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國學文化>

朱熹簡介作文

國學文化 閲讀(2.69W)

朱熹(1130年(壬戌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逆翁。諡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着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朱熹簡介

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家境窮困,自小聰穎,弱冠及第,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歷高孝光寧四朝。於建陽雲谷結草堂名“晦庵”,在此講學,世稱“考亭學派”,亦稱考亭先生。承北宋周敦頤與二程學説,創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學風,稱為理學。其着作甚多,輯定《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四書作為教本。

有《朱文公文集》,通行《四庫全書》。

一、人物簡介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1130年10月18日),朱熹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尤溪縣),後隨母遷居建陽崇安縣(今武夷山市)。晚年定居建陽考亭,故後世有“考亭學派”之稱,其遊歷甚廣。南宋詩人、哲學家,教育家。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繼承了北宋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理氣一元論的體系。

朱熹占星命盤

朱熹為紹興十八年(1148年)進士,紹興二十一年授任泉州同安主簿,紹興二十二年到任。(朱熹任同安主簿前後5年,經常往來於泉屬各地訪友求賢,尋幽攬勝。同安至泉州相距百餘里,安海地處泉同之間,為必經之地,因此,朱熹往返兩地,常在安海歇息過夜。每次路過安海,則訪問朱鬆遺蹟遺事,招集鎮中耆儒名士講論經學,對安海文風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任滿後,請求辭官,潛心理學研究,四處講學,宣揚他的“太極”即“天理”和“存天理,滅人慾”的理學思想體系,成為程(指程顥、程頤)朱學派的創始人。

二、生平事蹟

淳熙二年(1175年),與陸九淵為首的另一學派在信州(今上饒)鵝湖寺相聚,就兩學派之間的哲學分歧展開辯論。淳熙五年(1178年),經宰相史浩推薦,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縣)知軍。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鹽常平提舉,來到撫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間,他募集錢糧賑濟災民,百姓得以安生。擬調直祕閣,他以捐賑者未得獎賞不就職。宰相王淮以浙東大荒,改薦朱熹為浙東常平提舉。待捐賑者得到獎勵,他才赴紹興就職。後官至祕閣修撰、煥章閣待制兼侍講。

紹熙間(1190~1194),朱熹應在祥芝芝山講學的着名學者邱葵的邀請,到芝山遊覽,與邱葵互相唱和,並留下題詠芝山的詩文,其詩曰:“牀頭枕是溪中流,井底泉通石下池。宿客不懷過鳥語,獨聞山雨對花時。”後人將此詩刻石立碑於芝山上。慶元二年(1196年),為避權臣韓侂胄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幹、蔡沈、黃鐘來到新城福山(今黎川縣社蘋鄉竹山村)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並寫下《福山》一詩。在此期間,他往來於南城、南豐。在南城應利元吉、鄧約禮之邀作《建昌軍進士題名記》一文,文中對建昌人才輩出發出由衷讚美。又應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為吳氏廳堂書寫“榮木軒”,為讀書亭書寫“書樓”,併為吳氏兄弟創辦的社倉撰寫了《社倉記》。還在該村寫下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的着名詩句。朱熹離村後,村民便將蛤蟆窩村改為源頭村,民國時曾設活水鄉(今屬上塘鎮)以紀念朱熹。在南豐曾鞏讀書巖石壁上刻有朱熹手書“書巖”二字,在巖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書“墨池”二字。朱熹還先後到過樂安、金溪、東鄉等地。在樂安流坑為村口“狀元樓”題寫了匾額。應陸氏兄弟之邀,到金溪崇正書院講學,並書“一家兄弟學,千古聖賢心”相贈。在東鄉路過潤溪(水名)時,留有《過潤溪》詩。慶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7)詔賜遺表恩澤。淳熙九年,馮去疾提舉江南西路,特建南湖書院(今富奇汽車廠址),以紀念朱熹。

相傳朱鬆曾求人算命。卜者説:“富也只如此,貴也只如此,生個小孩兒,便是孔夫子。”恐是後人附會,朱熹學成大儒則是事實。建陽近鄰有個南劍州(後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學最初在南方的傳播中心,朱熹十分熱衷道學,與當地道學家交往甚密。這種環境對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響。他師承當時的洛學一脈“南劍三先生”李侗的教誨,開創閩學,集理學之大成,與“南劍三先生”並稱為“延平四賢”。朱熹受教於父,聰明過人。四歲時其父指天説:“這是天。”朱熹則問:“天的上方有什麼?”其父大驚。他勤于思考,學習長進,八歲便能讀懂《孝經》,在書題字自勉曰:“不若是,非人也。”朱熹十歲時父親去世,其父好友劉子、劉勉子、胡憲三人皆是道學家。當時的道學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學佛,他們皆屬後者。因此朱熹既熱衷於道學,同時於佛學也有濃厚興趣。紹興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參加鄉貢,據説就是以佛學禪宗的學説被錄取的。主考官蔡茲還對人説:“吾取一後生,三策皆欲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紹興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進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縣主簿,從此開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拜見了着名的“南劍三先生”道學家程頤的再傳弟子李侗。紹興三十年(1160年),三十歲的朱熹決心向李侗求學,為表誠意,他步行幾百裏從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賞這個學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從此,朱熹開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觀唯心主義思想——理學。朱熹認為在超現實、超社會之上存在一種標準,它是人們一切行為的標準,即“天理”。只有去發現(格物窮理)和遵循天理。而破壞和諧的是“人慾”。因此,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慾”。這就是朱熹客觀唯心主義思想的核心。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與當時着名學者陸九淵相會於江西上饒鵝湖寺,交流思想。但陸屬主觀唯心論,他認為人們心中先天存在着善良,主張“發明本心”,即要求人們自己在心中去發現美好事物,達到自我完善。這與朱的客觀唯心説的主張不同。因此,二人辯論爭持,以至互相嘲諷,不歡而散。這就是中國思想史上有名的“鵝湖會”。從此有了“理學”與“心學”兩大派別。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關係緊張,金統治者完顏亮分兵四路南進,馬踏長江北岸。宋高宗準備出海南逃,由於右相陳康伯竭力勸阻而作罷。不久宋軍擊潰金兵,消息傳至當時朱熹求學的延平,朱熹為民族的勝利欣喜若狂,寫下了慶賀的詩篇,表達他不可抑制的喜悦心情。同時,他又給負責軍事的大臣寫信,指出必須乘勝出擊,坐視中原而不進取是不明智的。不久高宗退位,孝宗繼立,在廣大軍民要求的壓力下,起用了抗戰派張浚,平反了岳飛的冤案,貶退了秦檜黨人,朱熹這時上奏孝宗,提了三項建議:(一)講求格物致知之學;(二)罷黜和議;(三)任用賢能。在奏章中鮮明表達了他的反和主張。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趕至臨安,正值宋軍失利,朝廷派人議和,朱熹仍強烈反對,在孝宗接見時連上幾道奏章,慷慨陳詞。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為開學博士侍次,此職非其所長,未免有點諷刺。朱熹乘機面見張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體想法。但不久張浚罷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專程趕至豫章(今南昌)哭靈,痛惜抗金受挫。此時朝廷內主和派勢力猖獗,金兵渡過淮水。朱熹對此憂心如焚,但難有所為。隆興元年(1163年),朱熹回福建崇安,臨行前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夫沮(阻)國家恢復之大計者,講和之説也;壞邊陲備禦之常規者,講和之説也;內(拂)吾民忠義之心,而外絕故國來蘇之望者,講和之説也……尖鋭地抨擊了那些議和投降派。

