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高三>演講稿>

參加學校科技文化節寫一篇演講稿800字(精選8篇)作文

演講稿 閲讀(1.34W)

篇一:參加學校科技文化節寫一篇演講稿800字

參加學校科技文化節寫一篇演講稿800字(精選8篇)作文

趙利弘

積至山巔,觸及星辰,歸入人世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積至山巔,觸及星辰,歸入人世。”

科學發展的洪流滾滾不息。新世紀以來,我國科技發展舉世矚目,無數新數據刷新着“中國記錄”,而我們新時代的高中生,作為洪流中的後浪如何推動這洪流更進一步?我認為要素有三——積澱、創造、人本。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輝煌的成就背後是一代代人思想的傳承者和時間的積澱。青蒿素是屠呦呦團隊閲遍文獻,以六十年的鑽研製取的。Fast天眼由三十餘年於踏遍萬水千山後確立的地點築起;北斗則是中國人自建國以來的夢想,只為了不再道出“窩囊,太窩囊了。”積微塵以成峻極,只有深厚的積累,才能讓我們立於世界之巔,探尋科學的真理。同學們,讓我們於此刻不斷積累,為無限可能的未來築牢根基!

積累是基石,創造則是助我們觸摸星辰最後一躍。自文明初生至輝煌現代,是無數的創造從零打造了人類世界。人類社會在一代代人創造性思想的引領下步步向前。創造無懼一切,一顆蘋果砸出了源於地心的奇妙力量,被蒸汽頂起的鍋蓋改變了一個時代的動力,癱瘓在輪椅上的人竟構想了無限遼遠的宇宙……創造是思維的昇華,村上春樹説,“如果你只讀每個人都讀的書,你也只能想到每個人都能想到的事。”所以我們要拓展思維,發散思想,獨具一格,不泯然於眾人,為科學提供新的思路。

科學從來不是一個人的閉門造車。世界已存的技術皆以“人”字為核心:醫學發展是為了讓人們多生活於這個世界一分,應用技術的發展是為了讓人們更舒適地生活……科學家們在自然探索奧祕並因此改變世界,受光於庭户照一堂,受光於天下照四方。正處於高中的我們應立志發展科技,爭做現代的普羅米修斯,探求自然真理,造福人類。

科學發展永無止境,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積累深厚的知識,探索真理的星空。承接先輩的手,開拓未來,改變世界。最後送大家一句話,“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二:參加學校科技文化節寫一篇演講稿800字

郭奕林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蛟龍在海,北斗在天,少年在揚帆》。

本世紀,我國在科學技術上事業上取得了輝煌矚目的成績。古時候,人們相信四海之下有卧龍,九天之上有神明;有神農嘗百草,炎黃開太平。而現今,五洋之下有“蛟龍”在淵,銀河之上有“北斗”指航,月亮上有“嫦娥”弄清影,玉兔舞相和。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的靈藥,有“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稻穀飄香,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歎曰:“古人誠不欺我。”

祖國的強盛給予我們自豪與榮光,一次次成功與成就背後,是無數科研人員不捨晝夜的鑽研,是黃沙戈壁中的拼搏,是埋在古籍中的皓首窮經,是他們的汗水築成了祖國的科技騰飛。科技得以強國,我們的榮耀來自於科技的發展,讓我們在此向為祖國繁榮昌盛做出巨大貢獻的科技科研人員致敬!如今我們是大樹蔭庇下的鳥兒,而總有一天我們將接過科技發展的火炬。作為青年一代,作為奔湧的後浪,將科技的發展接力下去,在發展之路上高歌奮進。

“少年強則國強”,為了接過火炬,承擔起科學技術的發展的重任,我們青年一代要始終懷有科學精神。所謂科學精神,便是對未知事物永恆的探索欲與好奇心,是格物致知的行事準則,是永不言敗和一往無前的氣概。左拉曾説過,“生活的全部意義在於無窮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於不斷增加更多的知識。”我們應對萬事萬物懷有好奇心與敬畏之心,探索挖掘它們背部的奧妙,要敢於、更要樂於仰望星空。但同時,沒有知識為基礎的好奇好似無源之泉,只能浮於表面,無法真正找尋到物質的本質。因此,我們務必要牢記自己學生的身份,認真學習,積累知識,腳踏實地為揚帆的自己樹好燈塔。為培養科學精神,我們還需要有格物致知的探索精神。深刻探究,深入理解,切忌片面化、碎片化的瞭解。當我們的認識足夠深入,便是為我們的帆船張滿了帆。待風來時,將順浪而馳,一日千里。不論現在還是將來,“永不言棄”始終是我們的準則。“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只要確定了方向,決定起航,就不畏浪滿風狂,哪怕一葦以航,也將一往無前,直到彼方。

馬在山中,船在海上,我輩青年在揚帆起航。請背好裝滿知識的行囊,帶上祖國給予的自豪與榮光,懷着科學的精神與個人的信仰,帶着光和熱,揚起風帆,起航吧!

