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論語密碼》讀後感(精選7篇)作文

精選 閲讀(1.72W)

篇一:《論語密碼》讀後感

《論語密碼》讀後感(精選7篇)作文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東周時期,諸子論道,百家爭鳴,其中儒家最為興盛。自秦朝焚書坑儒之後,大批儒家經典失傳,儒生基本泯滅。而《論語》這部著作是否也被暗中毀掉呢?我們至今所耳熟能祥的孔子的名言,是真實的嗎?西漢的罷黜百家,尊崇儒術,究竟是為了培養知書達理的儒生,還是訓練一羣對天子言聽計從的傀儡?治文彪的著作《論語密碼》就圍繞着《孔壁論語》的存世安危展開了一場生死慘烈的較量。

西漢景帝末年,孔子舊宅牆壁中發掘出一批古簡其中有一部孤本古文《論語》,無比珍貴,世稱《孔壁論語》。孔子十一世孫孔安將之獻入宮中。漢武帝為維護封建統治,命人暗中將藏於宮中的《孔壁論語》偷樑換柱,將古論語銷燬,還對孔氏家族的後人趕盡殺絕,故事由此而起。

江湖大盜朱安世盜走血汗寶馬後在逃亡路中受人委託,護送一小孩到長安交給御士大夫兒寬。而與此同時,司馬遷也收到了延廣臨死前給他的一封寫着密語的帛書。一明一暗兩條主線看似毫不相關,實則相互對應。當瑣碎的線索拼湊起來後,兩條主線重合。所有人都發現它指向了一個點——《孔壁論語》

朱安世為了讓真正的《孔壁論語》流傳於世,忍辱負重,毀面淨身,歷經三年,終於讓論語流傳於世。但是在最後,一切都是天子和手下呂步舒設計的圈套,假的論語也因此借朱安世之手傳播天下……

整個故事主線流暢,人物刻畫飽滿,作者擅長設計謎題,將一個個懸疑點設置在情節中,邏輯清晰分明,駕馭前後劇情,在解密時串聯一起,一氣呵成。讓人目不暇接,容不得片刻歇緩,一口氣讀完才能大呼過癮。其中販夫走卒,達官顯宦,英雄豪傑,黃門酷史,乃至前世聖賢,當朝天子,你方唱罷我登場,展開一幅漢武帝時期的歷史畫卷。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朱安世説這句話的時候,眼裏滿是堅定。他輕財任俠,一諾千金,憑藉一個“信”字咬牙拼殺到最後一刻。原本護送小孩是出於個人道義江湖俠義,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可後來瞭解小孩身上揹負的使命之後,保護小孩和《孔壁論語》變成了他的信念。原本恨極儒家的朱安世,最後為了守護真正的論語,使其不再面臨失傳的風險,讓後人及世人能夠明白真正的“仁心道義”,所作出的犧牲令人驚歎,他用生命遵守了他的諾言,貫徹了道義。

從書裏抬起頭來,朱安世的精神在現實中尤為難得。而苗族教師劉秀祥就是這樣一位最美教師。從2011年教學至今,他將自己所有的資產無私奉獻給學生,為了教好他們,使他們走出大山,他牽線“一對一”資助貧困學生1700多人,開展公益勵志演講1000多場,聽眾達到上百萬人。受他幫助過的學生無一不深深感謝着他。他就像光,温暖着苗族每一個被資助的學生,把“仁”的品質發揮到淋漓盡致。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在光怪陸離的人世喧囂中,唯有一顆仁心,一份信任是最難得的。這個世上每一天,每一分一秒都有人在官場中沉浮,在名利中掙扎,在爭吵中崩潰,在勾心鬥角中墮落。“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絢爛的花。”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便是無論什麼時候,都要信守諾言,寬容對待他人。在生活實際中,答應別人的事情不拖沓,不搪塞,樂於助人。且不僅僅是我,更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