1164年,金朝打壓宋朝,隆興協議之後,宋金結為侄叔,關係暫時緩和下來,朱熹便一頭鑽進理學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餘年,編寫了大量的道學書籍,並從事講學活動,生徒盈門。這一期間他對朝廷屢詔不應。1178年朱熹東山再起,出任“知南康軍”,儘管他重新入仕,卻未忘自己的學者身份。在廬山唐代李渤隱居舊址,建立“白鹿洞書院”進行講學,並制定一整套學規。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武夷書院

“博學之,審問之,謹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為學之序”。“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的“修身之要”。“政權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的“處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接物之要”。這個“白鹿洞書院”後來成為我國着名的四大書院之一,而其“學規”則成為各書院的楷模,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1181年朱熹解職回鄉,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廣召門徒,傳播理學。為了幫助人們學習儒家經典,他又於儒家經典中精心節選出“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並刻印發行。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書影響深遠,後來成為封建教育的教科書,使儒家思想成為全面控制中國封建社會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職於湖南,不顧政務纏身,又主持修復了四大書院之一的另一着名書院──嶽麓書院。使之與白鹿洞書院一樣,成為朱熹講學授徒、傳播理學的場所。書院在南宋盛行,幾乎取代官學,這種盛況是與朱熹的提倡直接有關的。局法官法朱熹一生雖然為官時間不長,但總是努力設法緩和社會矛盾,或多或少地為下層人民辦好事。他退居崇安時期,崇安因水災發生饑荒,爆發農民起義。有鑑於此,朱熹主張設“社倉”,以官粟為本,“俾願貸者出息什二,……歲或不幸小飢,則馳半息,大俊則盡”。設立社倉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地主豪紳在災荒時期用高利貸剝削農民,無疑是有惠於民的。此後,朱熹並在多處推行。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軍”(今江西星子一帶),上任不久發生災荒,朱熹上疏要求減免租税。同時,請求政府興修長江石堤,一方面解決石堤失修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僱用饑民,解決他們缺食問題,饑民稱善。

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時值土地兼併盛行,官僚地主倚勢吞併農民耕地,而税額沒有隨地劃歸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農民受到更為沉重的剝削,階級矛盾激化。為此,朱熹提出“經界”,即核實田畝,隨地納税。這一建議勢必減輕農民負擔,損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後者的強烈反對。“經界”終於未能推行,朱熹憤怒不已,辭職離去,以示抗議。

1181年8月浙東饑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薦任提舉兩浙東路常平茶鹽公事。途經杭州,入對七札,陳述時弊。到職後,微服下訪,調查時弊和貪官污吏的劣跡,彈劾了一批貪官以及大户豪右。他不徇私情,牽連攻擊了王淮等人。於是,王淮指使人上書抨擊理學,斥其為“偽學”,朱熹被解職還鄉。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管理贛州(贛縣)江州(九江)一帶地方的司法、刑獄、監察、農事等方面事務。不久王淮罷去,理學一時得勢,朱熹更是仕途順利。幾年後受當時南宋宰相趙汝愚推薦,當上煥章閣待制兼侍講,即皇帝的顧問和教師。剛即位不久的南宋寧宗全面肯定了理學,稱朱為“儒宗”,這反映了偏安江南的南宋企圖以理學加強內部團結的希望。朱熹為寧宗進講《大學》,每逢雙日早晚進講,但他藉此機會對朝政多有批評,終於使寧宗不滿,加以干預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慶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趙汝愚受韓侂胄排擠被罷相位,韓勢盛極一時。韓因朱熹曾參與趙汝愚攻擊自己的活動,於是發動了一場抨擊“理學”的運動。慶元二年葉翥上書,要求把道學家的書“除毀”,科舉取士,凡涉程朱義理不取。監察御史沈繼祖乘機指控朱熹十罪,請斬。朱熹的得意門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時理學威風掃地,被斥為“偽學”,朱熹被斥為“偽師”,學生被斥為“偽徒”。寧宗一改舊態,下詔命凡薦舉為官,一律不取“偽學”之士。

慶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終於在建陽家裏憂憤而死,享年七十一歲。臨死還在修改《大學誠意章》,可見他是如何矢志於樹立自己的理學,然而生前終未如願。朱熹的一生志在樹立理學,使之成為統治思想。但因理學初出,影響不深。同時,朱熹在官場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權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個悲劇的結局。

