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原創專區>精選>

什麼的力量作文600字(精選5篇)

精選 閲讀(2.1W)

篇一:新生的力量

什麼的力量作文600字(精選5篇)

許靜芸

春風拂面,撩人心扉,白雲失手,將陽光灑落人間。老張裂開寬大的嘴角,提着自家種的菜給鄰居送去,定睛一看,老張的腿卻是瘸的,走起路來一上一下,似乎要花好多力氣。

村子裏洪水多,又常地震,老張的妻子病死於一場地震,尚未留下一兒半女。那天天氣不好,老張開着車往家趕。黑雲壓城城欲摧,“隆隆”幾聲,路邊一座房子塌了下來。老張摔下車門,飛一般的跑去救人。當他抱着一個尚在襁褓的嬰兒趕出來時,一根房樑攔腰截斷,砸在了老張的一條腿上,老張他張着嘴,不知道説了什麼,只覺得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自那以後,老張便不能像常人那樣走路了,那個嬰兒的父母都死於那場事故,於是老張收養了他,還給他取名……

鄰居為此常常調侃老張,老張望着窗外雲蒸霞蔚,只是笑笑。兩年過去了,老張依舊沒有穩定的工作,唯獨鍾情於家門口那塊地。給孩子換尿布後,他便將孩子放在門口的搖籃中,扛起鋤頭,一下一下地耕耘着新生,那孩子愛笑,帶着兩個淺淺的酒窩兒,老張卻面色黝黑,皺紋很不和諧地擠在一塊兒,看看孩子,嘿嘿地笑着。

後來孩子長大了,上了國小。當他睜着大大的眼睛喊老張“爸爸”時。老張心中總有些遺憾,他抱起孩子,去看他的菜地。孩子學着她的樣子,咬着牙將一瓢水舀起,灑在空中,高興地大喊:“是彩虹啊!”老張看着彩虹被澆在了菜地上,還有成對兒的蝴蝶舞翩躚,還有調皮的水珠快活地滾下,心中高興極了。老張的菜苗兒出土了,長得很結實。

一晃,孩子快上大學了。老張總盯着菜地,這樣感慨。孩子拍拍父親寬厚的肩,大聲地寒暄了幾句,換父親看他搭的蔬菜棚。老張看了許久,才看出個模樣,他瞪着眼道:“好小子,有出息了。”孩子手把手教會了父親在大棚裏種菜,還讓父親坐在門口的老椅上,看着他培育菜苗。老張看着菜苗長大,提着籃子給鄰居們送菜,走起路來一上一下。

老張跟我説,要是沒有那孩子,他下半輩子一定會很孤獨。我微微點頭,看着黃昏中一對父子相互扶持,菜苗在風中微漾,漾起一股新生的力量。

篇二:渺小的力量

鍾宇鈴

西沉的暮光在天邊徘徊,翻湧的雲霞瀰漫在茫茫暮光中。爺爺戴着他的軍帽,瘦削的身體向着門前那面黨旗致敬,他渺小的身子顯得特別挺拔……

爺爺年少時便立志要報效祖國,可身處在一個貧困的村中,是窮和苦限制了他的雄心。後來,村委會要推一位年輕戰士到部隊裏,爺爺第一個報名,他終於有機會報國。臨走前,他將家中的事務都交代好,還讓哥哥們照顧好老母親。他揹着包袱,渺小的身影漸漸遠去。

他在隊裏是個炊事員,儘管如此,他也很滿意。他向家裏寫信説此事,哥哥們勸他回鄉,他們看不起炊事員這一職位。可爺爺並不以為然,他認為再小的事物也有它存在的意義。每天清晨,爺爺便爬起來,到山中去砍柴燒火炊飯。爺爺在白霧繚繞的山中將成捆的樹枝擔回來,再用大鏟在鐵鍋中翻炒的各色菜蔬,他們的臂膀和雙腳越來越有力。他將營中的戰士們照顧好,給他們增添力量保衞祖國。後來爺爺將營中後勤事務打理得很好,部長要晉升他,可他沒有接受,要求退回鄉里,這一年,村中在搞糧食生產。

他回到村裏,村幹部可高興了,要他當村委會的書記,帶領其它生產隊搞農活。他自願當了個生產隊小隊長,每日都帶着工具到農田裏幹活。烈日將田中的糧都烤乾了,他連忙到附近的河邊,召集農民提着水桶去澆灌糧食。他一個人提兩大桶水,踏着泥濘的路往田裏跑,汗水浸濕了他的身子,不知是汗是水流進他的眼睛裏,紅血絲布滿了雙眼。

