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靈感寫作網>勵志>道德>

道德規範與本真人格作文(精選5篇)

道德 閲讀(3.35W)

篇一:道德規範與本真人格作文

道德規範與本真人格作文(精選5篇)

朱嘉熠

恪守道德,完善人格

前段時間的“丁真熱”展現出當代人們對那些本真的人格的欣賞讚美,而對於把道德規範內化的人們的評價往往持狐疑態度。

但在我看來,人格正是在被道德內化的過程中,得以不斷完善。

本真人格通常是內心未經世俗世界薰染的、保留孩童般天真的人,被道德內化後的人格是受到外在世界與環境的約束,從而擁有了良好的教養與規則意識的人。

本真人格受到讚美,原因在於他們擁有當代都市人生活中不曾擁有卻渴望擁有的那種純真氣質。他們面對“低配”生活也能笑得如此開懷,面對外界的物慾橫流卻能始終秉承自身一貫的價值追求。

同時,有些人之所以認為道德規範內化的人並非完美人格,其原因在於他們認為受外界環境修正的人,其原始人格並不純粹,而是在周遭環境約束下的無奈之舉,人性很難經得起考驗。

試想,無數次可能出現的殺戮、偷盜被澆滅在一念之間不往往是因為人們對於法律懲罰的畏懼嗎?這樣的認定也有道理。

然而我們不妨換個角度考慮,“本真的人”某種程度上也是受到環境影響。

丁真的生活環境遠比我們的城市更加簡單純粹,自然不會面臨城市生活中無數靈魂的考驗。

而在都市中,權利的競爭、物質的攀比等諸多不穩定因素都極易讓我們喪失人性中的本真。

不難看出,遵從道德規範是當今社會做人的最基本條件。因此在都市中恪守道德底線,逐步將其轉化為內在品行,才是我們追求的終極要義。

更進一步來講,我們只有將道德規範內化,才能保有本真的人格。

張桂梅是脱貧攻堅的道德楷模,她深諳女子教育的重要性,致力於教育事業。她秉持“用教育阻斷貧困”的信念,即使身患多種疾病,也始終不離不棄地做一位不收取學費的高中校長,表達自己內心的生命情感,體現內心本真始終存在的“善端”。

可見,道德規範內化並不會使本真人格混雜,而是使之留存於心,使我們更能弘揚人性的光輝,更趨近完美人格。

值得注意的是,人性本真的背後也有其劣根性,從古至今,人的利己之心對名利等的追求從未停止,而該追求往往使人墜入無盡深淵。

反觀當下,我們生活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身邊更是充斥着物慾與功利,人們對於發家致富與功成名就的渴望超過任何一個時代。

在這樣的環境中,道德規範的內化才是社會有序向前推進的原動力,才是將人的初心和使命緊緊捆綁的定心丸。

本真的人格受到我們的羨慕追捧,但把道德規範內化的人格又何嘗不是完美人格呢?

篇二:道德規範與本真人格作文

肖禹

用道德塑造完美人格

生活中,許多人崇尚本真人格,因此,有人認為,受道德規範影響後的人格便不再是完美人格了。

縱使他們的本意可能是推崇孟子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我認為,在完美人格的塑造過程中,保留人性本真的真善,必須要有道德的參與。

本真的人格是最真實的人格,也是自然、具有個性的人格,我們不否認本真的人格的獨特魅力,但是也不能忽視它的自私與邪惡。

無視道德將本真人格與盡善盡美的完美人格簡單地畫上等號,着實不妥。

對於本真人格的追崇,並不是毫無道理:人們厭倦了在成人社會當中披着虛偽,討好等外衣的人格,將目光投向了深埋在內心中的自我;

信息時代的來臨也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崇高因此被解構,人們也大多渴望真實人性的迴歸。

但是,因此而選擇拋棄道德規範的影響,並不能被社會所接受。

道德規範約束了我們的行為,維護了社會的公共秩序。其所謂“人之初,性本善”,不過只是本真的人格沒有主觀上加害於他人的想法。

自私,自利同樣是本真人格所包含的一部分。若不加之以道德規範的約束,任憑其自由發展,最終結果也必將傷害到他人,無論是否有意。

更何況,“今人之性,生而好利,其善者偽矣”,如此觀點也並非偏激。

斯坦福監獄即為人性本惡的最佳論據:在一個與世隔絕、無需受到約束的環境中,受試者之間的關係由最初的平等變為一方對另一方毫無人性的折磨,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

由此可見,道德不僅僅是人格培養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更是每個人在塑造人格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底線。

