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國學文化>

國學經典五則故事2000字作文

國學文化 閲讀(2.32W)

  第一則:

國學經典五則故事2000字

  [原文]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音。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譯文]接近水才能瞭解魚的習性,靠近山才能識別鳥的聲音。路途遙遠才知道馬的力氣大小,人與人相處時間長了才能看出人品的好壞。

  [故事]割席斷義

三國時,魏國的管寧和華歆是好朋友,但二人的性格卻很不一樣。管寧不在乎榮華富貴,把心思都用在鑽研學問上,可華歆就很羨慕有權勢的人。一天,他們在菜地裏鋤草,翻出一塊金子。管寧毫不在意,華歆卻想據為己有。還有一次,他們坐在席子上看書,有個大官乘着華麗的車子路過他們窗前。管寧依然在讀書,華歆卻連忙出去看,回來後還對管寧説個不停。管寧很反感,就拿出刀子將兩人同坐的席子割成兩半,説:“我發現我們不是一路人。從此以後,我們就像這片割開的草蓆一樣,不再是朋友了。”

[解讀]和人相處久了才能看出這個人是否和你合得來,值不值得繼續交往下去,因此我們交朋友時應該多觀察,這樣才能交到合適的朋友。

  第二則:

[原文]兩人一條心,有錢堪買金。一人一條心,無錢難買針。

[譯文]兩個人一條心,就能買得起黃金。如果一個人一個心眼兒,在一起連一根針也買不起。

  [故事]兄弟折箭

宋朝時,吐谷渾的國王阿柴得了重病,他擔心自己死後,兒子們會為了爭權而自相殘殺,就把他們召集到一起。阿柴説:“你們都從箭袋裏拿出一支箭來給我。兒子們各自抽出一支箭交給父親。阿柴拿起一支箭給大兒子,説:“你能折斷這支箭嗎?”大兒子很容易就折斷了箭。阿柴又讓大兒子把剩下的箭一起折斷,但大兒子無論如何都折不斷哪些箭了。阿柴對兒子們説:“折斷一支箭容易,想一起折斷許多支箭就很難。你們明白嗎?”兒子們都心領神會。阿柴去世後,他的兒子們團結一心,吐谷渾王國漸漸強大起來。

[解讀]團結就是力量,小朋友們一定要向阿柴的兒子們學習,和同學們團結友愛,這樣大家才能一起進步。

  第三則:

[原文]來説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

[譯文]前來對你説別人是非的人,他自己就是一個製造是非的小人。是非每天都有,不去理會自然就不存在了。

  [故事]父子騎驢

從前,有對父子趕着一頭驢進城去。路中有人笑話他們説:“真笨,為什麼不騎驢進城呢?”於是父親讓兒子騎上了驢。走了不長時間,又有人説:“不孝的兒子,居然讓父親走路,自己騎驢。”父親趕緊讓兒子下來,自己騎着驢。又走一會兒,有人説:“這個父親真狠心,居然讓孩子走路,也不怕孩子累着。”父親連忙讓兒子也騎上驢,心想這回總算滿足所有人的了。但又有人説:“兩人都騎驢,還不把驢壓死啊。”於是父子倆又下來,綁起驢的四條腿,用棍子抬着驢走。他們經過一座橋時,驢掙扎了一下,掉到河裏淹死了。

[解讀]人應該有主見,該聽的話要聽,不該聽的話就不要去理會,這樣才不至於做錯事。

  第四則:

[原文]學者如禾如稻,不學者如蒿如草。學不尚實行,馬牛而襟裾。

[譯文]喜歡學習的人就像禾苗一樣,是有用之材;不愛學習的人就像野草一樣,只能當柴燒。學習了道理而不按理行事,就像穿了衣服的牛馬一樣,依然改變不了基本性。

  [故事]阮大鋮學不尚行

明朝末年的阮大鋮是著名的戲曲家,是詩歌的創作上也很在成就。但是,他十分虛榮,愛慕權勢,為了做官而不擇手段,甘心和魏忠賢這種奸邪的人勾結在一起。後來,阮大鋮又怕朝里正直的人士聯合起來反對他,就辭官回家避風頭。但是,他不甘心默默無聞,私下裏對自己的親戚和朋友説:“我還能好好兒地活着回來,那些人可不一定。”後來,魏忠賢害死了那些正直的人。阮大鋮知道後很得意,就又開始勾結魏忠賢,為非作歹。然而,壞人終究是不會有好下場的,阮大鋮後來投降了清朝,在隨軍出征的時候慘死在途中。

[解讀]學習了書本上的做人的道理就要切實地去實行,我們要言行一致,做一個正起碼的人。

  第五則:

[原文]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

 [譯文]請求別人幫助的時候,應當去求那些真正的男子漢;接濟別人時,應當接濟那些急需接濟的人。乾渴的時候,一滴水也像甘露一樣甜美;酒醉之後,再添杯還不如不添。

  [故事]宋太宗雪中送炭

宋太宗雖然是皇帝,但他知道創業不易,因此生活很儉樸,也很體恤百姓。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裏還覺得冷。他想:“天氣這麼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於是,他把開封府尹召進宮,説:“現在這麼冷,我們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沒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現在就帶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城裏走走,幫幫那些無衣無柴的百姓。”開封府尹聽後,立刻帶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問候那些貧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們都很感激。於是,歷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話。

[解讀]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及時地給予他們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