為了提高隊裏的糧產率,他和大夥嘗試研究農種物種植,每日他都拿着木板和粉筆盤點策劃。從早忙到晚,終於在村裏大豐收的那年,他入了黨,還被授了獎旗。他將旗幟高高地掛在門前,為的是每日爬起來幹活時牢牢記住自己渺小的使命。

爺爺年紀上來了,身體也支不住這些重活了,但他每天都往田裏跑,戴着泛黃的軍帽,在烈日下指揮農民幹活。不時往村委會裏跑,發表自己對農村改革的建議。奶奶讓他別費心,爺爺沒聽進去,認為再渺小的力量也能起到作用。

村裏的生產隊搞得有聲有色,渺小的村,渺小的力量在西沉的暮光中有了生氣,爺爺渺小的身影在黨旗下佇立。

篇三:祖母的力量

蘇詠儀

步入田中,棉絮朵朵,軟軟盈了一片田。風攜着小棉團,在風中追逐,透過搖曳的棉花,遠方的山被霧氣包圍,模糊了界限。

自幼,我隨着祖母住在鄉中,與土地為伴,與花蝶做友,日日玩鬧。這年春天,祖母在田中播下種子,細心栽培,我問祖母這是什麼種子,祖母摸着我的頭,這是棉花啊……

那些年裏,祖母還是一個帶着童稚之氣的孩子,卻早承擔起一個長姐的責任,當上學的機會放在她面前,她猶豫了,起早貪黑在田上耕作的父母,幾個體弱多病的弟妹,許久,她放棄了。大字不識的她默默開始耕作,與父母一起種棉花。棉絮飛揚,她在棉絮裏日日辛勞,看揹着書包興奮地去上學的弟弟。她用她的勞動的力量,供起了弟弟,她盡了一個姐姐的力量。

我陪祖母等啊等。終於等到了棉果成熟,綻出一朵朵銀花。一團團柔軟的棉絮乖巧地落入祖母的掌心,被裝進籃子。每當太陽升起,我還躺在令人眷戀的牀上時,祖母的身影便已在着椅子了,她眯着眼睛,仔細地挑挑揀揀。夜裏,月亮平穩地掛在如海水般深藍的夜空中時,又看見她在用工具拍打着已十分蓬鬆的棉花。我從牀上爬起來,不禁奇怪,祖母你勞作這麼辛苦,怎麼還不進城休息呢?她抹抹額間晶瑩的汗珠,望向遠方模糊的農田,“我走了,這田不就荒了麼?”我隨着她的目光,看到了一個農民地道的力量。

在祖母手下,絲絲縷縷的棉花被織進一牀暖和的大棉被中。她看着這些不由得笑了,她用粗糙的手不住地摸着,口中説着,“真不錯,真不錯……”幾日後,祖母託人幫她郵寄這些棉被。車來了,載着這一張張滿是愛的被子,送到了鎮上的孤兒院。祖母目送着車子離開,她的眼中是期望,是希望自己的力量能幫到別人。

年年,總有漫山棉絮飛舞,而孩子終會長大,輕盈的棉團撲到我的臉上,癢癢的,我看着棉花中的祖母,眼中是有淚,我抬起手,等待一團棉絮落入手中,帶上它,去發揮我的力量。

篇四:踏實的力量

魏鈺

雲間灑下了千萬根金針,落在田野和小道上,蜿蜒的小路前頭,一列整齊的隊伍搖着紅旗引吭高歌。

他本是市裏的教師,一次工作調整讓他來到這個無名無姓的村莊教書。他斯文地抱着幾本書在胸前,因為不會講方言,鮮少有人和他交流。他帶的班也並不活潑,課堂上只有他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迴盪。

但他卻好似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每天除了教書就是看書,時不時長歎幾聲,路過的鄉里人更覺怪了。雖然他不苟言笑,但把一片赤誠之心送給了孩子們。一次,兩個孩子在水田邊打鬧,不慎跌入潭中,水清清的,蕩起幾圈漣漪。鄉民們彎腰苦幹,絲毫未注意到,而他卻立馬扔下手中的書跳進了池子裏,大手一撈將孩子們送上了岸。過路人見他渾身濕淋淋的,更嚇了一大跳。兩個孩子嚇得愣在原地,還沒有回味過來剛剛經歷了什麼。

