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會考>寫作題庫>

現代文閲讀題之一:審清題目與要求作文

寫作題庫 閲讀(1.69W)

常見失誤

現代文閲讀題之一:審清題目與要求

●審題大意,答非所問。

我們在會考閲卷時常常會見到各種跟正確答案相去甚遠的表述,甚至是莫名其妙的答案,究其原因,就是這些考生不重視審題。事實早已向我們敲響了警鐘:不重視審題,將受到慘重的損失。如2008年貴州貴陽市會考20題第(2)小題:作者主要用了哪一種寫作手法將方塘寫得栩栩如生、靈性四溢?題幹明明問的是“哪一種寫作手法”,你只須寫出“擬人手法”即可,有的同學卻下筆百言,仍不着邊際。

●抓不住關鍵詞。

有的同學對試題語言的表述缺乏應有的敏感,往往抓不住題幹中的關鍵詞,從而導致答題失誤。如2008年山東青島市會考第16題: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人們利用哪些方面來預報雪崩。不少考生就因粗心大意,忽略了題目中的“些”字,只答了一種方法,因而丟了分。

●無視字數要求。

有的題幹對答題的字數有明確要求,如“請將答案控制在10字以內”“答案不超過15字”等。在緊張的考場上,有的同學對這類明明白白的要求往往視而不見,答題字數遠遠超過了規定的字數。這樣,只能是出力不討好,或許你的答案是對的,但仍得扣去一定的分數。

應對策略

●看清題幹要求,揣摩命題意圖。

閲讀題解題的核心是“提取信息”,這信息不僅僅表現在文章內容上,還表現在試題題幹上。題幹往往暗示命題意圖,揭示解題方向,提示答題範圍。因此,我們在解答現代文閲讀試題時,一定要仔細地審清題幹,弄清題目要求,然後根據上下文的意脈,尋找答題的信息,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答試題,才能保證我們的答題思路正確。

審清題目與要求是正確答題的第一步|

原題回放

拔掉那顆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尷尬。姐姐比她漂亮。因為想要兒子,父母堅持要生,結果生下她,還是女兒。後來,又生了弟弟,弟弟顯然是最得寵愛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閨女是要嫁出去的,對這個家無關緊要,能養着就不錯了!

③姐姐不吭氣。她卻嚷:“憑什麼?要不就別生我!”結果捱了打。

④那時,她就發誓,她要報復所有人,她要讓他們知道她的厲害。三個孩子中,她的學習是最好的,因為,沒有別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學習。小小的心,長滿了恨,恨是一顆芽,日日夜夜地“茁壯”成長。

⑤她沉默寡言,經常一個人抱着書,把自己關在屋裏。即使看書,母親也要嚷,不要費電了。於是,她去鄰居的窗下,藉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個堅強的女孩兒,堅強到不會掉眼淚。全鎮只有一個考上縣裏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讓她去讀,讀高中要住校,僅吃飯一個月就要花好幾十塊。她説:“我不吃學校的飯,我自己帶飯,帶幾個饅頭,可以吃一個星期。”

⑥終於去讀了,竟然覺得無比自由。一週回家一次,帶夠一週吃的饅頭。冬天還好,饅頭不餿。夏天,有時饅頭餿了,她捨不得扔,還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廁所,可她從來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終是全年級的第一名。

⑦大學入學測驗成績下來,她是縣狀元,去北大讀書,整個縣城都轟動了。所有人都説,看人家,吃了三年幹饅頭,照樣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後,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幾份工,為的是不要家裏一分錢。而且,她冰冷的內心拒絕温暖,怕別人算計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給了書本,又以學校最好的託福成績考到美國公費留學。整個縣城又轟動了──這是那個小城中第一個到外國留學的呀。可是,她沒有回家去,沒有給父母撐那個虛榮的面子。現在,她是自己的了,與他們毫無關係。

⑩去美國之後,她還是一個人,無人交流,內心一片空白。沒有親情的感覺,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裏,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醫生,醫生説,你太自我封閉,而且內心充滿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樂。你應該學會去愛,只有愛,才能拔掉那顆蝕了你心靈的蛀牙。