篇三:參加學校科技文化節寫一篇演講稿800字

周盈初

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這個夏天所有的空調風扇停用,你是否會叫苦不迭、炎熱難耐?我想,大多數人是這樣的。這就是人們生活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科技,那麼,少發射一顆衞星呢?對我們的影響微乎其微、若有若無?不是的。

這個國家的一切都與你息息相關。青蒿素的發現,給予飽受瘧疾病痛的人以希望。北斗系統的部署,從此中國有了自己全球化的導航,不再依附於別人的臂膀。所謂國強才能家安,誰又敢説我們每個人不是這中國智造、中國力量的受益者呢?

隨着中國的科技不斷髮展,國家對於高精尖人才的需求也愈發變大。的確,若沒有這些大國工匠,沒有這一個個團隊的堅守,又怎會有所謂“蛟龍下海”“嫦娥奔月”,又哪裏來的中國科技成就呢?中國就在這樣一羣人的帶領下,在昏昏暗暗的世界中闖出一條血路,闖出一道光明的未來。

那麼作為新時代的少年,二三十年後的棟樑,你是否願意守住前輩的火,開闢明天的道路,靠自己的雙手改變人生,改變世界呢?

恰逢此次校園“科技文化節”,同學們大可以藉此機會瞭解科技、學習科技,尋覓其魅力,景仰其成就。如甘地所言,“如同明日將死那樣生活,如同永遠不死那樣求知。”的確,不斷地求知,不斷地成長,人才得以走向精鋭,國家才得以走向富強。用科技武裝自己,用知識武裝自己。這次的科技文化節只是向大家打開了這大千世界的一扇窗户,而未來迎接你們的卻是那萬里天空。

同學們,劉禹錫曾説,“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時代潮流滾滾向前,“不息”是世界前進的姿勢,而“日新”是時代發展的動力。一成不變的人生不一定安穩,去追逐更多的可能性吧。去學習,去鑽研,然後用科技改變世界吧。你所有的未來都離不開你現在的根基,所以從現在開始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四:參加學校科技文化節寫一篇演講稿800字

薛鵬宇

科技強青年,科技興中國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科技乃興國之法,國家與人類的進步離不開科技的發展,正如阿西莫夫所説“文明的等級全由科技的等級決定。”科技就是人類文明的璀璨結晶,現在正值我校“科技文化節”舉辦,希望大家積極參與,為承擔科技興國之大任貢獻力量。

自建國以來,我國科技事業就取得了驚人的成果。結晶牛胰島素的合成,“兩彈一星”的製造,顧方舟研究的脊髓灰質炎疫苗……這一切都給予了我們莫大的自豪感。“中國速度”“中國製造”“中國創造”,已成為優秀的代名詞,這,就是科技之力。它就彷彿那玲瓏剔透的琥珀,在人類精神的長空中熠熠生輝。

科技只是科學家們的專利嗎?不!我們青少年也應當學習科技,研究科技。對個人,這有助於思維能力的提升發展。我國新發展理念中創新居於首位,科技的研究離不開創新。而青少年去研究科技,便能提升我們創新之能力。居里夫人花數年才提取到鐳,這是堅持不懈的精神。因此,青少年也應通過學習與研究科技,踐行科技精神,發展科研能力。對國家,青少年對新事物的接受力可以更好地推進科技發展。誰能想到石墨烯常温下超導這一難題,竟被平均年齡21歲的科研團隊解決?因此,當我們抬頭仰望星空時,不難發現,那真正璀璨的,絕不是故步自封的磚瓦,而是青少年便重視、學習、發揚科技的壯闊星雲。

正如林達所説,“那平靜水面上露出的鋭利冰峯,它也許只露出了一角。”我們不但要看到學校舉辦科技文化節的表象,更要看到其內部猶如冰山之重的思想本質。那便是,通過科技節,讓大家愛上科技,對科技感興趣,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培養後備人才。反觀當下,部分同學對此持消極態度,不思原理,不想創新。挪威戲劇家易卜生曾言,“社會如同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備。”因此,我在此呼籲大家,來參加科技文化節,為實現科技強國而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山蒼蒼,江水茫茫,科技之光,山高水長。習總書記説,“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謝謝大家。