讀一本好書,如品一口好茶,悠遠綿長,回味甘甜。在這本書中,我領略了漢武帝時期的種種風雲和煙火,見證了朱安世與他妻子至死不渝的愛情,讚歎過小孩對生活樂觀積極的態度。更是因為朱安世一諾千金,大仁大義讓我知曉了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希望我們新一輩青年能拾起老祖宗留下來的優良傳統,讓我們的時代變得更好。

篇二:《論語密碼》讀後感

行心之可為,成時代之作為

古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幾乎每個中國人從牙牙學語就會背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早已經成為刻入中國人骨子裏的精神密碼。可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現在流傳的論語是否真的是孔子所寫,論語又是如何傳承下來?《論語密碼》這部小説就是以這新奇的角度為切入點,帶我們走進了一個精彩的懸疑故事。

故事始於一場驚心動魄的追殺,隨着主線人物登場,一個個巨大的謎團連環而來。遊俠朱安世在逃亡途中為了掙錢接了一單看似簡單卻及其兇險的生意,護送一個七歲小童回長安。他護送的是稚子小童還是另有他物?史官司馬遷發現秦本論語丟失了一卷,如此重要之事卻被掩蓋得悄無聲息,到底是誰授意,掩蓋的真相又是什麼?刀光劍影的江湖和步步驚心的廟堂,仁義在心的遊俠和堅持理想的史官,小説就在這兩條線中鋪陳開來。

書中的人物依着他們自己的內心,做出一個個看似出乎意料卻又合情合理的選擇,苟且偷生還是慷慨赴死,保護、毀滅還是傳承古法論語。隨着他們的選擇,謎團慢慢被解開,真相也呼之欲出。

俠心為信義赴湯蹈火

司馬遷在《遊俠列傳序》中寫道“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遊俠最看重的是“信”和“諾”,對於承諾過的事情,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完成諾言。

書中的遊俠朱安世完美地展示了古代遊俠重信重諾的精神。朱安世一開始只是個普通人,為了酬金豐厚接了救小童的生意,行事又莽撞激切,讓小童遇到危險。在連環追殺中他的俠義精神漸漸顯露,為守一個“信”字不放棄孩子,“救一個孩子,要什麼理由?”。他為搶救古本《論語》,不惜淨身毀容,也只出於樸素的父子感情,“若能救出孔壁《論語》,縱使不見,只要兒子能讀到孔壁《論語》,明白道義,不受巫蠱,做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我也算盡了一番心力,沒有枉為人父”。作者借書中司馬遷之口高度讚揚了他的這種俠義精神:“朱安世為孔子後裔和孔壁《論語》而獻身,雖然最終人書俱滅,但我想一部《論語》不過‘仁義’二字,朱兄弟這番豪情義氣,足以抵得上半部論語。”

古代的俠士們為了義氣豪情萬千,為了朋友兩肋插刀,為了不負所托之事赴湯蹈火,隨時赴死也毫不吝惜。他們有自己的江湖規則,喜歡用武力解決問題。

那我們當代的法制社會還需要這樣的俠士嗎?歌曲《孤勇者》的流行側面反映出人們會對俠義精神的召喚和需要,俠義精神在當代有了更深層次的詮釋,召喚的是危難關頭敢於站出來的勇敢者,需要的是為人民逆流而行的擔當者。

“俠之小者,為友為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我們看到了杭師大王勇老師毫不猶豫跳入冰冷刺骨的崑崙河去救人,生死之間見英雄本色,他是俠。“成都六勇士”在危急時刻不顧自身安危,勇敢地衝向持刀者,他們是正在執勤的輔警,下班回家的安裝工,路過的生意人,送餐的外賣小哥,送菜的騎手和出差的外地人,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們也是俠。

在我們身邊,更有無數“大俠”隱於杭州亞運會的建設和保障中,建築工人化身成“鋼鐵俠”、“蜘蛛俠”高空作業,冒嚴寒頂酷暑保障杭州亞運會場館如期完成,全市兩萬多名志願者“急救俠”擁有豐富的急救技能,可以為突發意外的市民提供“黃金四分鐘”的救援。他們更是當之無愧的大俠!