三、人物影響

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歲正式拜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為師,專心儒學,成為程顥、程頤之後儒學的重要人物。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與呂祖謙、陸九淵等會於江西上饒鉛山鵝湖寺,是為着名的鵝湖之會,朱陸分歧由此更加明確。朱熹在“白鹿國學”的基礎上,建立白鹿洞書院,訂立《學規》,講學授徒,宣揚道學。在潭州(今湖南長沙)修復嶽麓書院,講學以窮理致知、反躬踐實以及居敬為主旨。他繼承二程,又獨立發揮,形成了自己的體系,後人稱為程朱理學。朱熹在任地方官期間,力主抗金,恤民省賦,節用輕役,限制土地兼併和高利盤剝,並實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參加了鎮壓農民起義的活動。朱熹在從事教育期間,對於經學、史學、文學、佛學、道教以及自然科學,都有所涉獵或有着述,着作廣博宏富。

朱熹晚年定居建陽考亭講學,四方學子不遠千里前來求學,研究理學,着書立説,與蔡元定等創建學術史上令人矚目的“考亭學派”,考亭也因此喻為“南閩闕里”,建陽稱為“理學之鄉”,也因朱熹、蔡元定、劉爚、黃斡、熊禾、遊九言、葉味道史稱“七賢過化”之鄉。如今每年清明節前後,遠在美日韓及港澳台等海外朱子後裔都會前來祭祀拜謁,他所創立的南宋理學迄今仍被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推崇。

四、人物思想

教育思想

朱熹的長期從事講學活動,精心編撰了《四書集註》等多種教材,培養了眾多人才。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是論述“國小”和“大學”教育,二是關於“朱子讀書法”。

論述教育

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於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徵的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成“國小”和“大學”兩個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的階段,並提出了兩者不同的教育任務、內容和方法。朱熹認為8~15歲為國小教育階段,其任務是培養“聖賢坯璞”。鑑於國小兒童“智識未開”,思維能力薄弱,因此他提出國小教育的內容是“學其事”,主張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具體行事,懂得基本的倫理道德規範,養成一定的行為習慣,學習初步的文化知識技能。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強調先入為主,及早施教;要力求形象、生動,能激發興趣;以《須知》、《學規》的形式培養兒童道德行為習慣。朱熹認為15歲以後大學教育,其任務是在“坯璞”的基礎上再“加光飾”,把他們培養成為國家所需要的人才。朱熹認為,與重在“教事”的國小教育不同,大學教育內容的重點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對於大學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視自學,二是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相互交流。朱熹關於國小和大學教育的見解,為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增添了新鮮的內容。

他的《四書集註》被明清兩代作為科舉考試的內容。

朱子讀書法

“朱子讀書法”六條,即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着緊用力、居敬持志。這是由朱熹的弟子對朱熹讀書法所作的集中概括。其中循序漸進,包括三層意思:一是讀書應該按照一定次序,前後不要顛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謹守之”;三是不可囫圇吞棗,急於求成。熟讀精思即是讀書既要熟讀成誦,又要精於思考。虛心涵泳中的“虛心”,是指讀書時要反覆咀嚼,細心玩味。切己體察強調讀書必須要見之於自己的實際行動,要身體力行。着緊用力包含兩方面的意義:一是讀書必須抓緊時間,發憤忘食,反對悠悠然;二是必須精神抖擻,勇猛奮發,反對鬆鬆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強調讀書必須精神專注,注意力高度集中。所謂“持志”,就是要樹立遠大志向,並以頑強的毅力長期堅守。“朱子讀書法”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我國古代對於讀書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內容,值得我們借鑑。

他的理論,被明代聖賢王守仁等心學家所反對。他們認為人有欲是應該的,而欲應在“理”之中,“存天理,滅人慾”應為存致善(致良知)。

理氣論

朱熹繼承周敦頤、二程,兼採釋、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哲學體系。這一體系的核心範疇是“理”,或稱“道”、“太極”。朱熹所謂的理,有幾方面互相聯繫的含義:①理是先於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形而上者。他認為理比氣更根本,邏輯上理先於氣;同時,氣有變化的能動性,理不能離開氣。他認為萬物各有其理,而萬物之理終歸一,這就是“太極”。②理是事物的規律。③理是倫理道德的基本準則。④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稱理為太極,是天地萬物之理的總體,即總萬理的那個理。“太極只是一個理字”。太極既包括萬物之理,萬物便可分別體現整個太極。這便是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極。每一個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為它存在的根據,每一個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氣是朱熹哲學體系中僅次於理的第二個範疇。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狀、有跡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鑄成萬物的質料。天下萬物都是理和質料相統一的產物。朱熹認為理和氣的關係有主有次。理生氣並寓於氣中,理為主,為先,是第一性的,氣為客,為後,屬第二性。

動靜觀

朱熹主張理依氣而生物,並從氣展開了一分為二、動靜不息的生物運動,這便是一氣分做二氣,動的是陽,靜的是陰,又分做五行(金、木、水、火、土),散為萬物。一分為二是從氣分化為物過程中的重要運動形態。朱熹認為由對立統一,而使事物變化無窮。他探討了事物的成因,把運動和靜止看成是一個無限連續的過程。時空的無限性又説明了動靜的無限性,動靜又是不可分的。這表現了朱熹思想的辯證法觀點。朱熹還認為動靜不但相對待、相排斥,並且相互統一。朱熹還論述了運動的相對穩定和顯着變動這兩種形態,他稱之為“變”與“化”。他認為漸化中滲透着頓變,頓變中滲透着漸化。漸化積累,達到頓變。

格物致知論

朱熹用《大學》“致知在格物”的命題,探討認識領域中的理論問題。在認識來源問題上,朱熹既講人生而有知的先驗論,也不否認見聞之知。他強調窮理離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窮其理。朱熹探討了知行關係。他認為知先行後,行重知輕。從知識來源上説,知在先;從社會效果上看,行為重。而且知行互發,“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論

