印象深刻。試問,沒有豐富的閲歷,何來積澱出睿智的生活底氣?沒有遠大的精神高度,從何藴育出淡泊的超然底氣?一部作品,是作者畢生的心血結晶和個人底氣的聚積之所。

然而,社會的發展使人心越發浮躁,許多人喪失了對自我的底氣,不能找準自己的方向,如同沒有燈塔指引的夜行船,迷茫徘徊困惑。其實,我們最應該相信的就是自我。最應該擁有的就是自我的底氣,如同某人才招聘市場上一位求職者所寫的那樣:歡迎各大公司來投簡歷。乍一看,多狂傲的一句話,細想來,這不正是有底氣之人所為作邪?

底氣如同兩翼,帶上它,你會飛得更高,行得更遠!

但這篇作文,在對中華文化的解讀上仍有不深入、不全面的毛病,少了對中華精神的解析。

看來,就民族文化説底氣,於高中生來説,有相當的難度,最好不要選擇如此大的話題。


底氣

“底氣”在範堯同學的作文中指的是“堅持、信心、努力”所帶來的力量。範堯的作文是這樣的:

底氣

高2012級10班範堯

人生在世,猶白馬過隙,忽然而已。短短几十載,我們怎麼才能從茫茫人海中脱穎而出呢?我認為應該有實足的底氣,方能成功;底氣不足,外強中乾,終為失敗者。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就是一個很有底氣的人。他很愛學習,可是經歷三次大學入學測驗才被一所普通大學錄取,第一年大學入學測驗,數學只考了一分,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在他19歲那年,他再次踏上大學入學測驗的道路,可能上天真的不眷戀這個孩子,沒有給他英俊的相貌,也沒讓他金榜題名,這一次他數學考了19分,父母不再同意他繼續大學入學測驗,對他失去了信心。可馬雲卻仍然信心滿滿,第三年,他數學考了79分,這一次上帝被他感動了,他終於考上了一所大學。

或許馬雲的大學入學測驗經歷並不能説明他底氣十足,然而他的奮鬥史,他的創業經歷同樣展示了一個底氣很足馬雲。

俗話説:“一波三折,好事多磨。”馬雲三次大學入學測驗最終成功,而他的三次創業,最終綻放人生光彩。第一次他創辦了一個翻譯工作室,開始翻譯社一直在虧本,整整三年過去了,終於開始贏利,這次創業教會他一個人生道理:永不放棄,你就會成功。第二次他創辦了中國第一家網站——中國黃頁,兩次成功的創業讓馬雲的底氣更加得足。無疑阿里巴巴是中國互聯網一次奇蹟,也是世界互聯網的一次奇蹟。

馬雲三次成功經歷給了許多志在成功的人很多啟迪:“堅持、信心、努力”。世界上就沒有做不到的事,生活是公平的,哪怕你歷經千難萬苦,只要你頭頂天,腳踏地,心中有底氣,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收穫。即使沒有成功,你也獲得了一段經歷。這段經歷是你走向成功的墊腳石。

日中則移,月落則虧,物盛則衰。事物具有兩面性,當年魏國大將軍司馬懿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他料諸葛亮生平謹慎,一定會在城中佈下埋伏,太過於自信,太足的底氣,讓他失去了一次改變三國格局的機會。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是一種風景,“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是一種意境。在人生路上,我們不應為自己的短處感到悲哀,我們應該胸有底氣地一直走下去,譜寫出人生的壯麗畫卷。

這篇作文中,馬雲的事例很典型,很有説服力,問題在於司馬懿的反例,不能從反面強調“堅持、信心、努力”的重要,結尾段也沒有與之呼應。

相類似的觀點還有陳文佳的“堅持、自信、努力、拼搏”是人生不可少的底氣。陳文佳的作文如下:

底氣

高2012級10班陳文佳

有一種底氣叫堅持,有一種底氣叫自信,有一種底氣叫努力,有一種底氣叫拼搏。

司馬遷的底氣是堅持,正是因為他堅持,他才會在遭受宮刑之後選擇生;正是因為他堅持,才會有《史記》這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鉅著流傳至今;正是因為他堅持,他才會流芳百世,而不是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從古至今,有過多少文人志士,但我們又知道多少。我們知道的,都是有底氣的,都是能堅持的。

李娜的底氣是自信。澳網、温網……這一路走過過,有過多少爭議,但她都一次次攻破,因為他自信。因為她自信,所以她能取得好的成績,在她這個本應退役的年齡,她卻贏得了一個大滿貫。這是怎樣的輝煌的成績,是中國網球史上的第一次!她自信,所以她冷靜;她自信,所以她沉着;她自信,所以她勝利。