心中有俠,才能不計成本的付出,才能為信義拼盡全力。我為古今的俠士們喝彩!

文心為信仰捨棄小我

“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這是司馬遷借《報任安書》向世人的宣言,也是他一生的志向。

古本論語莫名丟失,玄機重重,殺氣森森,有人助紂為虐,殘害忠良;有人怕禍延子孫,不聞不問;可是司馬遷卻選擇挺身而出,暗查到底。“史之為史,不但要記住以往之事,更要通古今之變,善者繼之,惡者戒之。以古為鑑,方能免於重蹈覆轍。”

當學問之爭成了權勢之爭,司馬遷目睹到求榮謀利之徒,借孔子之言,自樹正統,排除異己,他那“實錄史事是我平生僅有之志”昇華為人生信仰。當司馬遷為李陵辯護身陷囹圄,遭受凌辱,他想過無數次死,“輕如鴻毛”的死也許是最容易的選擇,但堅忍的完成僅有之志才是唯一的選擇。他選擇了最屈辱的活,屈身受刑,完成古今第一史篇。

在那個時代,司馬遷承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和恥辱完成了《史記》。“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這些先賢們為信念百折不撓的精神激勵着司馬遷完成《史記》,同時被司馬遷記錄下來,和《史記》一起歷經千年的王朝興替,沉澱為我們國家、民族的共同記憶。司馬遷秉持着“成一家之言”的文心,超越時代的逆境,成為歷代中國文人的精神力量。

文是載體,心是信仰。文天祥為了民族大義,英勇赴死,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魯迅先生為了喚醒國人,棄醫從文,發出一篇篇振聾發聵的戰鬥檄文;樊錦詩為了保護敦煌,堅守大漠,讓古老的絲綢之路重新鮮活起來;董石麟院士為了一“蓮”綻放,攻克難關,以耄耋之齡保障杭州亞運主場館的建設。這些都是一個個偉大的人闡述給我們的文心,他們的信仰在歷史長河中閃爍着超越人性的光芒,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路。

民心為歷史照亮前路

小説中,司馬遷根據一根竹簡殘骸,推斷出上面書寫的內容為“子曰:天下者,非君之天下,乃民之天下。民無君,尚可耕且食,君無民,何以存”。就是這樣的語句讓古代統治者無比恐慌,要燒得一乾二淨。因為他們希望江山永遠是一家姓,世代傳下去。

竹簡可以燒,古本論語可以毀,歷史可以被扭曲,但民心不可違也。公道人心是歷史唯一的選擇,這是作者在書中貫穿表達的觀點。小説中的漢武帝劉徹鉗制人心,獨尊儒術,試圖用《罪己詔》平民怨,收民心,也阻止不了歷史滾滾向前。

自古成敗,皆在民心。一百多年前,一羣青年乘着紅船,懷揣着忠誠為民的信念,踏浪而行,掀開歷史新的一頁。回首百年征程,中國共產黨不畏艱辛,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這個夏天台海局勢一度緊張。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願望。“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涓涓《鄉愁》,終將匯聚成海,河海深處是兩岸人民渴望團聚的濃情,是赤子之心的共鳴。我的好朋友在台灣,我曾去台灣看望他,我們都是黃皮膚黑眼睛,我們讀着同一首“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明年杭州亞運會我還要邀請他一起在家門口觀看比賽。

安心為時代行心可為

小説結尾一個個謎團被解開,真相讓人悲憤,歷史的真相又是什麼?小説最後赫然是論語中的一段對話。“於汝安乎?”“安。”“汝安,則為之。”

歷史的真相是什麼並不重要,我想重要的是作者想告訴讀者的真意。汝安乎?汝心安乎?我們審視內心能認同自我的選擇嗎?安定汝心,認同自我選擇,在於你心中有誰,你心裏相信什麼,進而明確人生的目標,努力的方向;行心可為,才能守住心路,用內心的豐盈堅定對抗世間紛擾和不確定性。

這個夏天我和古時的英雄們在《論語密碼》中相遇,向今時甘於奉獻的英雄們致敬,更與無數為杭州亞運會堅守付出的無名英雄們同行。

時代在變化,新時代召喚擔大任的真英雄。杭州亞運會自籌辦日起,從晝夜趕工的建設者到全情投入的志願者,各行各行湧現出無數默默無聞的亞運人。他們的熱愛和付出感染着我,感染着大家,從一羣人到一城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亞運會的護航者,美麗杭州的代言人。

英雄們的俠心引領着我們,文心滋養着我們,願行民心之可為,成就時代之作為!