在人性論上,朱熹發揮了張載和程頤的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觀點,認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專指理言,是至善的、完美無缺的;“氣質之性”則以理與氣雜而言,有善有不善,兩者統一在人身上,缺一則“做人不得”。與“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有聯繫的,還有“道心、人心”的理論。朱熹認為,“道心”出於天理或性命之正,本來便稟受得仁義禮智之心,發而為惻隱、羞惡、是非、辭讓,則為善。“人心”出於形氣之私,是指飢食渴飲之類。如是,雖聖人亦不能無人心。不過聖人不以人心為主,而以道心為主。他認為“道心”與“人心”的關係既矛盾又聯結,“道心”需要通過“人心”來安頓,“道心”與“人心”還有主從關係,“人心”須聽命於“道心”。朱熹從心性説出發,探討了天理人慾問題。他以為人心有私慾,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慾而存天理”的主張。朱熹承認人們正當的物質生活慾望,反對佛教籠統地倡導無慾,他反對超過延續生存條件的物質慾望。

美學思想

朱熹的哲學體系中含有藝術美的理論。他認為美是給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善的統一。基於美是外在形式的美和內在道德的善相統一的觀點,朱熹探討了文與質、文與道的問題。認為文與質、文與道和諧統一才是完美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還多次談到樂的問題。他把樂與禮聯繫起來,貫穿了他把樂納入禮以維護統治秩序的理學根本精神。朱熹對“文”、“道”關係的解決,在哲學思辨的深度上超過了前人。他對《詩經》與《楚辭》的研究,也經常表現出敏鋭的審美洞察力。

五、學術造詣

理學家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標誌着封建社會更趨完備的意識形態。元朝皇慶二年(1313)復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章句集註》為標準取士,朱學定為科場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舉以朱熹等“傳注為宗”。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後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朱熹的學説,也對後來明朝王陽明的心學有深刻的影響。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學基礎上的突破。朱熹的學術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響。

兩宋時期,學術上造詣最深、影響最大的是朱熹。他總結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學思想,建立了龐大的理學體系,成為宋代理學之大成,其功績為後世所稱道。其門人黃斡曾總結曰:“繼往聖將微之緒,啟前賢未發之機,辨諸儒之得失,闢異端之論謬,明天理,正人心,事業之大,又孰有加於此者。“(《行狀》)又曰:“自周以來,任傳道之意,得統之正者不過數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較着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後,曾子、子思日繼其微,至孟子而始着。由孟子而後,周、程、張子繼其絕,至先生而始着。“(同上)清人全祖望指出:“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矣。江西之學,浙東永嘉之學,非不岸然,而終不能諱其偏。“(《宋元學案.晦翁學案》)這些評價雖屬溢美之辭,但真實地反映了朱熹在學術界的地位及其影響。朱熹死後,被諡為“文公“,贈寶謨閣直學士,又追封徽國公等。其思想被尊奉為官學,自元朝始,朱熹關於經學註釋着作成為科舉考試的依據。而其本身則與孔子聖人並提,稱為“朱子“。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朱熹之言,則成為不能更改的、絕對的權威。易學更是如此。朱熹撰《周易本義》列河洛、先天圖於卷首,又與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編撰《易學啟蒙》篤信和詮釋河洛、先天之學,後世皆以此立言,闡發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從這個意義上講,朱熹真正確立了河洛之學和先天之學在學界的地位而為後世大多易學家所認可。

朱熹十四歲,父親去世,遵父遺命,他從學於父友胡原仲、劉致中、劉衝。後劉致中以女許嫁朱熹。紹興十八年(1148年),十九歲朱熹登進士第。二十一年,受左迪功郎、泉州同安主簿。二十三年,拜羅從門人李侗為師。始知釋老之説為非,學問而就平實。二十七年,朱熹自同安棄官回故里,致力學術,歷二十餘年。孝宗即位,曾多次召用,皆辭而不就。淳熙五年(1178年),四十九歲的朱熹出知南康軍,八年,改除提舉浙東常平鹽公事。光宗即位後,又知漳州、潭州。寧宗即位,除煥章閣待制兼待講。總之,朱熹一生自舉進士至死,凡五十年,經歷了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仕於外者共九年,立於朝者四十日,為寧宗講《大學》。其餘四十年過着講學着書生活。其着作有《周易本義》、《啟蒙》、《蓍卦考誤》、《詩集傳》、《大學中庸章句》、《四書或問》、《論語集註》、《孟子集註》、《太極圖説解》、《通書解》、《西銘解》、《楚辭集註辨正》、《韓文考異》、《參同契考異》、《中庸輯略》、《孝經刊誤》、《國小書》、《通鑑綱目》、《宋名臣言行錄》、《家禮》、《近思錄》、《河南程氏遺書》、《伊洛淵源錄》等。此外,還有《文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閡人輯錄的《朱子語類》一百四十卷。其易學思想主要集中在《周易本義》、《易學啟蒙》、《朱子語類》等書中。按朱熹《年譜》,《周易本義》成書於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啟蒙》成書於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據今人朱伯昆考證,“《本義》於《啟蒙》前,並未成書。”(《易學哲學史》中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8年)此説可謂精確。需要説明的是,《易學啟蒙》雖列朱熹名下,而並非他一人所為,是他與蔡元定通力合作的結果。蔡元定學生翁易在宋理宗淳佑七年(1247年)記載道:“晦庵疏釋《四書》,因先生論辨有所啟發者非一。……六經、《語》、《孟》、《學》、《庸》之書,先生與之討論講貫則並馳其功焉。《易學啟蒙》一書,先生研精覃思,屢年而後就,晦庵復刪潤之,始克成書。”(《蔡氏九儒書》卷首《蔡氏諸儒行實》)此“先生”是指蔡元定。翁易關於《易學啟蒙》是由蔡元定起稿、朱熹刪潤而成的記載,在《宋史》中有同論。《宋史.蔡元定傳》曰:“熹疏釋《四書》,及為《易》、《詩傳》、《通鑑綱目》,畢竟與元定往復參訂。《啟蒙》一書,則屬元定起稿。”這一點同時在未熹的言論中可以得到印證。朱熹在給蔡元定信中説:“《啟蒙》修了末?早欲得之。”(《文集.答蔡季通》)又説:“《啟蒙》所改是否?又天一地二一節,與天數五地數五相連,此是程子改定,當時不曾説破,今恐亦當添程説,乃明爾?”(《文集續集.答蔡季通》)朱熹在《啟蒙序》中也明言:“因與同志,頗輯舊聞,為書四篇,以示初學,使毋疑於其説雲。”此“同志”即蔡元定。“為書四篇”中“書”即《啟蒙》。由此可知,翁易所記可信。

