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會考>寫作題庫>

閲讀基礎知識:會考現代文閲讀應試策略作文

寫作題庫 閲讀(2.42W)

現代文閲讀是會考語文考查的重點內容,涵蓋記敍文、議論文、説明文、散文、小説等各種文體,佔試卷三分之一的分值,同時又是學生失分最多的部分,因此會考現代文複習成了重中之重。時間緊迫,任務量大,現代文閲讀部分該怎樣複習,才能達到最好的應試效果呢?雖然每種文體各有自己的特點,但卻有一些共同的閲讀規律。明確考點要求,瞭解各種文體的特點,掌握閲讀的基本規律,訓練好閲讀基本方法,也就實現了獲取會考高分的應試攻略。

  一、明確考點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對閲讀教學和閲讀考查有明確的要求,如“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要從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重點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造性的理解”等,這些都應看作是會考“閲讀”考查選材和擬題的原則。

  二、探索命題思路

  閲讀實際上考的是學生看懂、讀懂文章的能力。從考試閲讀題來看,命題從字→詞→句→段→篇以及文章主旨方面來考查,命題的規律基本上是:解釋詞句含意→篩選、組合信息→挖掘材料、思維加工整合→辨析正誤、斟酌選擇。

  考試內容包括: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及其表達效果;理解重要句子的含義及其作用;理解某些段落的內容與作用;理解與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這幾點是答好閲讀題的關鍵。如何才能答好這幾個方面的問題呢?

  具體方法和技巧:

  第一、要綜觀全篇,對文章內容進行瀏覽,明確選文出了哪些題目。

  第二、掌握相關信息。要看文章的作者、寫作時間和選文後的註釋等信息,不漏掉各個細節。深挖隱含信息,篩選關鍵信息。如何篩選信息呢?那就要關注重要的句子和關鍵的段落。所謂重要的句子一般指文頭挈領性的句子,文尾結論性的句子,文中概括性、總結性、過渡性及表明層次性的句子,中心句和揭示中心、主旨、觀點、情感的句子。

  文體不同重要語句就有不同的側重點:

  散文交代要素的語句及敍述中穿插的精彩的議論、抒情的語句

  議論文提出觀點、論述精闢及得出結論和説明事物本質的語句

  文學作品(包括散文)最能反映生活、刻畫人物形象的語句

  説明文説明事物現象特徵、事理原因等語句

  抓住這些語句是理解不同文體的基礎,這是體式造成的。

  所謂關鍵段落是指:開頭段、過渡段、結尾段。其作用是:開頭段:統攝全篇,領起下文,渲染氣氛,奠定基調;過渡段:承上啟下(或啟下);結尾段:呼應前文,深化昇華主旨,卒章顯志。

  第三、仔細閲讀題幹要求,調理順序,將試題選項與材料表意的先後順序進行梳理。

  第四、對應問題,找到題目所在位置。

  第五、揣摩命題者意圖,對照原文,找出關鍵句。

  第六、仔細看題目要求,看有無附加條件,突出重點,進行思維加工,組織語言表述,重組信息,或判斷正誤。

  第七、看看分值,思考答題角度,最好分要點陳述。

  第八、瞭解常用表現手法、寫作技巧和修辭手法。如想象與聯想、襯托、象徵、對比、白描、懸念、虛實、鋪墊等。

  想象:是由已知事物在腦海中衍生成新形象的過程。

  聯想:由此及彼的推想,有相似、相近、因果、對比四個規律。

  襯托: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寫與之有關聯的事物,作為陪襯烘托的方法。有正襯和反襯兩種。

  象徵:借用具體可感的形象來暗示特定事物和情理的寫作方法,通過比喻來實現,廣泛應用於詩歌、散文、小説中。

  對比:把兩個相對或相反的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並舉出來,進行比較的一種方法。

  渲染:就是採用濃墨重彩筆法描繪事物,感染讀者。

  白描:就是運用簡筆勾勒事物的輪廓的描寫方法。

  情景交融:作者的思想感情與客觀景物巧妙地融合一體的寫法。

  抒情方式:一是直抒胸臆;二是借景(事、物、理)抒情。習慣上經常説“情景交融”、“寓情於景”等。

  佈局謀篇技巧:

  1、句段作用:總領全文;小結上文;承上啟下(過渡)。

  2、抑揚法: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3、設懸念:提出疑問,引起讀者注意,讓人猜想,增強吸引力。