篇三:《論語密碼》讀後感

暑假期間,我偶然拜讀了冶文彪先生所著的《論語密碼》,打開書頁,我不禁被深深地吸引,久久不可自拔。

小説主要講述了漢武帝時期,俠盜朱安世受人所託,護送孔子傳人驩兒前往京城尋御史大夫延廣,傳誦孔壁《論語》的故事。《論語密碼》以《論語》為題,文中人物及情節無不體現了儒家文化推崇的高尚品質。其中,朱安世在扶風城中於自己在被通緝的情況下臨危受命,決定護送驩兒前往京城的事蹟中體現出了他的”仁”;朱安世朋友們於最危險的時刻仍然不離不棄,以及最後為了守住祕密全部自殺中體現出他們的”義”;驩兒每日吃飯前都會默默唸誦孔壁《論語》,這些繁文縟節,無不體現出他的”禮”;朱安世的朋友韓嬉在驩兒於扶風被捕時利用各種手段恐嚇扶風縣令,最終救下驩兒中體現出她的”智”;在朱安世極度憎惡儒生時發現驩兒是孔子後裔,不但沒有半路拋棄,反而在驩兒被捕時以”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堅守獨闖皇宮,體現出他的”信”。

看完書籍,我心潮澎湃,在嗟歎書中人物命運的同時,也思考着現代社會中儒家思想對我們的影響。例如我們要懷着一顆仁慈之心善待世間萬物,體現出儒家的”仁”;在朋友危難時不離不棄,與其同甘苦,共患難,體現出儒家的”義”;見到長輩要有禮貌,體現出儒家的”禮”;凡事都要以理性的眼光去審視,用智慧去解決,體現出儒家的”智”;我們與別人約定了一件事,就要全心全意的去做,這體現了儒家的”信”。我作為新時代的”森森學子”,更要以這些高貴的品質要求自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踐行並推廣它們,諸如關愛寵物善待生命,與朋友患難與共,見到老師勤問好,對一個問題提出多種解法,舉一反三,非特殊情況不爽約等等。讓我們一起遵循這些品質,追尋聖賢的思想,成為新時代的好少年吧!

篇四:《論語密碼》讀後感

如果説起國內古代懸疑小説的代表作,那一定是冶文彪先生的《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這部鴻篇鉅著的內容真的可以説是蕩氣迴腸。家國天下,無論是朝堂之上,還是市井之下,全都布在局中,沒有人可以逃脱之外,彷如一座天地共築的迷宮,將所有的人,所有的事困在其中。想要破局,必先解謎。冶文彪擅長創作古代懸疑作品,他痴迷歷史,酷愛真相。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有多少驚天祕聞埋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近現代的文史學家們窮其一生方能解答一二,更不用説古代帝王、文化、謀略等真情實景。

基於作者對如今《論語》版本的考證研究,結合真實的歷史史料,他創作出了古代懸疑小説《論語密碼》,全書圍繞着《孔壁論語》的存世安危展開了一場生死慘烈的較量。

漢景帝末年,在孔子舊宅的牆壁中發現一批古簡,其中便有《論語》,其字為古文,故謂之《古論語》或《孔壁論語》。漢武帝劉徹獨尊儒術,維護封建統治,命人暗中將藏於宮中的《孔壁論語》偷樑換柱,並且還將孔氏家族掌握《孔壁論語》的後人趕盡殺絕,故事由此而起。

一路是朱安世護送孔氏後人小童歡兒到長安,一條是司馬遷追查宮中《孔壁論語》丟失懸案,看似毫不相干的兩件案子背後,卻隱藏着當世至高權威的濃濃惡意。神祕冷血的追殺者,一着不慎就人頭落地的朝堂,還有生活在世間煙火下隨時都能出賣別人的凡夫俗子,在如此艱苦殘酷的生存環境中,如何能夠圓滿的破局呢?