王寶強的底氣是努力。提到王寶強,大家都不陌生,都知道他是誰。可是有誰知道,就在一兩年前,他還是一名臨時演員同學在影片中出演路人甲、乙、丙,還在為一次能拿到幾百塊錢而興奮。可現在呢,他成了當紅明星。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努力,他努力爭取每一個機會,努力向每一個劇組推薦自己,努力充實自己,努力展示自己,所以他才會在導演那裏留下深刻印象,所以他才會出名。

劉翔的底氣是拼搏。2008年,本該是他展現自我,為國爭光的一年,但在那一處,他卻不得不黯然退場。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打擊啊!但是,他——劉翔並沒有放棄,並沒有灰心,就在許多人猜測他不行了的時候,他默默地訓練着,然後以黑馬之勢重新出現在眾人眼前。他拼搏,所以他再創輝煌。

作為一名高三學子,在這最後86天裏,我們的底氣是什麼,是堅持,是自信,是努力,是拼搏。我們堅持,我們自信,我們努力,我們拼搏,我們就會成功,我們就會創造奇蹟!

同樣是對“底氣”所包含的內在精神的解讀,楊靜的觀點又不相同。楊靜認為:底氣,是一種維護生命尊嚴的內在形式,是有目標,有價值地生活。她的作文如下:

底氣

高2012級10班楊靜

如果你問水滴為什麼要凝結成雪花,他會有底氣地告訴你:“為了讓冬充滿情趣”;如果你問小樹為什麼要拼命生長,他會有底氣地告訴你:“為了讓大地綠樹成蔭”;如果你問小鷹為什麼要反覆練習飛翔,他會有底氣地告訴你:“為了翱翔天空。”

活着,就要有底氣。底氣,是一種維護生命尊嚴的內在形式,是有目標,有價值地生活,而不是行屍走肉一般,庸碌無為,浪費地球資源,至少在有人問你為什麼而活時,你會有底氣地回答他,不是絞盡腦汁,麻木地生活着。

“要麼趕緊去死,要麼精彩地活着。”這是斷臂鋼琴師劉偉的人生名言。成長路上的極大不幸讓他成為沒有雙臂的人,然而命運再強大,也敵不過一個人活着的決心。劉偉拒絕平庸,他要活,更要有底氣地活,他不願更不甘受人嘲弄,他要讓自己的生命完整,即使身體已經殘缺,他仍頑強奮鬥着,為了他的尊嚴,為了他有底氣地活在這個世上,於是目標明確,劉偉的一生有了價值,斷臂恰恰讓他擁有了更強大的力量。

同樣是殘疾人,史鐵生也活出了他的底氣。

20歲那年,史鐵生雙腿癱瘓,美好的青春年華彷彿在同他擇手,他所有的希翼,所有對未來的憧憬都隨風飄散,消失不見。曾經他也一度絕望,終日呆坐在地壇,他覺得生命如此脆弱,然而母親焦急地守護與默默地關心感化了他。沒有了雙腿,手仍可用。於是他握起了筆,抒寫了人生華麗的篇章。2010年12月,史鐵生離開了這個世界,生命完美地終結。他的精神、他的作品卻深深地刻在了每一位讀者的心中。他活得有底氣,有尊嚴,有價值!若沒有活下去的勇氣,若沒有要尊嚴的生命的決心,想必史鐵生也不會帶給我們這麼強大的震撼吧!

我們的出生就註定了每個人的特別,但共同點是我們都應該活得有底氣,有價值,有尊嚴,人生並不需求每個人都要有一番大的作為,但我們自己的目標與理想呢?或大或小,我們是否都該為此努力呢?當然,那麼就請勇敢追夢吧!追逐心中的目標,讓我們有底氣地為人生而活!