冬天不及夏天温柔,團團簇簇的雪花悄然盛開。放學時,他收拾教室的時候,突然注意到,班上一名同學的鞋底有些脱落,踩在雪上吱咯作響。凍得腳丫通紅。他讓孩子的家長縫一縫鞋子,可是媽媽和姐姐都很忙,認為小孩子凍一下會長得更抗冷。他不忍心,第一次專心致志地拿起鞋底和針線,一針針笨拙地穿插着。鄉里人看了不禁竊竊私語,他真成了一個“怪人”。最終鞋子縫好了,雖針腳頗不工整,倒也温暖。孩子在雪地裏踏實地踩着他的鞋子,肆意追鬧。

不久,市上發了通知,要在鄉下舉辦公開課比賽。同為競爭對手的另一名女老師十分欣喜,她帶的班最為積極熱鬧,定能拿下高分。他並不在意,卻也重在參與。但是奇蹟發生了,那天他一站上講台,孩子們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倒是把他嚇了一跳。開始上課後,流程走得很順,朗朗的童聲充斥整個教室,孩子們積極舉手。潤紅的臉龐滿是天真的笑容,他受到了極大的鼓舞,講課越發激昂,這節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級請他回市教書。他回首一看,孩子們送上了家裏做的鞋子,新割的小麥,剔透的蔬果。送行的一位老教師感慨:孩子們為了讓你回到市裏,在公開課上鉚足幹勁,拼命表現。那一瞬間,他心像煙花一樣炸開,被強烈的美好震驚,他馬上作出了決定,繼續踏實地留在鄉下。

路上的小花開得燦爛,孩子們淳樸稚嫩的笑容給予他踏實的力量。

篇五:泥土的力量

高逸菲

正午的烈陽叫囂着,源源不斷的熱量隨着炙熱的光線,無聲無息地灑落在農民的脊背上、草帽上,化作有形的汗水滴落在土地間,埋在泥土下。

爺爺是農民的兒子,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家裏的田地和村莊的泥路,是他生長的地方。年少時,光着屁股在地裏牙牙學語,趴在太爺爺的背上,咿咿呀呀地指着他腳下的田地手舞足蹈,會走路了就在泥土裏蹦蹦跳跳,打滾撒歡。懵懂的孩童便與泥土結下一生之緣。

唸書的時候,生性貪玩的他每日最盼望的便是下雪。黃昏的温度是一日中的餘藴,可少年卻似不知疲倦那般揹着書包,手上拿着鹹菜似的作業本,飛奔着穿過一畝又一畝田。大汗淋漓時,也只用手隨意擦拭兩下。到家中的田地了,他便坐在樹蔭底下,笨拙的,一字一句地完成作業。穿堂風吹過細微的涼意,混着泥土濕潤的氣息襲來,他渾身的燥熱悉數散去。泥土的味道,從田地裏縈繞到筆尖,他十分安心。

二十來歲的年紀,爺爺便從太爺爺手中接過種地的責任。不論風吹打,田地間總現出他高大的身影。“人算不如天算”,那年的暴雨來得氣勢洶洶,長期不見陽光,烏雲壓頂,整個村莊好像沒了生氣。他坐在田間,閉上眼睛,鼻尖彷彿還能嗅到水稻的清香。可張開眼,面前是一片被大水沖走,毫無生氣的秧苗,他的目光下移,一大片一大片的泥土堆砌着,成為秧苗的根基,泥還在,它們不至於被沖走,根基牢靠。大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吧,爺爺在那個人人都種傳統稻種的年代,決定種雜交稻種。他想,種什麼都是種,不如搏一搏,看看能不提高產量,彌補損失。果然,標新立異的做法取得了高於往年的產量,他躺在泥土上,笑了。

後來經濟的浪潮席捲了城市,農村也不曾倖免,漸漸地鮮有人種地了,大家都忙着做生意去了。為了能增加收入,爺爺也外出學習各種技能,他讓奶奶用陶罐兒裝的捧泥土帶走,望着老屋後的那塊地,説道,“泥土是我的根啊,到了農忙,我就回來,誤了什麼都不能誤了農時。”

如今,我躺在爺爺膝頭,聽他講他的一生,講他與泥土的一生之緣,泥土給予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