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大學入學測驗>預測>

點評:大學入學測驗作文的“就事論事”與“文以載道”

預測 閲讀(3.36W)

大學入學測驗語文考試一結束,各省作文試題便在網絡上流傳開來。

點評:大學入學測驗作文的“就事論事”與“文以載道”

儘管大學入學測驗作文有題材、字數等的限制,但每年依然有許多出人意表的文章橫空出世。像2001年的滿分作文《赤兔之死》,不僅用詞典雅凝練,而且承載着作者對“忠”的價值思考,令人稱奇。另外,命題者也致力於讓題目更富趣味,甚至形如燈謎,這是一場考生和命題者間的智力遊戲,如何審題、切題,旁觀者讀來也會覺得妙趣橫生。為此,及時盤點、比較各省份試題頗有必要。

大學入學測驗作文題目現在一般分為兩類,一類要求針對具體對象展開論述,即“就事論事型”;另一類則不直接指明意圖,而是拋出相關材料,如漫畫、短文、新聞、格言等,要求考生圍繞材料自由成文,即“文以載道型”。兩種類型界限並不十分清晰,就事論事的記敍文也必然帶着作者的感情和思考,這種分類方式與其説是約定俗成,不如説只是大致標明兩種命題方向。今年北京市的試題無疑可歸入“就事論事型”,題目要求考生對“秦腔”或“書籤”進行闡發。賈平凹曾説:“寫作是一種文字功夫,但更多的是作者對社會、對人生的獨特感受。”這可視為對此種命題思的詮釋。題目用意很清楚,若缺乏對生活的積累和感悟,考生將很難寫出情真意切的文章。而全國Ⅰ卷、浙江省等地的試題則可歸入“文以載道型”。全國Ⅰ卷給考生提供了一幅語義不詳的漫畫:一名學生在取得高分時受到獎勵,後因成績下降受到處罰;另一名學生的境遇與之形成對比,成績取得些微進步便獲得獎勵、不受處罰。漫畫既可上下對比,也可左右參照。毫無疑問,這裏沒有標準答案,但考生又絕不可天馬行空地肆意塗鴉,如何在文字與漫畫之間建立堅實的邏輯關聯,便成為測試的重點,亦即更傾向於考察學生應用文字分析問題的能力。兩種類型並無優劣之分,不過許多學生在備考過程中,不能自覺地將文字作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來使用,反而陷入“舍近取遠,務高言而鮮事實”的歧途。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到:“道沿聖以垂文,聖因文而明道。”無病呻吟的文字缺乏生命力,不足以打動人心。更多省份願意採用第二種命題形式,或與克服此類病症有關。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Ⅰ卷的漫畫曾在其他考試中出現過,四川大學某年研究生自主招生考試面試階段同樣採用了這一漫畫,這從一個側面説明,大學入學測驗作文同社會上許多考試在思路上逐漸有了更多交集:在考察學生基本文字處理能力時,越來越要求考生具備創新意識,敢於打破常規,提出合理有據的新見解。實際上,“就事論事型”的命題同樣強調這一點,只是創新意識的養成並非一蹴而就,畏難於長期富有針對性的訓練,大多數學生寧可退而求其次,轉而專務文字的工巧,最終逐漸遮蔽本性。所以,儘管兩種類型關注的側重點均至關重要,但更傾向於考察考生思辨能力的命題方式將漸成主流。

期待今年文質兼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