着作研究

朱熹作為中國封建社會13世紀以來着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以他為代表的理學思想在中國社會、東亞各國家民族,乃至世界華人社會有着相當的影響及作用。朱熹的哲學、思想以及對朱熹着作的考證、朱熹歷史地位的評價等問題都有待展開了充分、深入的研究。

他的研究觸角涉及到儒家經典的所有領域。清代學者全祖望在編撰《宋元學案》時曾感慨地稱朱子是一位“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的大學者。據《四庫全書》的着錄統計,朱子現存着作共25種,600餘卷,總字數在2000萬字左右。這還是個十分不完全的統計,但僅僅這一組數字已極為可觀,足以樹起一座辛勤創作的思想家的穹碑。

除了着作的豐碩之外,朱子的着述還呈現出形式多樣化的特點。“述而不作”是從孔子即已開始的儒家傳統。所謂“述”,實質上是一種藉助對儒家經典的註解和詮釋來闡發自己思想和理論的創作方式。朱子是利用這種方式構建自己理學體系最成功和最活潑的學者。他的《四書章句集註》、《詩集傳》、《周易本義》等就是這一類着作中的代表。但朱子又決不是個“不作”者,他以大量嚴謹的理論着作為自己的理學大廈奠定了基石。《太極圖説解》、《西銘解》等是其哲學思想的高度結晶,《通鑑綱目》、《名臣言行錄》等是其史學理論的集中展示,而一部《晦庵文集》則是他理學思想的最後集結。朱子的另一類着作,如《楚辭集註》、《韓文考異》等是對前代學術遺產的整理和研究。這一類着作不僅顯示出朱子深厚和廣博的學術功力,更表明了他在不同時期的學術取向。為前代理學家編纂遺文,是朱子着作的又一種類型。他為程頤、程顥編了《二程遺書》、《二程外書》,

為謝良佐編了《上蔡語錄》,還為他的父親朱鬆編了《韋齋集》。朱子還有一部與友人合作的着作《近思錄》。這是他居喪期間在寒泉精舍為母親守墓時與呂祖謙共讀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的着作,共同編選而成。這是一本被稱為“我國第一本哲學選輯之書,亦為北宋理學之大綱,更是朱子哲學之輪廓”(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引言)的重要着作。

在朱子生前即已有人開始編印他的着作。朱子逝世以後,裒集、輯錄朱子不同類型和不同內容的着作以成書的現象,隨着朱子地位的不斷提高而越演越烈。清代是編集着作最盛的時期,不僅官方對此表現出濃厚興趣,民間的熱情也非常高漲,“大全”、“全書”、“類編”、“類纂”、“全集”、“大全集”之類的書層出不窮。康熙年間,大學士李光地奉敕編修的《朱子全書》,是其中影響較大的一部,卻也是一部不全之書。所以,準確地説,自朱子逝世至今800年間,還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朱子全集問世。這不能不説是一件憾事。

 六、史料記載

朱熹祖籍徽州(今江西婺源),生於尤溪(原屬南劍州今屬三明),求學僑寓於延平、建州(今福建省建甌市)、建陽、崇安一帶(今南平市到武夷山市建溪一脈),安葬於建陽黃坑大林谷。其父朱鬆,字喬年,號韋齋,宋紹聖四年生於徽州婺源,宋紹興十三年卒於建州城南環溪,葬於崇安五夫裏,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進士,宋宣和年間為福建政和縣尉,僑寓建陽(今屬福建)崇安,後徙考亭。歷任着作郎、吏部郎等職,世稱吏部郎府君,贈通議大夫,封粵國公,諡獻靖祀入聖廟。因反對秦檜妥協而出知饒州,未至而卒。

此時朱熹14歲,遵父遺命,師事劉子翬等人,隨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夫裏。19歲[紹興十八年(1148年)]時,以建陽籍參加鄉試、貢試。榮登進士榜。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知南康,提典江西刑獄公事、祕閣修撰等職。後由趙汝愚推薦升任煥章閣侍制、侍講。

慶元三年(1197年),韓侂胄擅權,排斥趙汝愚,朱熹也被革職回家,慶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年)詔賜遺表恩澤,諡曰文,尋贈中大夫,特贈寶謨閣直學士。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元順帝時封為齊國公,明崇禎皇帝改稱先賢,清康熙五十一年由東廡升入大成殿哲位配享。朱熹是程朱學派的主要代表,詩作有《觀書有感》、《春日》、《泛舟》等着名詩作.

