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高二>議論文>

我讀先秦諸子之孔夫子篇2000字作文

議論文 閲讀(1.22W)

對於想象力的缺失,我有自己的看法與擔憂。那麼,是否應該允許學生對古代學者的思想作出自己獨特的解讀,甚至更大意義上的不尊重,否定?

我讀先秦諸子之孔夫子篇2000字

書頁的每一個角落都記着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着實是因為靈感難得,一晃而過,很難再進行捕捉,也便利自身,今後將這些想法集結成冊,編纂成自我思想演化的小冊子。在固有的基礎上,灌入甜潤的活水,滋養飢渴的發現欲。

篇首“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求之”,簡而言之,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是美好的期許,本像學生時代不應該遲到早退般稀疏平常,卻上升為表揚的層次,暴露出現如今的缺陷。對比當今收藏市場,各大名家的作品遊走在資本的鏈條上,散發着赤裸裸的銅臭味,作品本無罪,藝術品則更進化成楊春白雪的分科,讓人有人沐春風之感。然而熱錢的流通,各路富豪逐鹿中原,造成市場膨脹,體系癱瘓,着名收藏家馬未都先生坦言,“我都不好意思説自己是收藏家”,這個市場上已經沒有收藏家,真正的收藏家都進入不了這個市場,在這個市場上,只有上家和下家。專家收取利潤作偽證,揭發後“咬定青山不放鬆”矢口否認,無所謂真假,片面追求轟動效應。攪亂市場的渾水,有遊艇的人在期間遊刃,步行的人無奈淌了一身泥。但是,“道”的界限在哪兒?

香港第一批邁入內地市場的導演—王晶,在收穫“票房之王”讚譽之際,被冠上了“爛片王”的帽子。反觀近幾年王晶電影的走勢,內容在聚焦大眾眼球的同時,被嗔責套數老舊。更有網友指出,王晶早年拍攝三級片,挑戰公眾道德的下限。於此,王晶正面迴應道:“我早些年混跡於港澳台市場,電影審核條文對於此類電影並無明文限制,在不違法的前提下,我擔任此類片子的製片人,並無進行拍攝。進入內地市場後,有條條框框的限制,我也覺得電影人應該服從規定,改變了電影的套路”,總而言之,我在沒有違反法律的情形下攫取錢財,並無不妥。

道是冰冷的制度,是法不容情,抑或是人們心底的温度,感化周遭的力量?

第二則“時然後言,樂然後笑,義然後取”,頗具“一個蘿蔔一個坑”之感,囚禁於適度的枷鎖。早些年網絡上盛行一句話,“大家並不是仇富,富人不應當敵視,我們仇的是為富不仁”。真相果真如此嗎?在我看來,一步之遙,謬之千里。

天災人禍,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具備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氣力,凝結會聚各民族、各階層人民,視線聚焦於一着力點。於我而言,電視裏播報出來一串串不幸的悲劇,是美滿家庭的幻滅,是個人理想的終結,是哇哇嚎叫的需要父母親的孩童,是泫然欲泣的白髮人送黑髮人,是深感不幸的清淚,是班主任在三寸講台上的宣讀與募捐。本着自願捐款原則,調皮的小男孩嘴裏喊着“我一塊”“我五角”,在這種人間慘劇的背景下,沒有對生命的絲毫敬畏,部分組織、單位統一限定數額捐款,嗅不到一點兒人情味。這種時刻,公眾人物的捐款數額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捐多了,“哎呀,這人這樣高調作秀”;捐少了,“平日裏圈了那麼多真金白銀,現在想學鐵公雞啊,一毛不拔”。平心而論,公眾人物“鐵公雞”式的捐款,龐大的數額足以讓人信服。為之何還存那些嘈雜的議論不休?今年感動中國提名人物炎黃,幾十年如一日的慈善事業,讓人由心底裏敬佩與尊重,社會需要更多的炎黃,微薄的捐款承載着愛的魔力,有力的挑撥着心絃。深入探討,是否捐款在特定條件下無關數額?關注“漸凍人”,冰桶挑戰的風由歐美世界席捲國內,最初踴躍參與,發展至中期形勢急轉直下,部分參與者抓住時機,轉化為自己的偽慈善秀,更有甚者,袒胸露乳,搔首弄姿,鮮廉寡恥。不管好名聲、臭名聲,博取眼球、滿足自身表現欲才是動機。萬達集團首富之子豪捐一百萬,在昇華其個人形象的同時,相伴的是變味的理所當然。貧苦人捐款夾雜着苛己成分,更有甚者偉大的慈善事業拉低了他們自身的生活水平。而權貴的一擲千金,添上白天鵝飄落一根潔白羽毛的意味,他們同情苦難的同時,享受着高水準的生活質量。人需要感動、震撼,這種鮮活細胞的喚醒、跳躍,釋放積壓已久的情緒,享受這種暢快。豪捐與窮捐相提,少了些許擊鼓般的恢弘,這是不是一種畸形的意識,無從定義。套用一句話,存在即合理。