冶文彪的古文語法堪稱絕倫,再加上他擅長設計懸疑謎題,過程中令讀者看的雲裏裏,但到結局看到解謎環節的時候,方才大悟起來。推理講究邏輯,駕馭前後劇情,如何將一個個的懸疑錨點設置在小説當中,點到即可的程度,要做到其實非常難。然後在解謎階段,串聯起之前所有的懸疑錨點,達到一氣呵成的地步,這是冶文彪的強項。

作者顯然善於將真實的史實和虛構的劇情相互融合,重新加工再創作,以國內人人都知道的《論語》為引子,創作出的這部懸疑大戲真的非常精彩。那麼,《孔壁論語》究竟是如何丟失的?現存的《論語》究竟是從何版本演變而來?這中間到底經歷了哪些隱藏於時代的陰影之下呢?一切就在這部《論語密碼》之中。

篇五:《論語密碼》讀後感

古見浙風,古見杭韻

朱世安和司馬遷一個是豪俠義士,一個是秉直史官,兩人雖未有瓜葛,卻在冥冥之中用生命詮釋心中的道義。正所謂“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題記

古見浙人之風采

有的人為了蠅營狗苟而死,有的人為了追名逐利而死,但是也有人士為知己者死,也有人為了心中的信念而死,為了一諾千金心中大義而死,更有人為了追求真實還原真相不畏強權而死……真可謂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論語密碼》中,司馬遷在找尋《論語》真跡的過程中。哪怕身陷囹圄,被脅迫,被侮辱,被戕害。都不曾阻擋其前進的步伐。看到司馬遷寧可遭受腐刑也要將此生志向延續下去,我不禁淚目——司馬遷,實乃大英雄也!而看到朱世安在完成心願後,甘願赴死的情懷中,秉直大儒與仗義遊俠殊途同歸的選擇將《論語》中“捨生取義”的仁義核心昇華到了高點,也將人物的心志抬到了高高在上的晴空。

惟願後輩們能解前人未盡事宜,不讓經典蒙塵。

而今,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成立初期浙江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從零起步”;1978年,當改革開放的春風

吹進浙江,蒼南金鄉鎮聞風而動開出了三千多個家庭小作坊;上世紀八十年代,在永嘉橋頭中國第一個批發市場成立;2003年,“八八戰略”引領“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浙江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打出了漂亮的轉型升級組合拳;這兩年,以“最多跑一次”撬動全領域改革,策動浙江營商環境全面提檔升級……在篳路藍縷的奮進征程上,浙江人民能夠始終做到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劈波斬浪,勇立潮頭。

不久之前,在遙距萬里的中亞古城土庫曼斯坦,“杭州”兩個字響徹東方的

晴空——那背後是一個個人名,一個個前仆後繼的故事。舉辦大型綜合性體育賽事,一直是杭州孜孜以求的夢想,杭州申辦之路是曲折的,但這擋不住浙江人民的希望之路。“能為杭州申辦亞運會盡一點力,我何其榮幸!”,這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杭州姑娘,一整天只睡了5個小時,完美完成了申辦陳述後的心語。“為了展示杭州,我們在當地買了台大彩電”這是一位細緻入微的杭州男兒,在土庫曼斯坦參與申辦工作的點點滴滴。他們鉅細無遺、精益求精的布展呈現,展現了古典雅緻、意趣盎然的浙江風采,在大會那天讓杭州名揚中外。申辦的故事辛酸中飽含這温熱的淚水,浙江人的風采也不墜英雄氣魄:願當今展風采,不留遺憾在此間——這正詮釋了求真務實、誠信和諧、開放圖強、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浙江精神力量!