1〇她呆了:是嗎?有這麼嚴重嗎?一向是別人對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絕和家人聯繫。半夜,她第一次撥通了家裏的電話。母親居然沒有聽出她的聲音來。叫了一聲“媽”之後,母親哭了,哀號着,哭着罵着,叫着父親的名字:“二妞來電話了,二妞來電話了──”父親搶過電話,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説不出話來。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過來。聲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賜了他們什麼。放了電話,她發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發呆。她決定回國。

12〇是一剎那間決定的──回國!多少年沒有回家了!她帶着大包小包──每個家人的禮物,下了飛機,直接乘出租車回老家。一進門才發現:家,破舊了。兩棵老棗樹還在,正在開花,有淡淡的芬芳。愛發脾氣的母親老了,正在樹下擇韭菜,滿頭白髮;喜歡打人的父親在髒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頭看到她的時候,眼神裏都是慌亂的,伸開兩隻手,不知要幹什麼説什麼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氣了,與多年前那個瘦瘦黑黑的小丫頭判若兩人!甚至,母親撲過來後,站在她面前,沒敢抱她。

13〇不知沉默了多長時間,她終於叫了一聲“媽!”。母親哭着,抹着眼淚。她以為自己足夠堅強,以為不會再流眼淚了,但當父親過來抱住她説:“孩子,回來啦!”她的眼淚,到底還是泉湧般出來了。

14〇她把帶回來的錢分給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養老,姐姐能買城裏的房子了,弟弟要開個超市,這下也有資金了。做完這些後,她突然覺得自己是那麼幸福。

1輳〇拔掉了那顆恨的蛀牙,原來可以如此快樂。

(選自《小小説選刊》2008年第8期,有刪改)

1.聯繫全文説説標題“拔掉那顆蛀牙”有何深刻含義。————————

2.請根據故事情節──主人公的成長曆程,在方框內填寫恰當的內容。(字數在10字以內)

地位尷尬滋生仇恨→

回報親情,收穫快樂→

3.聯繫上下文,體味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回答括號內的問題。

(1)她恨全家人。(她具體“恨”什麼?開篇獨句成段,有何作用?)————————————————

(2)小小的心,長滿了恨,恨是一顆芽,日日夜夜地“茁壯”成長。(“茁壯”為何加引號?有什麼深刻含義?)——————————————————————————

(3)兩棵老棗樹還在,正在開花,有淡淡的芬芳。(此處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4.第1〇自然段她打電話回來時,家人對她的反應可不可以刪去?為什麼?——————————————

5.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説,並有一定的警示意義,試結合全文作簡析。——————————————————

(2008年四川眉山市會考試題)

答題指導

1.這一文題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先要能準確理解“那顆蛀牙”比喻的內容,之後就可順理成章地分析這一標題的深刻含義了。參考答案:“那顆蛀牙”比喻主人公對父母對家人的“恨”,以及自己的自閉、沉默寡言、性格畸形發展。這一標題警示人們無論在什麼時候,對什麼人,都要“愛”,才能健康快樂;有恨的人,必定不快樂。

2.該題是一道情節梳理題,在準確概括基本情節的同時,一定要注意字數限制。當然,表述時若能與給出的句子結構相似,就更為理想了。示例:拼命讀書(孤獨求學),疏遠親情(充滿仇恨或畸形抗爭);醫生指點,喚醒親情(重温親情)

3.本題考查對文中關鍵詞語、句子的理解。每道小題的解答,都應聯繫全文,聯繫上下文。參考答案:(1)①恨父母重男輕女、不讓看書、不讓讀高中;恨姐姐不吭氣。②作用:放在開頭給人一種奇峯突起的感覺,給人懸念感,激發閲讀興趣,也為後文寫親情迴歸埋下伏筆。(2)褒詞貶用,表明了作者的態度,表達一種否定意思;這種成長是一種扭曲了的不正常的畸形成長。(3)渲染一種清新、親切的氣氛,寄寓着父母與女兒的關係正在解凍,親情重新迴歸之意。

4.有些情節,孤立地看,似乎可有可無,但聯繫全文,它或許會有重要的意義。本題所考查的這一情節是下文故事發展的轉機,讀懂了全文,便不難作出回答。參考答案:不可以刪去,因為家人的反應讓她感受到親情,重新審視親情;是她情感變化的關鍵。若刪去,文章的故事情節顯得不連貫,並且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

5.題乾的關鍵詞有二,一是“寓意深刻”,一是“警示意義”。我們的簡析,應扣住這兩個關鍵詞來展開,否則,就偏離了題意。示例:該文通過寫她對家人由恨而愛的經歷,反映了孩子缺少家庭的關愛會產生畸形心理的現狀。(或:當我們在成長中受到創傷,應學會反思、審視、求助,走出心靈的陰影,走向健康的生活。)文章告誡我們要給予孩子更多關愛,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學以致用之現代文閲讀審題訓練

能力提升演練

(一)北極會有戰爭危險嗎?