所謂完美人格的塑造過程,也就是在生活中不斷將道德規範內化的過程。

孔子所云“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便是對其最好的解釋。

所謂從心所欲,便是本真人格最真實的體現,它真實、不虛偽、有個性、自然率性,但是卻不逾矩,便是將外在的道德規範,自然得轉化為他自己人格的一部分所得到的結果。

我們無需對此事過於上心,生活在社會中的我們無時不刻受到道德規範的約束,道德規範也無時不刻在矯正我們的人格,使我們不斷地完善自我,以達到這種境界。

由此可見,完美的人格必然不是沒有受到道德規範的影響的人性的本真。人格不僅受到個人主觀意志的影響,也必然受到社會對其施加的壓力。

在這紛繁雜亂的社會當中,保留最初始的那一份童真,將道德規範內化,保有深埋在內心的最基本的是非觀等等,才是趨向完美人格的正確途徑。

但是,道德規範的過度強調也可能造成對我們真實人性的過度壓抑,進而使人格同質化,成為單向度的人。

他們一味將道德準則作為生活的基本要求,只會呆板地認同社會,從而缺乏了優秀人格應當具有的批判精神。單向度的社會是缺乏生氣,呆板並且可怕的。

完美的人格並不是初始的本真,而是在道德的框架下,對本真的人格進行篩選,汰劣存優的一個過程。

只有為此不斷付出時間,才可以不斷進步,去向那完美的人格靠攏。

篇三:道德規範與本真人格作文

沈楊皓

追求道德之上的本真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而社會生活中,本真的人格受到許多讚美。那麼有人提出了疑問:這是否意味着把道德規範內化就不再是完美人格了呢?

對此,我的看法是我們要追求道德之上的本真。

為什麼本真的人格受到讚美?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擁有本真人格的人,有着這種向善的傾向,他們或許是大慈善家,或許是籍籍無名的志願者,為社會發揚真善美的品德,於是被世人所讚美。

若是人人都有這種本真,它將成為一種常態而不會被廣泛讚美。我們對此讚美的主要原因,我想,是出於本真人格在現代社會中的缺失。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現代社會上太多人被慾望所矇蔽,本真蕩然無存,甚至為了追求利益而不擇手段,禍害他人;

還有一些人為了在職場中佔有一席之地,不敢流露本性,只能展現虛假的一面,讓虛偽成了社會中的常態。

長此以往,本真越來越少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於是便有了對本真的讚美。

而道德是對我們日常行為的一種約束,它有時會讓我們剋制本性,要求我們依照規範行事。我認為這與“本真”並不衝突,兩者是互補的關係。

這或許可以用荀子的“性惡論”來解釋。人心中的本性即使天生向善,也有發展為惡的可能性。善惡是並存的,即使是所謂本真的人格也有陰暗的一面,不免會有惡念。

這時道德對此進行規範,以理智剋制惡念,雖然對本真所限制,但使我們的行為更加正確。

在這基礎之上,我認為把道德規範內化並不會破壞“完美人格”。

“完美人格”並不是指不受外界干擾而純粹的本性,本真也不是完美人格的唯一要求。

完美人格是一種在自我獨特人格基礎上發展出的、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格。

道德規範內化的本質就是約束本真人格中的惡念,激發人性中的美好,最終成為本真人格的補充。

本真人格具有的真善美是適合社會的,它需要建立在道德基礎之上。

但需要我們注意的是,道德規範既能成為本真人格的補充,也能成為本真人格的限制。

在道德規範內化的過程中,如果過於看重道德規範而忽略了本真,那麼它就會對真實人格造成壓抑。

若是社會成了道德的社會而缺乏了個性,人們將變得單向度,社會將變得單一化,更不要提對本真人格的讚美了。這種道德規範是本真的枷鎖而不是它的補充。

我們不僅要擁有本真的人格,更應將其處於道德規範之下。我們應追求的是道德之上的本真。

篇四:道德規範與本真人格作文

封福林

本真不等同於完美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個性鮮明的人。他們率性而純真,往往受到人們的稱讚。當本真人格受到更多的讚美時,不禁引人思考,是否意味着把道德規範內化就不再是完美人格了呢?