如何成為一個有底氣的人呢,我們來聽聽劉志鵬的回答:

底氣

高2012級10班劉志鵬

小時候,常聽爺爺奶奶教導説,做人要昂首挺胸,要有底氣。以前少不更事,不知道為何物,隨着年齡的增長,我也漸漸明白了底氣的意義。

説話有底氣,是因為自信,時常聽到有人誇獎別人時説:“這個人説話好有底氣!”就是因為那上人自信,他相信自己所説的所做的是對的。而當一個人試圖欺騙別人時或者是做了錯事時,他説話一定是毫無底氣的,因為他心虛,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事。因此他心虛,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事。因此,説話要想有底氣,就必須得自信,不做那些見不得人的事。

其實底氣這個東西,想有很容易。但失去也很容易,貴在能堅守。在日本侵華時期,中國淪為殖民國,中國人民喪失主權,淪為奴隸。面對兇殘的日本侵略者,為了能夠保命,只得做低聲下氣的奴隸,毫無尊嚴可言。而少數有底氣的人們,他們不向敵人屈服,他們因為心中有堅定的信念,他們不懼怕敵人,雖然最終都會慘死在敵人的槍口下,但他們在犧牲前,仍會很有底氣的大喊出:“中國萬歲,我們終會勝利!”他們就是能堅守住心中底氣的人,他們同時也捍衞了自己的尊嚴。

要想做一個説話做事有底氣的人,並且能堅守住這一份底氣並非一件易事。首先,我們應該做一個“好人”。所謂“好人”,就是為人正直,做好事做善事而不去幹一些偷雞摸狗,見不得光的害人事。然後,再與別人交談或爭論某事時,要有充分的自信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據理力爭,將對方説服。最後,就是在面對強權的壓力下或面對強勢的人時,不要害怕,如果自己是對的,就要有底氣地去和他爭辨,不要屈服於他的權威,因為有的人也許是紙老虎,一搓就破。縱然他是真的有權有勢也不要怕,要堅守心中那份底氣,要相信人間自有公道。

做一個有底氣的人,就必須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不做壞事,相信身正不怕影子斜。做一個有底氣的人,面對強權,面對壓力據理力爭,為自己討一個公道。做一個有底氣的中國人,不再是以往的“東亞病夫”,用我們的實力證明給全世界看,就像劉德華的《中國人》中唱道:“……手牽着手不分你我,昂首向前走,讓世界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

此次命題作文,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是通篇充滿“底氣”字眼,就是沒有對“底氣”的解釋。

二是實例加觀點,缺乏深入全面的分析。很多同學只回答“什麼是底氣”,並沒有回答“為什麼需要這樣的底氣”“如何蓄養底氣”。實例往往只有正例,沒有反例,分析方法單一。

此次作文,就文體選擇來看,多半寫的是議論,也有編寫故事的。如下面這篇作文:

底氣

高2012級10班熊鋭

他緊鎖着眉頭,揹着手,一步步緩慢地走着,走到這頭,又折回去。堂前的那一柱香緩慢地燃燒着,煙繚繞。他在回憶那時的自己。他便是韓信。

淮陰有個屠夫曾侮辱他,説:“雖長大,好帶刀劍,怯耳。”並當眾繼續侮辱他説:“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韓信注視對方良久,慢慢地俯下身來,從他的胯襠下爬了過去。街上的人認為韓信是怯懦之人,只有他自己認為“世上多磨難,我,上不欲就天下乎?”這時的韓信沒有底氣,毫無作為,卻有着平天下,修其身的志向。

韓信離開楚軍,轉而投向劉邦。在劉邦眼裏,韓信是一個沒有作為,只會空説的人。這樣迫使韓信準備離開卻被蕭何追回,蕭何對他説:“大丈夫做事需要有耐性,要有成大事的底氣。”在蕭何一再勸説下,韓信留了下來,並決定真正地幹一件大事。韓信被劉邦重用。

一次,劉邦問韓信:“你看我能指揮多少軍隊呢?”韓信答:“陛下您最多能指揮十萬人。”劉邦又問:“那你又能指揮多少人呢?”韓信答:“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反映出此時的韓信的自信與他的底氣。

劉邦和韓信元年八月吉日,出師東征。當時出征的棧道已經被燒燬,不能行軍。問韓信如何進軍,韓信提出“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策,於是派軍幾百萬,裝作去修建棧道,自己帶領三軍暗渡陳倉,大破敵方軍營。

從此,敵軍對韓信之名聞風喪膽,那位屠户聽説後,再也沒有出現在市集上,想必是隱居了。

韓信望了望那柱香,想起當年的侮辱今朝終報。韓信走出門,仰天長笑,心中十年的積恨終被消除,他整理好衣裝,走在了積澱底氣的路上……

韓信,一名著名的將領,將本無的底氣一點一點的積累。

韓信,甘心屈辱而卻不忘其志的英雄。

韓信,是一個能將時間變成底氣一點一滴沉澱下來的人。

你是那個韓信嗎?

這篇作文的問題在於第二段或文或白,不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