汪嘉波

格魯吉亞與俄羅斯之間的軍事衝突是否會導致冷戰格局重新出現?當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世界有理由為此深感憂慮和不安之際,一些西方媒體則從不斷加快的北極爭權腳步中看到了世界面臨的更大危險。觀察家們認為,隨着全球變暖速度的加快,北極的資源和通道意義凸顯,北極爭奪也將隨之跨入必將對全球戰略穩定造成嚴重影響的軍事衝突階段。

人們知道北極在融化,但人們並沒有預想到北極冰山的融化速度如此之快。據報道,就在前不久,在加拿大北部的北極地區,一片面積與紐約曼哈頓島相近的巨大冰原已經從艾斯米爾島上脱裂下來。對極地科學家而言,這無疑是駭人聽聞的事件,因為它明顯證實北極融化的速度正在急劇加快。對國際局勢觀察家來説,這同樣是駭人聽聞的事件,因為它意味着加拿大、美國、丹麥、挪威和俄羅斯這5個北極周邊國家就北極土地、水域歸屬權的鬥爭很快會從口頭爭吵進入到真刀真槍階段。北極爭奪戰即將打響的驚呼並非杞人憂天。

首先,北極藴藏着豐厚的能源資源。據報道,北極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佔世界未開發油氣資源的四分之一,而且該地區擁有大量煤炭、金剛石、金、鈾等礦藏資源和豐富的水產資源。隨着北極冰山融化速度的加快,這些能源資源的開採方式將變得極為簡單。可以看出,僅從能源戰略價值的層面考慮,北極的誘惑就足以讓某些政治勢力敢於冒險。其次,北冰洋通航的戰略價值將在北極融化後浮出水面。北極通航的可能性正隨着冰川融化速度的加快而增添。一些極地科學家預測,北冰洋冰川融化速度目前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意料,北極的大門正在打開。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極西北通道”將增加夏季通航時間,並可能在幾十年後進入“四季無阻的貫通狀態”。這是一條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的商業水道,更是一條軍事色彩濃厚的戰略航線。由於北極歸屬問題從古至今沒有定論,北極的局勢就變得十分危險。在目前情況下,北極局勢難以控制,完全可能出現軍事衝突,並引發更大的國際災變。儘管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挪威5國已就北極歸屬問題簽署了一份文件,但分析家們認為,它完全是靠不住的,根本無法阻擋一些國家瓜分北極的利劍。

是的,北極正在使美國和俄羅斯這樣的超級軍事強國處於直接的領土爭奪狀態。從冷戰時代起到今天,世界從未面臨如此嚴重的危險局面。前不久有消息説,為與俄羅斯爭奪北極,美國和加拿大已決定建立新的聯盟,從而聯手對付來自俄羅斯的挑戰。據英國媒體報道,目前美加合作已進入聯合行動階段。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則透露,美國軍方對自己在北極地區的弱勢地位深感不安,正在積極籌劃擴展美軍在北極地區的軍事空間。美國今夏在阿拉斯加舉行的代號為“北方邊陲-2008”的諸兵種大規模聯合演習十分引人注目,一些分析家認為,從演習的規模和科目上可以看出,它肯定與日趨激烈的北極爭奪戰有關。

(選自《光明日報》2008年9月15日)

1.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該怎樣理解?

①北冰洋通航的戰略價值將在北極融化後浮出水面。

②儘管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挪威5國已就北極歸屬問題簽署了一份文件,但分析家們認為,它完全是靠不住的,根本無法阻擋一些國家瓜分北極的利劍。

【答題提示】理解文中關鍵詞語,不能望文生義,而應結合上下文。本題中的加點詞,我們應答出它在句中的比喻義。

2.北極會有戰爭危險嗎?作者的觀點是什麼?