朱熹是宋朝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北宋時期程顥、程頤的理學,完成了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認為理是世界的本質,“理在先,氣在後”,提出“存天理,滅人慾”。朱熹學識淵博,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都有研究。其詞作語言秀正,風格俊朗,無濃豔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語看得出都經過斟酌推敲,比較講究。但其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

朱熹自幼勤奮好學,立志要做聖人。李侗曾讚揚他:“穎悟絕人,力行可畏,其所詫難,體人切至,自是從遊累年,精思實體,而學之所造亦深矣”。並説朱熹“進學甚力,樂善畏義,吾黨罕有。”(《年譜》卷1)。其仕途生涯多艱,做官清正有為。朱熹一生從事理學研究,又竭力主張以理學治國,但卻不被當道者所理解。朱熹既是我國曆史上着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着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熱心於教育事業,孜孜不倦地授徒講學,無論在教育思想或教育實踐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從後世儒家發展來看,他不遺餘力地將儒家推向了頂峯(再來一步就是懸崖),為後世中下階層人民思想解放打下伏筆(抑制思想解放)。

補充資料

朱熹逝世:1200年4月23日(南宋慶元六年三月初九日)逝世。

《朱子家訓》: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兄之所貴者,友也。弟之所貴者,恭也。夫之所貴者,和也。婦之所貴者,柔也。事師長貴乎禮也,交朋友貴乎信也。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有德者,年雖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於我,我必遠之。慎勿談人之短,切莫矜己之長。仇者以義解之,怨者以直報之,隨所遇而安之。人有小過,含容而忍之;人有大過,以理而諭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人有惡,則掩之;人有善,則揚之。處世無私仇,治家無私法。勿損人而利己,勿妒賢而嫉能。勿稱忿而報橫逆,勿非禮而害物命。見不義之財勿取,遇合理之事則從。詩書不可不讀,禮義不可不知。子孫不可不教,童僕不可不恤。斯文不可不敬,患難不可不扶。守我之分者,禮也;聽我之命者,天也。人能如是,天必相之。此乃日用常行之道,若衣服之於身體,飲食之於口腹,不可一日無也,可不慎哉!(錄自《紫陽朱氏宗普》)

【譯文】

當國君所珍貴的是“仁”,愛護人民。當人臣所珍貴的是“忠”,忠君愛國。當父親所珍貴的是“慈”,疼愛子女。當兒子所珍貴的是“孝”,孝順父母。當兄長所珍貴的是“友”,愛護弟弟。當弟弟所珍貴的是“恭”,尊敬兄長。當丈夫所珍貴的是“和”,對妻子和睦。當妻子所珍貴的是“柔”,對丈夫温順。侍奉師長要有禮貌,交朋友應當重視信用。遇見老人要尊敬,遇見小孩要愛護。有德行的人,即使年紀比我小,我一定尊敬他。品行不端的人,即使年紀比我大,我一定遠離他。不要隨便議論別人的缺點;切莫誇耀自己的長處。對有仇隙的人,用講事實擺道理的辦法來解除仇隙。對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誠正直的態度來對待他。不論是得意或順意或困難逆境,都要平靜安詳,不動感情。別人有小過失,要諒解容忍!別人有大錯誤,要按道理勸導幫助他。不要因為是細小的好事就不去做,不要因為是細小的壞事就去做。別人做了壞事,應該幫助他改過,不要宣揚他的惡行。別人做了好事,應該多加表揚。待人辦事沒有私人仇怨,治理家務不要另立私法。不要做損人利己的事,不要妒忌賢才和嫉視有能力的人。不要聲言忿憤對待蠻不講理的人,不要違反正當事理而隨便傷害人和動物的生命。不要接受不義的財物,遇到合理的事物要擁護。不可不勤讀詩書,不可不懂得禮義。子孫一定要教育,童僕一定要憐恤。一定要尊敬有德行有學識的人,一定要扶助有困難的人。這些都是做人應該懂得的道理,每個人盡本分去做才符合“禮”的標準。這樣做也就完成天地萬物賦予我們的使命,順乎“天命”的道理法則。

七、人物評價

在中國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官方哲學,標誌着封建社會意識形態的更趨完備。元朝皇慶二年(1313)復科舉,詔定以朱熹《四書集註》試士子。朱學遂成為鞏固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強有力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朱熹的學術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響。朱熹的主要哲學着作有《四書集註》、《四書或問》、《太極圖説解》、《通書解》、《西銘解》、《周易本義》、《易學啟蒙》等。此外有《朱子語類》,是他與弟子們的問答錄。

朱熹作為一代理學名家,着述甚多,主要有《四書章句集註》、《楚辭集註》及門人所輯《朱子大全》、《朱子語錄》等。

人們曾用這樣的話讚美朱熹:“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乾道三年(1167),偕學生林用中、範念德從福建趕赴嶽麓書院,與張栻會講三月,會講的主要議題是“太極”和“中和”,然後同遊南嶽。朱張會講,盛況空前,學生多達千人之眾,其聲勢為全國之最,史稱湖湘學派自此之後,才去短集長,臻於成熟。淳熙十二年(1185),他還動員衡州官府重修石鼓書院,提出把書院辦成德行道義之實的教育機構的方針,使書院教育走上正軌。在石鼓書院復興後,應湖南提刑宋若水之請,撰寫了一篇名垂千秋的《石鼓書院記》,由張栻親書,後人鐫製成石碑,置於石鼓書院內,使“石鼓有聲於天下”。他一生三次監南嶽廟,但都只是遙領食俸,並未親臨南嶽。明萬曆中(1587~1598),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張栻、黃幹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以上據《湖湘文化名人衡陽辭典》,甘建華主編,爾雅文化出品)

八、文學着作

朱熹詞意境稍覺理性有餘,感性不足,蓋因其注重理學的哲學思想故也。代表作有《菩薩蠻》(一)、《水調歌頭》(一)、《南鄉子》、《憶秦娥》(二)等。其中以《菩薩蠻》(一)最有特色,該詞運用迴文,每兩句互為顛倒,八句共四對,十分自然和諧,毫不牽強,而且頗有意境,構思之精巧極矣,足見晦庵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除詞外,還善作詩,《春日》和《觀書有感》是他最膾炙人口的詩作。其詞結有《晦庵詞》。