  4、作照應:文章前後內容相呼應,使文章成為有機整體。

  5、埋伏筆:作者先作暗示,設下埋伏,然後在後面一定情節中再揭示出意旨。

  6、作鋪墊:為強調突出某個事物或意思,作者先極力鋪敍,為下文打下基礎。

  7、虛實結合:“虛寫”,指側面的間接描寫,也叫側面描寫。“實寫”,指正面的直接描寫,又叫正面描寫。虛實結合,能使描寫對象特點更突出。

  三、探討閲讀步驟

  對於一篇文章,閲讀程序大致能夠概括為以下六個環節:整體感知(確定文體、主要內容、感情基調)→理清脈絡(找出過渡句、中心句、起始句、總結句等)→篩選信息(抓住關鍵語句)→前後推敲(結合上下文特定的語境,分析題目指向)→提煉語言(將解答內容準確、清晰地表達出來)→書寫答案。如果是應試,也可以先審題,後閲讀文本,從而提高閲讀的針對性和答題速率。

  四、掌握答案表述的技巧

  1、常用的技巧有三種:(1)摘錄、就是用閲讀材料中的某一句話、某一個詞,原原本本地把它移出來或裁剪出來,按規定抄寫在答題處就行了。雖然有的考題要求“用自己的話回答”,但肯定不能拋開原文尤其是原文中的一些關鍵詞語來做答。(2)改造、就是學生在原文中找出題目答案所在的語句後,由於句子太長不符合書寫要求(字數等)或語句含有不合題意的雜亂信息,需要加以改造,這時要根據題意,選出有用的語言信息進行重新組合、表述。(3)概括、有些閲讀題答案在原文語句中找不到,需要整體把握選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語境義的基礎上才能悟出答案,或要求結合自己實際談體會,就要用概括的方法。做這類題目,對語言表達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吃透答案的內容要點,吃準表述的範圍、角度和方式,用規範的語句來表達。另外,主觀性閲讀試題的答案要點表述,還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點應在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多一點、明晰一點,在符合題目要求的情況下儘可能多角度、多層次;二是應在字數允許的前提下,儘可能多地陳述自己的答案,不怕多答,就怕少答,一般來説評分標準裏並沒有因考生多答而扣分的規定,而經常是考生要點不全而被扣分。

  2、對答題語言的要求。

  在答題時要注意使用得體的語言表達

  記敍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何時何地,何對象幹了(記敍)什麼事情或者何對象怎麼了。

  描寫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描寫了何對象的什麼特點或者何對象怎麼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議論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論證了什麼觀點或通過批駁、確立了什麼觀點。

  説明性語段的表達方式往往是:説明(介紹)了什麼對象的什麼特徵(特點)。

  針對具體題型要做到:

  (1)用準確的高度概括的語言進行表達——以應對“概括題”

  (2)用準確的簡潔明瞭的語言進行表達——以應對“解釋題”

  (3)用準確的層次分明的語言進行表達——以應對“道理題”

  (4)用準確的生動簡練的語言進行表達——以應對“想象題”

  (5)用準確的句式規範的語言進行表達——以應對“賞析題”

  現代文閲讀中讀寫結合的開放性試題是近年很熱門的一種題型。所謂開放性,是指答案具有主觀性、多元性。

  開放性試題的解題思路是:在吃透文本精髓的基礎上,篩選有用信息、提煉主要觀點,並能主動聯繫實際、學會舉例分析,然後再有精彩的聯想感悟。

  要答好開放性試題可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應仔細讀懂題目的具體要求,辨明題乾的具體指向。例如:給了甲乙兩個文段,問“兩個文段中你更喜歡哪一段?就你最欣賞的一點説説理由。”答案應包括(1)喜歡哪段;(2)喜歡這一段的哪一點,或從文段的內容上或從文段的形式上談均可;(3)應當充分表達喜歡的理由,一般説出一條理由是不充分的,以兩條理由為宜。文字表達時還需注意理由充分,言簡意賅,語言富有個性色彩。第二、是緊密把握文本的主旨,即便答案是開放的多元的,心中也要裝有“主旨”這根主心骨。第三、在解答開放題時務必要亮出自己的觀點,比如上文所舉例子,兩個文段中究竟喜歡哪一段。就一定要給以清晰明瞭的“是什麼”的回答,然後再是“為什麼”的理由。

  五、關注選材、題型的特色

  1、現代文閲讀在選材上已從過去記敍文、説明文、議論文各選一段,到現在只選兩段材料,一段是一篇記敍文,記敍文閲讀似乎是必考題,另一段是説明文或議論文,我猜測議論文的可能性大。題量的減少目的是減少考場上的閲讀量,增加思維空間,比較更客觀地考查學生的閲讀能力。