【答題提示】讀議論性文章,首先得準確把握作者對所議論問題所持的基本觀點。有的文題即揭示了觀點,更多的則在文章開頭提出。本文就屬於後一種。我們可通過對第1、2自然段最後一句的概括,得出結論。

3.作者的觀點是如何得出的?

【答題提示】本題考論證,即作者如何得出那樣的觀點,考查我們準確篩選信息的能力。

4.本文最後一自然段能不能刪去?為什麼?

【答題提示】如果前面的論述着眼於分析,那麼本文的末段則是擺出現狀。擺出這一現狀,給人一種箭在弦上的感覺。

(二)書院清池

李元洛

世上有各種各樣的“池”,如供樂隊演奏的樂池,讓眾人起舞的舞池,給文人揮灑的硯池。然而,書院的那一方清池卻特別令我鍾愛,像有珠寶之癖者私藏昂貴的寶玉,我將那一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鄉野之間有許多池塘,它們那天然的野趣,當然也引人注目流連,特別是久住塵囂的人,天天囚禁在鴿籠般的居室,幾乎不知池塘為何物,自然更願一塘春水或秋水照亮他們蒙塵的眼晴。我喜愛鄉野的池塘,然而,我最珍愛的,畢竟仍是書院的那一方清池。每隔一段日子,我就要渡湘江而西,去它的身邊小坐。

我來時正是夏日午後,池周高樹上的夏蟬正在操練那古老而常新的樂曲,唐代虞世南是它們的知音,只是不知它們懂不懂得他所寫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名句?除了年復一年的蟬聲,就是終年不斷的水聲了。清池的身後就是嶽麓山,山上百泉奔赴,潺潺的流水匯成了這永不幹涸的一汪碧池。如一匹軟緞的清池,水面上本來綠得一無所有,但池的對稱兩角,卻有兩叢夏荷繡出幾銖青錢、數枝碧玉和幾盞荷花,那紅花是碧水也澆不滅的火焰,它會從夏日一直燒到秋深,要等到來過長沙的李商隱“留得枯荷聽雨聲”的那一聲喟歎,才會將它吹熄。紅荷碧水,這本來已經動人心目了,但不時還有白蝴蝶和黃蜻蜓飛來,它們肯定是在説:這是一幅印象派的明麗水彩,怎麼不讓我們也來着色?

書院清池的美使我傾心,它的靜也令我徘徊。清泉之側是學院歷代山長的住所,晴明之日,粉牆青瓦飛檐的古建築在池邊拍一幀倒影,明月來時,碧水在池心將它洗得晶瑩透亮,宛如李白小時不認識的白玉盤不慎掉落水中。雖是千年書院,平時遊人卻不多,如果門庭若市,囂聲盈耳,如同時下的股票交易市場和日趨茂盛的夜總會,那就未免唐突山靈與水神而大煞風景了。這一曲清池,據説從前名為“碧沼觀魚”,我以前來遊時和友人説可以改為“洗心池”。人在世間忙碌奔波,或為柴米油鹽,或為升沉榮辱。費盡了心計與心機,人也蒙塵,心也蒙垢。如果能到池邊來對明鏡而自鑑,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讓靈魂淨化的功課嗎?正如同仿效高僧之面壁,我此刻面池而坐,我的心池哪有這方明鏡的純淨清明?

從滾滾紅塵中偷跑出來,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讀清池如同讀一部佛典,可以消除你擾攘於塵世中的許多俗念與憂煩,好像遠行人在赤日炎火中於路邊的一處涼亭歇息,讓你疲憊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憩。説它像樂池嗎?高雅的音樂雖然悦耳,但即使是清揚的絲竹之聲,在這裏也不免顯得過於熱鬧,更不要説那些現代的嘈嘈雜雜的流行樂曲了。和清池相映成趣的天籟與人籟,最好是幾句鳥語,數行書聲。説它像舞池嗎?水面確實滑如碧琉璃,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蓮可以在其上凌波,但如果凡夫俗子們也來這裏喧鬧起舞,更於四周打上腳燈追光燈霓虹燈,那該是何等褻瀆清景?紅塵中的舞池已經夠多的了,何況舞池中還常常流傳不清不明的新聞與緋聞,請保留書院中的這一方淨土,不,淨水吧。