提及“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在“鐵打的官場流水的官”的陣勢轟炸下,顯得有些蒼涼無力。習近平主席在維繫政局穩固的前提下,憑藉強大的改革魄力,將一隻只“大老虎”送入囹圄,以示懲戒,普羅大眾拍手稱快。膨脹的貪慾,是對以按勞分配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分配體制的不屑與挑釁。人口,在消耗有限資源、拉低生活質量的同時,是中國這個最大發展中國家的有利資本。在不缺人力資源的前提下,按勞分配已演化為普世價值觀,本質發生潛移暗化的改變。“按才所得,能者多勞”,這一觀點的站立,彰顯出理論本身的可行性。高能力者通過腦力勞動創造出的社會價值,不可估量,實在能力言喻:一頭大象和千百隻螞蟻放在象徵公平的天平上,孰輸孰贏?

“能力型貪官”和“無能型廉官”,是近期翻閲雜誌時接收的新概念。全世界的人性都是相通的,攫取的慾望在法律的框架下,得以剋制。不乏清正廉潔、兩袖清風者,也有觀點宣稱:難有領導沒有那麼一兩件藏污納垢的往事,大家是串在一根繩上的螞蚱,權勢的觸角層層延伸,編織成牢不可破的勢力網。這是一串華美的珍珠項鍊,是一顆顆剔透的夜明珠,在陽光普及得不到的地域褶褶發亮。在電燈還未普及之時,它是夜間的太陽,引來一眾圍觀者,仰仗它的光芒,依靠它取暖,無限度的靠近,享受它的熾烈。承載的慾望太重,軋斷了難堪的鏈條,一顆顆圓滾滾的珍珠滑落在平地上,擊落出“嘩啦嘩啦”的聲響,唏噓聲。

三者,“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在無意識、無警備的狀態下,人會適當放下武裝,舒展真我。在無裂痕、忙亂、不能自已的狀況中,道德禮法鑲入了人的骨骼,融入了人的血液,奔騰於一肌一膚中,這是最高境界,是乏善可陳的楷模。教育的作用,是憑藉羞恥、敬畏等心意圈住不合時宜的衝動。人性如泰山之巔,如死氣騰騰的湖泊,你可以掘去頂層的土壤,但就如浩瀚宇宙的滄海一粟,你可以拋去一塊巨石,泛起陣陣漣漪,卻改變不了不流淌的本質。教育的最高水準,是第二種境界,將道義視作舉手投足的不二準則,不容置喙,全力奉行。教育成就的大多數,慣行的是第三種境界,在居多時刻謹記在心,條件許可的範圍內謹遵禮法,一有忙亂,拋之不顧。

提取了記錄中的大多部分,正經的大多部分,還有些七七八八、邊邊角角的文字邊角料埋葬在了意識的否定層面。在尊重的前提下,考慮自身學術水準、學識儲備的不足,我規避了這種褻瀆。

高二:王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