  2、現代文閲讀選材內容更注重貼近學生的生活,富有人文性。往往選擇一些關於老師、父母、情感、學問、美德、習慣、成長、個人修養等方面文質兼美的材料。這些材料學生比較熟悉,貼近生活,具有親近感;這些材料很多緊扣時代發展,富有時代氣息,具有新鮮感,易於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易於閲讀能力的發揮。

  3、閲讀試題更注重對學生整體閲讀能力的考查。為了更好地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閲讀試題已基本告別了客觀性試題,取而代之的大都是填空、簡答、舉例、發表自己的看法等主觀表達題,不少有利於學生髮揮和展示個性風采的開放性試題已經成為必考題,這是近年會考現代文閲讀試題最大的特點。這些試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體現了對學生能力的考查。

  4、現代文閲讀考查注重情感體驗。現在的試題越來越多地要求學生在閲讀文段之後,對文中的事件、事物和情境做出自己的情感判斷,説出自己的獨特感悟。這類閲讀材料出現的形式以記敍文和議論性散文居多,這類選文一般人文內涵豐富,富有教育的審美價值,大都體現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愛,有的表達關愛生命、關注健康;有的褒獎誠信、讚揚堅貞;有的讚頌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有的提倡思想解放、更新觀念;有的關注自然,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願望等。這也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教育教學理念。

  5、現代文閲讀選材體現地方文化特色,這一新的動向值得我們注意。

  六、加強閲讀能力的訓練要點。

  1、基礎辨識能力:文體閲讀的基本識別能力。如辨識各種文體、各種表達方式;辨識新聞的要素,記敍的要素,敍述的順序,説明的各種方式,論證的各種方法;辨識小説的要素、散文中的各種描寫等等。

  2、基本分析能力:即分析文章的層次、結構、思路的能力,對文章、文段的結構層次進行分析、劃分的能力。如分析記敍文、説明文、議論文、新聞報導的結構;分析小説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分析文中某個部分的層次、分析文中某個段落的層次;根據文中的語言標誌分析文章的結構。

  3、整體把握能力:即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文章主體部分的大意,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寓意,能找出表達全文主要內容的中心句,感受文章的情感傾向,概括文章所表現的對象的主要特點,從整體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寫法或表達技巧,從整體上理解文中人物的特點等等。還應該有文段的各個方面內容的整體把握。

  4、概括提煉能力(含擷取信息能力):即對文章、文段進行整體概括,對文章的要點進行概括,對文章的寫法進行概括的能力。如對文章、文段的中心、大意的概括,對文章思路的提煉,對文章的層意、段意的概括,對文中人物形象的概括,對文中某種表達規律的概括等等。

  5、闡釋解説能力:如根據文章的內容進行説明,進行解説,進行解釋,進行下定義、劃表格、作圖形的活動等等。細節化的內容,如對文章的含義、對文段的含義、對文句的含義進行説明,對答題和理由進行説明等等。

  6、語言品味能力:即詞語品味能力,句子品析能力,文段品讀能力,也就是品味詞義、揣摩句義、品析重要句段。含在具體的語境中品析詞義、在具體的語境中體會句義、品味詞與句的表達作用,説明詞、句、段的表達作用等等。

  7、手法欣賞能力:即初步的文學欣賞能力,含對文章的各種表達手法與寫作技巧的辨識、理解、分析、欣賞。如線索,如表現手法中的正面側面,對比烘托,詳寫略寫,伏筆照應,懸念釋念以及文章美點賞析,又如語言賞析、手法理解、自由賞析,體味文章內涵,欣賞文章美點,欣賞文章的表現手法、表達技巧等等。

  8、感受評價能力:如表達閲讀感受,評價文章的情感傾向;如評價文中的人物形象;如從文中內容出發

  展開聯想或表述感受;如探究文章難點;如結合文中內容提出看法與建議;如就文中內容展開想象;如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自由欣賞、發表見解等。

  七、對閲讀選文細節上的理解

  1、詞語的理解:①體現作者立場、觀點的詞語;②表現文章主題思想的詞語;③反映深層次含義的詞語;④反映具體語言環境的詞語;⑤對文章結構起連接作用的語句;⑥比喻等特殊詞語;⑦根據語境隨情而作別種義項的詞語。“在文中”理解詞語即語境,是理解詞語的關鍵所在,詞不離句是理解詞語的基本原則。找出的含義一定要代入語境中進行檢驗。所謂語境,它包括“內部語境”與“外部語境”,所謂內部語境,是指詞語本身所在的句子,它對詞語的含義起着限制或解釋作用。而“外部語境”,即時間、地點、對象以及作者的思想、性格、處境、語言風格等主觀因素。