不過,這清池究竟和什麼相彷彿呢?如果有人説它像一方硯池,那我倒會欣然贊同,因為它們不僅外形相似,而且文房四寶之一的硯池也是書院中的必備之物。清人顧陳垿的《硯》詩早就令我心神嚮往:“小小墨池成巨浪,就中飛出北溟魚。”身為越來越商業化功利化的社會中的文人,我也祈望清池能洗我俗腸,助我靈思,潤我彩筆,讓我也寫出可圈可點甚至鵬飛遠舉的文章來。於是,記不起是哪一天,我離開書院時就將這一曲清池一方名硯帶走,至今珍藏在我的懷袖。

(選自散文集《書院清池》,有改動)

1.“書院的那一方清池卻特別令我鍾愛。”請簡要概括作者鍾愛清池的原因。

【答題提示】完成現代文閲讀,應樹立“答案就在原文中”的意識,有些題的答案我們完全可以從文本中摘出,就像本題。

2.作者是如何寫出“書院清池的美使我傾心”的?

【答題提示】本題要在“如何寫出”即寫法上做文章,先找出寫“書院清池的美使我傾心”的語段,重點是第三段,第四段的第二句也算。然後分析其寫作特色。

3.作者為什麼建議將書院清池的雅號“碧沼觀魚”更名為“洗心池”?從中表現了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提示】先找到答題區間第四段,然後結合作者的相關敍述,即可看出作者這一建議的用意。

參考答案:

(一)

1.(1)表現出來。(2)指軍事手段。

2.作者認為,在目前情況下,北極局勢難以控制,完全可能出現軍事衝突,並引發更大的國際災變。

3.隨着全球變暖速度的加快,北極的資源和通道意義凸顯;它意味着加拿大、美國、丹麥、挪威和俄羅斯這5個北極周邊國家就北極土地、水域歸屬權的鬥爭很快會從口頭爭吵進入到真刀真槍階段。

4.不能刪。這段擺出美國加拿大聯盟的進程、美國軍事演習的規模與科目,從而有力地證明北極爭奪戰即將打響。可以説,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二)

1.書院清池的美使我傾心,它的靜也令我徘徊。

2.(1)用生動的比喻、擬人等手法,如:那紅花是碧水也澆不滅的火焰,它會從夏日一直燒到秋深,要等到來過長沙的李商隱“留得殘荷聽雨聲”的那一聲喟歎,才會將它吹熄。蛐晴明之日,粉牆青瓦飛檐的古建築在池邊拍一幀倒影,明月來時,碧水在池心將它洗得晶瑩透亮,宛如李白小時不認識的白玉盤不慎掉落水中。(2)動靜結合,靜景如夏荷,動景如不時飛來的白蝴蝶和黃蜻蜓。(3)視覺聽覺相結合,第三段開頭寫蟬聲、水聲,是從聽覺着眼,接下來寫池水、夏荷等則從視覺着眼。(4)借用古典詩詞名句,舉例從略。此外,作者也多次使用了對比手法,通過俗世的喧鬧、繁華與清池作對比,寫出了清池的美使“我”傾心不已。

3.由更名可窺作者的“明鏡自鑑”的人生追求,表現了作者對世俗塵垢的反思和靈魂淨化的嚮往。

●品味題幹中關鍵詞,揣摩隱含信息。

有的題幹是要求你回答結果的(寫出了對象什麼特點),有的則是要求你回答過程的(如何寫出對象特點),不同的問法,答案顯然是不同的。我們一定得看清楚題幹中的關鍵詞。

還有,我們一定要注意題幹中的單數和複數,是“哪些”“各種”,還是“哪個”“一種”或“某種”;注意題幹中的疑問代詞,是“怎樣”還是“什麼”,是否問了“為什麼”(要求説明理由),然後從中發掘其隱含信息,找到解題的鑰匙。

●有些闡述性試題,有字數限制的試題,不妨先打一草稿。

為了確保答案的萬無一失,所有答案最好先打好草稿,按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的基本要求,再結合題乾的要求修改完善,若有字數限制的要算好字數,待盡善盡美後謄寫到試卷上。如果時間緊張,也最好能先打個簡單的腹稿,這比下筆就寫還是要保險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