朱熹是劉子翬學生,他父親朱鬆文才也很好。也許由於父、師的影響,他在道學中對文學的評價是比較公正的,也寫出過一些富於生活氣息的好詩。如這兩首當然是説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斷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斷有所發展提高才能活躍,免得停滯和僵化。後一首寫人的修養往往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階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裏澄澈,無拘無束,自由自在。這兩首詩以鮮明的形象表達自己在學習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啟發性,也並不缺乏詩味,所以陳衍評為“寓物説理而不腐”。

朱熹也善書法,名重一時。明陶宗儀《書史會要》雲:“朱子繼續道統、優入聖域,而於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筆即沉着典雅,雖片縑寸楮,人爭珍祕。”

好事近

春色慾來時,先散滿天風雪。坐使七閩松竹,變珠幢玉節。

中原佳氣鬱葱葱,河山壯宮闕。丞相功成千載,映黃流清澈。

西江月

睡處林風瑟瑟,覺來山月團團。身心無累久輕安,況有清池涼館。

句穩翻嫌白俗,情高卻笑郊寒。蘭膏元自少陵殘,好處金章不換。

念奴嬌

臨風一笑,問羣芳誰是,真香純白。獨立無朋,算只有、姑射山頭仙客。

絕豔誰憐,真心自保,邈與塵緣隔。天然殊勝,不關風露冰雪。

應笑俗李麤桃,無言翻引得,狂蜂輕蝶。爭似黃昏閒弄影,清淺一溪霜月。

畫角吹殘,瑤台夢斷,直下成休歇。綠陰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青玉案

雪消春水東風猛。簾半卷、猶嫌冷。

怪是春來常不醒。楊柳堤邊,杏花村裏,醉了重相請。

而今白髮羞垂領。靜裏時將舊遊省。

記得孤山山畔景。一灣流水,半痕新月,畫作梅花影。

滿江紅

秀野詩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聊命駕、朱門舊隱,綠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開瑤席。

更流傳、麗藻借江天,留春色。

過里社,將兒侄。談往事,悲陳跡。

兩鬢全期煙樹綠,方瞳好映寒潭碧。

但一年、一度一歸來,歡何極。

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憶秦娥

雲垂幕,陰風慘淡天花落。

天花落,千林瓊玖,一空鸞鶴。

徵車渺渺穿華薄,路迷迷路增離索。

增離索,剡溪山水,碧湘樓閣。

梅花發,寒梢掛着瑤台月。

瑤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時節。

野橋流水聲嗚咽,行人立馬空愁絕。

空愁絕,為誰凝佇,為誰攀折。

鷓鴣天

暮雨朝雲不自憐,放教春漲綠浮天。

只令畫閣臨無地,宿昔新詩滿系船。

青鳥外,白鷗前,幾生香火舊因緣。

酒闌山月移雕檻,歌罷江風拂玳筵。

已分江湖寄此生,長蓑短笠任陰晴。

鳴橈細雨滄洲遠,系舸斜陽畫閣明。

奇絕處,未忘情,幾時還得去尋盟。

江妃定許捐雙佩,漁父何勞笑獨醒。

脱卻儒冠着羽衣,青山綠水浩然歸。

看成鼎內真龍虎,管甚人間閒是非。

生羽翼,上煙霏,回頭祗見冢累累。

未尋跨鳳吹簫侶,且伴孤雲獨鶴飛。

浣溪沙

壓架年來雪作堆,珍叢也是近移栽。肯令容易放春回。

卻恐陰晴無定度,從教紅白一時開。多情蜂蝶早飛來。

傳世名言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類別:教育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類別:讀書

自修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類別:修養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過者,益友也;其謅媚輕薄,傲慢褻狎,導人為惡者,損友也。類別:友誼

守正直而佩仁義。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守: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義之德。類別:道德

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類別:道德

朋友,以義合者。類別:友誼

聖人所説底話,光明正大。宋·朱熹《朱子語類·易九》底:同“的”。類別:道德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類別:讀書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四書集註·孟子集註》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類別:修養

自敬,則人敬之;自慢,則人慢之。類別:修養

《大學》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誠意而已。宋·朱熹《四書集註·孟子序説》大學:書名。修身:修養自身品性。齊家:管理好家庭。治國:治理好所在的地區。平天下:使天下太平。正心:使心思端正。誠意:使意念真誠。類別:修養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類別:時間

自修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類別:道德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類別:讀書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七十四光明磊落:胸懷坦蕩,正大光明。類別:道德

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類別:修養

人之操履無若誠實。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操履:操守。誠實是人的最高品德。類別:道德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類別:學習

禮即理也。類別:修養

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本。宋·朱熹《朱子全書·學二》聖賢:聖人賢人,古代指道德、學問都極為傑出的人。心地:佛教語。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萬物的大地,能隨緣生一切諸法,故稱之。為人以心地高潔為最重要。類別:道德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類別:學習

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類別:修養

思誠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為思誠之本。宋·朱熹《四書集註·孟子集註》以真誠為準則是自我修養的關鍵,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舉動,又是堅持真誠的根本。類別:道德

學者須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只是志不立。類別:志向

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説》實行並保存真誠的心,這是人生美好的源頭,行動美好的根本。類別:人生

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在於讀書,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而精緻之本,則又在於居敬而持志。恩

九、人物紀念館

紀念館簡介

朱熹紀念館坐落在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文公山景區的文公山朱子文化園內,佔地面積300平方米。

造型莊重、嚴謹的武夷山朱熹紀念館,是一座於1990年落成的廡殿式大院。館內懸掛着新近書寫的匾額、楹聯,其中有不少聯文,語言精練、寓意深長,文彩斐然。

古樸的大門上高懸着一塊大匾,題為“朱熹紀念館”五個醒目大字。是方毅同志在武夷山視察時留下的墨寶,莊重、蒼勁,有書法大家的風範。

殿前大門兩側的草書楹聯表達了朱熹繼承和發展的深邃意義。聯曰:“接伊洛之淵源,開閩海之鄒魯”,聯文説明朱熹的理學思想已成為我國哲學發展史上的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這副楹聯懸於大門顯得端莊典雅,醒目點題。