  2、可結合文體特點分析文章的結構、層次關係。散文結構的劃分要根據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變化、時空變化、事情發展的階段等與內容的變化來劃分;社科文根據篇章常見的形式(如,並列式、對照式、層進式、總分式),並結合內容來劃分;科技文可根據對事物、事理説明的順序,並結合內容來劃分。

  3、結合文體特點分析文章的表現形式。例如,同樣是引用,議論文是為了加強論證,説明文是為了形象説明,散文是為了抒發情感。但作為分析文章的表現形式就不可能不考慮具體內容環境。

  4、句子的理解要做到“三想到”。一些句子的含義有時比較深奧,需要想到其特殊性,“一想到”是其可能採用了某種修辭手法或者某種表現手法(如果是比喻,則應該找到本句中的本體,是説明生動形象的本體的什麼特點呢,還是化抽象為具體來説明什麼道理;如果是象徵,則應先找出其象徵的對象是什麼,其含蓄而形象地顯示了對象的什麼特點)。“二想到”是其可能在結構上具有某種特殊的功能(總結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啟下)、“三想到”是一些文中的重要語句,有時受文章寫作背景和思想內容的制約,給人以撲朔迷離之感,這時僅靠上下文難以理解句子的含義,還需結合文章的時代背景、主題等內容加以理解。

  八、理解與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對文章中心意思的概括,必須進行整體閲讀。所謂整體閲讀,是説通過閲讀,能從整體上把握語言材料。

  閲讀科技文(説明文),首先要明確説明的對象是什麼,有什麼特點,有什麼價值,有什麼作用,對社會有什麼意義等。

  閲讀社科文(議論文),應從議論説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有無分論點,用什麼材料來證明觀點,論證結構有什麼特點,語言有什麼特色等。

  閲讀文學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體裁特點,然後弄清作品寫了什麼人(事),有什麼特點,表達了什麼感情,如何評價這些人(或事)等。

  要準確地理解與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研究標題與頭尾;注意文章的中心句;分別概括每段的大意,然後進行歸納與整合;注意側重點:以記人為主的文章,要側重抓人物形象的意義;以記事為主的文章,要側重分析事件所藴含的本質意義。

  九、答題模式及解法

  1、人稱表達類(1)確認人稱的運用或變化。(2)瞭解每一種人稱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第一人稱:便於直接抒情,自由表達思想感情;第二人稱:呼告抒情更強烈感人,便於對話(感情交流);第三人稱:直接表現生活,不受時空限制,靈活自如。(3)結合內容分析其具體作用。

  2、修辭方法類(1)確認所用的修辭方法。(2)明確答題方向。比喻:生動形象,化無形為有形;誇張:表達感情更強烈,烘托氣氛;擬人:表達親切,有情趣,生動形象;對偶:整齊,有節奏感;排比:一氣呵成,突出強調,有氣勢;反覆:緊湊、有氣勢,表達效果強烈;反問:表達鮮明,起強化作用;設問:突出強調。(3)結合語句內容分析其具體作用。

  3、表達方式類(1)確認指定語段所用的具體的表達方式。(2)明確五種表達方式中具體分類及作用,以便答題時明確方向。肖像描寫:以形傳神;動作描寫:表現人物性格特點;語言描寫:言為心聲,表現人物性格特點,推動情節發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內心世界;景物描寫:再現自然風光,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寄託感情;白描:簡筆勾勒,簡潔準確傳神;工筆細描:精雕細刻,纖毫畢見,具體生動;細節描寫:準確傳神鮮明;插敍:豐富內容,深化主題,曲折有致,鋪墊照應;倒敍:設置懸念,吸引興趣,波瀾起伏;敍後議論:畫龍點睛,點明題旨;比喻論證: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盡致;間接抒情:寓情於景,物,事,含蓄。(3)確認所指定語段運用何種表達方式,結合文章具體分析。

  4、行文段落類(1)確認指定段落(句子)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確段落的的作用,明確答題的方向;(3)結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5、表現手法類(1)確認所用表現手法(2)明確常見表現手法的作用:象徵: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鮮明;揚抑:在變化的反差中突出事物;對比:突出事物特點,使形象鮮明;襯托: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特點;渲染:為行文設置鋪墊,營造氛圍;鋪墊:給下文情節產生的必然以暗示以小見大:以小見大,表現人、事;(3)明確所用表現手法並結合文句內容作答。

  6、篇章結構類(1)宜從文章結構形式到內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對文章結構具體思考角度

  開頭結尾的謀劃;詳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線索的貫穿;過渡照應的勾連伏筆懸念的設置。

  總之,我們在應試準備過程中,認真作好閲讀知識的準備,加強考點訓練,一定能在會考中獲勝!

閲讀基礎知識:會考現代文閲讀應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