篇五:參加學校科技文化節寫一篇演講稿800字

李響

歎科技之輝煌,揚青年之夢想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七十年砥礪奮進,四十年厚積薄發。當今中國處於最好的時代,我國科技事業不斷髮展,雖曾歷經坎坷,但在代代人堅守奮進下,登上時代高峯,環顧四周,俯看仰視,中國科技應用在我們生活學習中,我們是前人智慧的受益者,更應成為前人創造的創新者。所以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歎科技之輝煌,揚青年之夢想。

正所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古至今,中國風範無不以科學技術閃耀世界,古有鐵器牛耕變社會,今有雜交水稻保四方。古有鄭和七下西洋耀國威,今有蛟龍入海探汪洋。古有日晷測時刻,今有北斗指萬方;古有四大發明震全球,今有航天探測闢宇宙。歎科技之輝煌,熱血沸騰後,我們應做的是思考立志併為之努力。

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科學品質。港珠澳大橋的總設計師孟凡超面對要修建的世界上跨海長度最長、難度係數最高的跨海大橋,精益求精,保證修建過程中每一次焊接螺絲的每一次擰緊都要最高要求,用匠心刷新中國速度。新中國成立不久,為研製核彈,又有多少技術人才隱姓埋名將青春熱血貢獻給大漠。我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在返回地球過程中,忍受計劃外從未面對過的共振現象帶來的疼痛與恐懼,保持冷靜,圓滿完成任務,安全返回。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奉獻、堅毅、精益求精、吃苦耐勞等科學精神,是科學技術發展所需人才應具備的,也是科研必要的。

挪威劇作家易卜生曾有言,“社會猶如一條船,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掌舵的準備。”中國這艘巨輪未來需要我們掌舵。身為新時代青年,面對祖國科技的輝煌成就,充滿自豪,可能也會有些畏懼,畏懼困難,畏懼是否科研成功等等。但我國這所有科學技術,不都是從次次嘗試屢屢失敗經驗中得到的智慧結晶嗎?所以我們需要做的應是心懷敬畏,不畏懼,向前人的優秀品質看齊。現在,學校為我們提供“科技文化節”這一培養興趣,提高能力的平台。我們要積極參加,綻放最美的青春。中科院一位院士曾有言,我希望所有搞航天的年輕人都要掌握自主創新硬實力。是啊,不論什麼領域都要硬實力,那就讓我們大家一起在科技文化節中一起懷揣夢想,提高能力,揚帆起航吧!

時代的接力棒已傳到我的手中。各位,請接棒!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六:參加學校科技文化節寫一篇演講稿800字

萬庭杉

科技正蓬勃,吾輩當自強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榮幸能夠在本次學校的“科技文化節”中演講,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科技正蓬勃,我輩當自強。”

萬年前的一顆火種,埋下了中華民族創造與智慧。千年前的四大發明,燃亮了科技文化不斷進步發展的熊熊火光。新世紀以來,我國的科學技術更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在為之自豪的同時,也應為此貢獻出一份力量。

同學們,我們應以創新為名,開拓思維,拓展眼界。當人們有了想飛上璀璨星空那日,便不斷創新創造,直至神舟誕生;當人們有了想避免自然災害之思,便不斷思考創造,直至地震儀出現;當人們有了想潛入深邃海洋那日,便不斷改進創造,直至蛟龍出世。而這種種,又何嘗脱離“創新”二字?或許靈光乍現,又或許異想天開,但只有創新才能夠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向前邁進,只有創新才能夠使科學技術有長遠的發展。在此之前,我們更應開拓自己的眼界與思維。緊跟時代潮流。

同學們,我們應以自強為名,提升自我,不斷進取。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學者與科研人員為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熱血,將製作精良、勘探月球的嫦娥四號,將精益求精、探索宇宙的天眼展示於世界面前,讓世界為之震撼。但在此背後,又何嘗不是他們沒日沒夜嘔心瀝血的設計,何嘗不是他們堅持到底,成千上萬次的實驗,又何嘗不是一代又一代手口相傳的尖端人才的智慧結晶。提升自身素質,全面發展自我,也自然成為了這個科技正蓬勃的時代的發展要求。讓我輩青年也學會擔當、勇於探索,用科學的態度向前輩致敬吧!