古見杭州之韻味

星辰下,書卷空;高陵上,文學燔;九河枯,日華熄;九江湧,天地黯;鼎淮間,師道亡;啼嬰處,文脈懸。偉大的作品藴含着蕩氣迴腸、氣勢恢弘之意。先秦的浪漫,人民的俠義,從長安到扶風兩百里的江山如畫,無不詮釋着歷史之美。從書中所透出的一縷自上古綿延而來的正義之聲,穿越數千年而不墜,因發出它的不僅是司馬遷和朱安世,更有大禹、越王勾踐、范蠡、王陽明、黃宗羲、胡雪巖等眾多華夏先賢、浙江歷史文化名人,讓人聞之掩卷追思:透過由朱安世和司馬遷的血色身影,彷彿能依稀看到在黃河流域某個簡陋的十字路口,佇立着華表的前身謗木。

杭州古韻,只見吞天沃日錢塘江與西子西湖的湖光勝景,又見五千年的歷史遺寶良諸,一千年的南宋國都臨安杭州。聞到的那是西湖龍井御茶園發出來的淡淡茶香,聽到的那是千年流傳的白蛇與梁祝的美麗愛情。千年古韻,一九亞運,彰顯了莊重大氣,意藴深遠的杭州,彰顯了江南雅緻,山水宜居的杭州。杭州亞運會有着浙江兒女勇立潮頭的精神氣質,有着敢為人先的體育競技精神,有着團結協作,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相信這將是一個個演繹華夏傳統、仁義禮儀的當代“朱安世”、“司馬遷”。

篇六:《論語密碼》讀後感

一氣呵成,看完《論語密碼》已是深夜了,桌上的鐘表滴滴嗒嗒的走着無休止的輪迴,我的思緒更是飄到了無休止的歷史長河之中。

《論語密碼》雖然只是一本歷史懸疑小説,但是他其中的每一個情節,都讓我彷彿身臨其境。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獨尊儒術,但論語卻深藏不見,其保管者,可是接連喪命……追求正義的江湖俠盜朱安世;潛心求真的太史令司馬遷;不以人命為物的天子劉彘;欺壓百姓的執金吾杜周。隨着一個個人物的出現,我的心似乎像是被一隻利爪牢牢的揪住一般久久也無法落地。在這一明一暗的兩股勢力中,聯性的光芒熠熠生輝,人心的醜惡一覽無遺,我屏住了呼吸,猜測着情節中隱隱透露的《論語》竹簡經歷的亂局與玄機……

愣愣的望着一片漆黑的天空,那裏不見羣星,亦沒有明月,而此刻我的心也正如這渾濁的夜一樣,被木棒攪起陣陣淤泥。這本書的結局讓我的心像是感受不到周圍的浮力一般,被引力拽着猛的墜落下去。原以為有志者事竟成,那些付出過精力,付出過心血,傾盡一生所保護過的人,總會有圓滿的結局,如今卻當頭一棒。回想着朱安世生前的所作所為,我努力的想從中找出點什麼,作為他被作者判入死亡名單的證據。他為了發泄憤怒,一氣之下偷走一匹汗血馬。為了遵守與別人的信用信用,朱安世拼死保護交易護送對象驩兒,得罪了一個又一個官僚。當得之驩兒會背誦世間已經絕跡的孔壁《論語》時,他為了救出身陷危機的驩兒,淨身,烙臉,不顧生命危險,試圖將孔壁《論語》,廣泛傳播於世間。可不幸的是,當他心已決,搭上自己的性命去換取驩兒的自由時,卻不但得知驩兒早已被殺的消息,而自己卻也被利用了。為了守護孔壁《論語》、刺殺殘暴的劉彘,樊仲子、郭公仲、韓嬉等成千上萬的人也接連喪命。