大殿前有一副“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對聯,表述了朱熹的哲學體系博大精深和儒家人生處世的規範。

大殿前橫匾上書寫的“學達性天”四字,字體雄渾、碩壯。這塊原為清乾隆皇帝於公元1787年為“紫陽書院”御題的匾額,其大致意思是:“學”為格物,“達”為致知,“性”為道,“天”為德,“格物致知”是朱熹認識論的核心,把道德看作天道的體現。即通過道德修養,追求“至誠”的境界,以感應天地,達到“天人合一”。

名人名聯

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樸初先生最欣賞掛在大殿內、由潘主蘭先生撰寫的一副篆體楹聯。對聯敍事寫意,辭簡意賅,闡述了朱熹的理學以孔孟等儒家思想為主幹,兼取大量的唯物主義樸素思想與自然科學的成果,奠定了朱熹成為與孔孟等先哲並列的地位。全聯是:

反躬踐實,窮理致知,傳二程而分流;

講學授徒,着書立説,配十哲之永馨。

趙樸初先生參觀紀念館後,對朱熹40餘年在武夷山授徒着述和創建閩學體系的功績表示欽佩。他應主人之請,揮毫書寫了一副對聯,以示對朱子崇仰之情。聯曰:

千古敏以求,性天學述二程子;

三字不遠復,心地功行九曲溪。

十、人物傳記

原文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鬆字喬年。熹幼穎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問曰:“天之上何物?”鬆異之。就傅,授以《孝經》,一閲,題其上曰:“不若是,非人也。”嘗從羣兒戲沙上,獨端坐以指畫沙,視之,八卦也。

年十八貢於鄉,中紹興十八年進士第。淳熙五年,除知南康軍。至郡,興利除害,值歲不雨,講求荒政,多所全活。訖事,奏乞依格推賞納粟人。間詣郡學,引進士子與之講論。訪白鹿洞書院遺址,奏復其舊,為《學規》俾守之。會浙東大飢,宰相王淮奏改熹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即日單車就道。復以納粟人未推賞,辭職名。納粟賞行,遂受職名。熹始拜命,即移書他郡,募米商,蠲其徵,及至,則客舟之米已輻湊。熹日鈎訪民隱,按行境內,單車屏徒從,所至人不及知。郡縣官吏憚其風采,至自引去,所部肅然。凡丁錢、役法之政,有不便於民者,悉釐而革之。於救荒之餘,隨事處畫,必為經久之計。有短熹者,謂其疏於為政,上謂王淮曰:“朱熹政事卻有可觀。”

熹登第五十年,仕於外者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家故貧,簞瓢屢空,晏如也。諸生之自遠而至者,豆飯藜羹,率與之共。往往稱貸於人以給用,而非其道義則一介不取也。其為學,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嘗謂聖賢道統之傳散在方冊,聖經之旨不明,而道統之傳始晦。於是竭其精力,以研究聖賢之經訓。所着書皆行於世。熹沒,朝廷以其《大學》、《語》、《孟》、《中庸》訓説立於學官。平生為文凡一百卷,生徒問答凡八十卷,別錄十卷。

譯文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徽州婺源人。他父親朱鬆字喬年。朱熹從小聰慧過人,剛能夠講話時,父親指着天告訴他説:“這就是天。”朱熹問道:“天的上面是什麼?”父親覺得十分驚奇。到他入學跟從老師讀書時,老師教他讀《孝經》,他看過一遍,就在書上寫道:“不能像這樣去做,就不能算作一個人!”他曾經和一羣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獨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畫,別人一看,原來是一幅八卦圖形。

十八歲參加鄉貢考試,後考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淳熙五年,朱熹受命掌管南康軍。到任後,興利除弊,正值當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視賑濟災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事情結束後,朱熹上表請求按照規定的標準獎賞獻糧救災的人。他還經常到州郡的學校去,召集學生給他們講學。當時浙東發生大饑荒,宰相王淮上書請求改任朱熹為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要求他當天輕車前往就任。(然而)又因為朝廷對南康主動獻納糧食救荒的人沒有給予獎賞,朱熹辭謝了這一職務,等到朝廷的獎賞頒發後,他才受職赴任。朱熹就任後,立刻給其他州郡寫信,召集米商,免除(蠲:juān)他們的商税,等朱熹到達浙東,外地商船運來的糧食已經聚集了很多。朱熹每日查訪民情,到州縣巡行考察,單車獨行,不帶隨從,所到之地,人們都不知道他的身份。郡縣的官吏害怕他的嚴峻的作風,有的甚至棄官離去,轄區之內,秩序肅然。所有丁錢、役法這類規定條款,如對百姓不利,他全部整理出來加以革除。朱熹在賑濟災荒之餘,還按照實際進行規劃,一定為百姓做長遠的打算。有人毀謗朱熹,説他政務荒疏,皇上對王淮曰:“朱熹政績卻是大有可觀啊。”

朱熹在考中進士的五十年裏,外地做官只有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績,九考則為二十七年),在朝中做官才四十日。家境一向貧寒,以至常常斷糧,但他卻能安然處之。有的學生從遠方來向他請教,他就用豆飯藜湯來招待,並和他們一起吃飯。朱熹常常(需要)開口向別人借錢以維持生活,但是,對於不合道義的錢,卻一分不取。朱熹做學問,大致通過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掌握其內在規律,並自我檢束,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他曾説過,古代聖賢的思想學説流散在典籍之中,由於聖賢經書的宗旨沒有闡明,聖賢思想學説的傳授也就含混隱晦。於是,朱熹竭盡精力,深入探究聖賢的思想準則。他所寫的書在世上廣泛流傳。朱熹死後,朝廷把他的《大學》、《論語》、《孟子》、《中庸》作注的書作為學校的教材。朱熹一生寫的文章共一百卷,他的學生的問答一共八十卷,還有別錄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