“本真人格”指的是未加雕飾的的天性,真實的行為品質。

其之所以受到人們的交口稱讚,是因為這種率性和純真,它背後的真誠、個性化是人們所推崇的。

此外,在如今的社會中,如此率性真誠的人越發稀有,人們為了自身的利益更多選擇互相虛與委蛇,帶上了虛偽的面具。因此如此稀少而珍貴的人格,自然受到讚美。

本真與否並非與道德規範內化相互對立,而是互為補充的關係。

孟子提出“性善説”,而荀子持“性惡論”,其實,人性本質是本始質樸的自然之性,本真的人格是善惡兼具的人格,本真的人格最終何去何從,無疑取決於道德規範內化的結果。

因此,“完美”的人格並不應該只看重“真”,而更應該看重“德”的內裏。

完美人格並非有着明文規定的標準,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境況,有着不同的表現。

若是在戰亂紛飛的時代,帝王所需的完美人格是開疆擴土、吞併天下的野心和霸氣;而對於孔孟,施仁政於民才是完美的人格。

魏晉之際,人們都把特立獨行、恣睢浪蕩當做完美的人格;但陶淵明卻以歸隱田園,自得其樂作為完美的人格。

因此,人格是否完美打上了深深的個人和階級烙印,要根據不同的境況遭遇、時代背景來作判斷。

所謂道德規範內化,是指人們遵從道德規範的指引,約束、修正自我,使自我的人格符合社會的主流價值標準,從而形成完美人格,成為一個有德之人。

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偉大蓬勃,孕育着無限生機與活力。必須經過道德規範的洗滌、打磨、重塑,才能內化出符合當今社會需要、擁有時代精神的“完美人格”。

當然,道德規範內化也需要注意度。

因為有的道德規範並非是促使人們進步的準繩,反而是陳舊迂腐的束縛,甚至可能是對人性的壓抑,可能讓人失去自己的獨立人格。

我們應該對那些不符合時代的道德規範有所甄別,合理地對道德規範進行內化。

完美人格是與時俱進的。

道德規範內化後的人格是否完美,不在於本真與否,而在於是否能夠迴應時代的需求,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

篇五:道德規範與本真人格作文

劉曉睿

追求“真善”美

在如今的社會中,真性情往往會受到許多人的讚美。人們歌頌敢於展現自我的勇氣,反感社交中的勢利虛偽,這也是社會普遍意願的體現。

人們之所以讚美本真人格,主要因為在個體步入社會之後,外界的干擾與壓力驟然增加,在這種壓迫之下,人們成為了所謂的“社畜”,每天看着上司的臉色行事,保持本真自我便成了一件少有的事。

人們從而開始欣賞或是羨慕堅持自我不被社會所改變的人,認為他們有一種反抗的精神與勇氣。

既然本真人格受到很多讚美,那麼把道德規範內化是否就意味着不再是所謂的“真性情”,或者説完美人格了呢?

依我看來,事實並非如此。

首先,人無完人,這世界上本不存在完美人格。

所謂的完美人格,不過是人們根據自我價值觀所單方面認定的、最推崇的一種人格。人們認為他是完美的,因為這些被認定的“完美人格”往往與他們自身較為明顯的的“不完美”所相反。

因而,這種所謂的“完美人格”充其量只是趨近於完美。

其次,所謂本真,並不是指回歸原始人一般的,為了自己的慾望與私念不擇手段。真性情會受到人們的讚美,正是建立在有道德約束的前提下。

在社會道德規範的約束下,在紛繁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赤子之心,才是所謂“本真”。

人的本性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惡”的一面。

早在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論中就提出,“本我”代表慾望,受意識抑制,遵循享樂原則;“自我”遵循現實原則,受制於超我;“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理者,遵循道德原則。

如此看來,凡社會中的人,都不可能不受道德約束,任由本我作祟。本真之所以區別於本性,正是因為有了道德規範的限制。

魏晉時期的嵇康,阮籍等人一直被視為是不拘於禮法的本真人格代表,但我們從不會説他們沒有道德,相反,魯迅稱他們為“禮法真正的尊崇者”。

因此,本真人格與道德規範內化並不衝突,反而相輔相成,二者缺一不可。

“真”固然有其可貴之處,然而其中也難免包含本我的野蠻貪婪。道德的約束與內化幫助“真”向“善”發展,遏制了本我中的負面因素。

同時,一味追求道德,壓制甚至失去自己的本真,那便成了墨守成規的古董,沒有了有趣的靈魂,最終也會遭人厭棄。

可謂是“失去道德的本真帶來災難,沒有本真的道德淪為無趣”。

康德説:“世界上有兩樣東西讓人不斷探尋,其一是頭頂璀璨的星空,其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

道德規範和保持本真,即“真”與“善”,都是努力接近自己心中的“完美人格”的必要因素,且道德規範的內化才是這一目的的真正前提。

這便是我們平時常常掛在嘴邊的“真善美”。

在道德規範中保持本性中率真美好的一面,才能體現一個人真正的人格美。