一開始我並不理解他們的行為,可在深入思考,我知道了,原來這就是天理。“……為奪西域良馬,六萬大軍徵代大宛……上萬性命最後換來十匹漢血,馬一匹馬值一千人性命,大軍回來,那劉老彘不但不罰,反倒將他的小舅子李廣分為海西侯,將史封上千人,那些事士卒卻只撿了條殘命回鄉。……”這是朱安世在氣急敗壞中説的一段話。君主應該以民為主。這是朱安世在這段亂世中認可的天理,更是那時千千萬萬個百姓認可的天理。因此朱安世實際上只是社會上千千萬萬個人的縮影罷了。正如司馬遷所言的天理那樣“人皆願被愛、被敬。”在這樣黑暗的社會背景之下,在這麼多唯唯是諾的眼神之中,他朱安世卻依然能夠公然造反,打擊官僚,並久而久之的將“信”這個字堅守到底,對於他想要保護的人,他可以以死換之,這就是我崇敬他的理由。

天理就是人們心中單純美好的願望,天理從來沒有消失過,就算在如今的社會中,他也時時浮現出自己的影子。在最近的國際性事件中,佩洛西竄訪台灣的消息無疑是最火爆的。在這當中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民眾心中的天理。我看到了當中國一級警戒拉響時那些立馬迴歸戰場的身影,聽到了中國乃至全球人民對和平嚮往的吶喊聲。那些欣然踏上征途的戰士,那些毅然迴歸部隊的退伍軍人,那些鬥志昂揚的新兵。他們的天理無非僅僅是想為世界某個太平。那些奮起反抗的人民,那些決然回國的華僑那些徹夜無眠的遊子,他們的天理無非就是和平的生活。天理總是美好的,他無非就是仁義的化身。得到深刻感悟的我回到這本書中,驚覺朱安世為《論語》所做,不過仁義二字,而他之舉足以抵得上半部論語。

美好是這個世界上最耀眼的光芒,仁義永遠無法被烏雲遮蓋,天理不會被高樓遮擋,我深深的感謝這本書教會了我對這個世界美好最單純的理解,我輕輕的熄滅了桌子上的枱燈,忍不住在心裏默唸:

“於汝安乎?”

“安。”

“汝安,則為之。”

篇七:《論語密碼》讀後感

被修改刪除的歷史

沒想到論語還能寫出這樣的故事,細思極恐,我們學的論語還是孔子記錄的論語嗎?統治者們為鞏固政權,刪減修改了到底有多少?《論語密碼》會告訴我們想知道的一切。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江湖俠盜朱安世,原本想要殺害皇上,卻因為刺殺未成功,偷了汗血寶馬逃離。機緣巧合之下受朋友委託,乎送會背原版《論語》的孔家後人入京。一路上遭到追殺和擊捕。為了想要把真正的論語傳承下來,朱安世放棄一切,只為完成這一囑託,最終揭開論語背後的祕密,也把自己逼上絕路。

一開始閲讀的時候,我並沒有帶入太多的感情,但是讀下去會漸漸發現,我完全沉浸在故事裏了。我一直希望男主角可以完成他的使命,得到好的結局。

故事的格局也並不在小情,小愛又或者是私人恩怨,而大義是把真正儒家學説推廣下去。但由於是結合真實歷史,這樣的結局未能如願。

故事的原名叫《人皮論語》,原本是帶有一種驚悚恐怖感,等讀完之後才真正意識到這個説明的意義。所以讀完之後心中難以平靜……為了這樣一件事情,為了這一個大義,忍辱負重的主人公,沒有一個好結局。

這是一部關於論語的懸疑歷史推理小説,在漢武帝獨尊儒術的背後,魯論語、齊論語興起,而真正的古文論語卻不知下落。

故事中兩條主線同時開展:一條線是司馬遷著史記孔子世家,發現古文論語的丟失,不斷尋找真相;另一條線是江湖人士朱世安護送孔氏後人及孔壁論語,並因此放棄一切,甚至不惜丟掉性命。

兩條主線最終合二為一,一面是仁人志士為論語為大義慷慨赴死,一面是統治者為鞏固政治權力將真相付之一炬,故事結局悲壯而慘烈,小人物的犧牲無法改變大政治的格局,古本論語終究是失傳了。

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只能留給後世考證了。也許正因為有這樣的小人物存在,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才會在昏暗壓抑的封建社會,給後世帶來一絲光亮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