同學們,我們應以科研為名,積極實踐,積累經驗。沒有一項成就能夠一蹴而就,那是在水稻田裏風吹日曬像個農夫的袁隆平,是在實驗室裏和年輕人一起奮鬥的屠呦呦,是以身試藥“一丸濟世德”的顧方舟……科技造福人類,實踐成就科技。讓我們也不斷實踐,積累經驗,為未來打下基礎吧!

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培養創新思維,全面發展,積極實踐。科技正蓬勃,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更當自立自強。月上有玉兔,海下有蛟龍,中華民族有吾輩之少年不斷前進,中國自有蓬勃之生機不斷髮展。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七:參加學校科技文化節寫一篇演講稿800字

張浩東

科技興國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很榮幸能夠參加學校舉辦的科技文化節,並做這次的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科技興國》。科技是評判一個國家強大的標準,若把文化比作樹木的根,則科技就是樹木的主幹,它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新世紀以來,我國科學技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蛟龍”刷新“中國深度”,射電望遠鏡(FAST)開始探索宇宙深處的奧祕;“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着陸在月球背面,北斗衞星導航系統正式擁有了全球全覆蓋的定位導航能力。這些成就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它需要的是成百上千的科學實驗以及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是他們所凝結的智慧與結晶。

作為一位新時代的高中生,我們應該肩負起時代的使命,投身於科學研究中去。

科學技術所需要的科學精神是必要的。科學精神是什麼,是勇於擔當、敢於挑戰的創新,是執着探索,鍥而不捨的求實求真。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什麼能夠研究出雜交水稻?因為他去敢於質疑的科學精神;屠呦呦為什麼能研製出治療瘧疾的青蒿素?是因為她具有縝密的科研思維和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懈。馬克思説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所以,同學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培養科學精神。

科技文化知識的積累也是十分重要的,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何談科學探索!錢學森先生永遠銘記着父親的教誨——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樣東西是最有力量的,這便是知識。錢學森懷着強烈的求知慾望拜師著名空氣動力學家馮·卡門。馮·卡門當面提出了幾個有關力學方面的問題,出乎馮·卡門意料的是,錢先生對這些問題竟然對答如流。他當即表示願意破格錄取錢學森為他的博士研究生。這就是知識的力量,也是科學研究的需要。

魯迅先生説,“中國青年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時代的號令已經吹響,振興中華的使命落到了我們身上。讓我們為祖國的科研事業努力,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科技強國的大潮中,奔湧吧,後浪!

篇八:參加學校科技文化節寫一篇演講稿800字

孟璐瑤

泱泱華夏,科技興邦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很榮幸能夠作為學生代表於我校“科技文化節”到來之際在這裏發言,我演講的題目是《泱泱華夏,科技興邦》。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科技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從“紅旗”汽車的研發,到港珠澳大橋的竣工。從第一顆東方紅衞星的發射,到北斗衞星導航系統的成功部署……這些新成就一次次刷新了人類極限,一次次為世界貢獻了中國智慧。

同學們,我們生在一個偉大的時代,自然肩負着偉大的歷史使命。我們的前輩夜以繼日的辛勤付出,鑄就了這個偉大的時代。兩彈元勛鄧稼先不僅在祕密科研院所裏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他冒着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無數英雄隱姓埋名,遠離至親,承擔風險與壓力,將青春獻於祖國科技事業。我們應該銘記他們,並傳承他們的精神,投身於祖國的科技建設。習近平總書記説過,“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新時代下,我們更要心懷理想,把握當下,敢於創新,不畏困難,做好眼前的事,一步一步用努力學習來充實自己。應在探索真理中成長,在偉大理想中錘鍊。緊跟時代步伐,付出努力,把握當下,勇立潮頭,做新時代的弄潮兒,用科技之力振興中華。

同學們,在努力學習時,請不要忘記抬抬頭,展望未來,追求立足於現實的夢想。胡適先生説過,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如今的電動汽車,人工智能放在20年前,可能只是設計師手中模糊的圖紙,也可能只是某篇作文中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但那些少年,那些不畏難題、心懷理想與少年之氣的少年運用所學,將一張張藍圖,一篇篇想象創造出來,才有了當今這美好的時代。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更要不負眾望,畫好未來的藍圖,用知識和汗水點亮科技,點亮未來。

同學們,在“科技文化節”到來之際,讓我們用少年之氣積極學習和研究科學知識。努力培養自己科技創新能力,讓科技創新意識成為我們青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泱泱華夏科技興邦。讓我們用青春,用擔當創造出新時代的科技力量。共築起新中國的輝煌。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